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晋十六国风云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豪杰竞逐天下霸权,叱咤风云,胜者为王!

一切尽在《东晋十六国风云》!




东晋十六国风云

9787510467097


邙山野人著的《东晋十六国风云(上下)》分为两册,全面、完整、生动、客观、脉络清晰地展现了这段惊心动魄、令人无限感慨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本书用有趣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历史知识,文治武功在本书中都有记述,对研究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军事、历史有很大的助益。书末附有东晋十六国时代详尽大事年表。



推 荐 阅 读▲▲▲


第1章

司马懿的遗产

 

抽丝剥茧,追根寻源。东晋十六国乱世的根源,还要从三国来寻找。

众所周知,当年魏蜀吴三分天下,最后“分久必合”,被司马氏建立 的西晋统一了全国。在西晋王朝的家谱上,排头名的自然是那位跟诸葛亮 棋逢对手的司马懿。此公虽然没当过一天皇帝,但在他的手里,司马家族正式掌握了曹魏王朝的实权。司马懿当政十余年,早早地给儿子孙子铺好 了路,后来的司马师、司马昭这些“官二代”只要不是废物,只需沿着路 标向前走就行了。

到司马昭掌权之时,灭了蜀汉,当了晋王,为了当皇帝,搞得“司 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有皇帝能享受到的待遇礼仪他都享受了,就差 一个名分而已。只可惜他乐极生悲,没挺到登基坐殿就因中风而驾鹤西去了。

老子一死,儿子司马炎捡了个现成便宜,才掌权几个月,就逼着可怜 兮兮的曹魏末代皇帝曹奂禅位给自己,建立了西晋,定都洛阳。新铺开张,自然要总结经验,以便把买卖做大做强。司马炎的经验是:曹魏公司之所以被管理层司马家族篡了权、顶了牌子,乃是因为董事 会里曹家的人太少、出事的时候没人帮忙的缘故。为杜绝此类恶性事件的 再次发生,司马炎觉得应该大量增加我司马家的董事——分封宗室诸王。于是即位后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里,司马炎就总共封了五十七个同姓王、 五百多个公侯(司马家族还真是人丁兴旺啊)。朝廷内外到处都是俺司马 家的人,看谁还敢动老子的宝座?

我不得不佩服司马炎的主意,因为他成功了!在西晋王朝剩下的岁月里,确实没有任何人能够篡掉司马氏的权。因为起来争权的,就是这些司 马家的藩王们。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在权力面前,父子、叔侄、兄弟之情都是靠不住的!

其实,司马炎封王也就封了,毕竟历史上从西周到清朝,许多王朝 都曾广封宗室诸王,但造反成功的没有几个(燕王朱棣是个例外)。王爷 造反,至少要有两大武器,一曰地盘,二曰军权,有地盘才能有人有钱,有军权才能有兵。没有这两样,要去造反争权,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司马炎为了保证兄弟子侄们能够对自己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采取了 两大措施 :

首先是诸侯就国,封到哪儿就去哪儿过日子,别都在京城里挤着。 按照晋朝的规定,就国的诸侯可以享用所封地区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而且大国可以置兵五千人,次国三千人,最小的国也有一千五百人。当然,就凭这么点儿钱和兵,造反是大大不够的,不过至少王爷们有了自 己的山头。

第二点就更厉害了,那就是从咸宁三年(277 年)起,司马炎开始封一些宗王到重要的地区担任都督。都督是当时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相当于军区司令,有的只管一个州,有的能管好几个州,手里至少也有几万人马。如汝南王司马亮镇豫州(辖今河南东南部和安徽西部),楚王司马玮 镇荆州(今湖北、湖南),淮南王司马允镇扬、江二州(今浙江、江西、 福建和安徽南部)。更重要的是,这些都督往往都是加开府的。所谓“开府”,就是有权设立自己的幕府,幕府中的官属(长史、司马、参军等) 也都由都督自己任命。这样,都督们就在军队中有了自己的领导组织和参 谋团队。

由于司马炎的这两大措施,出镇地方的王爷们地盘有了,军权也有 了,造反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请注意,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造 反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成功了怎么都行,不成功就是全家老小死光光,因此条件不充分时是万万玩不得的。那么,为什么说条件不充分?因为司 马炎不是傻子,他知道虽然大家都是自己人,但自己人也得防着点儿。为 此,他留了几个心眼儿 :

第一,在首都洛阳屯驻了不下十万的卫戍部队——中军。地方上的都 督虽然手里有兵,但一般没有超过五万的。而洛阳内外的十万中军,属于 中央直辖,谁有异动就打谁。

第二,在地方上,让都督与刺史互相制约。都督虽然掌兵,但行政 和财政权掌握在一州之长的刺史手里。都督与刺史往往住在同一个城市, 互相监督,谁要干点儿什么事,没准对方一个小报告打上去,朝廷就知道了。

第三,都督虽然手里有兵,但发兵必须要打报告等审批 ;并且朝廷还 在军队里派驻有“特使”——军司,负责监督军队和都督。

通过以上三点,司马炎给都督们上了保险,叫他们又有捍卫皇权的能力,又只能听话不造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所以,在司马炎当政的二十多年里,这套都督制度还是行之有效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晋顺利地在公元 280 年灭掉了吴国,俘虏了恶棍皇帝孙皓,三国时代结束,天下复归 一统。司马炎也因为灭吴的功绩,被后世称为“武帝”。

既然全国统一,天下无事了,那还干什么呢? 晋武帝司马炎答 :享受生活。 大凡历史上的开国之君,要么起自贫贱,要么创业艰难,当了皇帝之后总还能体恤民间疾苦,倡导一下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可这位司马公子,名义上是西晋的开国皇帝,实际上却是捡了爷爷和老爸的便宜,从小 生在富豪之家,对他来说,享受就是生活的同义词。坐上金銮殿之后,权 力至高无上,钱也随便花,吃的喝的穿的住的,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既然已经天下一统,哪还有什么值得奋斗的呢?

于是司马炎决定,有生之年要在床笫之间尽享帝王尊荣,在脂粉堆里 登上人生巅峰。

泰始九年(273 年),司马炎觉得后宫的储备不够用了,于是下诏采选 公卿以下人家的女子进宫,并且本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美女的精神,规定在自己采选结束前,国人都不准结婚。

大概这次海选的结果不能令他满意,于是第二年,他又命良家百姓和 将吏的女儿三千人进宫供其挑选。灭了吴国以后,太康二年(281年),时 年四十五岁的司马炎自然也想尝尝江南女子的味道,海选实在麻烦,既然 吴主孙皓已经选过了,干脆把吴国的三千宫女直接打包接收了事。至此, 司马炎后宫里的资源储备已经达到了一万人。

就像小电影多了不知该看哪一部,司马炎每天晚上也十分发愁,不知 选哪位佳丽侍寝才好。于是他创造了一种足够风雅的随机选择法 :想嘿咻的时候就坐上羊车,信“羊”由缰,让羊儿随便走,走到哪个嫔妃宫女住的地方不走了,OK,恭喜你中奖了!奖品请到朕的怀里自行领取! 这么一来二去,宫里那些为了“雨露恩泽”争风吃醋的女人们赫然发现,原来自己的命运竟是由几只羊来决定的!别看它只是一只羊,羊儿的力量可真是难以想象……于是有些机灵的宫女就开始在羊身上打主意 :有 事没事在门前种上几棵竹子,竹子上再洒点儿盐水。拉车的羊嘴淡,自然 就奔着咸湿的竹子来啦!

咸湿归咸湿,在司马炎的统治下,西晋王朝很是太平了一段时间。只 要不打仗,没有天灾人祸,老百姓们的日子总还能够过得下去。那些世 家大族们,就更不用说了,钱多得花不完,只好奢侈竞富,拉动内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晋武帝的舅舅王恺和豪族石崇 :王恺家里用糖浆洗碗刷 锅,石崇家里就用蜡烛当柴禾烧火(糖与蜡在当时皆是贵重之物);王恺 家门前用四十里绸缎做屏障,石崇就用更贵重的彩缎铺设五十里;晋武帝 赏赐给王恺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王恺拿出来显摆,石崇说这有什么可 看的?拿起铁如意就把珊瑚树打了个粉碎。王恺大怒,石崇说不用生气, 我还你好了。于是叫人把自己家的珊瑚拿来。王恺一看,光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棵,个个都比自己的好。

像王恺、石崇这样炫富比富的,在当时的上层社会十分普遍。不过这 也难怪,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您老人家都铺张奢侈、好色如 命,底下的大官僚、大地主们还能好到哪儿去呢?

于是,在西晋王朝君臣官豪的花天酒地、软玉温香里,日子一天天过去。 转眼间,司马炎到了五十来岁,因为常年酒色过度,身体渐渐不行了。

这时,西晋初年的一些名臣贤将如羊祜、杜预已经死了,只有张华还 在,但因小人进谗,也得不到武帝重用。当时在司马炎身边掌权的,是皇后杨氏的老爸杨骏,也就是所谓的外戚。此公没什么本事,但野心不小。

他利用司马炎病重时常昏迷糊涂的机会,偷偷地把皇帝身边重要的职位都 换上了自己的心腹。

有一次,司马炎稍微清醒了一点,一看身边多了许多不认识的面孔, 很不高兴地对杨骏说 :“你怎么能这样呢?”但不高兴归不高兴,司马炎都 要死的人了,也顾不上这个,他并不想削杨骏的权,只想下诏叫自己的叔叔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一起辅政,在外戚与皇族之间搞个平衡。

按照晋朝的制度,皇帝的诏令都是由中书省来拟定颁行的。杨骏自然 不愿跟司马亮分吃蛋糕,于是他跑到中书省,说借诏书来看一看,这一借 就是刘备借荆州——不打算还了。中书省的长官华廙(音 yì)可吓坏了, 圣旨你都敢截藏,这可是灭族之罪!自己身为中书监,肯定脱不了干系。 于是他跑到杨骏那里要,但杨骏就是不给。

这边两人还在纠缠不清,那边晋武帝司马炎又昏迷起来。杨皇后趁机 奏以杨骏辅政,司马炎糊里糊涂地点了点头。这一点头不要紧,杨皇后立 刻就召见中书监华廙和中书令何劭,口宣圣旨,封自己的老爸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

考虑到以后我们会经常与这些官名打交道,有必要暂时中断故事的讲 述,先简单解释一下晋朝的中央官制。

晋朝政府的核心部门是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尚书省处理全国政务,长官叫作尚书令,手下有左右仆射为副职、左右丞为助手。下辖六曹,即后来六部的前身,曹的长官称尚书。按理说,尚书省的最高领导应当是尚书令,但晋朝常常安排当朝太傅或太尉来“录 尚书事”,称“录公”,总领尚书省的一切事务。由于全国的行政公文都要 经由尚书省下颁,因此本省的各长官皆位高权重。中书省执掌机要事务以及皇帝诏书的制定和颁行,长官有两人,即中书监和中书令,下以侍郎为副职,舍人为助手。中书监、中书令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是天子心腹,因此时人称之为“凤凰池”。

门下省是皇帝的贴身侍从、顾问机构,长官称侍中,下有散骑常侍为 副职,给事黄门侍郎、给事中为助手。门下省各官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皇上 当参谋出主意,陪聊陪玩兼当护驾,可以出入禁宫,还能干预政事,真是又清闲又重要,因此常以亲信之人担任。

除三省外,中央大官还有所谓的“八公”,即太宰、太傅、太保、太 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和大将军。这些官名大多是从遥远的上古传下来 的,地位最高,位列当朝一品,但不掌握实权,相当于荣誉称号,因此多用来授予年高德劭的功臣贵戚。

好,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杨骏的官职。 太尉和太子太傅就不说了,荣誉称号,厉害的是后面三个 :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中”指的是宫城之内,“外”指宫城以外的其他京师地区,都督中外诸军事,就是执掌京师全部军队的总长官 ;侍中和 录尚书事的级别之高和重要性刚才已经说过了。也就是说,这三个职位让 杨骏掌握了京城洛阳地区的全部兵权和政权。

杨皇后当着华廙、何劭的面,把这份封杨骏为全国政务总管兼京师军 队总司令的圣旨给晋武帝司马炎看,司马炎啥也没说。病得就剩一口气 了,身边又都是杨骏的人,他还能说什么呢?

公元 290 年 5 月 16 日,晋武帝司马炎崩于含章殿,时年五十五岁。 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尊杨后为皇太后,立妃贾氏为皇后。




版权声明

编辑:芝仁

摘自《东晋十六国风云(上下)》

图书海外轻松购,请戳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