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业地产去库存四大“妙招”

2016-10-19 CIA 中国指数研究院

☞    前言


电商冲击、野蛮式生长……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商业地产库存居高不下。对此,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助力去库存,品牌企业也各尽其能破解商业地产高库存,其中不乏具有启发借鉴意义的模式或做法。我们通过研究及归纳,从“商业+”跨界融合、“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发力“众创空间、长租公寓”等新兴业态、基于城市更新的并购整合四个维度,分析总结企业破解商业地产高库存的“四大”方法,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


☞    “商业+”跨界融合

去库存逻辑


通过商业物业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营造“体验”空间,优化资产结构,带来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助力去库存。


为顺利实现商业地产的库存去化,品牌企业积极进行商业物业的转型升级,由传统商业物业开发运营向商业综合运营服务商转型,探索“商业+”的跨界融合。从品牌房企商业跨界融合动向来看,文化和体育成为房企热衷的跨界方向,如泰禾、万达等加码院线进入大文化领域,万达、华润、佳兆业等尝试体育产业。

表:代表性企业“商业+”跨界融合动向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典型案例剖析:南昌万达城



近年,万达商业为了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战略重心从房地产开发向商业综合运营服务商转型,并对原有单一的商业购物中心再度升级,开发商旅文综合体“万达城”,其中于2016年5月开业的南昌万达城为标杆之作。


✦  基本概况



✦  六大项目业态


主题乐园:6大主题区、60余项游乐设施 

海洋乐园:7大主题区,300多个种类28000余条

电影乐园:国内的高科技电影娱乐体验

万达茂:26个青花瓷罐,40家全球美食餐厅

酒店群:9个度假酒店,4000间客房

滨湖酒吧街:20家国内外著名品牌


✦  运营策略 

与旅行社合作或并购,完成旅游产业链布局
打造“互联网+旅游”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
提前启动预售票机制为项目开业预热
利用事件营销,为项目造势——“会飞的鲸鲨”


✦  盈利模式

“以售养租”模式。首先,万达城利用主题乐园等投资提升区域价值,开发住宅项目与之形成互补,通过销售物业的资金保证主题乐园良性运转,如南昌万达城整个体量480万平方米,其中销售物业超过280万平方米。其次,万达将商场购物中心、电影院线与主题乐园形成配套,跨界融合,协同发展,增加利润空间。


南昌万达城是万达集团由万达广场这类单一的商业购物中心向大型商业文化购物公园转型的典型案例。截至2016年8月,万达已在全国布局了12座万达城,3个项目已开业运营。未来,商旅文综合体“万达城”有望成为万达规模扩张的跳板。


☞    “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

去库存逻辑


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商业物业的全链条,实现线上和线下融合,提升存量商业物业的吸引力,进而盘活低效的“存量资产“。


商业地产“互联网+”,应是从商业物业前期选址、规划、后期运营,到用户体验,全链条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构建O2O发展交互平台,并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经营数据、消费者、租户或业主的信息及行为,实现线上和线下的高效融合,提升品牌价值,盘活低效“存量资产”。目前,在商业地产领域,房企主要基于以下三种方式实现大数据的应用。

图:房企对大数据主要应用方向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表:代表企业“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动向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打通线上和线下,相互融合是未来商业发展趋势。除上述实体商业将传统线下优势与线上业务整合优化外,一些品牌电商也在向线下延伸,如亚马逊开设实体书店,当当实体书店长沙开业等。由此可见,通过体验打通线上和线下,线上支持线下,线下也可反哺线上,相互融合才是未来商业发展的趋势。


☞    众创空间、长租公寓等新兴业态发力

去库存逻辑


开发商通过租赁老旧或经营不善的商业物业,进行重新定位、二次改造、二次招商,最终实现溢价出租、资本退出,进行存量资产的再利用。


政策支持导向下,资本和开发商争相进入新兴业态领域。2015年3月,《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众创空间”;2016年两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是成为多方关注热点。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积极发展包括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在内的满足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首次将出租公寓写进中央政策文件。在政策支持下,万科、龙湖等地产公司及高和资本等机构都在以或租或买的形式获取旧改项目。

表:代表企业新兴业态发展动向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利用新兴业态改造闲置资源,满足多元化需求,盘活市场存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潮流,共享经济的兴起,创客空间、长租公寓、线上短租平台的出现,外加“商改住”、“商改写”等去库存政策支持,联合办公、长租公寓等新兴业态则成为释放空间资产价值、盘活商业地产存量的一条新路径。

典型案例剖析:优客工场




2015年4月,毛大庆创始的优客工场首次公开亮相,旨在盘活存量物业资产,通过合理改造,打造以众创空间为基调的联合办公社群生态圈。据官网数据,截至2016年8月,优客工场已快速布局全国16个城市,36个场地,开业项目20个,截至2016年底,将实现30000个工位的共享社区平台。


✦  战略布局

目前,优客工场已布局16个城市,其中第一圈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第二圈层包括广州、南京、杭州、武汉、西安、青岛等13个城市。其战略布局城市选择有五大关键点:



A.布局城市均为融资环境、创业成本、置业压力三项指标在2015年城市排名TOP20且GDP体量较大城市。

B.布局城市配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为创新创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C.布局城市中,活跃的创业人群年龄结构偏低,创业氛围浓厚,城市创新能力强。

D.亟待高科技落地转化推动转型的传统行业城市,如太原、青岛等。

E.当地政府对于创业、联合办公行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  市场定位



✦  盈利模式

目前,从优客工场的收入来源来看,股权置换、租金仍是其主要盈利模式。由于初创型公司的盈利本身就很少,从中抽到的分红微乎其微,优客工场主要靠的还是租金。除此之外,优客工场也构建服务平台,通过给创业企业提供增值服务获得盈利,但盈利通道有待打开。

☞    并购整合剑指城市更新 

去库存逻辑


收购价值被低估的商业物业,重新定位和改造升级,提升物业价值,在此过程中通过资产证券化退出,盘活存量同时也为企业获取资金进行循环投资。


收购价值被低估的商业物业,通过城市更新盘活存量。近年,部分传统商业项目经营或销售情况每况愈下、甚至持续亏损,而此时,具有专业运营能力与资金优势的综合型商业地产企业、资本抓住机遇,伺机收购并发展壮大,通过城市更新盘活存量。


表:代表企业并购整合发展动向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商业物业被收购后,主要有两种运作模式:


第一种,集投资与运营为一体。投资机构同时作为管理运营机构,打通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与投资退出整条产业链。凯德和万科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第二种,投资与运营各尽其能。投资机构作为财务投资人,管理运营则交由专业运营商管理。如当前倡导轻资产运营的万达、大悦城等,则是以专业运营商的身份实现轻资产化。


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实现化解商业地产库存,需要的支持工具,即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可以将沉淀在项目里的巨额资金释放出来,解决企业的资本流动性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不良资产的盘活问题。目前,国内正起步的两类商业地产证券化是REITs(权益类证券化)和CMBS(债项类证券化)。短期来看,CMBS能解决商业地产开发商迫在眉睫的资金流动性问题,有助于盘活存量;长远来看,CMBS将会助推REITs落地和发展。目前,中国金茂于2016年8月发行了国内首单CMBS产品(高和招商-金茂凯晨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约4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3.3%,此次发行具有该类产品的标杆效应,将开启和加速推动商业地产金融化时代的到来。


☞    小结


通过政策调控助力库存去化是重要手段。对于增量市场,因城施策,优化供应结构。根据城市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对于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严控或禁止新增商业用地;对于供需紧张的一二线城市,适当考虑土地供应。对于存量市场,支持待开发用地、已开发商业用房使用性质改变,但对于调整项目界定、土地差价等细化问题,有待政策出台。政策优惠方面,通过出台减免非住宅房产税、取消企业所得税及土地增值税预征、降低“营改增”增值税税率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资金压力。


企业思路转变是根本之道。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商改住”、还是“商改办”,政策只是特定时期助力库存去化的手段,而非解决商业地产去库存的根本之道。简言之,商业地产库存去化的出路还是思维的转变,一方面通过合理定位,业态和功能的合理布局或调整,提升商业地产价值;另一方面通过资产证券化化解大量资金的沉淀,最终实现退出。


更多内容请查看

房天下产业网http://fdc.fang.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