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艺坛走笔 | 释放手工的能量

2018-01-21 孟繁玮 人民日报文艺

        手,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也是生命个体介入世界的支点。百余年来,随着工业革命“机器时代”的推进,以及当下全球“智能时代”的崛起,机器代替手工的趋势愈演愈烈,人们逐渐意识到手工创造之于人类生存、生活的独特价值。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只懂操作机器的国度,如何生长出灿烂持久的文明。重思手工、关注手工、回归手工,成为当代中国应对这一时代命题的可行策略。

  今天,回归手工不是回到低产能的前工业化状态,而是回到人之创造活动的原点——动手体验,通过动手重新唤醒人类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进一步激活人类感知世界的能力,刺激人脑思考与迭代更新的能力,获得机器无法比拟的创造性动能,从而逐渐恢复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振手工并释放其能量,可以使手工艺通过创造性转化不断重放光彩,对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生态的完整性,维持社会情感勾连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进一步释放手工的能量,大致可从城市与乡村两套体系入手,切合具体情境、使用人群、可行方式、目标追求等方面进行规划与研究。两套体系互为补充,彼此影响。在两套体系的践行过程中,始终穿插着一根主线,即强化国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塑造有别于西方的、属于中国的文化识别能力,释放手工作为文化生产力的巨大能量,让手工创造自信地融入人们当下及未来的生活。

  在人口密集、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镇环境中,根据年龄、阶层和需求,有几种途径值得关注。

  强化互联网与实体产业结合正逢其时。年轻一代更加重视内心需求与个性展露,一些具有文化品质的手工体验空间正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崛起,更为大批创业者、手工艺人和手工研究者提供了广泛平台——他们中的一些人利用网络资源开设网店、开发APP,让曾经默默无闻的传统手工技艺得到广泛社会传播。与此同时,在许多一二线城市繁华商圈中,相继涌现出各种“手工坊”“手作联盟”,内容也从单一的陶器、木工、银饰、剪纸,逐渐发展为容纳手工市集、作品展览、专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性手工体验空间。其中既包括传统手工艺,也包括注入原创思维的现代手工形态。整体观察,此类手工体验空间都在尝试引导人们从物质消费转化为精神消费,从消费商品转化为消费时间,从普通观看升级为动手体验,塑造人们对于休闲文化和美好生活的新体验。

  社区手工氛围的建构同样值得探索。民间是手工技艺的原生土壤,都市中的社区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代民间”。目前,在国内重要城市中已经出现一些极富特色的手工体验社区或街道,如北京的大栅栏、史家胡同、什刹海以及上海的石库门老街等,它们大多依托当地保存良好的传统古建筑和安静闲适的胡同、弄堂文化,进行“在地性”手工项目体验与推广。凭借有别于繁华商业中心的古雅与宁静,社区手工坊除了吸引该社区辐射范围内的中老年人,也吸引了不少远道而来的白领一族和年轻人。手工坊和体验者之间的相互塑造,营造了社区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公众社区生活的品质。在全球老龄化问题日益紧迫的社会趋势中,通过手工社团团结社区邻里,是稳定老年人社区黏合度的积极解决方案。

  教育系统更待有序浸润。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手工对于教育的意义需要重新诠释——“手工”不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简单符号,更应从人类核心生存力和竞争力角度给予肯定和倡扬。目前,在教育链条的几个重要阶段多少都能见到手工的影子,但定位和目标不尽相同。整体来看,越是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手工技艺的热情越高,国家、学校给予的扶持力度越大;中小学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手工课程的比例较低,师资稀缺;幼儿启蒙教育的传统手工,多依靠社会上具有商业性质的亲子课程,幼儿园缺少规范系统的手工课程设置。这种依次递减的现实状况与我们的期待正好相反。在未来教育中,手工能量的释放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而应着力于整个教育周期的文化陶养和艺术陶冶。从启蒙教育阶段,发掘儿童对于手工技艺的好奇心和参与兴趣,长大后才可能谈及自觉开展手工活动和对手工价值的充分认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强调动手而非鉴赏作品,强调持续而非浅尝辄止,是需要建构的教育理念。

  对于乡村而言,近年来乡村日益空心化、老龄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简单粗暴地让乡村实行工业化现代化之路,或是以旅游产业强势进入乡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这一社会问题。以“艺术+乡村”模式,探索乡村与手工业整体再生计划,不失为一个理性做法。

  在乡村探索手工业整体再生计划,核心理念是尊重传统手工技艺的原生土壤,鼓励在地创造性转化。同时,帮助村民构建起能够动手谋生的生态环境,让手工技艺在乡村文化生态中继续发挥作用并得到生命延续。在这方面,贵州省兴义市清水河镇雨补鲁村和该省册亨县丫他镇板万村都是典型案例——由中央美术学院建筑专业优秀学者、设计师共同参与改造计划,对乡村文化和传统手工进行全面复兴。如设计师有意识地将一栋闲置的传统吊脚楼,改造成供村民进行刺绣、染织、织布的空间,进行生产获得经济收入;团队还重建村子里唯一一所小学校,增加“乡土教室”,展示村子里布依族的文化习俗、传统技艺,通过生产工具、生活器具、习俗仪式用品、织布、酿酒技艺等内容展示,让从小生长在这里的孩子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技艺获得深入了解……

  未来,城市中的青年可能带着手艺返乡开辟一番新天地,乡村中那些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艺也会逐渐走入都市生活。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密切互动,将促成更为深刻的文化认同和艺术共融。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升以及信息沟通的便捷,手工创造的天地将愈发广阔,手工蕴含的文化基因也将不断释放积极能量。

刊登于《人民日报》2018年1月21日12版美术副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