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燃我一生忧伤,换你一丝感悟”|品香入道 中国传统香文化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炉香三养

中华传统香文化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养礼、养心、养生三大用香体系。

养礼


“养礼”即礼教用香,这个礼就是在制度化、程序化的仪式中恭祭天地君亲师,仪式中的主要内容是焚香祭拜。


在远古时期,祖先们对雷电风雨等自然现象充满恐惧,认为天地有神灵在主宰,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于是,祖先们就把恭祭天地君亲师作为头等大事。这些祭祀活动的仪式,就是祭礼、祭典。每遇大事,都要焚香祈祷,以求得神灵的护佑。


熏香炉在古时的礼教、礼乐等政治活动中占有神圣的地位。汉唐以来,皇帝上朝理政,先命侍者焚香起烟,然后处理朝政。那时的统治者认为“烟”可以通达天地人三界。


养心养性


“养心”就是通过香的不同味道,寄托情思,传递感情,修身养性。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初步形成“香气养性”的观念。人们已经认识到,人对香气的喜爱是一种自然本性,香气不只是“养鼻”,而且也具备了对“内心”的滋养。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而又净化心灵;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香的含义远远超越了香制品本身,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升华为修养身心,培养高尚情操,追求人性完美的文化。早已成为中国文人不可或缺的养心之道。


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灵动的境界,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镇定,与大自然融于美妙无比的清静之中。



香,在古代士人的社交文化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茶席有茶香,琴桌有琴香,书房有文香。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夜读书。”(清代女诗人席佩兰·《寿简斋先生》)这是古今很多文人雅士所憧憬的一种读书意境。


明代陈继儒《太平清话》:“焚香、试茶、洗砚、鼓琴、候月、听雨、刻竹、喂鹤,皆一人独享之乐。”


香之养生


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中医传统中一直运用植物熏蒸法治疗各种疾病。早在汉代,名医华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结核病。现代流行的药枕之类的保健用品,都是这种传统香味疗法的现代版。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各种香料在“芳香治疗”和“芒香养生”方面的应用,李时珍用线香“熏诸疮癣”。在清宫医药档案中,慈禧、光绪御用的香发方、香皂方、香浴方等更是内容丰富。


焚香也是古人抑制霉菌、驱除秽气的一种方法。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焚香当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制香所用的原料,绝大部分是木本或草本类的芳香药物。利用燃烧发出的气味,起到免疫避邪、杀菌消毒、醒神益智、润肺宁心等作用。


由于所用原料药物四气五味的不同,制出的香便有品性各异的功能,或解毒杀虫,或润肺止咳、或防腐除霉、或健脾镇痛。


品香悟道


香道的玩法很多,常见有三种:明火点燃线香(比较常见的线形直线香)、空熏法(埋碳法)和篆香法。


明火点燃线香如字面所言,明火点燃即可。



空熏法将点燃的木炭埋在香炉中的香灰里,用木炭的热量慢慢地把香粉加热,使香味慢慢散发出来。此时,檀香的淡雅香气从炉中缓缓流出,不艳不妖。



篆香法是香炉中将香灰压平,再在香灰上用模具倒压沉香粉末,形成祥云的吉祥图案。为避免味道不纯,点燃时还必须用同样成分的线香,缓缓点燃香炉中的祥云图案。由于是明火点燃,篆香法流出的香气更加浓郁。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必须要心如止水,慢条斯理地完成焚香,不然你的香要么燃不转,要么得不到纯正的气味。”


炉瓶三事


指香炉、箸瓶及香盒三种器具,是焚香的必备之物。香炉为焚香之器,古时所焚之香,是香面或香条。故焚烧时必须要用铜箸与铜铲,箸瓶就是用来盛放箸铲的,香盒即是用作贮藏香面或香条的。



炉瓶三事



上左:掐丝珐琅 炉瓶三事

上右:清乾隆 白玉雕炉瓶三事

下左:清 铜鎏金錾花炉瓶三事


所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俗家”。伴随着隔火熏香与熏炉的流行,逐渐产生了配套的用具,久而久之形成特定的组合,即“炉瓶三事”。


“炉瓶三事”的摆设也有一定要求,一般中间放置香炉,香炉两边各置箸瓶、香盒。


《红楼梦》:“这里贾母花厅上摆了十来席酒,每席傍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


清孙温 绘《红楼梦》局部 每个席桌上都陈列着瓶炉三事



“炉瓶三事”之香炉


香炉是“香道”必备的器具,历代使用的香炉包括博山炉、手炉、香斗、卧炉、香筒等不同形制的香炉。


博山炉

在博山炉中焚烧香料时,烟气会从炉盖的仙人、流云间飘出,整座炉就像云气缭绕的仙山,表现出当时上层社会浓厚的求仙思想。


左:手炉  右上:卧炉  右下:香筒


“炉瓶三事”之香盒

古时焚香均使用香面或香屑,所以必须要用盒来贮放以备使用。今有些宗教仪式焚香时仍采用过去的方式,呼之为“拈香”,即用手拈香面,而不称“升香”,是因为香非线香的缘故。在“瓶炉三事”中,香盒是必不可少之物。李渔也说,香盒与箸瓶“皆香与炉之股肱手足,不可或无者”。



香盒的组成非常简单,就是盒身和盖子两部分,大小通常为手掌可握,有竹、木、象牙、漆器、金属、玉、瓷等多种材质。小小的香盒,却汇聚雕刻、镶嵌、描金、书画等诸多工艺,精美别致,充满雅趣。



“炉瓶三事”之箸瓶


箸瓶,主要用于盛放香箸、香铲等焚香用器,亦称香瓶。以前曾有人用各种漆瓶和瓷瓶来盛箸、铲之类,但箸、铲均为铜铁制品,瓷漆瓶都不适用,仅能作为陈设之用,形同虚设。最合适的还是铜瓶,以宣德之器为最佳,但不易得到。



箸瓶厚料为胎,入手沉坠,器身直筒形,盘口束颈,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细节的讲究


除炉瓶三事是焚香的重要器物外,还有一些器物也是不可缺少的。如隔火,是香炉焚香用来盖火的用具。因为炉中不能断火,也不能使火太旺,太旺则香易味变。所以必须保持香炉中的火温适宜,焚香才有意趣。隔火一般是砂片、瓷片、玉片等。



品香咏怀


人们对香的心灵感受认识与鉴赏,则是中国香文化的精神内核。由于香的种种妙用,文人墨客挥墨歌之咏之。我们从众多传世的诗文中也不难看出我国香文化的深厚积淀。


王维《谒璇上人》:少年不足方,识道年已长。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养。誓从断臂血,不复婴世网。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夙承大导师,焚香此瞻仰。颓然居一室,覆载纷万象。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一心在法要,愿以无生奖。


宋代苏轼《和鲁直二首》: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朱熹《香界》: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向此中。


陈去非《焚香》: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呈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就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黄庭坚 《香之十德》:“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



禅意·荐阅


中国香市

(寮步沉香记事)

9787568033824

刘松泰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版权声明

编辑:圈圈  文章节选自容斋笔记 图片来自网络


图书海外轻松购,请戳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