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神论者的实用主义宗教指南 —— 《写给无神论者》

2016-06-13 邱岳 二爷鉴书

不论是观念的传播,还是影响力的建立,宗教都堪称「这一星球上最为成功的教育和思想运动」。

宗教信仰带来的情感慰藉和精神力量神秘而强大,宗教体制也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它规模化地改变人性,使得陌生人之间友善而团结,其教义中的规程和制度在世界各个角落被信众践行 —— 在不动用任何胁迫和监督手段的情况下。

我曾经跟某项目经理(无神论者)聊天,他沮丧的说,为什么宗教可以让信众三步一拜徒步进藏,而他「天天盯着这帮孩子,都特么不好好写单元测试」,他兀自沉思了一会儿,激动地自问自答说「神秘的力量,绝对是特么神秘的力量」。

阿兰·德波顿并不以为然,他相信「智慧无关教义」,试图通过拆解宗教体制中的形式去挖掘宗教的实用价值,应用到世俗生活中去 —— 他称之为「无神论 2.0」。

我大部分时候是一个无神论者,并无有任何羞愧或优越感。我不打算讨论神是否存在,或者宗教与科学的相不相容(也没这个本事),而是想聊聊书里对我有启发的观点以及一些或许具备可操作性的策略。

场景建设与仪式感

大概一年前,我正满世界躲避各路开发工程师的追杀,在萨格勒布街头瞎晃时误打误撞地亲身经历了一次天主教的弥撒,整个过程非常庄严,现场气氛让人不自觉地挺着脊背,尤其当山一样大的管风琴响起来的时候,仿佛天下所有的声音以一种不容辩驳的姿态从四面八方倾泻而下,教堂里的信众跟随主祭大声诵读或歌唱,由于回声的缘故,感觉像是有几万人在同时发出声响。

从教堂走出来后我便默默地问自己,为什么像我这样一个如此吊儿郎当的人,在完全听不懂的情况下,竟然会感到浑身热血沸腾,有一种「愿意为此打十个」的冲动,甚于第一次佩戴红领巾时的激动心情。

作者在书中将其部分归结为场景建设,通过精心设计环境和背景 —— 建筑物、艺术作品、规程制度等,在精神上营造庄严或宏大、恐惧或安稳的感觉。

作为一个做产品设计的,对「场景」这个词很敏感,在产品设计或服务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刻意进行场景建设。比如互联网企业办公室墙上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设计的涂鸦、开放的办公区域;比如饭店和诊所里灯光的颜色、一尘不染的摆件;比如医生的白大褂和摆放在他们办公室里的人骨模型。

在某些付款页面,即便只是放上几个绿色盾牌和锁的图案,也能营造安全的氛围,提高完成率;运营上通过特别的仪式感设计,也可以让一个平淡无奇的功能权限变得炙手可热;有时我们也会通过一些特殊的行为给自己一些仪式感和心里暗示,比如每次都要沐浴更衣蹙眉轻叹一声才能摸键盘的池老师。

书中还用特别的篇幅提到了吃饭,作者认为饭桌是促成人们放下猜忌、坦诚相待的极佳场合。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产品经理朋友给我的关于如何说服工程师的忠告:「能讲数据就讲数据,没有数据就讲逻辑,如果连逻辑都没有,那就请吃饭」。池老师也教育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一顿望京小腰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两顿。

制度与规范的力量

14 世纪后期以来,通过一系列敕令和指南手册,教廷逐渐管制了忏悔的每个细节 —— 从忏悔告解室的位置到神父说话的音调 —— 堪称「可靠性很高的全球服务产业的一个缩影」,使得教义在各地实践的过程中保持一致。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工作中常提到的标准作业手册(SOP),通过规范那些操作性的细节,保证服务质量的一致性。就如同我们走进全国各地的肯德基或麦当劳,都可以预期享受到类似的服务以及极其稳定的难吃,甚至恍惚中你会觉得站在收银台后面带着帽子的服务生的长相和表情都如此的类似。

除此之外,制度和规程还可以帮助我们放下心里负担。犹太教每年有一个「赎罪日」,在这一天,犹太人必须抛开家常琐事和商业活动,回想以往一年中自己的言行,找出自己的失当之处,并向当事人致歉。

这一制度性的安排,让说声对不起的想法看起来好像来自于「其他地方」,它为人们提供了机会去做那些平时羞于启齿的事情。我把它称作是「责任的外部性」,在赎罪日这一天,大家会感到「我们并不是在为自己赎罪,我们是在遵守规则」。

在产品设计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心机细节,尤其是平台型产品连接多种角色时(比如电商的买家和卖家,IM 工具的发方和收方等),用机制的设计拿掉用户的心里负担,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比如微信没有已读回执这一细节,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偏向消息收方的设计。对于发方来说,他会倾向于责怪微信没有提供这一功能,而不会责怪收方读了消息不回。

再用微信举一个例子,微信红包的上限是 200,我并不知道这一功能的设计初衷,但我认为它很好地为「红包」做了一个锚定,对于发红包的人来说,这个「惊喜」最高不超过 200 元,是因为平台的限制,而不是兄弟我小气。而与此同时,拆红包的人看到一个价值几十块钱的红包便会由衷地感慨 —— 好大啊。

制度和规程给我另一个重要的启发,是让我意识到,大部分我们期望的变化,是不会自然发生的。把陌生人放到同一张饭桌上,他们不会自发的熟络和互诉衷肠;教义写在书上,不会自然的传播到世界的角落;一个公司、一个团队,也不会自发的彼此信任和依赖。只有通过经营和努力,通过制定流程和规范,才能推着正确的事情发生。

在之前的公司有专门的 PMO 盯着开项目总结会议,规定每个人都必须发言,还有专门的「茶点预算」,当时我们都觉得挺形式化的,但总结多了,逐渐会发现这一习惯是积累项目经验的一个挺有效的手段。如果没有这一个制度,大部分人在项目结束后是不会自发的拿出一点时间去思考总结的。

后记

阿兰·德波顿在这本书中对无神论者很不客气,甚至有些刻薄,他认为无神论拿走「迷信」时,也拿走了宗教对人精神世界的慰藉,而那些死理性派无神论者刻意地回避了人的复杂和脆弱,粗鲁地给这些情绪贴上了「幼稚」的标签。

有趣的是,「诉诸理性,逃避情感」也正是众人抨击阿兰·德波顿这套理论的抓手,反对者认为他忽略了宗教的核心情感需求,功利地去追求其形式上的实用价值,是自作聪明的狂妄,是舍本逐末的归谬。

对于有宏大精神意义对象的实用主义拆解,通常都会被猛烈攻击,宗教尤为如此(再比如传统医学),这样做本身就是一种冒险,会被视为浅薄、粗鲁、避重就轻和自不量力。而拆解的尝试所取得的结论本就难以万全 —— 纵观整书,也确实不乏傲慢偏见和前后矛盾。

但我还是愿意站在去魅者一边,即便他们的某些尝试是错的、徒劳的。因为我相信这样试图通俗地解构宏大叙事的努力,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真实和美好起来。

与其焚香膜拜青蒿草,不如起身提炼青蒿素。


文末是我在萨格勒布教堂里录音的节选,若感兴趣可以听一下,我当时非常紧张,因为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唱什么,也没法对口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