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同龄人讲东莞故事】一名护士的成长之路 ——老同志张凤珠口述成长经历
【编者按】2019年5月,中共东莞市委老干部局与东莞展览馆及东莞报业集团合作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寻找新中国同龄人》,在4个多月的时间中,我们走访了数十位东莞“新中国同龄人”,召开了一场生动的故事分享会、举办了一次书画作品展,征集到来自“同龄人”的一批珍贵的书画作品,同时,我们也保存下了一系列珍贵的“同龄人”口述史访谈资料。
2019年11月,我馆在梳理、编辑这批珍贵的访谈资料基础上,在公众号开辟《新中国同龄人讲东莞故事》内容专栏,陆续为您呈现“同龄人”的“东莞故事”,在他们难忘的成长经历中,追溯东莞的城市蜕变和新中国的繁荣富强。
张凤珠,生于1949年10月10日,1968年10月1日参加工作,1975年4月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曾先后就职于东莞几家医院,后来转入中国电信医疗部门工作。
在张凤珠老人的记忆中,国庆节总是格外高兴又值得期待,在她读小学的时候,国庆节不仅意味着假期,还意味着载歌载舞的热闹集会,老人回忆当时“振华路两边都插满了红旗,各单位都有组织地载歌载舞,游行到人民公园开万人大会”,其喜庆与热烈堪比春节。
张凤珠老人:国庆节期间,街道气氛比春节还要浓一些。春节也是大街两边插满旗子。然后亲人团聚一起爬黄旗山。也会搞些小节目,比如唱歌跳舞都有的。我们有时候晚上到东方红照相馆去,有些学生、工人晚上在那里排些小节目表演,我们会过去看,很高兴。
张凤珠老人:国庆节一方面放假,又庆祝新中国成立,国庆之前一两个月,大家都紧张地排练节目,很等待那时候的表演。大家都拿着鲜花好高兴,扭秧歌一路表演到广场。
历经磨砺,“医护”梦想发荣滋长
和新中国一同成长的张凤珠老人,在1966年迎来了改变人生的机遇。1965年毛泽东同志做出“六二六指示“,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要有一大批农村养得起的医生在农村给农民看病。“在”六二六指示“的指导下,一轮普及农村医疗卫生的工作热潮在全国迅速展开,国家在全国各县普遍建立人民医院的基础上,大力扶持有条件的公社迅速建立卫生院,同时卫生部着手组织对农村有一些文化的青年进行医疗培训。
这一时期的东莞开始大规模培训”半农半医“人员,根据《东莞市志》的记载:
"每个大队和一些较大的自然村,派1名贫下中农出身的青年参加学习,经过9个月至一年的培训,结业后回原大队设立卫生站 ,原来的生产队卫生室逐渐被卫生站取代。卫生员仅作临时的预防接种工作。其后,各公社卫生院继续举办培(复)训班,使每个大队配备2-4名'半农半医'人员(其中至少有1名女性)。1966年9月,本县'半农半医'人员改称'赤脚医生'。"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直向往护士职业的张凤珠自1966年至1968年先后两次被保送学习,跨进了医疗行业的大门。据张凤珠老人回忆,66年时,惠阳卫校委托东莞人民医院办了两个班,一个是护士班,一个是助产士班,张凤珠得知消息立即报了名,经过严格的政审,又经过医院、卫生局审批之后,她终于如愿被保送去学医。
张凤珠:第一次保送是在1966年,第二次保送是在1968年10月,我在惠阳卫生学校毕业。毕业之后,我就回到长安工作,以前基层普遍都是缺医少药,医院都是一个平房,好简陋的一个医院。当时门诊最年轻的就是我了,一个人可以协调几个部门的工作,当时文革期间,有工作经验的人可以打破旧的制度,护士可以当医生,医生也可以做护士工作,总而言之是医护一条龙。
长安医院成立于1959年9月,目前是我市一所二甲医院。长安医院在当时属于“区镇医院”,但承担了较重的医疗职责,不仅负责公社本地的医疗,附近宝安、松岗等靠近长安的好多病人都会过来看病。据老人回忆,当时不仅医疗条件较为简陋,人手也极为紧张,哪里需要就要去哪里,除了本职工作,去药房帮忙、甚至上山采药都是常态,此外还要参加割禾、种田等。当时已是护士的张凤珠主要负责计划生育和接生员的工作,医生如果有出诊需要,年轻的张凤珠还要光着脚板踩着泥沙步行十多公里下乡了解接生员工作情况。
张凤珠:当时值班都差不多是24小时工作制了,节假日当时是没有的,春节也是没有假期的,如果你想要休息的话,只能是大家调班。我今天值了24小时,第二天就可以休息下,如果不是这样就好难,一年都好少机会休息,但大家都毫无怨言的。
为了解决当时药品短缺问题,医院就地取材,利用当时乡间较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将采回来的草药研制、配置,做成像穿心莲、板蓝根一类的片剂,解决贫下中农的用药问题,勤快的张凤珠也参与了相关工作,见证了当时医院药剂室的诞生。
不忘初心,“白衣天使”破茧成蝶
经过辛苦的基层医疗工作锤炼,勤奋积极的张凤珠迎来了保送上大学的机会,成为广东第一批工农兵学员。
张凤珠:第一批工农兵学员的政审很严格。卫生线上的工作人员在以前的阶级成分比较高,好多都是社会关系比较复杂,政审都不是很多人符合,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好像最后就批了两个。我真的好难得,万中挑一。一定要有政治表现,还有工作方面表现积极,做出成绩,群众相信你才可以。我是学医的,当时东莞推荐了40个人,中山医学院的就6个,其他都是大专院校。我们非常高兴,因为建国以来都没试过。当时由省政府组织,全省九所大学的师生全部集中在中山纪念堂开这个开学典礼。省长王首道同志讲话,整个过程气氛非常的热烈,非常的浓厚。当时都是按照部队的规则,大家都按照部队那样,一起拉歌唱歌,气氛一浪比一浪高,非常的开心。毕业典礼之后,大家就回到各所大学,我们就回到中山医,中山医按照空军的编制,属于大队,我们属于二大队,又兼中队、区队,全部按照部队的形式来管理。
大学期间,张凤珠扎实系统地学习了护士专业及医疗专业,回莞后继续从事她钟爱的医疗工作,先后在长安医院、万江医院、莞城医院工作,见证了从70年代到新世纪东莞医疗事业的发展。
万江医院成立于1960年5月,张凤珠同志在1981年到万江医院工作,她早年的从医经历也主要在这里完成。据老人回忆,当时的万江医院条件简陋,主要是平房,外面是水塘、泥沙公路和耕田,常有蛇进进出出。万江医院当时不仅承担本区镇的医疗工作,还要接诊高埗等邻近镇区,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都是超负荷,异常辛苦。
张凤珠:当时是比较忙比较辛苦的,晚上值班就一个医生,几乎包揽了整个门诊部的工作,还要帮留医部,留医部晚上还要查房、开药、处理,门诊留医一样要做。还有一些重病人,他们家属要求出诊的,有电话来的话,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我们都毫无怨言地背上药箱,就自己过去,不认识路的话,病人家人就陪你踩一部单车过去。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轮流到下面大队医疗站值班、工作。我记得83、84年的时候,有一次去小乡的道路好难走,到处铺路、整路,到小乡估计有十公里,就踩自己的单车过去,还要抄小路,那天踩单车没踩多久,突然一阵风,连人连车翻到在公路下面,然后自己爬起来推车回去上班,当时我的儿子还未满一岁(家里负担还是比较重的),但是再辛苦都毫无怨言地去做。
如果产房有问题啊,有什么事,我们还要跑去帮助助产师。比如脐带缠颈,(如遇到这个问题)现在有很多主治医生、教授都出来帮,我们当时不是。曾经试过一次停电,连院长都要带上口罩,拿着电筒,照着来帮忙解决一个脐带缠颈。当时的医疗条件很差,护士工作有好多,一个护士值班,要负责药房的收费、挂号,发药还要打针,还有负责留医部的工作,我当时也是一个护士,属于多面手的比较好的,我就看完病赶回去帮他们打针,发药,换药,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就比较轻松一些,所以好多同事,无论是长安还是万江,都愿意跟我一起值班。
八几年,万江流行登革热,蚊子又多,卫生条件又差,那时候个个人都红眼睛,我试过一晚值夜班,五点钟到十二点,我足足看了差不多100个病人。登革热也是这样,没停的,这样忙碌的情况在当时印象是很深的,不会忘记的。
这样的医疗条件虽然艰苦,却也极大地锻炼了当时的东莞医护队伍,张凤珠成为了“全科“医生。8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东莞的市属医疗单位、地段医院、区镇医院的医疗环境逐渐优化。
1986年,根据当时工作需要,同时考虑到照顾家庭,张凤珠调到莞城医院,负责妇产科工作,兼幼儿科工作。莞城医院当时负责莞城地区工厂妇检、产检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张凤珠经常下厂检查,与工人接触较多,90年代,电信邮政事业飞快发展,当时的东莞邮电局向张凤珠抛出橄榄枝,也成就了邮政局早年“一个人的医务室“。
张凤珠:邮电工作非常忙,早期我一个人去,先成立了医务室,我一个人可以办很多事,因为我是全科嘛,虽然医务室比较小,但B超、妇检、打针配药都我一个人做,后来,人员多了,电信事业发展快了,医务室也扩大了,我们就增加了几个医生跟护士,当时办医务室一是做好医疗保健,二是把医务室办成干部职工的健康咨询以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咨询部门,一方面治疗,一方面做保健,以及每年的多发病、季节性的疾病,做好宣传工作。
这在以前是绝对想象不到的,其他单位的医务室都没有。电信当时有钱,愿意为职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而且我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把它做得更好,解决更多的问题。非典期间,电信的职工经常要参加学习,而且外勤比较多,那时候一天门诊最多都有90人,个个都会有上呼吸道的症状,咳嗽呀、有点低烧呀,好像疑似的情况,但在医院人太多,没办法排到队,所以我们医生护士就一条龙,晚上做到10点都有,给他们解决看病的问题,在非典期间,一方面我们通过关系找药,另一方面也控制了疾病的流行。所以我们单位没人感染到这个疾病。
2004年,张凤珠正式退休,老人在东莞临床医疗事业一线奋战34年,作为东莞千千万万普通医护人员中的一员,见证了东莞医疗事业的发展,也为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30多年的努力与付出,是一种职业习惯,更是对“喜欢做护士“这个初心的执着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