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路决定命运——读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2016-08-16 邵建斌 人民日报文艺

  金冲及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一书已经出版。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把思考和研讨的重点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对重要历史关头时如何抉择自己的道路上。文章是作者多年中陆续写成的,大部分曾先后发表在《人民日报》《历史研究》等报刊上,现在围绕这一主题结集出版。由于工作关系,我有幸先睹为快。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深情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9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它走过的道路充满曲折。在一次次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怎样分析与判断形势,进而做出决策,直接关系到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兴衰成败以至生死存亡。后来人往往难以对当时极端严峻的形势和历史复杂性有真切而完整的认识,从而过于苛责前人。这既无益于认清历史事实,也无益于汲取历史教训以指导新的实践。

  金冲及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中国近代史学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亲历者,这种经历使他具有一些难得的有利条件。他受过严格的史学训练,读这本书可以看到,作者下了很大功夫,以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努力重现95年来我们党命运攸关的一些重大事件。本书有几个特点:一是力求真实,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没有材料决不做无根据的猜测,也不轻信那些第二手材料。二是思路清晰,详略得当,不记流水账,对需要向读者交代的重大问题不惜笔墨,对大家熟知的事情往往一笔带过,使人读来不觉累赘。三是立论公允,既讲成功之处,也不讳言失败,把成败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尽量讲清楚历史的全部复杂性。

  举几个具体事例来说明:

  比如,关于湘江之战红军兵力的折损情况,作者利用既有研究成果,以及聂荣臻、杨尚昆、陈伯钧、黄克诚等亲历者的日记和回忆录,分析了红军长征出发时的队伍构成、减员的多种原因、湘江之战前后的兵力对比等,最后得出结论:“尽管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受到很大损失,人员数量有大幅减少,但全军主力也就是它的核心部分依然基本保存下来。这是一支有着共同理想信念和严格纪律、有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作战经验、能够吃大苦耐大劳的精锐军队。特别是最早渡过湘江的红一军团所受损失较小,中央红军全军建制也没有被打乱。”这样,红军在渡过湘江进入贵州之后,兵力一下子减少到三万人,而战斗力却依然很强,除了有正确的领导外,上述原因也很重要。认清这一点,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历史。

  再如,对于抗战初期王明带回共产国际“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指示的说法,作者通过直接查阅和请人代为查阅的方式,看了中文和译成中文的档案资料,以及俄文、保加利亚文档案,均没发现共产国际、斯大林或季米特洛夫有上述说法。据此,作者认为:“由于王明是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和政治书记处候补书记,他还曾起草并发表了影响很大的《八一宣言》,虽然他在十二月会议上的报告没有说是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但许多人把王明的话看作是共产国际的意见。”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共产国际在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后,就明确要求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要以毛泽东为首解决统一领导问题。

  又如,关于遵义会议,作者实事求是地认为:虽然不可能在这一次会议上解决所有问题,但会议前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由教条主义占主导逐渐变为实事求是占主导,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后,实事求是的观念一步一步深入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成为党内公认的正路。在以后各个时期,它其实成为无形的行为准则,成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我们党的历史也充分表明:实事求是地判断形势、确定任务,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巨大进步;否则,不尊重客观实际,不尊重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就可能造成失误或是失败。

  本书在讲清楚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经常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或教训。这一次次成功和失败,就是我们党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道路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探索中形成的。阅读本书,尤其是读作者恰到好处的议论,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个历史的探索过程。

  总之,这本书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都很强,对于认识中国共产党如何探索中国道路很有帮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