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铸剑·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特刊 | 翟俊杰:弘扬中国精神

2017-07-28 翟俊杰 人民日报文艺

弘扬中国精神

翟俊杰(八一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


我17岁当上了娃娃兵,在人民军队的培育下,如今成为一名电影导演。军旅生涯近六十载,心头只有两个沉甸甸的字:感恩!在我的艺术实践中,有幸拍摄了一批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革命历史军事题材影视作品:《长征》《金沙水拍》《我的长征》表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血战台儿庄》展示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抗战精神;《七战七捷》《西藏风云》《大决战》赞颂了中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惊涛骇浪》则讴歌了和平年代军民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


军魂、英雄、中国精神感天动地。通过重大革命历史军事题材弘扬军魂、讴歌英雄是时代的主旋律。我非常喜欢“传递正能量”这个提法,然而以为可以加一个前置词,那就是“艺术化地传递正能量”,力争做到艺术性、思想性和价值取向三者有机结合,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朋友喜闻乐见,自发地参与审美才好。


每拍摄一部作品,我都在导演阐述中提出“创新、突破、超越”的艺术追求。拍《长征》时,我们将党内与错误路线的斗争这条主线予以突出表现,因为长征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红军从陷入存亡绝续的险境到迎来光明的胜利。同时,强调营造诗意化风格。中国工农红军当年这条“地球上的红飘带”本身就是一首悲壮的诗篇。举一个小例子:在声音的处理上,我采取了“声画对立”的手法。许多惨烈的战争场面、红军与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的场景,其背景音乐却是凄美哀婉的江西民歌《十送红军》,我特意将歌词最后两句改为“问一声亲人红军啊,此一去西征何时才回还?”悲哉壮哉!请唐国强第一次饰演毛泽东时不乏反对意见,然而经过演员的艰辛探索和摄制组全体同志的努力,一个生动的毛泽东形象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同和赞扬。艺术需要创新,需要创造。


又如在拍摄3部6集战争史诗《大决战》时,我受命担任全片“国民党统帅部”摄制组导演,我深知肩头责任之重。如何准确地刻画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阵营的决策性人物,如宋美龄、陈布雷、顾祝同、蒋经国以及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美军顾问团团长巴达维将军等形象,将直接关乎作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威武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塑造,以及对人民群众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塑造敌方阵营众多人物要坚决摒弃脸谱化。进而,我为蒋介石在三大战役中的心理变化轨迹作出如下定位:开篇辽沈战役——威而内向;及至淮海战役——盛且外露;结局平津战役——痛定思痛。从这个过程就可以看出,蒋介石政权的失败不只是败在军力,更是“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战争的胜利乃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诚如《血战台儿庄》中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日爱国将士为民族而战,可歌;《大决战》中发动内战的国民党八百万军队虽其势汹汹,但代表的是官僚买办和帝国主义的利益,可悲,必败无疑。


我是军旅导演,创作重大革命历史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是我的使命、责任和担当。老兵不老。我将与电影大军一道,为艺术化地弘扬军魂、讴歌英雄而继续努力!敬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