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范冰冰不懂这两个字,被罚8.8个亿!

行空文德 鬼脚七 2023-01-22

写在前面的话:


《论语》谁都不陌生,但真正能静下心来认真精读的,恐怕没有几个。


从最近范冰冰事件中,我愈发感觉到,《论语》对我们为人处世的帮助实在太大了。



文/鬼脚七(微信公号:taobaoguijiaoqi)


最近范冰冰的事情有了结果,刚好我又在细读《论语》,赞叹不已,感触良多。


经典就是这样,哪怕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看,体会也可能很不一样。我以前爱看《老子》,还写了一个系列的《老子智慧》,那时有点看不上《论语》。直到前几年,我偶尔读《论语》时,发现之前的理解太肤浅了。是的,自以为是的人都很肤浅!


孔子真不愧为圣人!


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以前的文章,讲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守戒《刘强东、昆山龙哥、学诚法师、范冰冰,这几件事曝出一个共性的问题》),可以避免很多风险,故而佛陀让他的弟子们要持戒。孔子和佛陀差不多同一时代,他在《论语》中也提了: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论语·里仁篇第四》)


大概意思是:对自己能加以约束的人犯过失的情况是很少的。


看!就这么一句话,对个人来说,可能值8.8个亿;对公司来说,可能值百亿美元。


今天要讲的不是守戒,而是平衡。



01


每个人都喜欢八卦,讨论谁好谁坏,谁优谁劣。


有一天,风和日丽,孔子在树荫下看书,弟子子贡问:“老师啊,你说那个颛孙师和卜商哪一个更好一点?    ”


颛孙师,字子张;卜商,字子夏。都是孔子的学生,也就是子贡的同学。他们都是子字辈儿。




孔子头也不抬,说:“子张呢,做得有些过度;而子夏,做得又有些不足。”


子贡一听,又问:“那么说子张要强一些咯?”


孔子白了他一眼,说:“过犹不及!”


原文是这样的: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过犹不及,意思是,“过”和“不及”,差不多。总之,都不算好。


看到这里,也不知为何,全身如触电似的。以前也看过这句,但这次重新看,感觉又深刻了一些。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估计就是这个理。


来看看我的新体会。



02


生活中,我们知道“不足”不好,常常努力精进,但一不小心就“过度”。“过度”的结果,往往跟“不足”是一样的。有时,正是“过度”导致了“不足”。



拿写文章来说。我有段时间特别勤奋,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多少书,必须写多少字来练习文章。坚持了不长时间,发现特让人沮丧,写作水平有没有提升不知道,但自己对写作居然产生了排斥心理,特别不愿写。这和以前特享受写文章有明显的反差……


很多人跟我一样,有过制定锻炼身体的计划。例如每天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健身房、游泳等....... 心血来潮的时候,会制定特别让人兴奋的计划,好像过一个月,就能减掉大肚腩,出现腹肌马甲线。但结果呢?没过几天就放弃了。


工作也是如此,为了升职加薪,为了生活幸福,我们特别拼命的工作,后来要么身体出了问题,要么家庭出了问题,反而影响了工作,升职加薪也没成,生活反而多了不少痛苦。当然,也可能升职加薪了,但发现痛苦更多......


子女教育也类似。父母总希望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都给子女,报各种兴趣班,生活上也是照顾的无微不至,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的小孩,依赖性很强,后来大部分都很平庸。那些父母不怎么管的小孩,长大了反而更独立。


感情不也类似么?保持一定的“度”很重要。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不懂这个,一旦爱上一个人,就无止境的去做自己认为对对方好的事情。后来的结果,十有八九成了伤心人。


再说做企业,那些创新不足的企业,很容易死掉,但那些太创新的企业,也易成先烈;公司管理太松,效率不高,但管理太紧,员工又反感……


最近范冰冰因为“阴阳合同”的事,税务局罚了8.83亿,还好没有牢狱之灾。为什么提范冰冰?因为她名气大啊。


如果你问孔子:名气大好还是名气不足好?


孔子肯定会说:过犹不及,都一样。


多有智慧啊!



看到这里,内心有没有触动一下?


每个明星都会觉得自己名气越大越好,莫不是错了?


每个当官的都想官做得越大越好,莫不是也错了?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钱越多越好,莫不是又错了?



03


人们总希望自己的钱越多越好,而且从来不会满足。


我上大学之前,目标是以后有辆小汽车就满足了;后来有了汽车,我想怎么也得在北京买房吧;后来买房了,我想怎么也要有上千万存款吧?等后来阿里上市了,我忽然有钱了。我发现把房贷车贷都还完了,还有点闲钱,我说我要“退休”!


我爸说你才三十多岁,正是赚钱的时候,也才这么点钱,怎么想着退休,要继续赚钱!


我问,要多少钱才算可以啊?


我爸说:得两亿吧!


你不惊讶么?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前一年收入也就两千块,现在却想要两个亿,比王健林的小目标还多一倍。我保证,等真的赚了两个亿,我爸估计又会有新的目标......


还好我没听我爸的,呵呵!


有个朋友,有次跟我抱怨,说老家亲戚跟她闹翻了。我问咋了?她说什么老家房子拆迁啊,新房子装修啊,明明是她出钱最多,但其他兄弟姐妹还是说她这不好那不好,连侄女都骂她,都快气疯了!


我沉吟两秒,说:“应该是你不好!”


她问我:“啊!到底哪里不好?”


我说:“因为你太有钱,就这点不好。”


还真是过犹不及啊!



没有名气不好,名气太大了也不好。


钱太少不好,钱太多了也不好。


看到这里,有人说:这个我懂,就是守中之道嘛,让它不多也不少,刚刚好!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算刚刚好?!你怎么知道不多也不少?


真的有刚刚好么?我来讲个故事。



04


佛陀时代,有个弟子立志脱离苦海,出家了,特别精进修行。


有一天他很苦恼,来请教佛陀:“世尊啊,我每天打坐念经十几个小时,比别人都精进,但我怎么感觉心越来越烦躁,烦恼越来越多了?”


修行人检验自己修行有没有进步,有一个标准就是看自己平时对境是否容易起烦恼。这个弟子发现自己烦恼越来越多,知道自己没有进步。


他接着问:“您教教我,如何才能让自己能修行进步,内心越来越宁静?”


佛陀问他:“你出家前干什么的?”


“我弹琴的。”


“哦,那要想把琴弹好,琴弦是要紧一点好,还是要松一点好?”


“不是的,琴弦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否则声音都不好。”


“那该怎么办?”


“紧了就调松一点,松了就调紧一点。”


“嗯,修行也是如此。”


故事讲完了。


紧了就松一点,松了就紧一点。


你应该见过那些空中走钢丝的杂技吧,高空中有人拿着一根长杆,时而左晃,时而右晃,就这样来回走动。这就是他的平衡。



生活中的平衡,不也是如此么?


平衡,都是动态的!从来不会有一个静止的平衡。



05


或许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时而“过了”,时而“不足”。只是人们习惯于看见“不足”,而看不见“过了”。


我们心血来潮的时候,容易“过了”,等一段时间,又容易“不足”。


我从最开始学英语到现在有三十年了,如果每天只记一个单词,词汇量也至少是一万以上了。但我不会做这样的规划,因为我觉得记一个太少了。于是我决定每天记一百个。后来结果你肯定知道...... 从这里我体会到,要学会“等待”,“等待”的力量很强大。


有人就比较清醒,比如马云。


马云这个人很有耐心,也很有智慧。前些时候他又宣布即将卸任阿里董事长。这是大智慧啊!以前马云常说一句话:当别人都在夸我的时候,我每天都很担心;当别人都在骂我的时候,我反而可以安心睡觉。



06


孔子还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篇第六》


大概意思是:朴实胜过文采,则显得粗野,文采胜过朴实,又显得浮夸,二者兼备,才是君子。


如果引申一下,质可以是一个人的本质,德行;文,可以是一个人的名誉地位。而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孔子也不是都那么严肃,有时也很好玩的。他说: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子罕篇第九》


嗯,反过来也是如此。



有人问孔子,宁武子这人怎么样?他说: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里面的“知”,是“智”的通假字。人们经常看不上别人愚蠢,却不知有时愚蠢比聪明更有智慧,孔子老人家都比不过啊。


有人问孔子,南容这人怎么样?他说: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大概意思是,无论世道如何,南容这个人能明哲保身,不会出事,孔子还把他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好像孔子自己没有女儿,有女儿的话估计会先嫁。


有人问如何处世,他说: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篇第八》


邦,就是指国家。你说当今社会,算是“邦有道”,还是“邦无道”?你要不要到深山里去?呵呵!



07


写这篇文章,只是看《论语》的时候,感触颇多,分享一下。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翻翻《论语》,说不定也有新体会。看书,特别是看类似儒释道的书,不是为了炫耀而发个朋友圈的,而是为了来对照自己的生活,修正自己的行为。


嗯,时而反思一下,对照自己的生活,看看各个方面,是“过了”,还是“不及”。


忽然想到前几天我发的朋友圈,做为文章的结尾吧:





(完)



【编者按】


文章看完了,你是否从中学到了处世智慧呢?欢迎大家留言转发。


推荐阅读:


以孔子为镜,学处世之道


来,带你看个不一样的孔子!


鬼脚七:从李笑来事件,讲几个孔子的教诲


▼ 点击“阅读原文",和七哥一起抄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