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脚七:一篇文章教你认识你自己
写在前面的话:
“自我”是个很神奇的东西,究其根本,它不是个东西。
然而,我们的喜怒哀乐都与“自我”有关,究竟该如何认识自己,一起来看今天的“老子智慧”吧!
文/鬼脚七(微信公号:taobaoguijiaoqi)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33章
参考译文:
认识别人的是“智”,了解自己的才算“明”。
战胜别人的是有力,战胜自己的才算强大。
知道满足的就是富有。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不离失本性的才能长久。
身体消亡而不死才是长寿。
有时看《老子》,我会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种感动,不是来自于知识,而是来自于一种信任。
我时而被老子说得汗颜,时而又被老子说得喜悦。
就像这一章,老子一边警示我们所处的生活,一边指引着修行的方向。
老子是得道的人,是人就免不了尘世中的纷繁复杂,这就是我们说的生活。
老子牛逼的地方在于,成于道,融入生活,又跳出生活来观察,用优美的文字来告诉世人真相是什么,如何能接近真相,成为真相。
自古至今,社会都是个竞争的社会,所有人都希望在竞争中获胜。
于是我们渴望自己能“知人”、“胜人”、“富有”。
不只是如此,我们还渴望“胜人”的状态“长久”,希望自己“长寿”。这么看,人真是贪得无厌,不要觉得不舒服,每个人都贪得无厌,我是如此,你也不例外。
对于生活中的人性,老子从不否定。
老子说:“知人者智”。
如果我们足够聪明、足够细心,我们可以了解别人、了解世界。就像之前的畅销书类似《FBI教你一眼看穿对方》、《洞悉别人心理的秘籍》等。
还有好多课程,类似心理学,类似管理学等,这些目的都在“知人”、“胜人”。但老子说这些都不是明白,只有“自知”,才能真正明白。
到底“知人”重要还是“自知”重要?这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人类历史五千年,一步一步在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别人。
按理来说,人们应该越来越幸福,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科技越发达,掌握的技巧越多,反而幸福感却越来越缺失。据统计:
越发达的城市,人自杀比例越高,所有自杀人中,很大部分都是受过不错教育的。
这个统计我相信。
我认识的人中,遇到过三例自杀的。
一个是我高中同班同学,读了博士,后来当了大学老师,几年前跳楼自杀了;
一个是我认识的朋友,他是八几年的大学生,有家有室,事业有成,后来服毒自杀了;
还有一位是我亲戚,他没读什么书,是因为得了不治之症病魔缠身,不希望家里花钱而跳楼自杀。
“知人”很重要,可以让物质生活越来越发达,但“自知”同样重要,可以让每个人活得明白。
如果用佛学的话来解释,“知人”是向外求,“自知”是向内求。
遗憾的是,我们从小到大受的教育,都是教我们“向外求”,从不教我们要“向内求”。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社会已经比千年前发达了无数倍,但人们的生活压力没有减少,人们的心理压力没有减少,人们的幸福感也没有增加。
咱们接着谈《老子》。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战胜别人,说明很有力量。用武力、权力、金钱,可以战胜人很多人,这并不难,只要条件足够,我们就可以战胜别人。
但战胜自己却不那么容易。
无论我们拥有多强壮的身体,多高的职位,拥有多少金钱,我们都不一定能战胜自己。
那些被打下来的官员,哪个不是权力很大同时还拥有很多财富?但他们都被自己的欲望控制,从而走上一条不归路。
真正的强大,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
个人如此,公司也是如此。
还记得很多互联网大佬说的话么?阿里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百度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腾讯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BAT三大公司已经战胜了很多公司,但依然还是面临很多问题,他们面临的最大对手都是自己。
如果能战胜自己,才是真正强大。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IBM战胜过自己,在郭士纳的带领下,IBM从一个硬件制造公司转变成了服务型公司,公司有了巨大飞跃;
苹果公司战胜过自己,在乔布斯的回归下,苹果重生;
通用电气战胜过自己,在杰克韦尔奇的领导下,再次蓬勃发展,使得这个公司成为百年老店。
同样,战胜别人是“向外求”,战胜自己是“向内求”。
知足者富。知道满足的人,才会真正富有。
这一句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今社会。
我们追求事业,追求成功,追求更多的财富,这么做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我们没有认识到一点:这永远没有尽头。
不要相信类似的话:“等自己赚了1000万就满足了”,永远满足不了的。
你若不信,回顾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就知道了。或者问问那些有钱人,就算他有一个亿,他会告诉你,一个亿也没多少钱,买两套别墅就没钱了,以后还有小孩怎么办啊。
真正的富有,不在于绝对财富,也不在于相对财富,而在于内心是否知足。
所有知足的人,都是富人,所有不知足的,都是穷人。
我相信很多人会有疑问:这些道理我都懂,然而有个卵用,我还是需要解决生活的压力,我还是每天很苦逼的工作。有个哲学家说过:
一个人生活的压力,90%来自于攀比,只有10%来自于生存。
攀比就来自于我们渴望“知人”、“胜人”,没有这些欲望,就没有攀比,就是知足,就是富有。
还有人问:这么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坐吃等死?
当然不是,耐心往下看。
我们来谈谈更深层次的话题:如何才能“自知”?如何才能“自胜”?
据说,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的柱子上刻着:人啊,认识你自己。
这个问题直到如今也没有答案。
是的,所有有答案的都是知识,是知识都能学得会,但智慧是没有答案的。答案一出现,就是沦为“自我”的游戏。
“自我”是个很神奇的东西,究其根本,它不是个东西。
阿底峡尊者有一段描述,介绍“自我”的八个特点:
希望受到赞美,不希望受到批评;
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希望快乐,不希望痛苦;
希望声名远播,不希望默默无闻或受到忽视。
当“自我”没有得到赞美,它会不开心,当“自我”受到批评,它会不开心,类似都是如此。
这种不开心如果愈演愈烈,它就让人痛苦。
认识自己,就是“向内求”的过程,就是认识“自我”的过程。
这个过程跟你智商多高、权力多大、金钱多少、身体多强壮都没有关系,那些都是外部的,“向内求”不需要这些东西。
“向内求”的唯一方式是“觉察”。
觉察这个词有点学术,我一般用“看见”。这个“看见”,是指看见自己的念头,看见“自我”的机制。
处于愤怒,我们去“看见”这个愤怒,我们会发现愤怒并不源于别人,而大多源于“自我”的恐惧;
厌恶某人某事,我们去“看见”这个厌恶,我们会发现厌恶并不源于别人,而大多源于“自我”的嫉妒;
有一个修行不错的朋友有一天告诉大家说,他最近一年最大的体会是一句话:
都是我的错。
多好的总结啊,当一切“都是我的错”,这时我们就不再向外看了,一定是向内看。如果觉察能力强,我们会看见“自我”的各种表演。
所有的欲望和情绪,都是“自我”的表演。
能看见“自我”的表演,就是认识自己。
这时我们还是在为事业而努力工作,但这时我们不会被欲望支配,不会计较最后的成功与否,只是把这件事情做好做完;
我们尽力培养自己的小孩,但不再想要控制他,我们只是让他自己成长;
我努力去写每一篇文章,但不再是在乎最后有多少人赞美和批评,只是要把观点表达出来。
有了“看见”,我们不再纠结,不再痛苦,不再分裂。
这么说也不准确,还是会纠结,还是会痛苦,但不再纠结于“自我”的纠结,不再痛苦于“自我”的痛苦,真正的不再分裂。
认识自己,战胜自己,其实是同一个问题。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战胜自己的过程。
一个个体如何战胜他自己?
如果严谨的思考,这是个荒谬的问题。自己怎么能战胜自己?只要有失败和胜利,自己永远战胜不了自己!
认识自己,战胜自己,是一个超越,超越输和赢。
如果你真的认识了自己,你会发现根本没有自己,这就是佛学中讲的“无我”。当没有自己,也就无所谓弱点,无所谓输和赢。
老子在本章最后说: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认识了自己,就会知道生从哪里来,知道死往哪里去。这也就是了悟生死。
了悟了生死,就不再有生死。没有生死,只有当下。
得道者不失其所,死而不亡,他们是永生的。
有些迷信吧?我知道有很多人是相信的,因为他们相信耶稣就是永生的,其实佛陀也是永生的,老子也是永生的。
想没有痛苦不?想永生不?
嗯,你知道怎么做了:自知者明。
(完)
【编者按】
生活总是这样,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就像天空的云朵,来来去去,走走停停。
再推荐几篇之前写过的老子智慧的文章:
我写的老子智慧的文章,都录成了语音,微信后台回复“老子”即可收听。
▼ 点击“阅读原文",和七哥一起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