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凤阳路的旧时光
说起凤阳路,笔者要先出一记外快了(“出外快”,上海话,占便宜的意思),先放一张照片,大家记得这是什么电影么?
对了,斯皮尔伯格的《太阳帝国》。80年代中期(如果没记错,是84、85年这样的),他来上海取景,当年上海的老房子、街道格局什么的,还保存的不错。照片上,挂蒋委员长的那栋楼,其实,就是当年的凤阳路、黄河路路口的黄河制药厂。
当年摄制组来上海,我外婆这里的居委会,还有我们的凤阳路二小,还有不少人去当过群众演员,有劲的是,我们班主任挑选的班长、学习委员,人家摄制组一个都没看上,一帮皮大王全部入选。
至今仍有印象,一早醒来去读书,走到凤阳路吓一跳——正宗“一夜回到解放前”。最咂劲的是一个跟我“赤屁股白相大”的小伙伴,演了一个在凤阳路擦皮鞋的,里面就他还有一句台词:“老板,皮鞋擦伐?”,至于有没有放出来,没考证过。当年,群众演员奔了、跑了一天,最终一罐可乐一只面包——当年,可乐可是“时鲜货”哦!
凤阳路,跨黄浦、静安两区。东起六合路,西至南京西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填浜筑路,以光绪二十三年,工部局总董的名字来命名,白克路(Burkill Road)。民国32年(1943年),汪伪政权接手上海租界时,以安徽凤阳改今名,凤阳路。
上海滩过去的地名里,有十一条马路是用工部局、公董局总董的名字来命名的,除了白克璐,还有像宝昌路(现在的淮海中路)、狄斯威路(现在的溧阳路)等等。那么,这个“白克”(Burkill)又是谁呢?
伯基尔(Albert William Burkill)英国人,生于上海。从1897年开始,成为了“祥茂洋行”股东。1907~1908年间为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1911~1912年间为工部局副总董,又担任工部局电气委员会主席数年,在有关电气处的事务上颇为活跃。
其实,伯基尔的父亲就是“祥茂洋行”的创始人之一,上面这张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块基石现在还能找到,位于南京西路的上海美术馆建筑下——老上海都知道,这栋建筑建于1933年,当时是跑马总会大楼。1927年,重回上海的伯基尔出任跑马总会的主席,而立这块石头的,就是伯基尔的太太凯瑟琳。
和老上海提到凤阳路,很多人都会想到黄河路路口,与国际饭店隔街相望的那栋老房子,“应式花园”,凤阳路338号。
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洗礼,老宅仍然完好无损。如今,老宅以其恢宏的气度、温婉的风格,成为左右时尚的地标,被誉为寻找老上海记忆的最佳观测点。
这里过去的主人叫应子云,上海滩曾经赫赫有名的地产商,1880年生于宁波鄞县。19世纪末,通和洋行已是上海滩声名显赫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应子云白天在此上班,晚上补习英语,凭借着坚韧与努力,深受洋行器重,后一举成为通和洋行的首任买办。
应子云还充分利用同学和同乡的关系拓展业务,在通和洋行历经近十年经营后,拥有了相当可观的积累,那时在天津路、直隶路富康里和山东路、福州路永乐里、北京东路、西藏中路宏兴里、石门一路、南京西路业华里等地,都有应家的产业。
说起来,应子云与蒋家沾亲带故,其二夫人姚氏还是蒋介石二夫人姚冶诚的堂姐。应子云还和戴季陶(实则蒋纬国生父)、中国农民银行总经理李叔明等交情深厚。尽管如此,应子云一直信奉只做生意,不介入政治圈。
早在1918年,应子云就曾考虑造楼,一来为长子营造婚房,二来彰显应家荣耀。不成想,开工后工程一增再增,预算一加再加,最终耗时3年、投入10万两银子才建成这座豪宅。据应家小辈回忆,为了赶上应大公子婚礼,应家还煮红烧肉给工人吃。
新宅由通和洋行设计,五开间假四层、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其豪华与坚固,在当时上海滩的花园住宅中,只有外滩汇丰银行可与之媲美。应家在这里住了33年,1954年房屋以十七亿伍千万元人民币,出售给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家搬至上方花园21号,一直住到1994年。应子云于1969年因病在沪去世,终年90岁。
相比应氏花园,另一栋深藏在凤阳路724弄内的老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2009年,凤阳路724弄9号被拆除,作为政府储备用地。
这幢房子是新式石库门楼房,建于1932年,占地约220余平方米,共三层,总使用面积约300余平米。建造时,其门窗玻璃、瓷砖、地砖、玻璃天棚均从英国进口。上下两层均有独立淋浴及卫生设备,亦有独立厨房,管道煤气。三楼为花房和凉台。该房屋在1947年,葛福田先生主编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上册59页中,标为“卢宅”。
为什么要说这栋被拆掉的房子,其实,这栋房子的经历,几乎就是上海很多老房子的缩影: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也不属于顶极老洋房,但它无论从建筑质量和设计方面都是上乘的,处处可见上个世纪初,建筑师的用心所在。而房子的主人的经历,仿佛就是那个年代的缩影。
卢家在解放前创办了裕新染织厂,文化革大命一开始,造反派就进了他们家,其中,裕新染织厂的造反派,更是驻点抄家,抄了8夜7天,所有财物洗劫一空。随后,房子又被红卫兵征用,囚禁育才中学的两名教师,并将二楼作为革命委员会开会及批斗场所。
70年代,珍宝岛事件爆发,政府动员“深挖洞、广积粮”,全民皆兵,家家户户都要自制砖头上交,以供建造防空洞之用。这时,凤阳路724弄9号就变成了堆放泥土、土法制砖的工地。同时,从1970年起,静安区张家宅房管所,开始将一些住房困难的居民分配至此,十余年间,为政府解决了八户居民的住房困难,房租由房管所收取。
1978年,政府为入住的8户居民分配了新的住房,至1983年,最后一户迁出。至此,整栋楼房已面目全非,无法恢复昔日的辉煌。
凤阳路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这里的石库门里弄。19世纪末,上海滩已经有旧式里弄出现,当时就发端于东部与黄浦区毗邻的新闸路、成都北路、白克路(今凤阳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一带。
凤阳路上比较有名的旧式和新式里弄,包括老修德里(凤阳路541弄14号,已拆迁),德仁坊(凤阳路724弄),亲仁坊(凤阳路724弄),怀德里(凤阳路200弄),同春坊(凤阳路228弄),1905年造的永年里(凤阳路376、406弄),聚兴坊(凤阳路434弄),逸民里(凤阳路448弄)等等。
笔者一直记得凤阳路另一处弄堂很有名,同福里,虽然它的门牌号码是南京西路的,但是,我们小时候总习惯叫“凤阳路的同福里”。去年年底,这里也开始了动迁工作,这片石库门一直是黄浦区“人民广场历史风貌保护区”内,比较完整的一片石库门住宅区。
凤阳路一直往西走,靠近南北高架这里,现在是长征医院,过去,这里是住在黄河路、凤阳路的每个老上海都熟悉的“同济医院”——至今,老上海口中,依然习惯叫它“同济医院”,而不是66年改的新名字,“长征医院”。
这块地最早是“宝隆医院”。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是一位德国医生,他在上海建立了同济医院和上海德文医学堂(即今天同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前身)。
1899年,宝隆在德国领事馆的支持下,对中国官员施加压力,在白克路获得了一块地,建立医院,医院的医疗设施是八国联军的伤兵医院留下来的老器械。以“同舟共济”为名,医院定名为同济医院——“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意为“德意志、德国、德语”)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同舟共济”。
医院建立后,宝隆开始筹备建立一个培养中国医生的医学院。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开办,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这就是后来的同济大学。
宝隆病逝后,同济医院被改名为“宝隆医院”,以此来纪念他做出的贡献。一直到1922年,学校才正式迁往吴淞镇。而细心的朋友经过凤阳路一定会发现,在现在长征医院住院部入口的对面,有一栋老房子(如下图),这房子在1908年时,就是“同济德文医学堂”的校舍,当年它的地址就在白克路(今凤阳路)上。
二军大的长征医院是在1959年9月,迁至凤阳路415号的,当时对外院名用的就是“上海同济医院”——相当一部分老上海口中的“同济医院”,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1966年9月,对外院名改为上海长征医院。1969年10月,医院随第二军医大学迁到西安市。1975年7月,医院迁回上海原址,对外仍沿用上海长征医院院名至今。
“看懂上海”开通了线上微社区“旁友帮帮忙”,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浏览,并留下您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您也可以留下您对上海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您是老克勒,那请一定不要“吝啬”,让我们一起把上海的人文面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