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京剧《打棍出箱》的整理改编:“故事”激活“歌舞”

2017-11-02 刘连群 人民日报文艺

前不久的纪念谭鑫培诞辰170周年、谭富英诞辰111周年展演,老中青三代携手,上演谭派及受其滋养影响的老生流派名剧,剧目丰富,风格多姿多彩。其中,谭派传统名剧《打棍出箱》的改编与演出受到了大家的肯定。谭门第五代传人、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先生亲任总顾问,委托我进行了整理改编。


经典名剧的改编历来慎重。京剧被称作“歌舞演故事”,“歌舞”是形式、手段,“故事”要表现生活内容,艺术形式为内容服务,《打棍出箱》的改编,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次让“故事”激活“歌舞”的尝试。


《打棍出箱》又名《琼林宴》,见于明人传奇,许多地方戏有此剧目,京剧据传源自汉调,是谭鑫培的代表作之一。曾担任他的琴师、后致力于谭派演唱艺术研究的陈彦衡在《旧剧丛谈》中对谭早年的演出有过记述:“《琼林宴》一剧……不甚为人注重,自谭氏演后,始成名剧……身段、台步以武术精神饰疯癫状态,尤妙在不脱文人气息。一出毫无情理的戏,演得如火如荼,令观者唯恐其尽,得不叹为奇才耶!”可见此戏是谭鑫培唱红的,他充分发挥允文允武的表演艺术优长,“文戏武唱”,又非常切合人物的身份、气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但在上述盛赞中,还有一句很容易被忽视的话,就是“一出毫无情理的戏”,为日后的改编留下了伏笔。



原来,谭演的并非全剧,他从中精选了情节连贯又最能运用精湛技艺的部分,即人们看到的“问樵”“闹府”“出箱”三折。谭演得实在是好,戏就这样传下来了,其后谭、余(叔岩)体系的名家都这样演,但其实并不符合完整故事的“情理”。


京剧舞台上表现人物精神非常态的戏,有真疯,如《福寿镜》中胡氏的“失子惊疯”;有假疯,《宇宙锋》的赵艳容装疯;《打棍出箱》的书生范仲禹殿试后,因骤然失去妻儿,苦寻不到,身心突遭打击而神智迷乱,时而明白,时而糊涂,应属于半疯,表演的分寸更难把握,容易出戏。角色之间如他向樵夫询问亲人下落,到葛府索妻和“出箱”与两个公差不期而遇,都穿插着调侃、逗趣的喜剧因素,既可以运用许多身段,又使得该剧苦中有乐,悲喜交集而别具一格。如果不了解前面的情节,观众就会感到不理解。随着时代迁移,尚未形成传统京剧欣赏习惯的新观众,还是要先由故事的“情理”引领入门,不然就会产生接受障碍。这也正是《打棍出箱》渐渐鲜见于舞台的原因。谭元寿忧虑名剧失传,因此希望能重新构筑完整故事,使其重焕生机。


任务很明确,保留凝聚唱、念、做、舞表演艺术精华的三折戏,增益首尾,使之合情合理。这种补写前因后果,对原剧采取“嵌入式”处理的改编,难度在于既要和保留部分衔接自然,情理顺畅,又不能重复旧剧《琼林宴》的“繁冗”“松散”,否则新老观众都不会接受。为此我迟迟不敢答应,后来深为谭元寿先生对经典传承的一腔热诚所感动,才领下了“军令状”。



改编首先是“立主脑”“减头绪”。紧密围绕主人公的命运轨迹,以范仲禹遭受告老太师葛登云抢妻、迫害到冤情昭雪为主干,舍弃旧剧前部多余的枝蔓,如范携妻儿到岳丈家看望,从虎口救下其子的恰是他的妻弟,山中樵夫是土地神为点化他所变等,改为殿试后携家出游遭受不幸,樵夫是一位胆小而又不乏正义感的民间老者,由此与“问樵”顺然对接,加快了进戏节奏。最大难题在“出箱”以后,原来演到范与两个公差戏耍一番跑走,戏就结束了。过去曾有《黑驴告状》,衍生出图财害命、驴子告状、借尸还魂等过于荒诞离奇的情节,已然绝迹舞台多年。现在还是要扣紧主线,在现有人物身上寻觅线索,后来明确公差就是奉包拯之命寻找新科状元范仲禹而来,接下来,包拯出场审理案情,排危解难,范一家劫后重得团圆就顺理成章。


二是修旧如旧,于“旧”中出新。保留部分精心保持原貌,只做不露痕迹的微调,新增内容在戏剧结构、场子安排上向其靠拢,沿用传统戏曲的点线组合结构,场次划分不落大幕,只辅以二道幕开合,行云流水,自由转换。再加上舞台呈现的表演、声腔和伴奏音乐也追求传统风韵,舞美一桌二椅,简单的布景、道具,让新戏内容和原有的三折融为一体,使之看上去就像一出新挖掘的完整的传统剧目。


改编版《打棍出箱》,从原有的三折增加到十场戏,经过各个环节艺术家的共同努力,由京剧名家王平、邓沐玮等领衔参加演出,观众反响热烈。当晚,年届九旬的谭元寿先生坐着轮椅,一直在上场门边上把场,关注着演出的全过程,戏后欣慰地说:“救活了一出好戏!”



当然,这出戏只是初演,需要进一步锤炼、提高,但此次改编让我联想到谭鑫培在漫长的舞台生涯中,整理加工了一百余出老戏,也常有化腐朽为妙笔,许多至今仍在流传。这次纪念活动,谭元寿先生力主《打棍出箱》的改编,实际上是在延续先祖做过的事,表现出的也是与时俱进、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艺术精神。


传统剧目浩如烟海,有些戏的难传失传自有原因,整理改编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所选择,有的放矢,采取多种方式,使确有挖掘价值的戏重新焕发活力。这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师们努力过的,他们创作的新编历史剧大多通过改编或移植而来,同时对一些老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加工,内中的经验和做法,值得认真总结、汲取,从而有助于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舞台演出剧目的繁荣,适应人民大众的欣赏需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