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机器人的世界

文德 鬼脚七 2023-01-22

机器人会不会替代人?

机器人会不会有意识?

今天来从一个特别的角度聊机器人,先看两个故事。

1

三毛是荷西的妻子。有个作家妻子的好处是,丈夫一些无聊的事情,在作家笔下都显得很浪漫。

(三毛和荷西)

三毛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荷西,你们服兵役时,也是一天吃三顿吗?"

只要用这么奇怪的一句问话,那人就上钩了。姜太公笑眯眯的坐在床边,看这条上当的鱼,突然眉飞色舞,口若悬河,立正,稍息,敬礼,吹号,神情恍惚,眼睛发绿。军营中的回忆使一个普通的丈夫突然在太太面前吹成了英雄好汉,这光辉的时刻永远不会退去,除非做太太的听得太辛苦了,大喝一声--"好啦!"这才悠然而止。

如果下次又想逗他忘形的说话,只要平平常常的再问一次--"荷西,你们服兵役时,是不是吃三顿饭?"--这人又会不知不觉的跌进这个陷阱里去,一说说到天亮。

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荷西很可爱。

后来我发现我妈也很可爱。

2

我出过几本书,勉强算个作家。有作家儿子的坏处是,父母的糗事经常被曝光。

有时我会问:“妈,您年轻时那么漂亮,怎么就嫁给我爸呢?”

说完这句话,我会准备一碟瓜子、一杯茶,等着我妈声情并茂地讲她年轻时的故事。

“别提了,都是年轻不懂事。当时,我才看不上你爸呢,个子矮,长得又不好看,家里又穷,但你爸那时候勤快,能说会道....... 你们文家以前是大户人家,你爷爷的爷爷曾经是大地主,留下了五间三层的老房子,大瓦房呢 ...... 虽然家里穷得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但媒人说,老房子里面一定还埋有金子。我那时哪懂啊,你外公外婆说可以....... ”

此时,我要哈哈大笑,补充问一句:“后来挖到金子了么?”

“屁都没有,还要金子!穷死了,经常吃不饱,接不上了,我只好去你外婆家背米过来。那时候要走路啊 ...... ”

只要不喊停,这个场景能持续两小时以上。

如果哪天我又想找我妈聊天,我会问:“妈,您年轻时那么漂亮,怎么就嫁给我爸了呢?”我妈会毫不犹豫的开始讲她年轻时的故事。

故事还温馨吧。

这里不是介绍家庭故事有多温馨,而是描述一个场景,人的反应模式,有时跟机器一样。

3

现在机器人越来越多,相对也越来越“智能”,可以听懂指令、判断环境、躲避障碍物等,甚至还有会写书法、会写新闻的“机器人”。

前几天看见报道,东莞出现了无人工厂,还出现了“机器人”餐厅。引发出系列讨论:

机器人会不会导致大规模的失业潮?

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

机器人会不会出现意识?

这些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科技问题也是哲学问题。

我上大学期间,研究了不少人工智能相关算法,硕士毕业课题是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做自动化控制。人工神经网络,就是用程序来模拟人的脑神经,用某个非线性函数来模拟细胞反应。建好的系统具备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能力。参数训练好了,就可以来控制机器了。

最近十年,我对科技研究越来越少,但对哲学、对宗教研究越来越多,让我开始发现:很大程度上,人就是机器。

人的身体机能本身就是一台复杂的机器,各种器官、各种功能、各种控制,我怀疑上帝是先造了简单的机器,然后模拟机器开始造人。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很多人的习惯和反应模式,跟机器一样。这更隐蔽。

文章开头讲的两个故事的主角一样,他们的反应模式,跟机器差不多了。

生活中普遍如此。

4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情绪。

路上堵车久了,我们会变得急躁;如果风和日丽,我们容易神清气爽。

被老板批评,我们会觉得很沮丧;被老板表扬,我们会觉得很开心!

有人夸我们好看,我们会高兴;有人说我们长胖了,我们会觉得难过。

情绪就是这样,只要输入条件进去,结果就会出来。

据科学研究,在人大脑的神经中枢,在不同的区域控制着我们的情绪。只要在这些神经中枢释放生物电,人就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映,就像开关一样。如果在某个人的大脑中,装上微型传感器,然后用遥控器来遥控放电,场景就是这样的:

这个人坐在阳台上看书晒太阳,此时头脑神经中枢的愤怒按钮被按下,他会忽然变得很愤怒,没有理由的愤怒,甚至把书都撕了。愤怒完了,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刚才这么愤怒,给自己编个理由:哦,太阳太刺眼了吧。

这个人正在发脾气,要打儿子,此时开心按钮被按下,他会马上哈哈大笑,没有理由的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但他不明白为什么会忽然开心,头脑开始疯狂的找理由:我不会是顿悟了吧,法喜充满。

情绪就像我儿子的玩具汽车一样,打开某个开关,玩具汽车就跑起来。总以为是我们有情绪,实际上只是触动了某个开关,自己发生而已。佛陀说的空无自性,也是这个道理吧。

5

人类的神经中枢里,有些开关是天生存在,在佛教中讲,这叫习性,科学讲本能、讲基因。例如:人饿了会吃,被恐吓会哭。

有些开关,是后天形成的,小孩子最开始没有,是被社会教育出来的。

例如小孩子看见路上堵车,他们不会有担心,不会有情绪。之所以有情绪,是被社会一点一点影响和训练出来的。再例如对金钱、财富、权力、名气的追求,这种反应模式,往往是社会训练的结果。

社会的训练和影响,很强大,强大到让人无法逃避。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下午,有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在一个公园里玩耍。

看见一个大哥哥躺地上睡着了,小男孩在大哥哥身上爬,围着他转,捏他的鼻子,拉他的耳朵。玩了两个小时,开心坏了。

父母找到小男孩时,他脸上正洋溢着笑。但父母吓坏了,因为那不是什么大哥哥睡着了,而是一具流浪汉的尸体。

父母觉得这不合理,看见尸体应该恐惧,他们认为这样才是正确的反应模式。父母用很多方法让小男孩明白:他整个下午是与尸体在一起,这是件多么糟糕的事情。小男孩终于懂了,明白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从此,小男孩这段快乐时光已经变成了噩梦一样的回忆。

嗯,这就是社会的强大。所有不符合要求的模式,都会被社会慢慢改造。想想蛮可怕的。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年轻人多么看不上他们的父辈,但年纪越大,他们越像他们的父母。


在社会中,一个模式套着另外一个模式,人们分不清,觉得是自己很聪明,实际上还是在模式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就像机器。出生和死亡也像机器一样,一次又一次重复,佛教中叫轮回。

看出来了吧,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间,活得跟机器人一样。

现在机器人越来越普遍,人类会不会受到威胁?这根本就没有关系,多了一些同类而已。这本来就是个机器人的世界。

7

活成机器人,是件很悲哀的事情。

虽然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间,活得跟机器人一样,但并不意味着这样就是必须的。

想要改变却不容易。因为机器人,不会觉察到自己是机器人。

此时,真正活着,成了珍贵的事,大多数人只是像机器一样存在而已。

什么是活着?

如何才算真正地活着?

这两个问题,比文章开头的两个问题,更值得思考。

/完/


【七哥闲谈】

文章最后两个问题,有时间记得思考一下。推荐三篇文章:

咪蒙式的成功

我们的百分之一,对他人就是全部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今天的二图文给大家推荐了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必要商城”,老朋友毕胜创业做的,点击下面阅读原文也可以去商城,看看有没有你需要的商品,谢谢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