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州:除了“米字”高铁,还能靠何崛起?

2017-07-19 黄圣 中国指数研究院

当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正发生改变,在全新的世界格局、中央战略和发展阶段下,中国城市面临新一轮洗牌。对于各城市发展路径的回顾、未来哪些城市将大放异彩、哪些城市将荣光不再,中国指数研究院将进行深入挖掘与解读,并形成中国城市研究的系列专题,敬请持续关注,而本期我们将带来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郑州的分析解读。


随着航空港区获批、米字高铁规划、自贸区获批、入选“国家中心城市”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实施,以及中原城市群获批成为国家级城市群,郑州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也切实进入城市发展的加速期。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唯一核心,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不断吸引龙头企业进驻,从而带动经济规模5年连跨3个千亿台阶,实现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在此,我们希望通过对“郑州模式”的解读为广大中西部城市的城市化以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图:2016年郑州经济总量在大中城市中居中,增速维持较高水平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郑州在经济发展上的表现可圈可点,GDP 5年连跨三个千亿台阶,经济排位在全国不断提高。2016年,郑州在经济发展中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在中部城市中仅落后武汉居于第二,且与武汉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从自身发展来看,郑州2011至2016年的短短五年时间就实现了三个千亿台阶的跨越,且经济增速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图:2011-2016五年间郑州突破三个千亿大关,并保持高增长态势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郑州市统计局


产业破旧革新

积极承接东部转移,引入龙头企业富士康

2011年成拐点之年


原有产业以煤炭、水泥、电解铝等重工业为主。如果十年前谈到郑州的产业,被大家最常提及的是年年带领郑州GDP增速超全国的煤炭、水泥、电解铝等重工业,这些产业也被视作当时的支柱产业。但随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加之近几年需求趋势减缓,导致郑州钢铁产业亏损、煤炭市场流失,传统工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状况,郑州急需改善产业结构,争取新突破。


2011年引入富士康,成为郑州的“拐点”之年。2011年以前,第二产业在郑州的占比总体呈现上升之势,而第三产业则呈现下降之势,2011年第二产业占比为近十年最高点。同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郑东新区建成后吸引金融业、服务业企业入驻逐渐发力,但更重要的是郑州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功引入富士康,并由此带来相关企业入驻,最终形成产业集群。


图:2011年是郑州产业发生变化的“拐点”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随着产业转移和龙头企业相继落地,2011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迎来爆发点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郑州市统计局


郑州能成功承接产业转移、引入富士康的原因有三:第一,郑州良好的区位条件及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为其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企业将制造厂设在郑州,一方面极大缩减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依托郑州交通枢纽的优势,公路、铁路、航空运输齐头并进,物流业极为发达,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第二,河南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超过一亿,郑州作为工业城市,装配加工业基础雄厚,加工人员技术熟练,为产业转移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第三,彼时郑州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均在全国排名居后,对比东部沿海城市,郑州成本优势较大。


富士康演绎一个企业带动一座城市:得此条件,郑州成功吸引富士康在2010年落地,由此迎来了郑州各类经济指标的爆发式增长。富士康的到来吸引了其他著名手机厂商如中兴、天宇、创维等集聚于郑州航空港区,形成郑州智能手机生产集群,使郑州电子信息工业在规模以及创新能力上都有了质的提升。2015年郑州生产智能手机超过2亿台,其中富士康苹果代工厂就生产了1.3亿,全球每七部手机就有一部生产于郑州。


目前,随着高成长产业逐渐落地,郑州承接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策略初见成效。2016年,七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2294.9亿元,占工业增加值超七成。其中,战略新兴产业(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首次超越高耗能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值达49%。


图:2016年郑州七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7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郑州市统计局

表:2016年郑州七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资料来源:郑州市统计局,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产业集聚催生了城市格局的变化,郑州主要产业集中在主城区以东的郑东新区—经济开发区—航空港区经济发展轴上,这三大区占郑州的GDP比重不断攀升,当前已至19.4%。其中,郑东新区以发展金融业、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为主,未来将吸引河南省内外大批高端人才,这类人有较强的支付能力。经开区以及航空港区则以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未来吸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工人转移。


图:郑东新区、经开区和航空港区三者合计GDP占郑州全市比重不断上升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郑州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基本布局在东部郑东新区—航空港经济发展轴上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资料来源:《郑州都市区(2012-2030)总规划空间布局结构图》,中国指数研究院整理


位于中国地理中心

“米字型”高铁网络四通八达

国家物流枢纽


郑州能够成功承接产业转移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交通枢纽地位有关。郑州位于中国地理中心,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腹地”,连接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贯通南北。有此优势,郑州得以成为全国性的交通枢纽及南北方物流运输节点,是中国铁路网络的“心脏”。


图:郑州高铁线路四通八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绘制


按照国家高铁规划,郑州将建成全国的“高铁心脏”,架构“米字型”高铁格局,分别从郑州向中国的四面八方延伸。当前郑州已经开通京广、郑西和郑徐高铁,通过京广将中国南北串联,通过郑徐高铁将中原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打通,通过郑西加强与西部联系。另外一个数据看,经过郑州的高铁车次539趟,通过高铁能通达的城市数超过120个,未来,郑万、郑合、郑太和郑济4条高铁线路也将陆续建设开通,“米字型”高铁网络的建成将使郑州到合肥、济南、太原、徐州等城市的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中部地区内部及与东部城市之间联动也更为紧密。可以预见,未来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铁3小时经济圈将覆盖方圆1000公里城市,近7.9亿人口。


表:郑州“米字型”高铁线路覆盖中部大部分节点城市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资料来源:《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随着交通枢纽条件的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就是郑州商贸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前郑州已成为国际化物流枢纽中心、中国商品集散中心之一,郑州航空港区也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6年,郑州新郑机场货邮吞吐量超过45万吨,远远超过其他中部省会城市,排在全国第七位。


图:2016年郑州新郑机场货邮吞吐量全国第七,远超中部其他5省省会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中国民用航空局


郑州升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枢纽经济是其前瞻目标。“米字型”高铁使得郑州坐稳国内交通枢纽地位,而《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要把郑州打造成“国际性枢纽城市”,作为亚欧大通道的重要枢纽,郑欧班列、新郑机场的全货机航线使郑州成为亚欧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近几年,郑州的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速超30%,而且发展到今日,国际地区货邮量已超过国内货邮量。2016年新郑国际机场开通全货机航线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班占50%以上;今年前4月,进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邮吞吐量已占新郑机场总货邮量的六成。此外,郑欧班列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向西,并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实现陆海相通,网络遍布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的121个城市。


图:郑州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实现陆海相通,成为一带一路先驱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绘制


产业集聚使郑州成为吸引省内人口第一站

城镇化空间大


河南是人口大省且城镇化水平低,河南人口在选择就业时多将郑州作为第一选择,人口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产业聚集度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各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落地,加上郑东新区的发展,郑州可提供就业岗位数急剧增加,吸引了省内外务工人员集聚。2011-2015年间,郑州人口由886万增至957万,年均人口增长18万,超越武汉、广州位列全国第六位,人口吸附能力强。


图:郑州2011-2015年年均增长18万人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河南城镇化水平49%,有近5000万农村人口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局


一方面,郑州所在的河南省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2016年人口超过1亿,常住人口近9500万,而且当前河南的城镇化率仅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河南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人口。而这部分人口在选择城市时,第一选择就是省会郑州。近5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在省内转移的占比持续提高,2016年累计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近6成选择省内转移,而在省内,郑州毫无疑问是吸纳力最强的城市。2016年河南省新增62万农民就业转移,其中九成选择在省内就业,不到一成会选择去省外务工。另一方面,根据中国电信的春节人口迁移数据,郑州春节期间人口返乡目的地除本省城市外,还有河北的邯郸、邢台,长三角的徐州等地,表明郑州的人口吸引力并不仅局限于本省,其区位交通、产业优势都不断吸引着省内外人员前来务工。


图:近五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占比持续增长,人口回流明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图:2016年河南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就业超九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布的《2016年河南省就业形势报告》


结语


综上所述,郑州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无可比拟的区位交通以及人力资源优势,同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引进龙头企业富士康,由此促使城市产业结构实现升级,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并吸引大量劳动力人口进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依靠龙头带动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值得中西部城市参考借鉴。此外,中原城市群获批国家级城市群,郑州晋升“国家级中心城市”等政策性利好也对郑州快速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郑州产业结构依然偏向中低端,经济首位度不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主体地位,高端就业岗位的缺乏使城市难以吸引高质量人才进入,同时经过2016年房价快速上涨后的高房价压力也使城市优势减弱,且从城市群的角度来看,郑州仍处于核心城市的虹吸阶段,虽然腹地广阔,但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足。未来,我们认为,在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后,郑州城市的框架还将进一步拉大,对于周边人口的吸引力还会增加,城市的潜力将继续提升,但郑州唯有进一步升级产业结构,补齐科技创新和高端功能短板,才能真正发挥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作用。


更多内容请查看

房天下产业网

http://fdc.fang.com/ 

或关注 中国指数研究院官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