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种精神图式实践

2017-05-28 吴艳丽 人民日报文艺


        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再向当代的转变,水墨人物画还应该如何拓展?本着这样的探寻,5月22日至5月30日天津美术学院在该学院美术馆举办了“命运墨皈——梁占岩、袁武、张江舟水墨艺术展”。作为将历时四年覆盖国内多所美院巡展的第一站,展览聚集三位当代水墨人物画家,以158幅涵盖他们多年艺术成果的代表作和新作,展现他们的艺术态度以及不断进行的艺术思考。

  展览有着强烈的学术性和实践性——作为同时代成长起来的专业画家,梁占岩、袁武、张江舟对题材的社会性和主题性有着强烈的敏感度。他们在对传统水墨人物画的继承与突破中,引导着人们对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轨迹进行再凝视,对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方向进行冷静思考。

  笔墨与形象的关系,是他们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思考的第一维度。二十世纪,在西方绘画的影响下,中国水墨人物画突破传统转向对现实的表现,并在形式语言上也进行了革新。其中,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开创的以写实素描的方式来刻画形象,以及叶浅予、黄胄为代表进行的以线描、速写来刻画形象,成为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中影响深远的主要形式。梁占岩、袁武、张江舟的水墨人物画创作,更倾向于后者。

  尽管三人线型形态各有不同,但共同点在于他们并未将笔墨趣味视为独立的存在,反之让其服务于形象的塑造和画面意象的表达,力图做到形象刻画与笔墨趣味相融合,因为他们认为一个画家需要以形象去打动观众、表达自己的意识和思想。当然,这种状态的到达,需要画家做到“眼手心”合而为一。所以,观看他们的绘画,其形象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再现,也不是纯主观的抒发,而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融合了写实和现代不同造型观的意象再造,画面完整而又虚实转换自如。如梁占岩笔下的农民或农民工,以一种变形的意象结构准确地传达出他们的身份特征以及内在的精神状态;袁武笔下的人物,则以线与体积结构的融合塑造出一种雕塑感;张江舟的人物,则以淡墨和轻柔的笔线勾勒出夸张且无意识的人物造型,使画面富于韵律感和整体的动态和谐。“以意来兼顾形”的美学在他们笔下得到了另一种表达。


梁占岩《关中人物》


        图式与精神的关系,是他们探讨的第二维度。当今,水墨人物画领域,地域风情、乡土人物、激荡的生活、古今美女、都市人物、英雄肖像、世俗怪诞等形象成为常见的题材,而像周思聪等画家那样超越现实去深切关照生命和人类命运的创作,相对还是较少。尤其在当下,当代水墨人物画大多是在笔墨上而非画面精神上进行创变也常被诟病,毕竟人物画的现实意义离不开其对现实应有的人文关怀。如何让人物画激起与时代相表里的思想和情感力量,成为当下人物画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袁武《大昭寺清晨》之一

        梁占岩、袁武、张江舟,试图从对生活的观照走向对生命的体察,并以不同形态呈现。像袁武的《大昭寺的清晨》系列,以放大、解构的手法去发掘藏族同胞在膜拜时精神的丰富性,在笔墨中重构一种“精神场”,以使观者从看似相似却不同的形象中进入他们的灵魂世界,体验信仰的力量。像梁占岩的《大乐玄歌》,将其熟知的不同时空中的西北民众生活状态从劳动场景中抽出并置于画面上,不再是线性的历史叙事,人物没有轻重之分,而是单纯的存在。像张江舟的《清明》等,有感于汶川大地震等人类灾难,突破具体的生活原型,以一种飘升的具有象征性的形象,直接描画了从此岸向彼岸的灵魂状态。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的艺术创作上升到了一种精神图式的刻画。

张江舟《清明》


        三人创作集中于美术学院展出,其目的还在于促进专业创作机构与美术学院之间的对话,所以伴随展览还举办了“师生对话”座谈会。如一位观展的学生的感慨,“在表达多元的当下,这次展览打开了我们对造型和构图的一种理解,也启发了我们对人物画创作价值选择的一种判断”。现实主义创作、人类关怀、中国文化等领域的探寻,永远在路上……



刊登于《 人民日报 》5月28日8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