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kankanews_sh Intro 在这里,看懂上海。 社区精选 今朝这篇信息量很大,所以,原本不打算写精选的,但是,阿拉的好朋友“@RACHEL”在微信上,送了一盒这个给我们! 赞伐?!想念伐?!嘿嘿,6位数电话哦,老上海还记得伐?! ——“望饼止饿”分割线—— 南京路分东西两段,老上海习惯称的“南京路”,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南京东路,而南京西路,原来叫“静安寺路”,1945年更为现名。 怎么会有南京西路的?这和两件事情有关:外侨赛马,还有太平天国战争。上海开埠不久,一批热衷于赛马的英国侨民,于1848年在当时的租界外,租地82亩(今南京路、河南路、宁波路、山西路围合的区域,同年划入租界),兴建了上海第一个跑马厅,前往外滩的通道,被称为花园弄,即南京路的前身。 (1870年的“南京西路”,其前身就是“花园弄”) 1853年,小刀会占领县城,2万华人涌进租界,造成地价暴涨。随后,从1860年开始的两年里,李秀成率领太平天国大军,连续攻陷苏南、浙北的大部分城市,大批士子担心自己为太平天国所不容,于是,数以十万计的居民闻风而逃,蜂拥前往上海租界避难,租界内人口增加了10倍以上——租给这些富裕的中国难民,兴起19世纪上海规模最大的一次房地产热潮。 1862年,公共租界利用出售第二跑马厅的部分余款,在第三跑马厅的北侧,修筑了一条用于驱驰马车的大道,东面经过泥城浜上的木桥,连接租界内的大马路(南京路),西面一直通往古老的静安寺。这条新辟道路被命名为“Bubbling Well Road”,中文名称为“涌泉路”,或“静安寺路”。 上面这张照片拍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很明显,那个时候的静安寺路,仍然大体保持着低密度的郊区风貌。这条马路真正的大发展,开始于1900年后,外商对华投资的大幅度增加。 一战爆发前的十余年间,在上海经商致富的洋行大班们,纷纷选择静安寺路兴建大型独立式花园别墅,不久,这条马路沿线,就形成上海最早的一片高级花园住宅区。 “静安寺路”的英文名字,一记头暴露了这里过去有一口“涌泉”;而要讲静安寺古井,还得要先讲讲,如今位于南京西路的静安寺。 静安寺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寺庙,始建于三国东大帝吴孙权赤乌十年,到北宋太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为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时,因为原址吴淞江(现苏州河)北岸寺基,受江水冲刷而可能坍塌,就将寺庙迁至现址。到元朝时,这里的香火已经很盛了。 “涌泉”,曾在南宋时是“静安八景”之一,又称“沸井”,原址就在静安寺正门南面的南京西路上。一直到公共租界开始扩张,开始修筑静安寺路的时候,涌泉的地下水源被切断,景观逐渐被破坏。 1920年代和1930年代,静安寺路两侧风貌,又迅速发生变化,从以独立式花园住宅为主,演变为以公寓和新式里弄为主。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沿路陆续开设众多商店,渐渐形成上海西区的商业中心。 不过,静安寺路商业街的气氛,与东面喧嚣的南京路(今南京东路)截然不同,经营方向趋向高档,以高级舞厅、电影院、咖啡馆和时装店闻名。1934年,静安寺路东段派克路(Park Road,今黄河路)口,落成了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Park Hotel)。 这个时期起来的房子,除了国际饭店和我们介绍过的大光明以外,还有南京西路104号的“华安大楼”(今天的金门大酒店)、南京西路150号的“西侨青年会”(今上海体育大厦),南京西路325号的“跑马总会”(今上海美术馆,1933年),以及建于1928年就是现在的南京西路702、722号,过去这里是上海犹太总会及会所,建于1911年。 上海犹太总会,又称“上海犹太商会”,是联系犹太人开展犹太人活动的最主要的组织形式。设在地处繁华闹市一幢别致、高档的2层楼房内,地址为南京西路722号。这是幢砖混结构的件组合,南面沿街,建筑前有较大的庭院,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建国后,这里曾是市政协办公楼、上海市联谊俱乐部。改革开放后,成为春兰集团总部。 准确的说,在未成为犹太总会前,其原系浙江镇海籍人士,上海巨商、著名爱国人士叶澄衷先生之子叶贻铨的私宅。叶贻铨,也是拥有巨资的商人,曾独家经销美孚火油,利用积累资金投资房地产、钱庄和经销船舶业,并独资开办上海最早的一家火柴厂(燮昌火柴公司),又创办了澄衷学堂等。 发家之后,叶氏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建造“叶家花园”,二是在静安寺路,建造一所“全国体育会和赛马总会俱乐部”。但租界工部局洋人,以建筑高度超过上海跑马厅为由,横加阻拦,故只是造了2层而停建。抗战爆发后,叶家在江湾的跑马厅被夷为废墟,资本一时匮缺,此时汇丰银行又逼其偿还借款,叶贻铨无奈只好将市中心俱乐部,出售给犹商作犹太总会。 1937年8月13日,空前激烈的淞沪会战爆发,在持续3个月的战事期间,上海租界以外的地区几乎全部化为废墟,上百万来自闸北、南市以及虹口日本势力范围的大批商贾和难民,为避难蜂拥而入形势如同“孤岛”的租界,静安寺路附近人口更为稠密,不少名店从市内其它地段,迁入静安寺路营业,商业更趋繁荣。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立刻进占租界,静安寺路的鼎盛时期就此结束。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正式接收上海租界,将“静安寺路”更名为南京西路。 (上世纪30年代的照片中,静安寺门口的“涌泉”依然还在) 这里至今仍保持着租界时代大约20米的路幅,绿化良好,东端是由跑马厅改建的人民公园,西端则是由万国公墓改建的静安公园。只有西康路和铜仁路间的一小段,在1954年修建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馆)时被拓宽。 说到静安公园,我们社区里的老法师“@#1760”就曾提到,“静安公园最初就是外国坟山,那个石亭子至今还在。”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但这位老法师说的一点没错。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英美租界工部局在静安寺对面,辟建“静安寺公墓”,又称“外国坟山”。 1954年,这里被正式改建成为“静安公园”。即便如此,依然还是有几大看点,可能也只有老上海知道这些往事了:一是在公墓的南端,曾经有一座红砖哥特式教堂(见上图),内有火化间,1978年被拆除,改建为二层楼的茶室。此后,茶室又被拆除,建成了现在的阿波罗大厦,门面在延安中路,游人已无法进入。 二是进入公园,甬道两边的数十棵“法国梧桐”高耸,绿树成荫,树龄皆在百年以上。三是园内西北部,有一座唯一留存的,由白色大理石墓室改建而成大理石亭(见下图),该庭雕刻精细,结构别致,内设大理石桌、凳,面积约20平方米,从中可见当年“外国坟山”的精致。 1978年,静安公园内首次开设“电动转马”,就在公园东南部,当年吸引了不少游客,玩一次还得排很长时间的队。1999年,公园重建时被拆除。此外,14世纪静安寺寺僧寿宁,曾将寺内以及周边一带的“沪渎垒、芦子渡、赤乌碑、陈朝桧、讲经台、绿云洞、涌泉、虾子潭”,定名为“静安八景”,如今,这“八景”微缩成了“八景园”,就设在公园内。 过去,这里不仅有外国坟山,还有中国庙会,就在静安寺门前一段,在1881年形成。那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附近的乡民开始来到寺前,设摊出售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这个老上海都熟知的“四月初八庙会”,前后一共存在了83年之久,直到1963年才告结束。为什么要关?理由也很充分,由于静安寺地处闹市,庙会期间数万人参加,直接影响到了交通和社会治安。 (照片来自“张宝清的博客”,记录的正是当年庙会鼎盛时期的场景) 论老房子,南京西路上的第一批建筑是花园别墅——说来肯定有人不信,主要因为很多房子都被拆掉了。其中最有名的,要属“斜桥”(今吴江路、石门路口)这里的3座“豪门公馆”:盛宣怀公馆、李鸿章的五弟李凤章公馆和邵友濂公馆。这些家族多年比邻而居,互通婚姻,在清末民初显赫一时。(关于吴江路过去也叫“斜桥”的典故,可以看我们写过的《两个斜桥》) 此外,还有一批带网球场的独立式花园别墅,这些大多是洋行大班们的住宅区,如“沧洲别墅”(1900年建,已拆除,今锦沧文华大酒店)、英国汇丰银行大班住宅(1906年建,已拆除,今上海商城)。 (照片为爱俪园中的迎旭楼)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犹太房地产大亨哈同的“爱俪园”。如今,这里的上海展览中心,已经找不到“爱俪园”的影子了。当年,大班们常常在下午带着妻子,乘坐敞篷马车,互相拜访,喝漫长的英国式下午茶,是这条马路上的典型风景。 哈同、罗迦陵夫妇没有生育,但收养了不少孤儿。他俩相继故世后,随着这些子女争夺遗产,爱俪园开始走向衰败。上海沦陷时期,一场大火更是烧尽了它昔日的全部辉煌。惟听说今日园中喷水池,乃旧园留下来的仅存遗迹。至于是否属实,显然已属于“爱俪园之谜”了。 唯一还保留下来的例外,是现在被用作上海市外办的“郭宅”,南京西路1418号。这里曾是永安公司的老板,郭氏兄弟的花园住宅。郭乐在澳大利亚卖水果发家,后回到香港创办环球百货公司。1917年应孙中山先生的邀请,郭乐与兄弟郭泉等来到上海,开办了上海四大民族资本百货公司,永安公司。 “郭宅”就在哈同花园隔壁,是一幢三层混合结构,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式花园住宅,建于1926年。住宅用主体建筑在北侧,园林及水池庭院等小建筑,则布置在南侧。 建筑内部装修考究,尤其是底层的门厅和大小客厅,一律采用上等木料作护墙板和嵌花地板,平顶都施以彩绘浮雕,每间房间的平顶的图案各不相同。住宅内的客厅、卧室全部设有壁炉,楼梯宽阔并带有转角平台,扶手栏杆均施以雕刻。 从一战结束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20多年间,静安寺路上由东向西,落成了数十幢高级公寓。东莱大楼(1927年,今南京西路587号)、静安新村(1938年,今南京西路612弄)、静安大楼(1931年)、同孚大楼(1934年)、德义大楼(1930年)、麦特赫斯脱大楼(今泰兴大楼,1933年)、大华公寓(1932年)、中央公寓(1931年)、重华公寓(1911年)、花园公寓(1926年,已有单独一篇文章介绍)、平安大楼(1925年)、安登别墅(1937年)、爱林登公寓(今常德公寓,1935年,张爱玲旧居)。 其中的“同孚大楼”(英文名:Yates Apartments)最为别致。 这是一幢半月形的公寓,共9层,设有电梯。大楼为现代主义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贴深褐式面砖,立面强调横线条处理。因三面环路,即南京西路、石门一路与吴江路,处于边角地形,故采用点状型布局,使得在该地形十分局迫的情况下,提高容积率,以获得较多的建筑面积。 大楼原名“中国银行西区分行”,曾更名为“吴江大楼”,1935年由中国银行出资建设,后因地处同孚路(今石门一路)上,故而得此名。建筑由陆谦受、吴景奇设计,大昌建筑公司承建,并于1936年竣工。1994年,“同孚大楼”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和“同孚大楼”隔马路对望的,就是德义大楼(Denis Apartments),南京西路770-778号,建于1928年。大楼共10层,高39.7米,建筑面积11774平方米,并设有三部电梯及取暖设施。大楼为装饰艺术派建筑,走廊铺有马赛克,外墙面砖为褐色。转角处两层窗口上有一花岗岩带饰,其上原先有四座立雕人像,现已不存。 德义大楼由英商康益洋行设计,1994年,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楼下介绍文字中的一行字吸引了我的注意:“是上海较早设单身宿舍的公寓大楼”。当年洋行的单身宿舍,具体体现在哪里?很多资料都没写,走进去你猜会知道其中的奥妙。 大楼立面朝东,和石门路平行的那一部分,是带有卫生间的一室户,等级相对较高,附属设施包括了一座主楼梯:锻铁/木结构扶手,水磨石地面;一座电梯;以及一座防火梯:锻铁扶手,水泥地面。 而南京路、石门路转角,以及和南京路平行的一部分,是不带卫生间的一室户。附属设施只包括了一座主楼梯,和一座电梯井。现在主楼梯已经成为了住户的储物间和晾晒间,电梯井则早已停用。 至于外墙那四座雕像,这张老照片依然能清楚地看到,二楼顶部的四座雕像位置。据老上海回忆说,1966年的某一天,也就是文革开始后,狂热的红卫兵爬上了大楼的外墙,“把那四尊以希腊女神做模特的石雕像给砸烂了”。“大楼内部从上到下,也贴满了打倒走资派和封资修的大字报,差不多每家都逃脱不了批判、或者抄家的厄运。” 南京西路上的老房子和新式公寓太多,再详述下去,估计这一篇都容纳不下,有些甚至可以单独出来写,我们今天再换种“口味”,说说当年“静安寺路”上的其他建筑,比如电影院。 1914年,西班牙商人拉莫斯(Ramos),在静安寺路和白克路口(今凤阳路),开设了“奥令配克影戏院”(Olympic),这是第一家开在上海西区的电影院。不过,20年之后,这座盛极一时的电影院,因年久失修停了业。1939年改建成大华大戏院,1951年改名新华电影院。 上面的照片,显然是在当年那座著名的天桥上拍的,照片左侧,你能看到新华电影院的招牌。即便是现在问起它的所在,老上海都会记得:“南京西路石门路,后门就是凤阳路”。影迷们也还都记得,第一次走进新华影院,看到洗手间的镜子很有艺术性,非常漂亮。 只不过,这些好东西现在早已消失,这段南京西路的两边,早已改建得面目全非。只剩浮华,没有灵魂,请允许我用当年的一张“新华电影院”的电影票,来追忆一下逝去的岁月。 1930年代,静安寺路舞厅业发展迅猛。继大华舞厅后,先后开业的有被誉为“远东最高乐府”百乐门舞厅、仙乐斯、新仙林、大都会舞厅、维也纳舞厅(今市化工职防所和555商厦)、夜总会舞厅(今春兰集团上海总部)等。1949年以后,社会风尚转变,这些舞厅纷纷停业。 说起舞厅,特别想说说当年的仙乐斯,它的变迁,仿佛就是静安寺路一路变迁的历史——让我再啰嗦几句,虽然今朝信息量有点大了。 仙乐斯舞厅建于1935年,是沙逊爵士兴建的私人俱乐部,名为“仙乐斯舞宫”。相传,当时上海房地产大亨“跷脚沙逊”,和友人去百乐门大舞厅消遣,不料,由于他打扮一般,且是个跛足,服务小姐爱理不理。沙逊一气之下,立即扬长而去。后来,他憋气竟然建了一座“仙乐斯”舞厅,与百乐门一东一西对垒。 “仙乐舞宫”从私人俱乐部转变成舞厅是在1937年5月,并迅速蹿红为上海滩档次最高、生意最旺的娱乐场所,对外号称“非但中国无敌,且可独霸远东”。可惜,好景不长,对外营业仅两三个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对上海娱乐业造成严重破坏。往后,仙乐舞宫几易其手,到抗战胜利后,连舞宫带地产,都由中国商人邓仲和买断。 解放以后,社会风尚巨变,仙乐舞宫的生意更为清淡,自1950年6月起,兼营书场以维持开支。到1953年,舞厅宣告停业,改为“仙乐书场”。1956年,仙乐书场由私营变为公私合营,以后再成为全民企业。与此同时,其名称也在不断变身,先是1960年由“仙乐书场”,更名“仙乐剧场”,专演牵线木偶戏。如今仙乐斯早已“脱胎换骨”,“仙乐舞宫”四个字,永远定格在老上海的记忆中。 如今的仙乐斯广场,合并掉的还有我们这代人记忆中的时尚地标:上海杂技场,过去就在南京西路、黄陂北路口。上世纪80年代,这里曾经是给大人、小孩,带来不少欢乐时光的所在。 这里是上海唯一的杂技马戏专业演出场所,1964年始建于南京西路400号。初建时为一个半固定式的场地,钢架外砌围墙,内安装简易板条凳,1979年,杂技场重新翻建,杂技演出厅外观为圆形建筑,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上下两圈白色墙面,中间嵌以蓝色玻璃通长条形窗。西立面正门口建有大雨蓬,上立“上海杂技场”招牌字。 上下两层观众席可容纳1654只座位。后台还连通200平米的练功房和专门关养动物的动物房。上海杂技团曾常年在这里演出。历年来,这里是上海市接待外国贵宾,观看文艺演出的重要场所,上海各界还在这里举行大型歌咏比赛。上世纪90那年代后期,在共和新路新建了上海马戏城,这里就此废弃。 “看懂上海”开通了线上微社区“旁友帮帮忙”,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浏览,并留下您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您也可以留下您对上海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您是老克勒,那请一定不要“吝啬”,让我们一起把上海的人文面传承下去。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