場面一度混亂 特區政府急剎車
「易通行」灣仔服務中心人流迫爆,場面一度混亂。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自動收費系統「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是運輸署為配合「智慧出行」而推出,將分階段在政府轄下收費隧道實施,青沙管制區原訂本月26日率先推行,屆時將全面取代人手及自動收費亭,「易通行」通過無線射頻掃描讀取,貼在車輛上的繳費車貼自動扣取或記錄隧道費,司機可通過多種方式付款。
這個本來是便民的政策,但因為的士司機及各車主在申請「易通行」服務或購買繳費車貼時極其不便及繁複,令不少司機感混亂。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晨到「易通行」位於灣仔的服務中心直擊,升降機門一開,只見服務中心人潮擁擠,升降機內部分司機打「退堂鼓」說:「咁多人,我都係第二日再來。」
手機未能兼容App
記者在該服務中心逗留2小時,幾乎每2分鐘就有司機前來,職員亦手忙腳亂。由於不少年長司機及車主不熟悉智能手機操作,對「易通行」繁複流程又一知半解,排隊期間不時與職員發生誤會,險些引起衝突。一位職員向記者表示,部分人手機系統未能兼容「易通行」App,因此需要較長時間處理。
「易通行」車輛貼的包裝
睇簡介4個鐘都唔明
現場所見,一車配一司機或車主只需申請「車輛貼」,再熟習「易通行」就能順利操作,惟的士及小巴由於涉及不同更數的司機、車主或代理人,問題較複雜,不同持份者需申請車輛貼、司機卡座或司機卡等,司機們最感困惑的是「哪種車輛貼適合我?」的士司機張先生說:「我都唔知車主有無申請車輛貼,都唔識佢嘅,總之排住隊先!」一會他又抱怨:「我之前有一晚睇簡介4個鐘,都唔明點申請,我哋要揸車搵食,26號就實行,太倉促!」
的士司機張先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有無司機卡不清楚
最讓他們氣結的是租車的司機使用的司機卡售價120元,貴之餘還嚴重缺貨,不少租車的「的哥」撲空幾次也買不到司機卡,梁先生向記者表示,三天前曾到該服務中心但無貨,「上午有貨、下午可能就無了,服務中心應該寫清楚每日有幾多張,無貨的話,幾時返貨?返幾多?呢啲訊息通通都無,我哋過來排隊用嘅係開工時間。」
運輸署昨日回應香港文匯報查詢時宣布,「易通行」於青沙管制區的實施日期延至5月7日上午5時,並會實施一系列措施,協助市民更容易申請「易通行」服務,包括全港加設超過20個諮詢站,協助車主申請「易通行」、申請車輛貼、開立「易通行」戶口、連結車輛至戶口、設定自動繳費方式及更新電子聯絡方式。新增的諮詢站將於本月盡快投入服務。
此外,隧道費服務商會加派人手到現有的四個客戶服務中心和四個服務點,協助市民申請和使用「易通行」服務。截至2月13日中午,政府已發出超過43萬個車輛貼,包括早前在續牌時預先登記的約24萬個申請。
收費員搵到工不會留
運輸署突然決定延遲10周在青沙管制區推行「易通行」,瀕臨失業的青沙管制區約40名收費員措手不及。香港隧道及公路幹線從業員總會主席卓和善向香港文匯報表示,不少受影響員工早已「搵定工」,部分人已有着落,「點知政府突然宣布延遲執行自動收費,即係仍需要人手收費。如果這班員工已搵到新工,你叫佢返新工,還是繼續在原有崗位做?」
推行「易通行」自動收費模式,意味人工收費亭將被淘汰,收費員也飯碗不保。卓和善表示青沙管制區有約40名收費員,大部分人已「打定輸數」自行搵工,部分人或已安排返新工,若人手收費「續命」兩個月,擔心其間收費員不足,影響隧道交通。
他解釋,隧道公司難以為收費員提供轉職機會,「收費員雖然可申請調職擔任隧道交通督導員,但交通督導員需持有輕型貨車牌照及急救證書,收費員一下子或未能符合資格勝任,加上青沙管制區的交通督導員編制約40人,不會忽然加開40個新位以容納有意轉型的收費員。」相信多數有着落的收費員都不太可能延遲離職計劃。
工會促提供特惠補償
卓和善續指,「易通行」只是延遲執行,推行至全港所有隧道是遲早的事,意味全港約200名隧道收費員都面臨轉型問題,過去幾年工會曾多次要求運輸署協助受影響的工友調職,惟署方只將責任推給中標的隧道營運商,最終中標營運商甚少吸納受影響收費員,部分人為生計只好轉型做保安或護理員,促請政府向受影響的收費員提供特惠補償。
陳恒鑌:當初不完善 今需再優化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恒鑌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運輸署延期實行「易通行」是負責任做法,採納了社會意見,但時隔正式實施還有一段日子,特區政府要把握時間優化「易通行」申請流程。他認為,政府當初制定「易通行」相關政策時的確有不完善的地方,流程及所需文件過於繁複,未能充分考慮的士及小巴行業的複雜性,但如今要修例重新更改政策不太實際,唯希望政府盡可能優化流程,起碼做到各種車輛貼、司機卡座、司機卡等設施供應量充足。
他認為,「易通行」營辦商也需負起部分責任,要維持「易通行」App等系統的穩定性,至少能夠讓申請流程順暢。對於的士及紅色小巴司機卡費用被指過高,他贊同業界建議豁免第一張司機卡費用,「城市建設基本費用應該政府埋單。」
汽車會籲留小量人工收費亭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表示,最近兩周「易通行」的反響不少,尤其來自的士業界的意見眾多。該會雖然歡迎實施「易通行」,但承認本月推行是過急做法,尤其年長的司機不諳科技,政府有需要設過渡期,保留小量人工收費亭。
文匯社評丨簡化申請提供協助 令「易通行」便民利港
運輸署昨日宣布,「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於青沙管制區的實施日期,由本月26日延至5月7日。運用電子繳費是大勢所趨,「易通行」是本港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一步,可惜由於宣傳不足、申請程序複雜,令不少運輸行業人士無所適從,引起抱怨和擔憂。政府應利用延期實施「易通行」的時間,廣泛諮詢業界、聆聽意見,簡化申請程序,協助業界申請使用,進一步優化「易通行」,為本港推進「智慧出行」、建設智慧城市積累寶貴經驗、加快進程。
「易通行」通過設備讀取經過隧道車輛貼於擋風玻璃處的繳費貼,自動收取隧道費。未來車輛過隧道時無須停車或排隊繳費,行車更順暢,方便駕駛者以多種付款方式繳付隧道費,車輛過隧道時無須轉線,可以提升道路安全。政府今年1月6日宣布,政府收費隧道今年會陸續實施「易通行」,全面取代人手及自動收費亭收費,青沙管制區將於2月26日第一個實行。「易通行」是以現代科技加快行車效率、改善塞車的變革之舉,符合以智慧出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大勢,青沙管制區率先實行「易通行」試點,若推行順利,有利於在更大範圍推行「不停車繳費服務」,對改善本港交通、提升社會運作效率大有助益。
可惜,「易通行」推行部署失當,引起不少抱怨。據業界反映,「易通行」至少有三大缺失:首先是推行措施過急,宣傳未能普及,有多達4,000名的士司機不清楚申請程序,尤其是未顧及不少職業司機年紀較大,不熟悉運用電子科技, 加上申報程序十分複雜、步驟繁多,局方亦無安排足夠人手幫助司機申請,有業界中人形容「一個亂字」;二是,未充分考慮的士、小巴業界的高流動性,或會令車行、車主、司機如何分清隧道費有麻煩,甚至容易造成利益紛爭;三是繳費貼準備不夠,導致繳費貼賣斷市,目前仍有四成司機未買到繳費貼。
運輸署推遲實施「易通行」,有立法會議員認同政府採納社會意見,是負責任做法,相信可避免「易通行」正式推行時出現亂象,或導致不可預計的意外發生。運輸署還宣布多項完善措施,包括將在全港加設20個諮詢站,協助車主申請「易通行」服務;隧道費服務商會加派人手到現有的4個客戶服務中心和4個服務點,協助市民申請和使用「易通行」服務,並加派人手處理熱線電話查詢;專門增設的士業界申請使用「易通行」服務點,並推出外展服務、向的士業界講解如何使用「易通行」等。有建議指出,政府應繼續「易通行」的測試工作,讓已收到車貼的司機試用,發現問題及時向局方反映,以便作出優化。希望相關措施能亡羊補牢,解決車主、職業司機不適應、使用難等問題,緩解社會焦慮,以利「易通行」順利實施。
此次教訓再次反映,任何政策措施在推出前,都必須加強與業界和持份者的溝通諮詢,認真傾聽業界意見,準確把握社會關切,對症下藥解決市民所困,政策措施落實才能事半功倍、真正便民利港。
網絡編輯:沈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