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杭州的声音

2017-07-02 徐文景 人民日报文艺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说杭州,一定离不开西湖。这不仅因为西湖在杭州之前早就有之,主要是杭州的闻名遐迩,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依西湖起。没有西湖,很难想象杭州在人们心目中会是什么样子。

  讲西湖,恐怕最绕不开的是西湖的水。西湖水,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来自西湖的水声。大概也只有这清净之水拍岸的声音,是西湖亘古不变的,却被大多数人所忽略。记得有一首歌唱得好,“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词作者可谓懂太湖,遗憾的是,曲作者却没有把太湖水的声音给真正表达出来。更遗憾的是,还没有这样一种心路历程的人来写西湖。

  西湖边的陶瓷艺术家徐尧林,是一个真正懂西湖的人,也是一个能领略西湖水的人。他不仅懂水,还经常与人“斗水”,拿杭州西湖和湘湖的水,与各地的好水比拼,足见其对杭州的水有着何等的情怀。

  湖天一色,嘉宾如约。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期间,徐尧林设计的《杭州的声音》《和之颂》等国宴餐具系列陶瓷作品以其极简的设计理念,高超的大国工匠意识,“以圆证和”的文化特质,亮相于峰会,备受各界关注。当时,还有一对他设计的青白釉云海纹饰盖碗牵动全球的目光,在峰会期间的“西湖茶叙”时,两只盖碗,一杯西湖水,让世界记住了中国。

  杭州,自古人才辈出,又曾是南宋都城。宋代,文化输出空前,古典美学达到了高峰,宋画、宋词、宋瓷、宋明理学等登峰造极……难怪陈寅恪先生曾说: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而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今天似乎已取得一个共识,即认为艺术能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集中而又扼要地表现出来。南宋文人,追求的是生命的意义和艺术的精神性。徐尧林生在西湖边,更是浸润了这样一种南宋的文人情怀。

  在中国传统中,文史哲是不分家的。这倒不是说中国的文史哲没有分别,而是说它们都是相关联的,不能在彼此绝缘的状态下孤立地追求。在各种专门之学分途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同时加紧“道通为一”的功夫,以免走上往而不返、分而不合的不归路。

  《杭州的声音》等国宴餐具系列,之所以能在峰会上胜出,便得益于徐尧林对中国文化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在徐尧林看来,“杭州的声音”太多太多,有龙井茶歌、湖上丝雨、南屏钟鼓、钱塘潮涌等,但只有来自西湖的水声,最富内涵,最有说服力。领略了这种声音,就领略了西湖的水,也就领略了西湖;领略了西湖,也就领略了杭州。换言之,西湖的水,创造了西湖的文化特质,也把杭州推向了全国,推向了世界。西湖的声音,也就是杭州的声音。

  当然,对于杭州来说,瓷器本来就有着特殊的文化使命。南宋时在皇家的推崇下,瓷器一度成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器,并登峰造极,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五大名窑和其他各地的特色窑口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时代的到来。西湖和瓷器,成了杭州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名片。

  徐尧林不仅仅是一个所谓的“窄而深”的专家,也是对中国文化具有睿识的通人,取精用弘,而且厚积薄发。正如《杭州的声音》,把陶瓷艺术的精神与水的品格、水的声音及中国的“和文化”融合为一,从不同的角度,用另一种形式表达出不同的精神。

  除此之外,在杭州文创的大环境里,徐尧林自有一块别有洞天的净土:“印庐”中藏有千余款原创的印钮和印章;有他历经十年创作的二百多件“十方印证·香炉”;有古宣纸传统工艺的传承和研究……他认为,一件打磨到极致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无论是出自哪个时代,她的美,永远留驻;精神,永远传递!因此,从作品中,足以窥见徐尧林所追求的美,以及这种美所传递的精神、追求的境界。

刊登于《人民日报》2017年7月2日12版美术副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