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求贤,君子择城: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谁能胜出?

吴建钦、周宣 中指研究院 2019-03-30

一直以来,一线城市良好的就业机会成为各类人才争相进入的地区,而二线城市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产业升级及承接产业转移后,城市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未来,一线城市仍将以保持吸引力为自身的发展策略,其人才吸引格局也从面向全国扩大为面向全世界,二线城市将重点提高城市吸引力,其人才吸引格局从面向全省扩大为面向全省、全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一部分处于快速成长型的二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保持、提升城市竞争力,出台了一系列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包括租房补贴、落户政策、项目资助、人才公寓、一次性奖励等。在这样的政策框架下,流动带来的成本或代价越来越小,而代价越小,则流动性越强。


橄榄枝已经抛出,哪些二线城市的全国人才争夺战更容易胜出呢?我们将从政策本身的力度、城市本身与人才渊源、产业发展实力、城市形象气质等方面进行分析,站在个体的角度考虑城市的选择问题。


图:不同阶段不同层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格局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吸引力

二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全国层面累积形成了“人才池”。2016年,中国高校博士、硕士在校生达到198万人,该年度毕业的博士、硕士为56万人。此外,据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以下简称“海归”)总数达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新增海归人数已经超过高校毕业生预计增量。这是增量,存量来看,自高校扩招以来,带来了高学历人才毕业生数量的明显增加,在全国层面累积形成了“人才池”。


图:2016年国内专科以上在校生数及海外归国人员数

数据来源: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6


图:全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 (万人)

数据来源:统计局


人才与二线城市处于“暧昧期“。这些人才有一部分集中在一线城市,当中的部分群体并未取得户籍。这是处于彷徨的一个存量群体。增量来看,未来进入一线城市的人才将受到人口管控的影响,从目前的政策来看,一线城市普遍面临人口承载的边界问题,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由于其承载力无法同步跟上,人口增长速度已开始趋缓。因此,随着一二线城市收入差距的缩小,二线城市性价比的提高,无论是对新增的人才群体还是存量的人才群体都具有明显的吸引力,我们且称之为人才与第二梯队城市的“暧昧期“。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2017年高校毕业生招聘报告》,2017年毕业生简历投递量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广州、成都、北京、重庆、深圳、郑州、上海、长沙、杭州、贵阳。除一线城市外,成都、重庆、郑州均超过上海成为毕业生青睐的城市,人才流向的格局正在改变!


政策

格局渐变,二线城市开始了人才争夺



近期,二线城市开始密集出台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目前,我们梳理了天津、重庆、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长沙、无锡、郑州、沈阳、济南、西安、南昌、厦门、新疆16个省市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可以看出,中西部城市对“争抢”人才更为重视,长沙、西安、成都、重庆等多个城市专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或计划引进人才。长沙、西安、新疆更是制定了引进人才的目标,表明引进人才的决心,而从总体实施政策来看,长沙、西安两市在人才落户、住房、生活补贴和工作保障等方面也均有相应较大力度的政策支持。而东部城市在近期这一轮政策表现相对力度较少,多数仅调整了户籍迁移政策,放宽或部分放宽落户限制。

 


表:重点城市出台人才引进政策

数据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综合评判此次多个二线城市出台的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来看,我们认为,此轮政策有以下几个重点:


从户籍政策来看,长沙、郑州、成都、天津、无锡等地放开落户限制,均实现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放松力度较大;而武汉、济南、南京、杭州等地尽管政策也有一定放松,但本科落户仍需稳定居所、一年社保等条件。


从住房保障来看,为解决引进人才前期住房和生活问题,多数城市采取发放购房、租房和生活等补贴,或提供人才公寓。租房及生活补贴方面,长沙、南京租房补贴力度相对较大,将本科也纳入补贴范畴,其它城市多针对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购房方面,限购城市基本放开硕士及以上人才购房社保限制,同时给予购房补贴,沈阳则给予高校在校及新毕业生购房更多优惠;人才公寓方面,多个城市提出保障人才公寓用地,其中成都提出符合《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录》标准的人才可申请租住由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租住满5年后可申请按入住时的市场价格购买,在保障人才居住的同时使其享受更多的房产增值红利。


从就业保障来看,多个城市提出为引进人才在科研资助、创业扶持、工作经费、投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长沙、西安等地更有专门政策奖励引才荐才。总体来看长沙在这方面力度最大, 除高层次人才外,长沙还创造就业岗位吸纳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建设200家左右就业见习基地满足高校毕业生见习需求并给予见习补贴。


从其它配套方面来看,长沙、成都、重庆、新疆等地更积极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优化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就医等服务。


基本面

城市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



政策激励毕竟是短期的,无法作为城市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那么,除了短期的政策激励之外,人才会在什么样的长效机制下最有可能与部分二线城市从“暧昧期“走向”稳定期“呢?


第一,感情因素:看历史渊源。高学历人才与城市的历史关系主要体现为毕业于所在城市或省份,或出生于所在城市或省份。这两者需要结合起来看。例如,吉林省虽然有大量的学生毕业,但本省的高考生数却较低,这表明大部分的毕业生均为外地户籍,如果自身经济缺乏吸引力,后期仍存在流出的可能。而有些省份,例如江苏,虽然自身高考生数属于中等水平,但每年毕业于江苏的学生数却属于上游水平,再加上本省经济具备吸引力,后期对外省学生的吸力较强。


从统计结果来看,已出台人才政策的城市中,重庆、成都、杭州、南京、长沙、无锡、南昌等城市在本省(或直辖市)参加高考学生数、毕业大学生数两个方面均表现突出,后期在人力资源的储备上也将更加具有优势。此外,个别城市,如青岛、济南、郑州,虽然本省毕业大学生数较少,但参加高考的学生数却排名靠前,这些城市在引入本省籍贯人才方面仍有较大的优势。


表:感情因素与城市-人才历史关联性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表:已出台政策城市与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历史关联性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


✦  毕业于该城市或相应省份


高校多的二线城市所在的省份,不管是留人还是引“校友“回来都相对容易。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北京、上海两座城市高学历人才数量较多之外,其余省份如江苏、湖北、陕西、四川、广东、山东、湖南、浙江等省均有较庞大的高学历人才向省内外输送。因此,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来看,后期在吸引本省流出的人才方面也将更具有优势。


图:2015年各省市毕业生数(本科+硕士+博士,万人) 

数据来源: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


 出生于该市或相应省


一般认为,如果不是留在学校所在城市就业,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回家乡所在的大城市就业。因此,我们需要对比下不同省市每年参考高考的人数,以此来衡量未来毕业生整体回流的潜力。从统计结果来看,河南、广东、山东、四川、安徽等省份历年高考人数较多,虽然各省市考生被录取的比例差异较大,但基数是基本的保证(此处的分析我们暂且不考虑录取率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高考生数较多的省份,后期在就业选择时选择家乡所在省大城市或周边大城市的数量也较多。


第一梯队:河南、广东、山东、四川、安徽。这五个省份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均在50万人以上。大量的高考生后期将成为人才的存量,而河南的郑州等二线城市、广东的二线城市、山东的济南及青岛等地、四川的成都、安徽的合肥等二线城市都将成为这部分人才存量倾向于选择的就业所在。值得注意的是,郑州、成都、合肥三座城市均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内部的其他城市发展相对滞后,这为其集聚人才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第二梯队:河北、湖南、贵州。这三个省份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均在40-50万之间,由于河北受北京影响较大,在当前条件下,河北出去的毕业生选择北京就业更为有利。湖南的长沙、贵州的贵阳在省域内部均作为中心城市存在,且省域内部其他城市发展相对滞后,毕业生回乡就业就更容易集中到这些地区。


第三梯队:江西、山西、湖北、江苏、广西、陕西、浙江。第三梯队的城市江苏、浙江两省内部城市发展相对均衡,例如,浙江省内部杭州、宁波均是毕业生青睐之处,江苏的苏州、南京、无锡更是聚集了大量的高学历人才。而江浙在地理上又同属于长三角。因此,这两省后期省域之间、省域内部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战会非常激烈。而江西、山西、湖北、广西、陕西五省,省域内部均只有一座经济体量较大的城市,其余城市发展相对滞后。毕业生回乡就业就更容易集中到这些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的高考生数要超过许多省份,2017年达到了25万人,重庆对这部分考生后期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图:2017年中国各省市高考生数(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各省市公布的报考人数及相关排行榜综合整理


第二,经济因素:看产业集聚、产业实力(后期将是主流)。毕竟物质基础才能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人才要有好的工作机会,这就涉及到产业问题。中国城市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城市间的角力与比拼,背后依托的是经济与产业实力的博弈。产业发展对城市价值的影响日益凸显,目前,东部沿海城市已经进入依靠自主创新发展的阶段,而中西部中心城市也开始承接产业转移,城市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有产业才有收入。


从趋势上看,东部沿海城市主要面临产业结构升级问题,人才引进也是更好地服务于结构升级。而东部原有的传统产业也将进行国内城市间的横向转移,这种转移不仅包括向沿海发达城市也包括向中西部中心城市。由产业升级与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城市对人才需求的扩大使得城市的产业发展有了坚实的人力资本,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基础,而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后期也将迎来更多的产业转移机会。


从城市基本面来看,天津、重庆、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七座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万亿,自身的经济基础非常坚实,经济发展后劲足。长沙、无锡国内生产总值已贴近万亿规模,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将有明显的放大。其余城市经济体量相对较小。 


图:已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城市的经济基本面(2016年)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


第三,文化因素:看城市文化、城市定位。城市文化追求井然有序,注重公共管理,强调品牌文化,善治之城方能使人产生归属感。例如,杭州给自己的城市注册了独立品牌——生活品质之城。可描述杭州的特征定位语有很多,人间天堂、丝绸之府、女装之都、茶都等等。同样地,“古都”是南京最为大众化的城市定位。这样的城市,从历史的辉煌中走来,也将更有可能在未来的角逐中继续保持辉煌。


选择

做出正确的选择



中国已经从整体、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进入了结构性流动的新时期,这种流动与早期人口在迁移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人力资本适应经济发展结构的问题。未来的人口流动模式,仍将基于不同阶段经济的发展进程进行变迁。结构性流动已来,新的形势需要新的思路去引领。


城市: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城市,像企业吸引人才一样经营城市人力资本,提高城市人力资本存量。未来,城市经济体量加大的过程中,就业人口也将持续导入,如何为人口导入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使城市的成长拥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支撑成为城市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


个人:当流动成本被慢慢消融降低之后,剩下的就是个人的选择问题了。正如《你属哪座城?》一书中提到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流动的社会中,因此我们对于居住在何处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越是高度流动的社会,流动带来的成本或代价就应该越小。可喜的是,我们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前进,个体在城市之间的流动有了更宽广的空间。


企业:那些对人才有吸引力的城市,同样也是资金青睐的所在,要站在人的角度上考虑城市的吸引力问题,才能看得精准。未来第二梯队城市将进入角逐一线城市的时期,在资源总量有限的前提下,部分城市由于成长能力较强,将在角逐过程中分得更多的人力资源。企业应从中长期的视角来考虑未来的城市布局,把握城市政府的人口导向,站在人的角度上考虑城市的选择问题。从具体的城市来看,例如,长沙、郑州、成都、无锡等地放开落户限制,均实现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放松力度较大;长沙、南京租房补贴力度较大;此外,长沙还创造就业岗位吸纳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这部分城市政策力度大,且自身产业实力较强,在与人才的历史关联方面又较为紧密。特别是以长沙为样本的二线城市其后期的人才吸引潜力非常明显。


更多内容请查看

房天下产业网

http://fdc.fang.com/ 

或关注 

中国指数研究院官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