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公共艺术在“生长”——记首届宁波国际雕塑艺术展及研讨会

2016-11-13 吴艳丽 人民日报文艺

刊登于《人民日报》11月13日12版美术副刊。

    随着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建设的推进,公共艺术成为社区的“宠儿”。为何要在公共空间引入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如何参与城市文化的塑造?如何让公共艺术有效建构公共意识……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日前在宁波杭州湾新区举办了“2016宁波·杭州湾首届国际雕塑艺术展”及公共艺术介入社区研讨会,在遴选即将进驻新区的公共艺术的同时,十余位中外批评家、策展人以及参与创作的艺术家等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近些年,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让艺术融入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公共空间中,起到文化重塑的作用,并为社区带来了新的文化可能性。它之所以涌入大众视野并被广泛地运用,一方面在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地方发展过程中本土文化精神亟待提振等现象突出;另一方面在于城镇化进程中,人与人的情感、人与环境的协调等关系在主动寻求呵护。而公共艺术所致力的,正是如何利用艺术的方式,实现地方环境与人文精神的重塑。由于它的体量及所处的位置,公共艺术所彰显的态度一旦被认可,不仅会成为公共空间的标志物,而且会成为文化归属感的象征。可见,公共艺术的重要性正日益被认识,并越来越深入到时代的精神内核。

  在现实中,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及与城市文化的贴合却并不完全如人所愿。与会者认为,在概念上,公共艺术被简单地普泛化以及极大地庸俗化,对其涉及的公共性、公共功能等问题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呈现方式上,一些公共艺术或一味的模仿与重复性制作;或以简单的拼贴和语言转换,使艺术的表达失之于简单化;或诉诸于外在的视觉张扬,对社区文化的深度介入与对民众的尊重不够,缺乏与人的互动,隔离于现代生活之外。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公众对公共艺术的误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公共艺术家应该树立对公共艺术的清晰认知,不能一味迎合资本进行创作;其次公共艺术在城市规划的顶层设计中,还应该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制度,妥善处理现实需求与自我发展的随意而无序的状态之间的关系。

  时至今日,公共艺术早已不是在公共空间安放一尊雕塑那么简单,它在不断的“生长”,不仅跨越了很多媒介,也模糊了很多学科的界限,在关注对象、创作目标、评价标准等方面与其他艺术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种社会语境中,与会者认为厘清公共艺术的实质颇显重要,并从中西方公共艺术的历史演变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讨论。本质上,公共艺术具有强烈的公共性;属性上,公共艺术又必须具有艺术性;形式上,公共艺术还要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要与本地环境密切贴合。

  公共艺术该如何建构性地介入社会与公众的生活?有学者指出,探索公共性和实践性的方法,一方面要注重城市历史文脉在当代的延续,将历史人文以当代化的审美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在营造新公共空间的同时更好地促成社会关系的重组及社会资源的重整;另一方面要平衡艺术家、公众及政府等决策者之间的关系,以多方都能接受的形式,通过提出问题等方式积极提升公众的欣赏与思考能力。还有学者指出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但培养人才不能一味的理论化,应该在理论与实践、艺术与现实的结合中打破公共艺术和生活的边界。

  这种思考维度,在首届宁波国际雕塑艺术展中得到了展现。此次雕塑展公开征稿,由专家组、主办方从近千件投稿作品中遴选出数十件优秀作品后,邀公众参与投票讨论,最终选定约15件作品放大落地;作品的遴选标准是力求公共艺术景观雕塑与新区空间相融合。从此次展出的数十件公共雕塑作品来看,既有注重传统文韵的当代表达,如《山水相望》通过简化的山水造型,重新塑造山水人文意境;又有如《遇之语》等通过探索材料的可能性展开对艺术本体的思考;还有像《海纳百川》以山与水的语言运用呈现滨海、生态、健康的时代特色,进而展现艺术与人、艺术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城镇化的进程,也是人与环境、人与人、历史与当下、过去与未来重新建构与连接的过程。而城市的温度,恰恰凝结于如公共艺术般兼具审美与人文关怀的文化形式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