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份来自鬼脚七的书单,请注意查收
写在前面的话:
假如你特别容易同社交网络上出现的新名词对号入座,那么朋友,你最近是不是书读少了?
读书,不仅仅是我们对抗平淡生活的一种消遣,更是塑造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训练。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特意整理了七哥曾经写过的一些关于读书的文章。
文末,还邀请七哥撰写了一份“我心目中最值得一读”的书单。有兴趣,不妨一起阅读。
文/鬼脚七(微信公号:taobaoguijiaoqi)
01
我的读书生涯
连环画
估计和很多出生在农村的70后朋友一样,我小时候没看过多少书,那个时代家里穷,很少有藏书。后来姐姐嫁在小县城,每次去姐夫家玩,白天就到马路边上去租连环画看。
看一本两分钱,厚一点的三分钱,一天能看十几本。现在还记得有一些连环画的名字《西游记》《地雷战》《平原枪声》……..
上初中时,有些同学会带来一些小说。我在课桌面上刻了一条缝,可以把书放在课桌里面,上课时也能看,老师不容易发现。当时看得比较多的还是武侠小说,不记得名字了。
我当时很着迷,觉得那些侠客很酷。后来动手自己写武侠小说,把班上的人名都编进去了,小说名字我还记得《青峰棍传奇》,应该写了几千字,后来底稿不知道丢哪里了。
初三时,有一次看武侠小说被班主任发现,书被没收了,让我写了一封很深刻的《检查书》。班主任说:检查写得不错,你把下册拿过来换上册吧。
影视剧照
上了高中,由于要考大学,学校不建议看课外书,除了教材就是习题集。班上订了一些杂志,也大多是《数理化》、《英语天地》什么的。那时候学校还有个刊物《华容一中校报》,里面除了报道学校有多牛逼,哪位老师有多牛逼,哪些同学有多牛逼以外,还会刊登一些诗词和微小说,我还投稿了个小故事,朦胧爱情故事,后来杳无音讯。
那次投稿,我从来没提过,要不是今天写文章忽然记起来,估计会忘记。那个故事,现在还记得,虽然有点幼稚,算是我最早投稿的作品,还是贴出来吧,否则以后也会忘记:
《美丽的误区》
夕阳下,花园口,两个背影。手拉着手,静静的,没有声音。
他知道她喜欢他,她说等他一个答复。他本不该犹豫,因为他也喜欢她,但他还是犹豫了。
他想起父母的期盼,还有一年后的高考,终于开口了:
“花很美,我们不要进入这美丽的误区。”
她转身走了,朝着夕阳。看不见眼泪,只有背影,很长很长。
直到上大学之前,总以为看小说是坏习惯,每次看小说都偷偷摸摸的。回想现在很多人没有阅读习惯,跟我国从小的应试教育有很大关系。等上大学后,我才开始真正看课外书,四大名著也是大学期间才看完的。
那时候看了很多小说,二月河、王朔、金庸、古龙、梁羽生、卫斯理、温瑞安、黄易等作者,看了大量他们的小说。还看了不少诗集、国外名著。那时经常去图书馆借书,或者到外面报刊亭租书看。
毕业以后由于工作需要,看技术和管理类的书比较多,看小说逐渐少了。一直到2008年,开始对哲学、佛学感兴趣,又开始疯狂看书。
02
我的读书建议
《成为简·奥斯汀》剧照
之前有不少朋友要我推荐几本好书,我当时还真答应了,后来仔细想想觉得自己挺傻的。虽然我看了不少书,但忘得差不多了。就算我看了很多书还记得,我能推荐什么呢?年龄不同,背景不同,爱好不同,经历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各自信仰不同,如何推荐?就像所有男人找到金城武说,你这么帅给我推荐几件衣服吧! 金城武会回答:滚粗!
不过对于看书,我还真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自古以来,中国就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某人有学问,也是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来形容。还有一个最牛逼的词叫:开卷有益!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应该看很多书。我们真的应该看很多书么?
古代书本来就不多,那时的“五车”书还不顶我的一个书柜的书多,能够让读书人得到的更少。让古人多读书,再多也不会多到哪里去。现在信息社会完全不一样,如果每个月只看最热门的书,我们也永远看不完。
每个时期都有热门书籍,例如之前的什么《易中天论三国》《于丹讲论语》《明朝那些事儿》《富爸爸穷爸爸》《乔布斯传》《丰乳肥臀》《大数据》…..
别笑我,我就是凭印象想起来这些曾经热门的书,但这些书我都没看过。有的估计就翻了几页十几页,有的连翻都没有翻过。我看书的一个原则是:越热门的书,我越不想看。
热门的书,很可能是根据当时情景炒作出来的,或者很应景巧合,于是就热门了。莫言获奖了,他的书就热门了,网络上到处都是莫言书的推荐;电影上市了,相关的小说也会在同期热卖;搞媒体写文章也一样,热点一出,当天晚上,铺天盖地的报道。
才过几天这些文章还有人看么?应该减少了90%吧。再过俩星期,就彻底没人关注了。大家对比一下其他自媒体账号内容和鬼脚七的内容,就明白这个道理。
热门的书,代表着大众会喜欢。大众都喜欢的东西,往往价值有限。
学过信息论的朋友肯定知道香农(Shannon),香农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一个系统越有序,信息熵就越低。所有人都认为好的创意,一定是个平庸的创意;所有人都喜欢的那个人,一定是个比较平庸的人;哪天鬼脚七变成了最受欢迎的媒体账号,那时大家可以取消关注了,因为鬼脚七肯定平庸了。
有人说,我多看热门的书,总没坏处吧?当然没坏处,但你的时间有限啊。强迫自己看书的时间,还不如让自己享受一下不看书的生活。
好的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果还有一些好友给你推荐十几年前的某本书,那你真的可以去看看。
图片来自网络
书分两类,一类是跟专业密切相关的书。例如程序员应该去了解计算机结构,了解计算机语言,了解数据库,了解软件工程等。这类书程序员必须要看,否则技术能力就提升不了。
这类书应该看经典,多看几遍经典,其他的不用太关注。时间长了,就知道基础的重要性了,武侠小说中练功夫,速成的功夫总是有很明显的副作用。
有人喜欢看最新出版的专业书,总觉得现在发展太快,以前的书都过时了。某些领域真的是如此,例如2007年前写手机软件设计的书籍,大多不靠谱,因为那时没有苹果手机。
不过,和时代结合紧密的新书,大多都会有些仓促,不容易碰到好书。另外,在互联网这么普及的情况下,专业上最新的观点和理念,一定是来自网络文章而不是某本最新的书。因此,还是应该看经典,新书错过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从来没有听哪个成功人士说,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第一时间看见了某本书;也从来没有听哪个创业失败的人说,我失败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及时看某本书。
《傲慢与偏见》剧照
另一类是跟专业不太相关的书。例如哲学、宗教、艺术、生活、心理、战争、政治等(除非有人的专业刚好是这个领域)。这类书除非真的有爱好,否则我真不建议看,哪怕再经典的书也不用看。
有一些类似《你应该懂一点经济学》《你应该读的100本书》《你应该了解的100个人物传记》……我看见名字就很反感: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应该看?有人说:多看书不是可以学习知识么?我也想说:学那么多知识干嘛呢有知识就能更幸福么?
我从上小学到上完研究生有2百多个同学,但跳楼自杀的只有一个,刚好她念了博士;十年前我还在北京,当我每天愁眉苦脸下班,路过某个建筑工地,经常听到那里的农民工在乐呵呵的唱着“妹妹坐船头”。
大家也可以环顾周围,不要比谁赚钱多,要比谁过得幸福,然后看看他们和知识的关系是什么。相比之下,有知识的人比知识少的人更容易赚钱一些,但夫妻二人花了十几年努力工作买了套大房子,每天早出晚归赚钱还房贷,而保姆每天在阳台上懒懒的享受阳光。
其实,知识多了,最大的好处不是会让我们幸福,而是让我们可以装成一个看上去很幸福的人。
马云有一次在央视《对话》栏目中说了一句话:
中国几千年,知识积累了不少,但智慧没有增加多少。
这句话说得真好!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是别人可以告诉你的,智慧是你自己成长得到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写到书里,然后全世界人都知道了,这是知识。老和尚说要空杯求学,有的人过了好多年说:啊,我终于明白了!这是智慧。
智慧才值得我们去追求。如何才能有智慧?我不知道,需要大家自己去经历,但一定不是因为看了很多书。老子说: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还有一些人平时不爱看书,自己总觉得有负罪感,认为自己不求上进。如果是专业能力不够,确实应该看看经典的专业书,但不用要求自己有事没事就看书,很多人买了一大堆书,其实只是为了拍个照发个微博而已,不要以为他们真的看了。我就经常干这事,呵呵。
最后总结一下我关于看书的观点:
1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推荐的书,也不要轻易给别人推荐书。除非相互很熟悉。
2 热门书一般不要看,除非过了一段时间,它成为了经典。
3 专业相关的书应该学习,但应该看经典,不用担心错过了最新的观点。
4 知识多了,没什么用处。不要强迫自己看书,除非真有兴趣。
5 不一定要看很多书,但我还是建议多看书,可以把一些你喜欢的经典反复看。
总之,如果不喜欢,不用看书,也别逼自己看书;如果非看不可喜欢,那也应该看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之作;如果你喜欢,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文末给大家推荐的几本书,你不一定要看,看完介绍觉得有意思,你觉得喜欢再去看。就像大家订阅鬼脚七的微信文章一样,你喜欢就看,不喜欢就取消关注。
每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人生也就那么几十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多么重要啊!
记得网上有砖家说每天看十页书,一年看3600页,相当于10本书,10年就是100本书!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以后要是再遇到,就跟他说:如果每天记五个英语单词,等你老的时候,你能比英文牛津字典还牛!但能当饭吃么?
那到底应不应该多看书?当你提出这个问题时,内心已经有了答案!
相信看了这篇文章,有人会更爱看书,也有人更享受不看书的时光。
如果不喜欢看书,也没关系,你出去走走,看看世界,看看路人,跟看书是一样的。别人说很好的书,如果你看不下去,就不用看,哪怕是经典。等哪天你有兴趣再看就好。如果有本书让我看不下去,我不觉得这是我的欣赏水平问题,我觉得是这个作者的书不适合我。
今天是读书日,如果你看了我的文章,升起了想看书的念头,那就好好珍惜一下吧,争取能发展成为自己的兴趣。可以去买几本书看看,哪怕只是用来发发朋友圈也是好的,呵呵。
《西藏生死书》
作者:索甲仁波切
对人生,对死亡,对轮回有很好的解读。
我看过三遍,今年应该还会再看一遍。
《论语》
作者:孔子
我之前小看了《论语》,最近两年才体会到《论语》的巨大价值。
为人处事,修身养性,太棒了!
我每过些天就会反复翻看。
《禅者的初心》
作者:铃木俊隆
教人如何静心,如何打坐,把禅融入生活。
我看过两遍,听过两遍。
喜马拉雅上有音频。
作者:华智仁波切
也叫《普贤上师言教》,名字并不吸引人,但内容很好。
讲人生难得、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让人震撼。
我之前看过两遍,今年还会再看两遍。
《道德经心释》
作者:奥修
虽然奥修不是佛教徒,但他对老子的解读,是我目前见过的最贴切的。
直接用“道”的层面讲,而且十分贴近生活。
我看过不少于五遍。
《你可以更慈悲》
作者:顶果钦哲法王
作者是一位大成就者,他讲的《佛子行三十七颂》,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引经据典,告诉你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应该如何做。
我年前看了一遍,最近准备再看一遍。
(完)
【编者按】
关于读书,七哥曾经写过许多篇文章。
微信后台回复201、207,可以收看更多七哥关于读书的思考。
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你心目中最值得读的那一本书是什么吧。
今日二条也为你推荐了几本有趣的书,愿你开卷有益。
▼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阅读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