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NOTE 7炸红的这家中国公司究竟什么来头?
三星Note 7爆炸带火了中国制造,“你的三星Note 7会不会爆炸,先看产地是否是中国。如果上面写的是‘中国制造’,那基本上就是用了安全的ATL电池。” 这是好多外媒放出的消息。
Note 7的爆炸让很多人知晓了ATL这家公司。这家公司什么来头?圈内人的评价: ATL牛人很多,学术氛围很浓,外号也很多,电池界的黄埔军校,电池界的华为,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巨头之一......不过,又有人说了, ATL老板是中国人,但是一家日本背景的公司。这又是怎么回事?
有知乎大神@胡说 科普:
ATL起初是由著名的硬盘磁头生产商新科里面的部分人创建的,新科隶属于TDK这家日本公司,起初ATL资源紧缺,很多时候都找TDK帮忙,后来日方提出两个方案,第一是被日资收购,第二是不允许再找新科寻求帮助。无奈之下ATL只好选择被收购。后来ATL经过多年的埋头苦干技术积累,再加上领导层次的远见,2011 年自动化的改造之后逐渐成为国内锂电第一。
后来ATL在福建建立了总部,目前成立了CATL,这家公司绝大部分由原先的ATL高层占股份,已经可以说是一家中国的公司。
据百度百科资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成立于1999年,是日本TDK集团属下全资独立运作公司,总部位于香港。而从其官方网站的信息来看,ATL有三家子公司:位于东莞南城白马工业区的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松山湖的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位于福建的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
资料显示,2015年,ATL在消费电子锂电池领域排到了全球第三。短短16年,这家1999年才诞生的企业是如何拼赢传统老牌列强,成为目前业内屈指可数全球锂电池供应商之一的?我们可以从ATL的创业史说起....
曾毓群是福建宁德人,在业界他有个更广为人知的英文名Robin。
见过Robin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亲和力,他总是笑脸迎人,回答记者提问时有礼而坦率;他说起话来直来直往,有问必答。伴随着他的娓娓道来,我们仿佛回到了到当年创业的时代剧里。
创业团队
1989年,Robin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至福建一家国企。三个月之后他辞去工作,跑到广东一家电子厂做工程师。
他去的这家公司是东莞新科磁电厂(SAE旗下制造基地)。现在SAE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硬盘磁头供应商。
Robin在新科一干就是十年,因出色的专业能力和胆识,在31岁便成了最年轻的工程总监,而且是第一位大陆籍总监。
有一天,SAE执行总裁梁少康来找他,让他帮忙考察一个电池项目。他到深圳跟专家们讨论了一天,回来写了一份报告,说如果要做电池是肯定能做得出来的。
梁少康想拉Robin一起做电池,但他最初并没有答应。当时Robin正被猎头挖人,打算从新科离职去深圳一家公司做总经理。于是梁少康又找了陈棠华做说客。陈棠华是Robin在新科的上司。他从美国打电话来,Robin终于被说动,决定几个人一起做电池。
就这样,1999年,梁少康、陈棠华、Robin等人组建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简称ATL)在香港注册成立,并在广东东莞成立了首家工厂。
当时公司没钱,所有人的工资减半,而且广募资金,把能找到的钱都投进去了。
回忆起创业之初的往事,Robin说当时去做电池的决定,“完全是一种冲动”。如果没有这次冲动,就不会有后来ATL以及宁德时代的波澜壮阔的两次创业故事;如果没有这次冲动,堪与国际巨头抗衡的中国电池企业或许就不会这么早诞生。
星星之火:从一个鼓气的电池专利起家
这是一个今天仍被ATL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ATL是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的简写,其中Amperex是Ampere(安培)和excellent(优秀)的合成词。不过,Robin给出了另一种解读:A Thin Light Battery。
要做电池了,ATL首先要为自己找准一个研发方向。当时市场上圆形电池、方形电池等产品是索尼、松下等日企的天下。他们自动化程度很高,质量整齐划一,中国企业很难与其竞争。
这样,尺寸灵活多变、不太适合自动化的聚合物软包电池,就成了ATL的选择。当时诺基亚一款翻盖式手机配的是索尼的聚合物电池,ATL买来这款手机拆开研究。这种电池短小、轻薄,便于携带,创业团队感觉到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于是Robin带着资金飞到美国,购买了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但那项技术暗藏着一个致命的缺陷。当时全球二十几家购买了专利授权的企业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陷阱,包括小小的ATL。
拿到专利授权的Robin兴冲冲的回到中国,一群创业者开始试制聚合物软包电池。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他们发现,按贝尔实验室配方做出来的电池有个要命的问题——反复充放电后,电池会鼓气变形,以至于不能继续使用。
创业的250万美元已经花去大半,而产品却不能使用。负责工程的Robin跑回美国找专利授权人。结果对方慢悠悠地说,电池鼓气是一个本质问题,他们也不知道怎样解决。被授权的全球二十几家企业也都没人能解决这一问题。
巨款买来的专利技术可能付之东流,协议还规定了卖出一颗电池要支付对方固定比例的提成。眼看账面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还没有生产出产品,公司前景看来一片迷茫。
从美国回到北京,Robin夜不能寐。他第二天早早起来,去参观一个电化学展览。匆匆赶到会场的他收集好所有摊位的材料,接着坐飞机回到广东。
飞机上,Robin一直苦苦思索电池为何会鼓气。对照带回来的电解液手册,他想到问题可能出在电解液成分上。锂电池能使用的温度上限是85度,贝尔实验室的电解液中,有些成分沸点大概93度,非常接近锂电池温度上限,这会不会有关联呢?
回到东莞,创业团队根据这个思路讨论了一个下午。接着联系电解液生产企业,弄出了七个新配方,排除了低沸点的化学物质。然后赶紧准备样品,进行测试。两个星期后,有两个配方做出来的电池竟然真的不鼓气了。
ATL做出了不鼓气的电池成品。接着ATL的创业团队凭着一股干劲,重新研发了大部分的生产制程,终于实现了聚合物软包电池的产业化。在全球二十余家获得贝尔实验室授权的企业中,ATL是唯一一家将该项技术成功量产的公司。
幸运的是,ATL赶上了好时候。2000年正值国内手机普及的高峰期,很多国有企业都申请了手机制造牌照。当时的手机行业流行CKD,从韩国方案商那里买来套件,组装一下就成了手机,而且卖得不错。不过整个产业链中,国内企业高度依赖于韩国方案商,能改动的东西很少,除了电池。
ATL的机会就来了。ATL与客户谈判,报价是客户所用韩国电池的一半,容量却增加一倍。没有哪个客户能抵抗这个诱惑,订单纷沓而来,尽管当时ATL的电池一致性还远没达到现在的高度。靠着高性价比,ATL一下子就打开了手机市场。
2002年6月,ATL单月盈利,当年实现整年盈利。台湾汉鼎是ATL拿到的第一个机构风投。2003年,又找了第二轮投资,美国凯雷投资和英国3i集团投了2500万美元。
钱投进来以后,ATL就扩大再生产,开始主抓质量,抓产品一致性。
与索尼的产品标准化路线不同,ATL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路子——为客户产品量身定制电池。自行主导设计的产线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能生产不同尺寸的电池。灵活迅捷的企业风格也展现出来,在DVD、蓝牙耳机、手机等电池市场,ATL的产品迅速铺开。
从跌宕起伏到燎原之势
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大概2004年的时候,ATL凯雷方面的一位董事去比克电池参观,看完回来对内部说:“我们完了,你便宜,要知道人家能更便宜了。”
这时候,摆在大股东面前的基本有两条路子——要么上市,要么卖掉股份回笼资金,进入下一轮的产业投资。
大股东内部协商的结果是出售手中股份。提出收购股份的有一家美国公司,还有一家是TDK集团,两家展开竞购。最终TDK价高胜出,购买了大股东的股份,双方在2005签署收购协议。
2004年,美国的一家著名消费电子企业找上门。他们也找过别的锂电池公司,但要么没有灵活性,要么解决不了电池鼓气的难题。ATL为他们解决了当时锂电池循环寿命过短的问题,成功的打入了这家企业。
ATL没有想到这家企业的量那么大,第一次为某款MP3供货,就一气做了1800多万个。
订单如雪花般飘来,生产规模很快扩大,生产和销售形成了良好的循环。ATL这个新生的小公司就像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
那时候,后来这家公司进入手机领域,以全新的用户体验,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行业,成为行业巨头。伴随着客户的成长,ATL也逐步壮大。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幸福来得好突然,加班来得很突然
由于三星NOTE 7电池全部转单ATL。ATL的员工忍不住吐槽了:“加班来得好突然,中秋假期被拿去泡汤了,最新消息,国庆假期也被拿去泡汤了”。
这家公司被业内称为锂电界的华为,加班强度在圈内是出了名的。
特别是宁德catl,工作量大。节假日只要有任务,就得完成任务。catl曾经有过内部邮件,领导倡议每天加班到9点半。薪资上来说,据官方HR的说法,今年应届硕士税前年薪11万起。网友爆料的海归党、博士月薪3w。这么看,的确是电池界的华为啊。
除此之外,这个工程师氛围浓厚的公司有两个特点,一是分工很细。这也算大公司的一个普遍问题。
据说这家公司牛人很多,苹果手机电池就是这家公司做的,这对想专注锂电行业的同学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若是分工太细,则意味着能够接触的东西少,对锂电制造的认识也会很局限,加之大牛如云,不利于职业发展。当然,进去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公司对技术投入也舍得花钱。
另外一个是地点偏远,指的是宁德。工资比较高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很多同学还是因为太偏不想去,年轻人耐不住寂寞啊~
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