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重固定效应因果推断经典文献,新农保对所有农民都好吗?

中南财经政胡浩钰 计量经济圈 2020-02-22


欢迎投稿(荐稿)计量经济圈,计量相关都行

箱:econometrics666@sina.cn

这是计量经济圈 Causal effect文献交流小组的第四篇经典文献阅读推文,这个Ca文献交流小组第一期推文会陆续在计量经济圈刊发。Ca文献交流小组第二期正在招募,如果希望与其他经典文献推文作者交流并且自己也能够主持一篇文献,那可以加入咱们的第二期交流小组(请到文末扫描“因果推断二期扫码”)。

今天想同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的文章。需要说明的是,该模型与双重差分模型大体相似,但无须满足两项严苛的条件:其一为外生政策干扰;其二为共同趋势假定。


具体研究的内容是讨论“新农保”与家庭储蓄的关系,该文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光荣老师与南开大学周广肃老师合作撰写,于2014年发表在《经济研究》上。这篇paper的特色在于先阐述“新农保”对纯缴费家庭(家庭成员均在60岁以下,且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纯收益家庭(家庭成员均在60岁以上,且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不同作用机制,随后利用“双重固定效应+IV”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先讨论家庭储蓄,后用家庭消费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得出“新农保”政策的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纯收益家庭,即通过提供稳定的经济保障,来促使家庭预防性储蓄减少,当期消费增加。(推文旨在重点阐述两个变量间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应的操作化依据,回归结果方面请详见马光荣老师的文章)


作用机制:


对于纯缴费家庭而言,当期参保意味着60岁以后可以按时领取一笔养老金财富,这有助于降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可能促使预防性储蓄减少。但是,目前“新农保”缴费以100元为主,可见农村居民未来领取的养老金比较有限,而且很多居民对60岁后能否领取可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养老金也缺乏可靠预期,因此参保对储蓄的影响可能并不会那么明朗。加之纯缴费家庭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养老而储蓄而是为了子女的教育、健康和住房等目的,因此“新农保”政策的出台,可能不会促使这类家庭的当期储蓄额明显降低。


对于纯收益家庭而言,“新农保”养老金具有收入效应。家庭成员中符合领取条件的老人无须缴费,每月即可直接领取养老金,促使当期可支配收入增加。加上其储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对养老困境。因此,可以预测“新农保”对这类家庭的影响效应会更大。


具体做法:

文章借助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提供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和2012年数据,依据农村户籍、年龄、是否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指标划分两类家庭,构造平衡面板,分别考察“新农保”实施对中国农村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双重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显示,“新农保”对纯缴费家庭的储蓄率没有显著影响,对纯收益家庭的储蓄率则有显著地负向影响。不仅如此,在加入有效的工具变量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


文章一共由6部分组成,基本写作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是阐述研究背景、提炼结论和概述内容安排:首先围绕低消费、高储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随后面向农村地区,逐步引出“新农保”这一公共政策。并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简单讨论了养老保险对不同年龄段居民储蓄的作用机制。最后对研究结论与内容安排作简单说明。


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和背景介绍:首先对生命周期理论、预防性储蓄理论及相关文献进行分类阐述,旨在论证本文的创新点所在(一是通过构造面板数据,能减少家庭层面不可观测因素造成的影响;二是尚未有学者研究“新农保”与家庭储蓄的关系)。随后比较详细地说明了“新农保”政策的试点情况以及该制度的基本模式、筹资方式和待遇给付方式等。最后重点阐述了文章分成两类家庭进行异质性分析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是数据、变量与模型构建:首先说明数据来源以及操作化过程,随后选取变量并进行统计描述(个人以为该部分很重要,可能直接影响到结论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最后阐述了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从理论上说明“每个县在调查时点是否开展新农保试点”这一工具变量的有效性(一个合适的工具变量应满足相关性与外生性的要求,目前多数学者在选取工具变量时,主要观察F值是否>10,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说明工具变量有效的理论依据)。此外,值得说明的两点是,在被解释变量上,作者虽然研究家庭储蓄,但为了确保结论的稳健性,不仅选取了两种储蓄率,还将消费额和消费率纳入模型;在核心解释变量上,作者除了考虑是否参保以外,还将参保人数作为变量考虑进来。从这两点可以发现,作者进行的研究是比较细致严谨的。


第四部分汇报了“新农保”对纯缴费家庭储蓄的估计结果:首先汇报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随后汇报了加入IV后的结果,最后汇报了被解释变量替换成家庭消费后的估计结果。


这里仅展示加入工具变量后的估计结果,从以下两个表中可以看到,参保对纯缴费家庭的储蓄和消费均没有显著影响。作者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新农保的缴费额和预期收益额都非常低,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家庭新农保缴费额占平均收入的比重仅为0.7%。其二,纯缴费家庭的储蓄很少是单纯为了养老,而是为了应对退休前的各种收入风险。其三,受金融知识缺乏和信息宣传不到位等因素影响,纯缴费家庭对新农保的信任度不强,他们难以准确判断新农保制度的预期收益。


第五部分汇报了“新农保”对纯收益家庭储蓄的估计结果:同样从以下两个表中可以看到,新农保养老金对纯收益家庭的储蓄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消费则表现出显著地正向影响。


第六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含义。

再次说明推荐本文的一个主要理由:这篇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很好地同双重差分(DID)模型区别开来。一般而言,DID要求同时满足外生政策冲击和共同趋势假定两个基本条件,这两个前提看似容易满足,但实际操作起来仍有不少难度。在此情况下,通过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来评估某一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研究方法。


原文来源:马光荣,周广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家庭储蓄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4,49(11):116-129.


给推文作者赞赏,我们会全部移交于他,如果你觉得推文作者辛苦或者用心,那就在文后给该作者打赏吧。


此篇文献主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浩钰(aaronhhy@sina.cn)PS:不用向作者发Email索取推文PDF版本,这样会给推文作者带去烦扰,何况已经把PDF放在二维码上了。如果是希望就论文某个方向合作或探讨,那请真诚地与推文作者交流沟通。


写在后面:各位圈友,咱们的计量经济圈社群里面资料和计量咨询都很多,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戳这里)。之后我们会逐步邀请社群里的圈友再直接建立微信群与圈圈对话,进去之后一定要看“群公告”,不然接收不了群信息。

以下图片显示的是,18年02月25日聪 圈友分享到计量经济圈社群的资料,当然这些资料只对社群成员开放哦。

为了更好地促进计量经济圈成员学习因果推断计量方法,我们决定组建“causal effect”文献学习小组。里面主要是通过学习使用因果推断计量方法的经典文献,那让群里每个成员逐渐理解并掌握因果推断计量方法:treatment effects, RD, DID, DDID, Synthetic control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50kpdnay&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