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序与跋丨棋道中的人生之道

2017-06-27 陈章元 人民日报文艺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值得回味的。作为部队高级指挥员,每逢到基层调研、去大学讲课,总会被一些年轻的官兵、大学生们问及人生成功的“秘诀”。从普通一兵到军队高级将领,这在他们的眼里,颇为传奇。

  他们的提问,促使我对人生进行系统的思考。岁月如梭,人生如棋,历历往事,无论在意与否,都留下了历史的印记。这本书,既非赶时髦的一时兴起,也非图虚名为自己立言树传。其初心,就是要把自己走过的路做一回顾,并将其中的感悟与亲朋好友分享。

  一个人的成长与成功,除主课教育之外,还有辅助教材的教育。象棋是陪伴我一生的业余爱好。我从小就酷爱下棋,自与棋结缘以来,象棋文化的哲理、精髓、一些名言名句,对我的思维开发、精神信念建设,人格信条和价值取向的培育,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当然,这不是座右铭,更不是什么秘诀。仅择其几例:

  第一,“千古无同局”。这里说的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高手对决,各有妙招,只有借鉴,不会雷同,无独创则无佳局、无经典。不少人以为,军队刻板划一,少有自我设计。其实,军队是最讲创新、最需要个性的群体。古今中外许多经典战例,都有独树一帜的智慧。历史上诸多名将、诸多英烈人物乃至每个士兵,其思维方式、个性为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我,做事,哪怕是一件最简单的小事,也力求不亦步亦趋。为人,我反对“取巧”;做事,则要讲究方法,想方设法既省力又干得快、干得好。我想如果我当了工人,也许能成为革新能手。相信自己与众不同,便会少一些盲目和盲从,多一些坚定和坚持;便会少一些悲观和迷茫,多一些突破和创新。“与众不同”,不意味刻意另类,更不是我行我素。象棋有象棋的游戏规则,做人有做人的道德底线,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军队有军纪军规,职业有职业道德,在大的原则的约束下才能展示个人的千变万化,与众不同。故云:“与众不同与众同”,这是我常与人共勉的一句心得。

  第二,“落子无悔大丈夫”。起初,我只是把它看作一条下棋的规则;逐渐我领悟到这更是人生的法则。大丈夫者有气度、讲诚信、敢担当、不偷奸耍滑,一旦投入,无怨无悔。拿破仑有一句名言:“首先是投入战斗,然后再见分晓。”落子无悔,首先要敢于落子,敢去做事,不因患得患失而举棋不定,犹豫彷徨。不因存有风险而畏首畏尾。同时还要懂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失足成千古恨”。做之前要深思熟虑,不走“随手棋”,养成谨慎行事的习惯,周密策划,不任性而为,不轻率行动,不盲目蛮干。特别是面对失误和失败,不要怨天尤人,不要争功诿过,不要祈求同情,要敢于面对,敢于担当。

  第三,“得子失先非上策”。对弈中把对方的将帅置于绝地即为胜。得子和抢先都是取胜的手段,但二者矛盾时,就需要认真把握。庸手下棋,总是贪图得子。生活中也是这样,贪小必失大,贪子易失先。这个“子”包含利益、好处、便宜等,这个“先”,则包括朋友的情谊、领导的信任,包括道德、名誉、人格、法律等。绝不要当那种斤斤计较,吃不得亏,看似精明,实则愚蠢的人。“宁失一子,不失一先”“得子得先方为赢”。

  第四,“小卒过河能胜车”。象棋中最不起眼的棋子当属小卒了。但是小卒一旦过河,常常对战局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常对自己说:“我就是一个小卒。”甘当小卒,并不是甘于平庸碌碌无为,而是要有跨越楚河汉界的信念,不论受到怎样的困难与危险也决不后退。一个人真正的意志、气魄、胆略、能力,往往都是在苦难和挑战面前才体现出来的。苦难,就像试金石,是鸿鹄还是燕雀,是真金还是破铜烂铁,是勇士还是懦夫,都会接受它的验证。作为“过河卒”就要勇于知难而上,迎难而进,勇于面对,敢于承担,义无反顾,不怕牺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角色的蜕变,发挥大作用,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本书非严格意义上的自传,更多的是基于经历的自悟。起名《来去微尘一局棋》,是因为我就是一粒微尘,来自宇宙,回归自然,来也微尘,去也微尘。而人的一生恰如一局棋,一人一世界。本书小标题的正题大都来自明清五大残棋谱,即《适情雅趣》《竹香斋》《心武残篇》《韬略元机》和《百局象棋谱》。这些残局名谱有1200局之多,局名大都以成语、典故、民间传说、兵法韬略命名,趣味盎然,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我一直觉得,象棋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智慧不断地给予我人生的教化和启迪,使我增强信念,越过坎坷,克服困难,走向成功;书中所选标题,有的好比我的人生际遇,有的贴合我的思想态度,有的指引我的人生选择,有的激发我的战斗意志,有的给予我鞭策警醒,假若读者能受益于其中的哲思感悟,我将会备感欣慰。

  (《来去微尘一局棋》:陈章元著;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本文为此书前言,编发时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