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鬼脚七:在烦恼中修行(深度万字长文)

行空文德 鬼脚七 2022-11-10

编者按:七哥在7月27日参加《从心出发——2020必经之路年中直播大会》,做了一小时的演讲:《人生处处是修行》。本文是演讲内容整理稿,文章有点长,可以先收藏。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可以观看整个视频。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人生处处是修行》,这个题目是我新书的名字,也是我最近这几年对于生活、对于修行的感悟和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六个标签


先做个自我介绍吧,我自己现在还有六个标签。


第一个标签:程序员。我曾经是程序员,现在也还是一名程序员。我平时做功课、念经外,业余时间还会用C++开发一个藏文 OCR识别的程序,还蛮有意思的。做程序看来是一件可以做到老的事情。


第二个标签:自媒体人。我曾经是一名自媒体人,现在写文章少了,但偶尔也写,也还是一名自媒体人。最近这段时间稍微忙,写文章稍微少了一些,接下来应该会继续。



第三个标签:作家。从2013年到现在我出了五本书了,包括《做自己》、《爱生活》、《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和《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还有刚出的新书《人生处处是修行》。从开始写作到现在有七年多了,写作也是一件可以做到老的事。


第四个标签:佛教徒。一直对佛学智慧、佛学文化很感兴趣,有十几年了。


第五个标签:修行人。虽然自己水平还低,但修行是我现在的主业,所以现在也算是专业的修行人。现在我把世俗里的事基本上都放下了,在山上也基本没人打扰。这是我最看重的标签,也希望自己能走得更远。


第六个标签:《必经之路》一亿部心经的联合发起人。现在有30多位联合发起人,我也是其中的一位,真的是非常感谢大家。成为联合发起人,他需要认同《心经》智慧,也爱好抄《心经》,同时还需要交一定的费用来支持整个必经之路项目的发展。联合发起人平时还要参与项目会议,承担一些责任,包括怎么样去推广必经之路等等,所以这是一个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事。对于三十多位联合发起人我深感佩服。我以前没有正儿八经做过公益,现在做起来,觉得这个世界其实还真是挺美好的!(现在一亿部心经还在招募联合发起人和鬼脚七一起完成一份心事业,期待你的加入)


这六个标签中的每件事,都是可以一直做到老的事。


二、生活的烦恼


生活总是矛盾的。以前总希更有影响力,希望名利双收。现在却希望能默默无闻,希望自己不被关注。当有人把我认出来时问:你是不是七哥?我觉得很不好意思,是真不好意思。只是有些事情又不得不抛头露面,就像现在这次必经之路的年中会议,假如是我来做,肯定不会做直播大会,但事情交给了慧远,所以我就听他的。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想要时总得不到,当你不想要时却也推不掉。那就随它去吧!



生活就是这么矛盾。生活之中充满了很多烦恼。刚才智慧栈的逐风同学说:你看烦恼,解决了一个又来一个,解决了一个又来一个,它们总是层出不穷的。我们总以为达到目标后就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但几乎没有人得到过,因为烦恼总是层出不穷的。


焦虑、担忧、嫉妒、怨恨,关于事业、关于家庭、关于父母、关于爱人,还有对于公司、金钱、名誉、权利、感情等等。烦恼就像平时的工作一样,如果你某天加班把所有工作都做完了,但发现下周仍然还是有很多工作。工作是做不完的,烦恼也是解决不完的。



现在A.I.发展很快,有人说以后人们可能会越来越悠闲,但我认为A.I.时代人们一定会越来越忙,只是忙的东西会不一样。以前没有现代化机器没有工厂时,人们以为有了机器有了工厂,人力就可以解放,人们就有时间休息了。但现在你看那么多工厂都自动化了,为什么人们还这么忙呢?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欲望无穷,烦恼就无穷!所以A.I.发展越快,生活节奏会越快,人们也会越忙!人们还会越焦虑,对吧?所以不要对于A.I.寄予太高的期望,世界的发展也好,社会的发展也好,只要你向外求,你依赖于外界,欲望永远没有尽头,烦恼永远没有尽头。最好的方式,是向内求!


三、关于快乐


再来说快乐!我以前总以为有了车子,有了房子,有了事业,有了名气以后就能够快乐,后来发现并非如此。我周围有很多朋友,有比较普通的,朝九晚五地去上班,也有好多是大企业家,一年做几十亿几百亿,还有些比较落魄的,我经常和他们聊天,但我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真的快乐。你也可以去看一看自己周围,你看看你的家庭,你的亲戚,你的朋友,真正幸福的家庭有几个?真正快乐的又有几人?



如何才能得到快乐,如何才能得到内心的安宁?有人觉得有钱后应该会快乐。当他真有钱时,短暂满足的感觉很快就会过去,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烦恼。当他有一匹马就有一匹马的烦恼,当他有一辆车就有一辆车的烦恼。我有这么一个小房子,就有小房子的烦恼。有大房子的人,也有大房子的烦恼。像阿里马云,他的烦恼比我的烦恼多多了,他不只需要去管他自己的小家,还有那么大一个公司,上十万人,还有社会责任,反正我比不了。


把烦恼去掉,留下的就是快乐。那怎么样去掉烦恼?


生活不过是一个烦恼连着下一个烦恼,或者是两个烦恼同时出现。跟很多朋友一样,我年轻时家里面比较穷,物质比较缺乏。当时只希望如何赚钱,如何才能有车有房等。如果能够回到以前,我做法肯定会不一样。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烦恼,而且越到后来烦恼会越难以解决。以前的烦恼,大多都能用钱解决,那还真不算真正的烦恼,后来有好多问题是用钱解决不了的。



如何才能解决烦恼?这需要智慧。想要快乐,需要解决烦恼,想要解决烦恼就需要智慧。遇到同样的问题,有的人风轻云淡就过去了,有的人却要死要活的。对于有智慧的人,生活中绝大部分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我一直跟必经之路的负责人慧远说:目的是如何让自己增长智慧,帮抄经的人增长智慧,其余的东西都在其次。


有人会质疑:生活难道不应该看重最后赚了多少钱,事业做得多大,名声有多大吗?当做项目时,你当然要看重这些,但结果是你无法控制的。任何事情受影响的因素特别多,你能够控制的只有自己这一部分,很多其他因素你根本控制不了,此时智慧是特别让人期待的事。


智慧从书本上是学不来的,听七哥演讲,估计也没什么用。有好多人说抄《心经》以后,他的生活怎么变好了,生意也变好了,心情也怎么样了。坦诚地讲,还有人抄《心经》以后,日子过得越来越不顺了。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有很多因素,要是把好处归功于抄《心经》,有一些坏处,是不是也归功于抄《心经》?所以关键不在于抄《心经》本身,而在于自己这个心。


所有事情都有因果。因果在日常生活中很明显,春天播种,秋天收割,这就是因果。以前做了什么事儿,后边会有影响,这也是因果。只不过我们修行不够,不能看清楚所有因果。大部分人看重的都是结果,我们总害怕结果不好:小孩高考要没考好怎么办?家里边的人得了病怎么办?在公司里晋升没成功怎么办?这都是在担心结果。但真正修行好的人会特别重视原因,而并非对结果担忧。这就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增长智慧,最好的方式是修行。接下来跟大家分享我理解的修行是什么。


四、关于修行


有个对修行感兴趣的朋友跟我说:“七哥,我家里面事儿太多,不能跟你一样,把什么都扔下以后,找个庙里面住着,我出家也好,什么也好,我没法做到。”



我回答说:我什么时候劝你要出家或一定要去山上修行?我没劝你这个,你若重视修行,要找一个好老师,你听他的安排就好了。不一定非得要在形式上怎么样,或穿袈裟或穿禅服打坐,这才叫修行,并非如此。当然了,你能每天打坐,能时常静心,这当然算一种修行方式,但是真正的修行还是在自己的内心。


既然生活中烦恼是无处不在的,能否在烦恼中修行?若学会了在烦恼中修行,岂不是时时刻刻都能修行吗?我并非教大家如何做,只是分享我处理烦恼的三种方法:断舍离,向内求,转苦乐


再强调一遍,我讲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若有人觉得七哥在这个方面做得还可以,他是怎么做的?自己有没有可能借鉴,对自己有没有帮助?



五、断舍离


断舍离,跟大家理解的那本书《断舍离》不一样。在烦恼中修行,最好的方式是远离烦恼。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他意思是说,不把那些勾起欲望的东西让人们看见,人们的心就不会乱。


举个例子,如果总宣扬某人通过怎么样做法最后成名了,有人忽然发财了,直播一次买了几千万,微商一年赚了几个亿,此时很多人或是心生羡慕或是热血沸腾心就乱了。不见那些东西,我们心就不会乱。再举个例子,若上网时不看那些暴露的情色图片,你可能对于男女之事就不会想那么多。平时少去夜店,少喝点酒,那你在这方面就会少犯错,对不对?



所以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们应该远离它。最好的不跌落悬崖的方法,不是精通爬悬崖,而是应远离悬崖;不被老虎吃掉的方法,最好的方式不是跑得快,而是不去危险的地方。


再讲少私寡欲,见素抱朴,这是让你的欲望稍少一点。现在网络上诈骗的特别多,骗财的骗色的都有。上次有个大龄女青年发消息说,她参加相亲会,后来被骗了一百多万了,才知道那是职业骗子。以前有个1040项目,交六万九,三年内就能得到1040万的收益,推导逻辑非常严谨。2008年有个亲戚拉我参加,说这他已经得到多少钱。我说不参加了,我没那么大的福报,交六万多就能得1000多万!我当时把这个欲望断掉了,也就没有上当。欲望越少,上当的机会就会越小,这就叫少私寡欲,见素抱朴。


再讲“和光同尘,知白守黑”。和光同尘就是让你不要太另类,不要太别具一格,“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让自己混在人群中被别人找不出来,这是我现在喜欢和向往的状态。现在我住在山上,偶尔也会有人碰见我说不是写《必经之路》的七哥吗。此时中是忐忑的,唉,又被认出来了,说明和光同尘做得不好!


知白守黑,顾名思义是知道“白”但还是守住“黑”。就像这次直播,有两三万人观看,我心里边一方面高兴,因为更多人会因此而抄经。另一方面我又忐忑,不希望有太多人关注我。在慧远大力宣传时,我没提任何意见。我知道做大会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这个“白”,守住“黑”就好了。这也是《道德经》中的句子,我虽是佛教徒,但对《道德经》也很推崇。


再讲讲“富与贵,人之所欲,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而得之,不处也”。这是孔子的话。道理好理解:不符合道义的,就不要。对于常人来说,就是不要占人便宜,这是个特别好的原则。



再讲讲布施与持戒。所谓的持戒,这里并非指佛教规定的戒律,而是指我们生活的某些原则。若发现玩游戏太影响自己了,你能断吗?能舍弃手机吗?若发现喝酒太影响自己的生活,可能还会因酒后犯错误等等,你能断吗?若你特别爱看网络小说,有时通宵地看,你能够断吗?若想断,就需要定些原则,然后坚持,这就是持戒有人可能担心自己做不到,以前我也爱看网络小说,觉得自己很难戒了。于是我常给自己定个原则:一个月之内不看小说。你也可以试着给自己定个原则:两个星期内不玩游戏。这也是持戒。你会发现,定一个短期的原则更容易实现,也会给自己些许鼓励。所谓的布施,无论是财布施或别布施,可以减弱内心对于物质的欲求减弱。这也是我经常用的方法。


这就是断舍离。


六、向内求


断舍离很实用,能解决很大一部分烦恼。但是若想更进一步,则要学会向内求。



向内求,要学会觉察,学会去观念头。如果有人不懂的或者不理解的,可以看一看我以前的书,我的新书里面也有介绍具体的方法。这里不多说。


《道德经》中讲致虚极,守静笃,也是在讲怎么样修行。“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也是禅定的状态。我以前单独写过关于老子智慧的文章,大家也可以去看一看。


有人说佛教不是宗教,是哲学。我被佛教吸引的原因,也是因为其中的一些超越哲学的智慧,其中介绍如何对治烦恼,如何降服自心,如何认清世界的真相。


人们总是想去改变别人,与别人吵架时经常说:你为何不这样这样?你为何总是这样这样?我对你那么好,你为什么对我这样这样?人们总是希望让别人发生一些改变。


上次有人在智慧栈的微信群里提问:女朋友喜欢赌博,怎么样才能够改变她,让她不赌博?我回答说:你千万不要指望去改变她,人家都二十好几了,人家二十多年都没改,他父母都没把他改了,你以为你是谁啊?你们才认识半年时间,就能把这个人给改了,那你也太厉害了!


我们不要指望去改变别人,无论是自己的爱人还是同事,不要指望去改变别人,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其实,最容易改变也是最难改变的是自己的这个心。若能改变自己这个心,能主宰你这个心,生活中的烦恼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我建议大家要多利他、少自私,是在减弱“我执”。我们一直太看重自己,总是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这是人之常情,若能常反观自心,则能发现诸多“我执”之处。


我家闺女已经上初中了,她要是成绩好,我当然高兴,要是成绩不好,其实我也能接受,哪怕是变成了小太妹,若她真变成这个样子了,我也只能接受,但我也不会因这事情特别烦恼。为何?我和小孩的妈妈说:小太妹总得有人当吧?为什么只能是别人家的女儿,而不能是你家女儿呢?开玩笑,父母当然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走正道,但是每个人习气不一样业力不一样,当他并没走上父母规划好的道路时,父母也应该去接受。不能因为某些事情,就不照顾他了,父母若就此不理他,只会把他推下悬崖。父母能包容他引导他,说不定对他来说还有机会回转。只是个极端的例子,大家听听就好。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这是我最喜欢的《心经》里的话。若有人因为某事焦虑得不行,忧心忡忡,睡也睡不着,或者愤怒得控制不了自己,这就是挂碍。难道我们应该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吗?当然不是。例如父母的病痛,公司的业绩,当然应该去关心应该努力想办法解决,但可以不焦虑啊。这叫牵而不挂。就是要想办法去解决它,要为它去做努力,而不是焦虑担心。重视它,但并不因此而挂碍,就是牵而不挂。此时内心不会有恐怖,你会发现生活还是蛮美好的。


我一旦开始焦虑时,就会问自己:我到底在焦虑什么害怕什么?当把问题的答案列出来时,我发现其实没有那么值得害怕。此时也可以给自己一些暗示。心,就是这样啊,我们可以控制它!让它不害怕,也就不害怕了。这就是向内求。


向内求的修行方法可分成两点,一种是止,一种是观。当你看着自己的担心,担心就会减弱;你看见自己的愤怒,愤怒会减弱;你看见自己的焦虑,焦虑会减弱。当你很焦虑时,问自己:我在焦虑什么呢?在你问自己这个问题时,焦虑已经减弱了。你看见自己的焦虑,就是观念头。当你看见,焦虑就停止了。这就是“止”。


焦虑是什么?就是一种挂碍,说明自己内心存在某个执着。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只是一个念头而已。如果你有打坐的经验,有过身体觉受或某种体验,你会更容易理解,所有的东西都只是头脑编的故事,你看清编故事的模式,自然就会化解很多东西。


有了执着,就会有焦虑就会有痛苦。所有痛苦的背后都隐藏着你内心的执着,所有负面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你内心的执着。当遇到焦虑遇到痛苦时,你不要去看别人的问题,应该看一看自己的内心,问:我到底有什么执着呢?



举个例子。你小孩总是玩手机游戏,你说了好多次他都不听,你就愤怒了,忍无可忍,你给他一巴掌。你有错吗?难道他玩游戏我教育他为他好这有错吗?当然没错!但是你要看见自己内心的执着是什么?你内心有个执着:小孩不听你的话,说了几次他都不听,所以你很生气!若你只是第一次说他不听,你不会生气的。


当然,你内心里边肯定也有些担心,小孩玩游戏会影响视力影响学习或者耽误前程等等。你是希望有个有出息的子女,而不能接受一个比较差的子女。有没有可能你会觉得那个样子自己很没面子?这也是一种执着。我只是瞎猜,因为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该教育还是要去教育,若发怒对他有影响,那怕你不是很愤怒,也可以装作很愤怒,但是你内心一定要知道,你的情绪是自己的问题,跟他没关系。当你看见内心的执着,放下自己内心的执着,生活自然就没那么多烦恼了。你仍然关心小孩的视力,仍然关心他玩不玩游戏,但不会因此而焦虑了,不会因此而压力很大了,他也不会因此跟你的关系不好。这就是牵而不挂。


所以,当我们遇到所有的负面情绪,不要想别人的问题,先想想自己内心有什么执着在挂碍着呢?没有例外,绝对没有例外。这就是向内求。


七、转苦乐


断舍离,是在形式上做些事情,但可以解决生活中大部分烦恼,眼不见心不烦。我之前在杭州有家公司,叫杭州鬼脚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当时是海浪和我两人在2016年成立的。



现在公司里做两个项目,一个是慧远负责的必经之路,目标是抄写一亿部心经,另一个项目是海浪负责的牛气学堂,主要做电商的在线教育,包括淘宝、京东、拼多多,还有一些抖音、直播等等。刚上山前两年我还挺担心海浪,我每个月会看他发的月报,偶尔会跟他打电话聊一聊,一聊肯定会知道公司遇到的很多事情,关于人的事,关于项目的事,关于钱的事,我都会担心,心自然被扰乱了。后来我说,这些事情海浪以后不要跟我讲啦,你自己做主好了!我唯一要求是公司走正道。不去了解那些事,自然不会被它们烦恼。这种方式就是断舍离。


再讲讲“转苦乐”,跟大家去讲一个宗萨仁波切讲的故事。



宗萨仁波切在澳大利亚有个弟子,一位三十多岁的大龄单身女青年,条件好家境好长得也好,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一次她对宗萨仁波切就说:上师,请您给我加持一下,让我找到男朋友啊。宗萨仁波切说好的。过了还没一个月,那个弟子又过来找上师说:师父您太慈悲了,我最近有男友了,我俩现在关系特别地好,他怎样好怎样好。当时宗萨仁波切有些不好意思,因为那段时间他太忙,根本没有念经加持。后来宗萨仁波切经常跟那对情侣一块吃饭,偶尔会一起参加活动。宗萨仁波切发现,那个男友为人很小气品行也不行,根本配不上那个弟子,但那个弟子特别喜欢他。又过了一个月,这个弟子又过来找宗萨仁波切,哭着说:自己的福报不够啊,跟那个男朋友分手了。此时宗萨仁波切心想:我前一段时间刚给他们念经加持啊。


看明白了么?弟子分手了,反而是宗萨仁波切的加持。有意思吧?我们平时总希望观音菩萨保佑佛祖保佑自己顺顺利利什么的。但若佛祖真的保佑你,结果会是什么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例如说你希望自己人生过得更加有价值,希望自己更有智慧,那么可能佛祖会保佑你诸事不顺。就像宗萨仁波切这个弟子,给她加持以后她分手了,因为分手对这个女孩会更好的,但是对于当事人来她是不理解的。此时若能看清楚,就能坦然接受生活中很多挫折,会发现生活其实挺有意思的。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相当于是上天给成大事者的加持啊!我们身边还有信基督教的朋友,希望上帝能给他加持让他生活顺利,上帝若是天天让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顺顺利利一直到老到死,这就好了?肯定不是,这样的人生过得没什么意义太无聊了!但上帝若是给他一些波折,给他一些困难和挑战,他又觉得受不了,觉得上帝没有加持他....... 上帝也不好当啊!



所以,在生活中若遇到了困难,遇到了痛苦,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我们首先应想到的,不是为什么我这么倒霉,而要去想:啊,增长智慧的时候到了。能海上师说:顺境安逸,般若无缘。如果一生太顺了,这个人是没什么智慧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道理。去年比较火的电视剧叫《都挺好》,那个苏明玉从小受到各种挫折各种不公平各种打击,反而她在以后能力越来越强,也是这个道理。


还有一些得抑郁症的朋友,若真能从抑郁症走出来,就成了很难得的经历!但若一直焦虑,天天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抑郁症总好不了?此时抑郁症会更加严重。能否把逆境变成增长智慧的途径?其实,逆境本来就是增长智慧的途径,这很重要。当我们遇到好事,应该开心,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也应告诉自己:增长智慧的机会又到了。


用佛法智慧讲,这就是苦乐皆为道用,痛苦和快乐都可以用来修行。刚才说的是苦,其实苦转为道用还好理解。人在特别开心时,反而是最容易得意忘形。这次就不细讲了。所以当我们受苦时,可以转为道用,当我们快乐时,也能转为道用。其实是苦还是乐,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心经》里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论好念头还是坏念头,念头也好物质也好,它们本质都是一样的,只是能量而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挂碍,就在此能量之上形成了不同的念头。有本书《西藏生死书》,大家可以去看一看,里面有对念头的讲解,还有好多关于生死,包括人死后是什么情况,蛮有意思的,信不信佛都可以看。


科学是研究外部的东西,怎么样可以去火星去月球?水怎么样分解?这很重要;但佛法的智慧是研究人内心的东西,这是心的科学,同样值得重视。


若以后遇到苦和乐都能够转化成为修行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反而比在深山会有更多的修行机会。当然了,你若定力还不够,方法还不熟练,就很容易被各种陷阱捕获了。最好的方式是找个老师,能够教你修行方法,先独处反复练习,直到你可以面对那些挑战,老师会让你到生活中去实践。


我们刚才讲了对治烦恼增长智慧的三个方法:断舍离,向内求,转苦乐。



增长智慧并不是听了七哥的演讲就行了。别人问你如何处理烦恼?你说:我知道,第一个,要断舍离。第二个,要向内求。第三个,要转苦乐。然并卵,因为你的烦恼还是那么多。你可以装得很牛逼,但回去后,还是该发脾气发脾气,该要打架的打架,那不叫智慧,只是知识多了一点。


智慧不是由外索取的,而是由内产生的。每个人本来都是智慧具足的,每个人内心是有太阳的,是有光芒的,只不过也有乌云。有人乌云多一点,就把整个光芒全部给遮住了,他就抑郁了;有的人乌云少一点,光芒就会多一点,他就开始抄经了;有人光芒再多一点,那他可以带过去更多的光芒,这些人后来就成了必经之路联合发起人,创办智慧栈了(只是开个玩笑)。智慧都不是从外边得到的。那怕有人把三藏十二部经都能背下来,也不一定有智慧增长,智慧多少跟知识多少并没多少关系。


当内心的乌云变少一点,智慧的光芒就会多一点。怎么样去让乌云变少一点?乌云,就是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执着。当欲望少了一点,执着少了一点,乌云自然就少了一点,智慧光芒自然就会出来。就像我不参加那个传销的项目,在外人看来我在这么大的诱惑面前都能淡然处理,很有智慧。其实不然,我只是减少了那个欲望。


每个人本来就是智慧具足的,无法增多,也无法减少。这就是《心经》中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以后在抄经时看见这句话,你就想:我的智慧是具足的,如何让智慧展现出来?



断舍离、向内求、转苦乐,这三个方法都是让智慧展现的方法,而且可以同时使用。例如,你可以给自己定一些原则:从今天开始一周之内我不玩游戏。这就是断舍离;然后你也可以打坐几十分钟,抄一份《心经》,观察一下自己的念头,还可以去看一看念头背后的一些东西,自己的执着痛苦后面的执着,这就是向内求;当你发现自己做不到,或遇到烦恼时,你还可以琢磨如何把这些东西转成道用,这就是苦乐转道用。


这也就是在烦恼中修行。


八、关于执着


我的新书《人生处处是修行》,里面讲了更多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如在愤怒中修行、病痛中修行、在吃饭中修行、在吵架中修行等等,还有不少关于修行的文章和关于《老子》智慧的文章。


直接在京东,淘宝,当当上均可搜索《人生处处是修行》下单。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签名版!


再啰嗦一次,修行,就是降伏自心,能主宰自己的心。有人说我已经可以主宰了啊,我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其实并非如此,回想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经常说:“我当时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当!”当说这句话时,就是没有能主宰自己的心,成了情绪的奴隶!还有好多时候,我们是被欲望控制了,而不是自己控制了欲望。


有人说你执着于增长智慧不也是一种执着吗?我执着于赚钱也是一种执着,都是执着而已。确实如此,打个比方啊。你在走路时,脚上扎了一根刺,是不是很难受?这根刺就相当于你的某个执着。此时若想让这个刺出来,你必须拿一根针,把它挑出来。这根针是什么?这根针就是让智慧增长的执着,针是用来挑这些刺的。


有人说每天坚持抄经这也是一种执着。是的,它也是一种执着,只不过它是一根针,它用来提醒你:要在生活中修行,要断舍离,要向内求,要转苦乐。而且《心经》中还有很多智慧的针,可以拔去生活中的很多刺。


最后讲讲对自己影响特别深的一句话,“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希望自己快乐,而所有的快乐都来自于希望别人快乐。”



当你的小孩考了好成绩时,他很高兴,你一定也很高兴,这个时候你的快乐是希望他快乐;当你的父母身体很好时,他们度过难关时,你也很快乐,你很开心。而你的痛苦大多来自于类似的想法:为什么你对我这么不好?为什么你伤害了我?为什么我对你这个样子你还在外边鬼混?你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都是因为他没让你自己快乐,所以你痛苦。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希望自己快乐,是不是?还蛮有道理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更快乐一点,就试着让别人快乐;如果你发现自己痛苦,你就看一看自己的执著在哪里!


谢谢大家!



【七哥闲谈】


这两天自己花了几个小时整理这篇稿子,发现演讲和写文章完全是两个概念。这次改了不少内容,若希望看完整的内容,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看视频。


最近一年都是小冬在整理一些文章推送,我好久没有自己推送文章了,不过以后应该会陆续写些文章。写作嘛,是要做一辈子的事。


关于新书,还是可以值得一读的,我改过七次书稿,也签了上万本的书,算是最认真的一次。不过,买不买都没关系的,我也只是配合出版社做些宣传,真正卖出去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能因此减少烦恼增长智慧。


好啦,不聊了,下次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