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超越落户上海:现在的垃圾真是太多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雾满拦江 Author 老雾



作者 | 老雾编辑 | vivi
来源 | 雾满拦江(ID:lwwuwuwu)



杨超越,戏圈当下最劲道的菜。

网上的报道称:她的公司,刚刚完成 6 个月 7000 万的营收对赌。
这个数据,只是一个开始。
正菜还没上桌。
可以说未来可堪预期了。
于是临港当地,对杨超越各种忽悠,各种抛媚眼,最终成功的吸引了杨超越来开公司。
也就是说,杨超越以后不管怎么红,怎么火,临港当地先收一笔丰厚的税费。有人不知上海人有多精明,现在你看到了。
再加上杨超越的公司,按政策要招收一定比例的上海人,这对当地的就业市场,也能起到消化作用。
可以确信,当地是把这件事,当做一项重大工作成绩看待的。
然而有些网友怒了。
怒了。
朋友圈一片焦虑并热议,有些网友甚至组团打电话举报,其中有个刷屏贴,可以说很有代表性了:
这个世界,整个价值观都歪了,靠脸就能走红,靠脸就能挣钱,靠脸就能成功,靠脸就能落户,年轻人谁还去学习?谁还去努力?谁还去钻研?折腾一溜 18 圈,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引进,是靠脸吗?一切皆娱乐,你以为你是谁?
顾虑可以理解,焦虑需要缓解。但杨超越落个户口,真的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患吗?


观点没有对错之分。

只是每个人,人生阅历与经验积累的利益诉求。
在我的视线范围里——注意,是我的视线范围,并非一个绝对公正的视角——认可这件事和对此表示愤怒的,经济能力是个硬尺度。
养家的人,事业有成的人,哪怕很年轻,基本认可杨超越落户之事。
经济不自主,还在吃爹妈饭的,有些年纪老大,也仍然流露出愤怒。认为落户上海这美事,怎么轮也轮不到杨超越。
于是这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的、被冠以陈丹青之名的一句话:
人性的良知,并不会因为一个人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省和质疑的能力,那么年纪越大,内心的垃圾堆积的越多,其人性也越龌龊、越肮脏!
这段话里的良知,是极高维的认知的意思。

我们以此为工具,对杨超越事件进行一个逐层剖析。


第一个问题,这个世界,是不是靠脸就能走红?就能挣钱成功落户?
答案是否。
杨超越,只是演艺圈无数从业者中的一个,而且是幸运的一个。
杨超越有个同行,叫黄智博,也是靠脸吃饭的,而且还真红了——但黄智博并没有因为红赚到钱成功,相反,他要花更多的钱养自己这个小白脸,偏他还没钱,于是去做生意,却因收了钱没有货,把人拉黑,结果进了监狱。
黄智博事件告诉我们:不要随便拉黑盆友,会进监狱的。
靠脸吃饭的人,如靠体育天赋吃饭的人,如靠学习天赋读书的人,如靠经商天赋创业的人,都是一样的。天赋只是一个小门槛,再往里,要拼的是人性洞悉力、经营技能、自律及忍耐,最后还要靠运气,才能开出几朵小花来。而且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名成功的也就那么一个两个,余者是沉默的大多数,仍然在“持续努力”中。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一个艺人走红,价值观就带歪?年轻人全都不读书、不搞科研了?
错!
那么多的学霸科霸研究霸,都没把你家的“价值观”扶正,一个杨超越就给带歪,这也太高抬杨超越了。
艺人只是一个极小的社会窗口。更多的专业人士,如钟南山张文宏,还有让中国人吃到肥肥的袁隆平,中国的科研偶像数量更多。

人有五指,短长不一。有的孩子对农业有天赋,他可以去找袁隆平。有的孩子矢志救死扶伤,他可以视钟南山张文宏为感召。还有的孩子有艺术天赋,你非拧住这孩子的脖梗逼他搞数学,这不是瞎耽误事儿吗?

好的社会,依据个人的天赋发挥所长,而不是逼所有人挤进同一条小道。
价值观不会被带歪,要相信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可以针对性的有所侧重,但没必要贬抑一个行业或一个人。
第三个问题,上海落户,只看脸吗?
答应是否。
网上的消息说,上海发布的落户新政,脸恰恰是最不重要的,而是以专业为导向,对各行业都是一视同仁。
博士、985硕士、四大名校本科,都可以直接落户。其它大学本科落户打分,也是相当公允宽松的。
各行各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比如钢筋工、保姆及托尼老师——就是美容师,也都有资格落户上海。
杨超越,只是杂夹在保姆、钢筋工和托尼老师中间的一个。她不比别人地位高,也不比任何人低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为什么非要把她拎出队伍说事呢?
第四个问题,如果你是负责上海落户的官员,又会如何制订政策呢?
你的标准一定有三个:
第一是年轻,中国进入老龄化,谁抢到年轻人,谁就抢得未来,所以年轻必是硬指标。第二是多纳税,金钱是现代城市的血脉,商业钜子走到哪儿都受欢迎。第三是促进上海当地就业。
如果不是这三个标准,你一定有亏职守,辜负了上海人民喂你的白米饭。
按你的标准往下一络,嘿,杨超越,这三条她全符合。

艺人不是罪人,也是靠自己辛勤劳动吃饭,收入再高也只是个苦力,批准她的落户,有问题吗?
第五个问题,为什么有网友会愤怒?甚至举报?
因为网友心不平。
在一些网友的角色认知中,不是认可杨超越是个“生产经营者”,而是认为她是“一个不读书的小姑娘”。
但其实,杨超越并非“从来不读书”,正如有些所谓读书网友,也并不是“始终在读书”一样。
我们为什么读书?
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
读书是为了实践应用。几十年的寒窗苦读,但凡你有一点点的实践应用,已身价值也早就超过了杨超越,但你读到最后却连一纸上海户口的高度都没达到,这说明什么?
说明了你所谓的读书,不过是始终在吃别人嚼碎的馍,社会实践完全是一片空白。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读书镀金,并不能提升你的价值,相反,书本上的知识与道理,还指望着你来发扬广大。
孔子还曾经曰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个学而时习之中的习字,就是实践的意思。你只是死读书,但实践力低于零。杨超越书读得没你多,但她的实践力爆表。一切知识都是拿来用的,你读了几十年却没半点应用,这是十足十的崽卖爷田不心疼。
杨超越落户上海,理应让你意识到只读书不实践是无意义的,拒绝接受这这个现实,就是陈丹青所说的没有自省和质疑的能力,内心的垃圾只会越积越多。最终让自己沦为垃圾人,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联系:zw07030613请务必注明:「姓名 + 公司 + 合作需求」
点个“在看”,知行合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