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陈志刚 2018-05-23

        十九大报告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后增加“美丽”二字,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在发展思路上的转换,举国向往,举国振奋。

  美丽中国,路在脚下。生态文明建设,是通向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生态文明与天地人文最为和合。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渗透或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带动着社会的整体变革。

  为此,本刊特开设“美丽中国”栏目,聚焦各省区市在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借助美术领域的跨界融合,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行的新规划、新探索。期待通过艺术助力、文化重塑,魅力城市与美丽乡村两翼齐飞,扎实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编   者 

文化重塑工业遗产

——“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论坛”的启示

陈志刚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发展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教育改革深化等最鲜活的社会变革,正汇聚成时代发展的洪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相互合作、交互设计,呈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兴动力。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艺术和工业也缔结新型伙伴关系,为彼此的发展,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宝钢”为代表的钢铁工业,曾为中国经济腾飞做出巨大贡献。在国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成为重点任务之首的时代浪潮中,如何在去产能中重组、在重组中去产能,成为行业攻坚、社会聚焦的热点问题。城市工业遗产记录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风貌。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工业遗产是否可以促进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现当代工业遗存如何更好地与城市文化、都市生活有机融合?5月11日至12日,“艺术,钢铁之都的蝶变——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论坛”的举办,贡献出文化重塑工业遗产的“上海方案”。

  在“上海2035”规划中,宝钢所在的吴淞地区,有26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将成为上海的副中心。其中位于宝山长江边3.25平方公里的宝武不锈钢地块,未来将以“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的面貌呈现——宝武不锈钢厂,是一处拥有厂房、码头、铁路的工业遗存,2017年全面停止生产。同年7月6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与上海市教委、市文广局及中华艺术宫、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签署“文教结合共建”协议,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发展研究院揭牌,一种为大型城市工业遗产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索正式启动。改造计划中,不锈钢厂原有的70多个设施将保留7个,并依托其原有结构发挥新的作用。2020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将入驻其型钢车间,作为核心教学区建成开放式大学;其他标志性的炼钢厂房、炼铁高炉、煤气柜、冷轧厂房等,将变身美术馆、音乐厅、酒店等文化旅游场所。依托宝钢工业遗存的丰厚资源,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动力,上海将为城市更新、艺术教育、产业集群建构“院城融合”的新范式,以建设一个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美术学院,进而推进上海吴淞地块转型和上海设计之都建设。

  显而易见,在上海市、宝山区、宝武集团、上海大学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将成为“街区—社区—校区”三体合一,城、商、产、学、研“融合—共享—共赢”的艺术资源集聚区,为我国城市更新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公共艺术视角下的解决方案。参观宝钢工业遗存的基础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工业遗存面临的新机会为起点,以艺术、工业、城市、可持续、转型等为关键词,针对当代教育、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新目标、新模式,围绕“复兴,工业遗存的价值再生”“产业,艺术与观众的桥梁”“过剩,时代给予的机会”“审美,城市的美学追求”四个议题,展开了为期两天的论坛,共同探讨“国际艺术城”视野下工业遗产的蝶变。

  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弗朗西丝·莫里斯,以电厂变身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案例拉开论坛序幕。泰特现代美术馆正是由工业遗存转变而来——其前身是一个石油发电厂,曾在上世纪70年代发挥作用。作为伦敦中心地区最显而易见的建筑,其开阔的厂房被改建成艺术空间。在莫里斯看来,这些象征技术创新和现代化的工业空间,为视觉艺术家们潜心创作开辟了实验性的开放空间。通过建筑师因地制宜的设计,厂房被改造成不同的艺术展示空间和公共空间,可以很好地引入自然光,将非常原始的工业味道和非常精致的艺术展览结合在一起,实现有关历史和文化的构想。更重要的是,这些空间没有“知识门槛”,任何人在这里都能获得各种自由的文化体验。带有时代记忆的建筑,也比较容易和本土文化实现互动,适合推出一些能够响应大众需求的艺术,营造文化归属感,因此这类公共空间的所有权更容易交给公众,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从而推动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

  曾参与京杭大运河申遗、致力于全球各地工业遗产改造的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斯蒂芬·修斯,赞叹不锈钢厂的改造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他赞成改建方案中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设想,比如保留其中一个高炉,将其转变为一座博物馆;重新利用部分冷凝厂房,保留其原有结构的完整性,将其转变为一个休闲场所。同时,他也对中国工业遗产的保护提出建议:工业遗存的保护,要体现对原有建筑结构整体性的尊重。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场区、建筑体等躯壳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要留下工业的记忆,能够以生动的方式,呈现旧时光里的机器设备、生产流程和工艺,并通过网络广泛传播。这些工业旧址,也与当地的社区和居民密切相关。因此,工业遗产改造的原则是,在忘记建筑固有的功能之前,将其记录下来,然后再考虑应用。只有工业设备、流程和工艺留下来,才能留住故事,留下历史。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可以在工业建筑再利用时投入更多资源,并且从其他国家的项目中汲取经验,让规划做得更细致、更妥善有效。

  对于“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的未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认为,艺术城打造的不仅是资源集聚区,还是一个艺术的居住区,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无界之城。这里或将根据英国普利茅斯艺术学院的经验,实行一种全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开发从3岁到90岁的生命全周期创造力的教育。居住在艺术城的人,都会成为创造力教育的受益者。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就是这个居住区的第一批原住民和垦荒者。

  为了让这个锈迹斑斑的工业遗存变成艺术之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召集了一些国际策展人和艺术家、理论家,以创作为主进行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早在2016年底,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挂牌之初,便以“不锈宝钢”为主题,召集全国九大美术院校的近200名师生,创作了300件作品。从会议室里的思想碰撞,到现场实地考察,各个领域的工作者各尽其能,期望借助艺术驱动实现工业遗存的文化转型。柏林艺术与都市化中心联合创始人哈里·萨克斯关注到宝钢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场地,以此为背景创作了一组摄影作品,并邀请宝钢工作人员加入到创作中。他希望创作能够和当地的社区、当地的环境联系起来,希望对工业废墟场景的再创作和再想象,可以勾起人们对那些曾经默默无闻奉献时间、汗水与生命的无名工人的回忆。尼日利亚生态艺术集体基金会创始人万亚乌利用废弃物等制作了雕塑与装置作品,呼吁人们关注环境,并倡导通过艺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汪大伟看来,艺术城将拥有自己的“朋友圈”和“生态链”——让全世界的艺术家朋友汇聚于此;让艺术的消费者、经营者纷至沓来;让工业遗存的转型与美院的开放式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活力的引爆点。

  顺天应时,强者恒强,去产能无碍创新发展。可以想见,有志于终身教育的未来艺术之城,将如熔炉一般,将艺术教育、艺术实践、展陈研究、艺术市场等聚合在一起,以科学的社会治理方式,驱动都市工业遗存的变革,熔铸其在文化重塑中的作用和地位。在顺应时代需求所构建的全新的“开放、全域、可持续”发展模式驱动下,这座从工业遗存蝶变而生的艺术之城,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上海的文化新地标,为“上海文化”品牌增添新的“标识度”,为中国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以及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旅游设施的建造,提供新的方案。

刊登于《人民日报》5月20日12版美术副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