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责任担当之加大装配式建筑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装配智造的 中建四局 2020-08-30

近日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中国建筑等10家央企为

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作为国之长子

我们不仅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影响力

更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不遗余力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重温四局在过去几年

勇担央企责任的高光时刻

装配式建筑,是一场建筑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它使建筑从”建造”走向”智造”,它改变了传统建筑行业落后的生产方式,使房屋建造开启了绿色发展新征程。中建四局三公司利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扩建工程Ⅱ标段项目(以下简称“哈工大项目”)为试验田,积极开展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工作,推动装配式建筑绿色发展、创新引领、质量提升,走出了一条创示范、重科技、强引领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探索之路,引领了企业转型升级。

背景

如今,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装配式施工已成为“国家行动”,具有节能环保、提高建筑安全水平、缩短工期等一举多得之效,中建四局三公司作为央企,有责任发挥好装配式施工的引领作用,推动装配式建筑转型发展,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国内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研究还不甚完善,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且通过加大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研究、创新工作,有利于解决公司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上管控不足、经验欠缺的现状。同时,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合理方式,对公司拓展工业化市场,促进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作用。

责任行动

哈工大项目为公司首个装配式施工项目,项目共6栋单体建筑、建筑高度103m、建筑面积10万㎡,预制率为36%,装配率为66%,项目于2016年9月进场施工,2018年9月投入使用。

/ 哈工大项目全景图 /


■ 推进装配式建筑科技研究,助力装配式建筑质量管控

1.配备“精良部队”推进项目装配式科技创新工作

哈工大项目自成立之初,就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项目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项目配备了以学历为硕士研究生为主的科技创新团队,高标准、严要求推动项目科技创新工作。


科技创新最终是为项目管控服务,为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关,项目科技创新团队率先探索应用了装配式建筑质量管控的“四项核心技术、八项保障措施”。其中四项核心技术分别是BIM全专业深化设计技术、PC构件生产与安装技术、BIM与施工一体化管理技术、各专业穿插施工技术;八项保障措施为铝合金模板施工措施、轻质隔墙板施工措施、定型化安全防护措施、集成式外爬架施工保证措施、水电安装一次性预埋施工、质量管理保证措施、临时设施集成化措施、信息化智慧建造平台。这些都是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推崇的新技术。

因项目质量管控到位,项目技术创新团队荣获广东省省、深圳市优秀QC质量管理小组。


2.加强装配式建筑技术认定工作

按照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加强装配式建筑项目技术认定工作的要求,项目在面对技术认定缺乏操作细则的情况下,先行先试,组织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等相关专家,按照装配式建筑的审查要点对相关材料进行技术评审,并于2017年8月10日,通过专家评审并获得市住建局正式批复,成为深圳市工务署首个通过装配式建筑工业化认定和中期评估的项目。


2017年10月,项目获甲方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发来表扬信,充分肯定了哈工大项目在科技创新、装配式技术认定等方面的成绩。甲方还奖励项目80万元科研经费,专项用于项目工业化方向的专利、工法、标准、科研课题的编制和申报等。

/ 哈工大装配式施工亮相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


3.校企共建,优势互换推进装配式技术研究

2017年6月,项目与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达成合作,推进装配式施工实习与研究基地的建设,共同推进装配式技术创新工作的研究。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创新型、综合型的装配式建筑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满足装配式发展人才需求。


截止目前,项目已申报专利32项、已授权18项、已受理14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国内期刊发表行业相关论文5篇,其中《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机械吊装设备研究与应用》、《关于PCa技术的工业化住宅体系施工研究》、《PCa"内浇外挂”技术于工业化住宅体系中的应用与研究》3篇为国家核心期刊论文。


项目3人获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获得住建部装配式方面专家。


■ 全过程BIM管理,推动装配式建筑管理升级

因为装配式建筑对现场施工技术的精细度要求极高,因此,若能运用BIM技术提前对施工的各环节进行模拟,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返工。哈工大项目在设施过程中,首次直面“BIM+装配式施工”的双新挑战,采用全过程BIM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动一动鼠标,通过BIM建立3D模型,把构件具体信息与属性转化为可视化图纸,让施工员一目了然,更好的解读工程信息与设计意图,及早的发现设计中的存在问题,进而进行沟通协商,效果直观、效率更高。

/ 项目BIM管理技术/

利用BIM技术全过程协同设计,使建筑、结构、机电、装修各专业有效集成,确保一次成型;在构件拆分、机电模型、综合模型、碰撞检测方面,充分发挥BIM进行施工方案模拟及施工信息协同应用,项目实现了零返工;建立项目数据中心和BIM构件库,使设计、生产、装配环节的数字化信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实现协同。


截止目前,哈工大项目荣获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三等奖、中国BIM认证“荣誉白金级”大奖、第七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施工组“二等奖”以及“优路杯”全国BIM大赛“金奖”等BIM奖项。

/ 哈工大BIM认证荣誉白金级示范项目 /


■ 打造智慧工地,赋予建筑物以“生命”

哈工大项目利用技术手段,打造了公司首个“智慧工地”,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使项目迈向了数字化管理模式。


1.RFID技术赋予建筑以生命

装配式施工过程中,哈工大项目率先创新使用了RFID 技术。首先在生产车间对建筑构件植入RFID芯片,包含生产、验收、出厂、进场、吊装、构件质量等信息,并在每块构件上贴上二维码,参建者通过扫描二维码,随时能了解到各构件的相关信息,建筑犹如一个生命体,参建者可以见证“它”的不断成长。


项目还建立了RFID 人员管理系统,通过在安全帽中安置RFID标签、施工现场大门及楼栋主要通道装置RFID阅读器,实现整个施工现场总人数以及楼栋人数的统计,便于工效分析和劳务实名制管理。


2.利用VR进行施工模拟和安全体验

利用VR沉浸感,模拟装配式施工真实场景,施工人员可提前对施工工序进行模拟,找出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难点,使施工更加得心应手。


此外,用VR对工人进行安全警示教育,最大程度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安全事故,大大增强工人对安全事故的感性认识。


2018年4月25日,哈工大项目举办全国智慧工地观摩交流会。2018年12月,项目被推荐为全国“智慧工地”典型案例。


■ 主编国家标准,引领装配式施工未来发展新方向

由于国内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类单项技术虽然成熟,但标准不一,技术要求较为分散,且没有和工程总承包模式深度结合,不利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广和应用。装配式施工统一规范的“国家标准”编制具有时代必然性及现实紧迫性,公司发挥央企的示范引领和责任担当作用,2018年1月,在哈工大项目总承包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联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牵头编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标准》。

/ 中建四局参加国标编制启动会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标准》暂定13章51节,内容主要是对现有的国家标准《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的传承、发扬和细化,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工厂预制管理、安全与绿色施工管理、项目智慧管理、以项目利益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等内容。编制成功后将助力转变建筑发展模式,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培育节能环保的新型战略性产业,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准预计于2019年初完成编制。

♥ 履责成效 ♥

通过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手段,在收获众多科技成果的同时,哈工大项目实现了高品质履约,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

所获荣誉

哈工大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广东省、深圳市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广东省、深圳市优质结构工程,广东省、深圳市绿色施工示范工地,深圳市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等荣誉。

社会效益

哈工大项目参展第19届中国国际高交会,先后登上中央电视台、新华网、深圳晶报等十数家媒体,营造了良好社会舆论氛围。碧桂园、保利、恒大等大业主纷纷到项目考察、洽谈,项目先后接待考察百余次。

市场效益

通过哈工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企业具备了极大的社会及行业影响力,进而顺利承接了龙华变电站、保利香槟苑、恒大飞西保障房、北大海口学校项目、深圳市首个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公建项目梅香学校项目等一批装配式项目。顺利将承接的深圳坝光文体中心(EPC)项目深化设计为钢结构装配式项目。


哈工大项目通过加大装配式建筑创新,打造工业化品牌,站稳了高端市场,为公司塑造了标杆,为企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展望未来,公司将把已有的装配式建筑科技成果在在建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充分应用,同时继续加大装配式建筑科研力度、推行绿色发展,为企业转型升级、品质发展提供科技动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国家“十三五”装配式建筑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喜欢别忘了点好看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