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地·故事丨鲍尔吉·原野:他们的前面是美丽中国

2016-10-26 鲍尔吉·原野 人民日报文艺
他们的前面是美丽中国
鲍尔吉·原野


  • 透过云层的光

  我憧憬的教育是学校里的孩子们像小鸟儿一样在树林飞出飞入,还有草地和鲜花,他们在爱与美中吮吸知识的露珠。然而城里的小学生们书包沉重,在知识和童真之间,他们只能选一样,最终成了有识之士,却少了笑容。看到这些,我的憧憬无异于痴人说梦。农村呢?统计数据告诉人们:在中国主要发达城市,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可以考入大学,而贫困农村只有百分之五的优秀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当今中国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资源不均衡。

  看到这些数字,心情像看到农村耕地减少、土壤沙化一样沉重,甚至更沉重。调查发现:农村基础教育的滞后并非硬件投入不够,而是师资力量薄弱。以广东潮汕地区为例,在李嘉诚等乡贤的襄助下,农村中小学都有良好的校舍与教学设施。但农村小学取消代课老师之后,在籍教师年龄偏大,人数偏少,知识更新缓慢,又有农活牵累,撑不起提升学生成绩的庞大格局。

  沉郁的雨云里常会射出明亮的阳光。有一支大学生团队,早在八年前就奔赴云南和广东等地山区支教。他们用爱打开孩子们的胸怀和眼光,让同学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接触艺术和美,懂得友善与相互尊重。他们来自“美丽中国”公益支教项目,是一群闷声办大事的美丽中国人。

  • 相信可能

  饶平县位于广东沿海经济带最东端,隶属潮州市,享有“岭南佳胜地、瀛海古蓬莱”之誉。为采访“美丽中国”支教项目,我前往这个县的浮槟镇和新圩镇访问了上社小学、渔村小学、夏校小学和东二小学,还有潮安区的几所小学。跟随项目老师上课、家访,不期然收获了许多感动。

  人说中国人民勤劳,而论到中国潮州人民,就要叫无比勤劳。这里的农民种稻谷、种香蕉、种菜、养猪、采制四季茶叶,无日不忙。老百姓忙赚钱,对教育却不看重。早晨,家长用电动车把自家孩子送到学校门口走人,剩下就是学校的事了。他们认为读多少书也没有采茶赚钱。学生犯错,老师请家长到校。当爹的一脚把孩子踹倒,对老师说:“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家小孩可以随便打的。”老师对此哭笑不得。除师资力量不足外,家长没时间陪伴孩子学习,也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的原因。

  北京姑娘鲁思凡2015年来到浮槟镇夏校小学担任项目老师。她教四年级十四名学生数学、英语和音乐。上数学课,班里大部分学生不会乘法口诀,多数不认识汉字。有一道应用题说“小贝蕾剧场卖票……”同学们只认识“小、场”这两个字。鲁思凡只好双管齐下,数学语文一起教。黑板左边写数学题,右边写汉字,解词注拼音。她说“贝蕾”是个名词,“剧”是人在表演故事,“剧场”是有座位的大房子。她用多媒体展示各国的剧场和剧照,最后讲到加减法。孩子们弄懂了算术,认识了汉字,还看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鲁思凡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她小学和中学读的都是北京最好的学校。而在饶平,她看到两地教育的巨大差距,不忍心让孩子在知识的沙漠里徘徊,恨不能用全部的热忱把学生缺失的知识都补回来。

  除了上课,鲁思凡还要管理住宿生。住宿生小的五岁,念学前班,大孩子则有十二岁。鲁思凡教他们刷牙、洗脸。刷牙要刷三分钟,边刷牙边哼歌,比如《虫儿飞》。孩子们点歌,鲁思凡放音乐,大家一起哼。之前老师要教他们学会好多好听的歌,孩子们原来唯一会唱的歌是国歌。鲁思凡在班上实行激励管理。孩子们作业正确得一分,上课举手发言得一分,帮助同学得一分,改错得一分,用纸巾擤鼻涕得一分。不值日等不良行为则扣一分。十分换一颗星,五颗星换一张卡片,卡片可以兑换作业本、铅笔、头绳等奖品。假如同学们不兑换奖品,全班集齐所有卡片,老师带他们上镇里看电影。孩子们忍着不换奖品而去看电影。潮汕人做事抱团,小孩身上也有这股劲儿。班级活泼了,同学们对学习有了兴趣。鲁思凡刚来时,课堂里一片沉默,孩子们不发言,也不做作业。老师不知他们懂还是不懂,连哭的心思都有。鲁思凡激活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自信心,成绩逐渐上升。期末考试,全班数学成绩由原来的平均四十多分,上升到五十七分,有几次考试达到六十分。

  放学后,鲁思凡领住宿生做运动。农村孩子笑嘻嘻地倒立、压腿和仰卧起坐,过去从没弄过这个。晚八点上图书室听故事,同学点故事,鲁老师朗读。孩子们被白雪公主、海的女儿和小锡兵迷住了,思绪和眼神一起飞向远方,原来他们还问“北京和黄岗镇哪个繁华?”晚九点进寝室,关灯睡觉。五岁的刘惜红,一关灯就哭,被哥哥姐姐们轰出来,站在走廊哭。鲁思凡抱着她讲故事,哄到不哭为止。惜红和姐姐住校,家里还有两个更小的孩子。惜红从来不说话,只用大眼睛看着你,鲁思凡担心她有语言障碍。有天晚上,刘惜红拍拍小手,突然说:“抱。”鲁思凡抱起小惜红,心里充满感激却不知感激谁。支教生活每每给她带来爱的洗礼。原来,刘惜红不会说普通话,又胆小。在鲁老师的抚爱中,她终于发声了。

  渔村小学的项目老师刘方哲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美文学系。在校时,他是北航户外运动凌风社的成员,攀登过藏区海拔五千三百米的宝顶雪山,上下山历时四天。他曾独自登上苏格兰的本尼维斯山,一天之中经历了暴雨、骄阳、大雾和冰川。登山给他不寻常的人生感悟,让他坚韧而细腻。刘方哲教四年级的语文和音乐,全年级只有一个班,四十一名学生。他把班级命名为441航班。上课先说:“我是441航班机长,本航班现在开始起飞。”全班击掌——达达,达达,达达达。2/4拍,结尾三联音。这是“美丽中国”的标志性掌声。有一篇课文说德国小姑娘乌塔到国外旅游。刘方哲一边讲解课文,一边用多媒体展示乌塔所去的每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河流、森林和城堡从孩子们眼前掠过,他们上课成了旅游,很享受。同学们更高级的“享受”是获得老师加盖的红章子——张开翅膀的胜利女神像。小红章不给个人给小组,每天评选一个胜利小组,集体获得。获奖的标准是班规的六个字:准时、认真、友好。被评上的组员们欣喜若狂,举着V形手势不肯放下来。刘方哲说,让孩子们在每次“航行”中培养好习惯和团队荣誉感,比知识更重要。

  刘方哲班上有两位智障同学。王凯博是脑瘫患儿,说不清话,手指可稍动,腿不会动。他哥哥背他上下学。刘方哲用各种方法测试王凯博的潜能,察觉他对音乐有强烈的兴趣。王凯博学不会识字,但能很快记住歌词。刘方哲教他学歌,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指认歌词的字,让他学会了不少字。班级开歌会,王凯博希望为大家唱一首歌,刘方哲满足了他这个愿望。在音乐伴奏下,王凯博咿咿呀呀地唱完了一首《小苹果》。刘方哲说,王凯博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他为全班唱歌的幸福。

  另一位叫王景琳,是位女生,上课认真,能听懂老师讲话,但不会写字,笔画重叠在一起,是一堆难懂的符号。刘方哲经常研究王景琳的符号里面有什么信息。别人劝他别费劲了,但刘方哲不肯放弃。学生面对社会的第一次选择是老师的选择,如果老师放弃他,他就永远被放弃。有一次全班写《妈妈》的作文,刘方哲在王景琳的天书里破解出这样的意思:“我妈妈从前凶,现在好,我爱妈妈!”刘方哲把这段话誊写在卷子下面,写下批语“写得不错,加油!”加盖一个胜利女神的小红章,这是王景琳平生第一次获得的学习奖励。期末考试,王景琳的试卷上密密麻麻写的都是老师誊写的作文和批语。刘方哲惊讶并感动,发现她所有作业本和课本的空白处都写着“我妈从前凶,现在好,我爱妈妈!写得不错,加油!”刘方哲不禁想起“美丽中国”核心价值观里的一句话:“相信可能。”每一个学生都是神奇的,都有连自己也不知道的能力,老师的职责是发现他们的能力。

  • 给孩子快乐的童年

  孩子的出生地往往决定了他受教育的前景,如果贫困农村百分之九十五的孩子进不了大学校门,那么九年制义务教育给他们提供了什么呢?认点字需要九年时间吗?“美丽中国”项目老师要做的工作,除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外,还要让科学与人文素养照进上不了大学的孩子们的心田,给他们有快乐的童年,把校园变成小鸟栖居的青翠树林。

  毕业于中山大学会展系的广州姑娘郑霭伦在潮安区东凤镇东二小学教三年级的语文、英语和音乐。她报到时,教龄三十五年的校长陈振丰沉重地说“艺术代表着胸怀、眼光、志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是东二小学好多年没有艺术教育老师,我们很对不起孩子。”

  听到这样的话,郑霭伦很感惋惜。农村孩子接触不到艺术教育,不只是校长的遗憾,更是孩子们一辈子的遗憾。她小时候在广州海珠区少年宫学习绘画、舞蹈、司仪和钢琴,体味到艺术关涉心灵,能给童年带来美和快乐。

  郑霭伦大胆尝试跨学科教学。上语文课,她在优美的乐曲中朗读叶圣陶的课文《荷花》,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想象课文的意境。同学们睁开眼睛时,表情全变了,眼波烁烁。她让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课文意境画出来,并把自己画的荷花向同学们作示范。孩子们兴致大发,画出各式各样的荷花,还有对话:“小鱼游过来,说我梦见你了,荷花。”不觉间,同学们牢牢地记住了课文。教《翠鸟》一课,郑霭伦提示同学们注意翠鸟的特征,然后画下来。孩子们画的翠鸟无奇不有,有的在捉鱼,有的在跟芦苇说悄悄话。她班上有五十名学生,第一堂课交了七张画,第二堂课交了二十五张画。后来,大多数同学都完成了语文课的绘画作业。课余时间,同学们如话剧演员一般声如洪钟地朗诵课文,体味意境,脑袋凑在一起研究怎么画作业,谁能想象原来他们胆子小的连一句话都不敢说。

  郑霭伦在课堂上作画,讲解作画的顺序。接着说作文也要有顺序,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重点是什么。她说写作文要美,美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想象出来。同学们立刻闭上眼睛想象美。郑老师让同学们写《家乡的景物》。孩子们拿着本子满村里跑,把池塘、香蕉树、芡实画下来,然后写成作文,成了多面手。

  音乐课是郑霭伦的最爱,她用大屏幕和音响为同学们介绍圆号、单簧管和小提琴等乐器,让同学们形容它们的音色。同学们说圆号稳重,小提琴如长发少女。播放德彪西描绘大海的钢琴曲,大屏幕出现钢琴、大海和海鸥的图片,同学们如醉如痴。山区孩子哪见过钢琴和大海?他们感到了教育的神奇。郑霭伦教学的信条是:最大限度开发与保护学生的想象力,让孩子成为有创意和有趣的人。

  起初,教英语是郑霭伦很头痛的事,班级英语平均成绩不到四十分。郑霭伦推广自然拼读法,调动音乐、美术、游戏各种手段,强化孩子们听音、辨字和读音能力,弥补山区孩子学英语的短板。同学们化难为易,乐在其中。期末考试五年级英语平均成绩达到七十五分,三年级成绩在八十五分以上。1992年出生的郑霭伦成了教学尖子,现在正为全镇老师上教改示范课。

  饶平的大山莽莽苍苍,山坳里藏着炊烟袅袅的小村庄。山上是茶树、香蕉树和农田。孩子们踩着田埂放学回家要帮大人做工赚钱,然后照顾弟弟妹妹。项目老师刚来时,同学们表情如老人一样茫然。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乐趣,更想不到学习还有乐趣。后来,他们惊奇于上课可以唱歌、跳舞、画画,连刷牙也要哼歌,现在,孩子们的脸上喜气洋洋。下了课,有人搂着项目老师的胳膊,有人抱老师的腰,有人抓住老师的手,表情幸福。还有好多孩子抢不上这个待遇。学校早晨七点钟打开校门铁锁,孩子们六点多钟已把脸蛋贴在铁门的栅栏上张望校园。他们盼上课是盼着跟项目老师度过美好的一天。现在,“美丽中国”共有七十一位项目老师在广东汕头、潮州、梅州、河源和揭阳等地二十七所项目学校里支教,许许多多孩子跟项目老师结下了亲情。我看见眼前的孩子们跟老师像藤缠树一样难舍难分,心里不免伤感。两年后老师走了,孩子怎么办呢?我不敢想象他们分别的场面,那让人多么揪心。

  • 英雄主义是永不放弃

  采访中,我关注的不光是山区的教育状况,还有“美丽中国”项目老师的心路历程。我想得到的答案不光有“牺牲、奉献”这些大词,更想知道他们独有的收获。

  这些项目老师看上去笑容洋溢,那是忙碌、爱心和成就感在他们脸上留下的印记。如今人们比过去更关心金钱物质,一个年轻人要用怎样的定力才能在清苦寂寞的支教工作中找到乐趣呢?

  潮安区江东镇下湖小学的项目老师彭冠华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国家基地班,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毕业时,他放弃直升博士的机会到农村支教。彭冠华小时候在云浮农村的中心校读书,姐姐在村小读书。他知道姐姐无论怎样刻苦,也考不上高中,因为村小师资不行。彭冠华投身支教,是被“美丽中国”愿景的一段话所打动:“让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这段话让彭冠华热血澎湃,眼前浮现众多跟姐姐一样想读书却被迫中途退出的农村孩子渴望的脸庞,这让他毅然走进“美丽中国”的团队。彭冠华如果继续读博士,他导师是进入世界排名的生物制药专家,他毕业后可以进大公司,取得优裕的薪酬。但彭冠华觉得更高处的光还没照进心灵,他说:“太多的钱对我没帮助,我需要精彩的人生。”彭冠华在下湖小学教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英语、体育、科学和美术,每周上二十一节课,平均每天上四到五节课。他非但不感到累,反觉得自己储存的知识财富正通过看不见的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孩子身上,非常开心。他担任班主任的四年级数学去年全镇考第一,让他十分得意。更得意的还有他建立的下湖小学足球俱乐部,曾以七比〇的比分完胜本村中学足球队。彭冠华说:“两年的支教生活是一个记忆宝库,足够我在一生中慢慢回味与感动。”

  “美丽中国”是由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创立的公益性支教项目。八年来,他们招募七百多名项目老师在云南和广东省的一百七十多所中小学支教,受益学生超过二十四万人,累计授课超过八十三万节。经过层层选拔,招募具有领导力、克服困难能力以及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成为项目老师。“美丽中国”通过暑期培训,帮助项目老师完成从毕业生到优秀教育者的转变,培训内容涉及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目标设置、当地现状等多个方面。每所项目学校配备两名以上项目老师,共同迎接挑战。这些项目老师在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合作的基础上,被派到资源匮乏的地区完成为期两年的教学工作,以期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山区艰苦,项目老师没有工资,每月只有两千三百元生活津贴,自己动手解决从生活到教学的一切挑战。他们付出得到的最大回报,就是孩子们给予项目老师的爱,这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心灵财富。

  前面说,鲁思凡的学生们乐于把全班的卡片攒一块儿看电影。事实是,孩子们比看电影更渴望“美食汇”。全班要攒三个月、大约二十张卡片才能换到这个超级派对。“美食汇”是什么名堂呢?是全班十四名同学请鲁老师吃一顿饭。每位同学出一道菜,藉此表达他们对鲁老师的爱。一次,鲁思凡到同学家里参加“美食汇”,餐厅在二楼的楼顶。她进屋就看到花花绿绿的丝带绑在楼梯上,一直绑到二楼。楼顶的餐台是地面铺的一块大胶合板,砖头垫起的小纸板是唯一的凳子,请老师坐。菜谱用粉笔写在鹅卵石上:“烤白薯、烤栗子、烤鸡蛋、烤生菜、烤小鱼。”还有他们在电视里学来的紫菜寿司。小孩不会卷寿司,就用牙签串上。一位女生把红的黄的花瓣摆在煮玉米粒的盘子边上,也算一道菜。宴会资金由同学平摊,当然老师也带去好多小食品。暮色降临,虫鸣四起,星斗满天。同学们把蜡烛点在桔子皮的小碗里,观察老师品尝每一道菜的表情。鲁思凡的心被同学们融化了,她扭过脸,让夜风吹去脸上的泪水……“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还需要什么呢?”她说。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公益支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人的牵手。这些年轻人在大山里默默耕耘,远方的星斗是他们和孩子们一起匆匆赶路的身影,前方是年轻俊逸、城乡并进的美丽中国。


载《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6日图片选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