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延安中路拾旧
和延安东路一样,延安中路原来也是一条小河浜,在1899年和1914年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分别向西扩展以后,也如同“洋泾浜”一样,成为两租界的界限。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福煦路)
历史上,延安中路曾几度易名。1910年到1920年期间,名字叫“长浜路”;1920年到1943年,改名“福熙路”(Avenue Foch);汪伪政权接手上海时,改名“洛阳路”;抗战胜利后一直到50年,这里叫“中正中路”,随后正式改用了现在的名字。
“福煦”这个名字,取自法国陆军统帅 Ferdinand Foch。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率部队协助霞飞将军赢得马恩河会战胜利,战争后期任协约国联军总司令,对协约国最终战胜同盟国有重大贡献。法国曾有航空母舰命名为“福煦号”、巴黎至今还有“福煦大道”,是一条非常有名的街道。
“延安中路”,这四个字陪伴了笔者少年时代,最快乐的时光,写了这么多条马路,不能不重拾这个承载着回忆的地方,虽然它已经完全不是记忆中的模样了。而笔者的记忆,是从“念吾新村”、“多福里”、“汾阳坊”,这一排新式里弄房子开始的。
“村”、“里”、“坊”的取名是承悉传统,仿照旧说。里坊自古有之,“五户为邻,五邻为里”。老式石库门大多称“里”“坊”,改良式石库门则以“村”、“新村”、“别墅”相称。自石门一路向东毗连的这三条里弄,在旧时,属于中上档的新式石库门里弄,住户中不乏名人。无论从里弄起名和房屋结构来看,颇显老上海的味道。
“念吾新村”取名不落俗套,“汾阳坊”更是取名用典,并不是一个地名而已。唐代大将郭子仪,据说拥有“七子八婿”大团圆,是为福;官封汾阳郡王,故有“郭汾阳”之称,后被尊为尚父,是为禄;享年84岁,是为寿——历来以“郭汾阳”被比喻为“福、禄、寿”三全,里弄冠名“汾阳”,当溯源自庇。
记得与“念吾新村”东边相隔的是“福明村”,延安中路424号,继之是以狭隘“弹格路”相隔的“致远中学”。这个学校就是当代作家汪曾祺,在1946年7月至1948年3月间,做中文教员的那间私立中学。汪曾祺在《星期天》里写道:“这是一所私立中学,很小,只有三个初中班。地点很好,在福煦路。往南不远是霞飞路;往北,穿过两条横马路,便是静安寺路、南京路”。
但凡写到老汪离开昆明。转赴上海的这段漂泊经历的,也都提到这间中学。可惜,“福明村”和“致远中学”均已被拆除净尽,而今是贯穿南北的绿地,芳草萋萋,俨然花园模样。听同楼的邻居过去回忆说,与“致远中学”隔街相望的,还有一座“九星大戏院”(福煦路341号),曾是著名越剧演员尹桂芳、竺水招的“芳华剧团”的长驻剧场,经常挂客满牌。
(照片由“@食砚无田”发布在其个人微博上)
大戏院旧址的隔壁,就是我妹妹的出生地,“中德医院”(延安中路393号,后一度改为“卢湾区产院”)。这座典雅的小楼,现在成了整片地块,唯一被保留下来的建筑,现有装饰一新的中、法文对照的门额,再抬头看看,你就知道了,这里早就变成了一家高档会所。
回过头来,再说说“念吾新村”,这里原是上海滩著名“颜料大王”邱信山、邱渭卿兄弟发家时,于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所建的产业。“汾阳坊”由马汝舟测绘行设计,砖木结构,1929年建成;“多福里”为砖混结构,1930年竣工;而“念吾新村”则是砖混结构,1932年竣工。
其实,邱氏兄弟在离延安中路不远的地方,威海路上,还有一套著名的别墅,这就是现在“硕果仅存”的民立中学原址。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邱氏亲属定居沪上,仍没有忘却本家族的传统和习惯,他们常常走出都市繁华、嚣尘聒耳的环境,到沪郊驰马习武。为此,邱家还买下“大西路”(今延安西路)上的一处园林,养了十几匹马,专供自己练习骑射,外出打猎,在当时上海滩的富户中也属鹤立鸡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在南京、上海、武汉、西安、重庆等地公开设立“八路军办事处”。同年8月,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就设在了福熙路(今延安中路504弄)多福里的21号。
在两上两下的石库门住宅内,二楼东厢房是李克农、赵瑛夫妇的卧室,他们离开后由刘少文居住。办事处主任为潘汉年,实际负责人为李克农,刘少文为秘书长。1939年底,八路军驻沪办事处结束活动。1962年9月7日,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旧址,被列为上海市委文物保护单位。
过了茂名南路,延安中路上的“经典”就开始多了起来。明德里、模范邨、康乐邨、四明邨、慈惠南里等等,这些新式里弄,过去我们微社区里的老朋友们都聊起过。往西走,延安中路720弄7号,这里是民国时期的教育总长章士钊的旧居。
章士钊和上海颇有渊源,清末时任上海《苏报》主笔;“九一八”之后,章士钊来上海当律师,36年的时候,因为一桩官司,收养了当事人之女为养女,取名章含之。章含之后来当过毛泽东的英文教师,是外交家乔冠华的继妻。据住在这里的老上海回忆说,章含之曾到此寻根,并在大门边的石狮子前留了影。
再往西走,延安中路816号,是一栋不显山露水的漂亮建筑,这里就是沙船大王、严同春的花园住宅。
此房建于1933年,正是“九一八”、“一二八”日军侵华事变之后,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大量失去生计的农民流向上海,成为廉价劳动力。中外房地产商此时在上海租界内,大肆建造房产牟利或享受,严同春的此处房产,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为适应业主“五世同堂”的要求,住宅楼第一进的底层有大厅、后厅、接待室、会客室等12间,第二进有客堂间、客次间、书房和餐厅等10间。二层前楼12间,后楼15间,三层前楼12间,后楼10间,均为起居室、卧室和休息室。整个住宅楼共有房间71间,仅卫生间就有30多间,而且71个房间都能贯通。
严同春是当时上海滩的巨富,他以沙船业起家,业务日隆,后來又投资于房地产和钱业。除了这处房产外,他在上海还有一处大宅子,在花衣街,过去是“沈家大宅”,沈氏是上海滩当年水运的四大家族,他们鼎盛的时候,严同春只能算是小辈。
解放后,这里曾作为上海市仪表工业局办公大楼,1998年筑建延安路高架时,该宅被保留下来。如今,你站在高耸的大楼前,很难想象,高墙里面,却是另一番庭院深深,古跡斑斓,小桥流水,俊秀兼备的场景。这里的建筑,“西学为用、中式为体”,长年沉睡在喧嚣的城市之中。
2007年8月,这幢花园洋房曾以2.5亿人民币的天价入市,2014年年初,一度估价超过4亿...或许因为太贵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买主。即便是打造成精品酒店,或者会所,或者干脆作为机构办公的场所,必然会花一大笔钱重建它的体面。
贴着严家的830号,过去我一直以为是和严家花园一体的,后来才通过“@高参”的微博知道,这里是“染料大老板”谢善葆的宅邸。
同样建造于1933年,由谢善葆自己一家和他弟弟一家在此居住。1955年,公私合营时期,这里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收管理。
该栋住宅共三层,建筑面积很大,约有1800平方米左右。通过设在一层东侧的主入口大门,直接进入走廊,再通过走廊进入各个房间。遗憾的是,谢善葆居住的一栋建筑,因为要建延安绿地已被拆除,其弟所居的北栋,现在有18户居民混合居住在住宅内。
延安中路850—876号的“市房公寓”,被前面茂密的緑树覆盖,所以很少被人们所注意,但如果走近这联排公寓,绝对让人惊艳。建筑由中国早期留美建筑师范文照设计,外墙是深褐色泰山面砖,原商铺橱窗是无框的大玻璃橱窗,凸显欧美现代店铺的风格。原来一共有三排,现在可惜只留下了一排。
范文照,现代建筑师,对上海近代建筑中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曾应邀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建筑师李锦沛合作,设计了八仙桥青年会大楼;1928年,参与设计南京大戏院(1949年后,改名上海音乐厅);1941年建成的美琪大戏院,注重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和观众厅的声、光、暖效果,造型简洁,表现出全新的现代建筑风貌。
除了严同春的老宅,延安中路上还有一处“庭院深深”的地方,这就是躲在549号“上海杂技团”里面的“煦园”。
“煦园”建造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占地面积4340平方米,建筑面积590平方米,具有江南园林和英国乡村别墅混搭的风格。园主原来是浙江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洪桢良,其子洪君彦是章含之的前夫,章士钊前婿,洪晃的生父。(有意思的是,之前提过,720号是章士钊的旧居,这样算来,“亲家”就住在对马路)
(洪晃和父亲洪君彦)
(1948年,洪桢良在煦园的留影)
洪君彦写过本书,《不堪回首——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文中提到他父亲解放前是浙江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家住“洪家花园”。书中还附有洪君彦10岁时,在花园假山旁的留影,书中提到的“洪家花园”,可能就是如今的549号“煦园”——至于为什么叫“煦园”,或许是和延安中路过去叫“福煦路”有关。
(洪君彦童年在洪家花园假山前的留影)
1951年以后,这里成了上海杂技团的所在地。当时,市政府以“邓家班”和“邱家班”为基础,在延安中路上建立了“上海人民杂技团”。
建团时全团人马仅有潘全福、邱胜奎、邓文庆等47人,潘全福为代理团长。随着孙泰、田双亮、莫悟奇、莫非仙等著名艺术家的陆续加入,“上海杂技团”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迅速成为在全国具有很大影响的团体。
(“熊猫吃西餐”,这是杂技团留给我们童年,印象最深的节目。照片拍摄于1978年,大熊猫卫卫和它的训兽员。)
而就在上海杂技团的隔壁,延安中路555号,过去这里是中福会儿童艺术剧场。再早些年,这里是“金门大戏院”,由五福游艺股份有限公司租地建造,并于民国21年(1932年)2月开幕,观众席1050座,专映电影。
解放后,这里一度由剧场工会维持,1951年5月,董事长马祥天因反革命罪被处决,五福公司结束,10月变身“公私合营”,次年改名“延安电影院”。1957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交由中国福利会投资改造、扩建舞台,改名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场,1958年2月启用,观众席减至900座,为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专用剧场。
我们这代人熟悉的《马兰花》、《小白兔》、《长发姑娘》、《花木兰》等等优秀儿童剧,当年都是在这里上演的。1964年5月10日,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在此观看儿艺演出《小足球队》。1978年,剧场经改建,增设二楼观众厅,座位增至1397个。1988年大修,到1996年,有关部门测定此地为“危房”,9月起停业。
“看懂上海”开通了线上微社区“旁友帮帮忙”,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浏览,并留下您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您也可以留下您对上海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您是老克勒,那请一定不要“吝啬”,让我们一起把上海的人文面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