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角场的变迁

在这里,看懂上海 看懂上海 2020-08-26


1927年,新建立的国民政府想要抓住上海这条中国的命脉,开发江湾,建设“大上海”,作为中华民国的“第二首都”(经济首都)。“大上海”的“市中心区域”并不在江湾旧镇的中心,它的中心设在江湾区的东部,靠近黄浦江的7000亩规划区内,后来称此为“江湾五角场”。


江湾五角场的规划,是由美国规划专家和中国设计师一起制订的,比较科学和先进。如“五角场”是五条马路形成的放射广场,它用三条马路:黄兴路、其美路(今四平路)和翔殷西路(今邯郸路)分别接通杨浦、虹口和闸北;用两条马路:翔殷路、淞沪路通向“大上海”腹地。




在五条放射主道之间,各有横向的马路加以联结,如同蜘蛛网一样,结成密度平均的中心道路网络。它不像一般的城市道路垂直平行分布,成“棋盘状”。广场联结的“蛛网状”社区,其好处是马路的分割比较细致,更多的房子可以临街,容易销售。


只可惜1932年爆发“一·二八”淞沪抗战,北上海成为战区,虹口、宝山、闸北、杨浦几乎所有的新式事业都受到日军战火的严重破坏。建设中的“大上海”被殃及,江湾繁荣又一次受挫。


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后,中国政府继续建设“大上海”。几大市政项目,如“上海市政府新厦”、“江湾体育场”、“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市博物馆”都在这一时期落成。正当《中央日报》大肆吹嘘一个新的世界级大都市将在五角场兴起的时候,1937年的“八一三”抗战爆发,市北又成了主战场。



八一三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在江湾、闸北等地区大肆轰炸、炮击,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政府被迫搬迁,上海特别市政府大厦也被炸毁。图为在大厦北侧的广场南端上耸立着由著名雕塑家江小鹣设计铸造的孙中山先生铜像,也被炸断。


总是从吴淞口进入上海的日本人,一贯偏爱住在虹口、闸北、杨浦、江湾地区。八年中,他们一直企图把这一块日占区改造成“小东京”、“东洋乐园”。他们修复了“大上海”的南部地区五角场附近的旧建筑,还号召本土的民众来“大上海”享受洋场繁华。计划中要迁移56万日本人到江湾五角场。一时间,五角场到处是小灯笼、小酒铺,路上是脚着木屐、身穿和服的妇人。然而日本人根本没有建设“大上海”的雄心,他们只想霸占、掠夺。江湾的蓬勃青春,正是断送在日本军人的蹂躏之下。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又爆发。1949年共军进入上海,国民政府梦想建立的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计划也随之成为泡影,被人遗忘了近大半个世纪。直到去年,“新五角场”才破土动工,但不同的是这个“新五角场”不再是计划中的上海市中心,而是作为一个辐射性商业城来发展。历史似乎又兜了个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江湾五角场与“大上海计划”


大上海计划图


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大上海计划》,划定今江湾五角场东北地带作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域。该计划各项工程于1930年上半年开始建造,在一片农田间修筑了一系列道路,并以新市政府大厦为中心,完成了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市医院、卫生试验所、国立音专、广播电台、中国航空协会等建筑。在数年间陆续建起了一座不可思议的上海新城,而与租界中的另一个市中心遥遥相对。



A、旧上海特别市府大楼(今上海体育学院内)

B、上海市博物馆(今长海医院内)

C、上海市图书馆(今同济中学内)


由这三处所构成的主题建筑群气势雄伟,是国内少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国宫殿式建筑,其在营建时亦是当时最先进的政府办公大楼。


▼ 旧上海特别市府大楼



旧上海特别市府大楼坐北朝南,博物馆、图书馆分立东西两翼,各相去1公里左右。大厦为中国式样的梁柱结构建筑,分为左、中、右三段,屋面亦分三部。其外表第一层为平台,围以栏干,其上三层为梁柱结构,屋顶盖以绿色琉璃瓦。


大厦各层面积共达8982平方米,当年造价78万元。1930年7月7日奠基开工,中间因一·二八事变停工约5个月,1933年落成。


市府大厦内会议室


▼ 上海市图书馆



当时的上海市图书馆全景坐落于府西外路(今长海路)以南,府南左路(今黑山路)与府前右路(今恒仁路)之间,坐西朝东,与博物馆相对。


平面作“工”字形,而前部两端横展向前后突出,成厢屋状。此馆大部分为二层,中央设门楼二层,全部建筑物系钢筋混凝土防火构造,该馆1934兴工,1935年落成。1947年同济大学附中被迁至此,1950改名为上海市同济中学。


原来的上海市图书馆现为同济中学图书馆


▼ 上海市博物馆


市博物馆(右)与市政府大厦(左)


长海路174号,原为上海市博物馆,解放后曾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其坐落于府前外路(今长海路)之南,府前左路与府南左路之间,坐东朝西,与图书馆相对。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



博物馆原貌(上)与遭到日军轰炸后的博物馆(下)


仿北京城鼓楼造型,重檐歇山杏黄琉璃瓦顶,四周平台用仿石望柱栏杆围护。博物馆中部及前面两翼为二层建筑(二翼突出部分原为一层,后改建为二层),另有门楼二层,全部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构造,外墙用人造石砌筑。该馆1934兴工,1935年落成。


▼ 飞机楼



1933年1月1日,中国航空协会在上海成立。1935年,在市中心区博物馆旁(今长海医院内)建造会所及陈列馆。由此,“市中心区”内又多了一栋奇特的建筑“飞机楼”。大楼同样由设计了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设计师董大酉负责设计。


90年代修复一新的飞机楼鸟瞰图


1937年八一三凇沪抗战爆发,市中心区为侵华日军占领。战后逐被废弃,“市中心区”连同这个名词一起消失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而江湾五角场地区,既以原“市中心区”西南角的五条主干道交汇处为中心构成的区域,又得到了继续发展,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建设,逐渐成为了一个庞大居住区的中心。


难能可贵的是,跨越了几十年,区内仍然保持着有别于上海其他地区的文化形态,有复旦、同济等著名学府的校园融合在大众社区中,在区内昔日曾举办过中华民国第六、七届全国运动会的上海市运动场(今江湾体育场),也曾经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


▼ 上海市运动场


从前的上海市运动场即为现在的江湾体育场


上海市运动场坐落于市政府西南方的虬江北岸,东接国和路、北连政立路,西界淞沪路,占地300亩。1934年8月动工,1935年8月完成,耗资80万元,是当时远东最大的体育场。


不上不下的感受

在上海的CBD(中央商务区)中,五角场比较“弱势”,它不能被归入“下只角”,也算不得“上只角”,但这不意味着它没名气和人气。作为有一段特定历史背景的所在,关于它,是很值得说道说道的。


五角场似乎永远是川流不息、人声嘈杂的,没有停歇的时候——谁让杨树浦工厂云集,又有成片的住宅呢?公交、卡车也多于此取道,绕过中心的那座大花坛,或驶向市区或开往郊区。这种情形持续到前些年,花坛变“巨蛋”,商厦纷纷矗立,嘈杂披上了繁华的外衣。



如今的五角场夜景


但即便成为CBD也没能让五角场高贵冷艳起来,因为,某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是改造不掉的。在上海人的传统观念里,五角场的地位总显得模糊。“上只角”肯定轮不到它,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本地居民还管到市区为“去上海”。


80年代五角场环岛鸟瞰图


今非昔比,五角场已华丽转身,可如果搞个CBD排行榜,它好像也没啥突出。走在邯郸路、翔殷路或淞沪路上,很难找到逛徐家汇、梅恒泰、虹桥长风的“高档感”。


那么将五角场归入“下只角”?也欠妥。抛开别的,其周边的大学密集度在市区内就无可匹敌:复旦、同济、财大、上理、上体院、二军大……其实所谓上只角和下只角从未有明确划分,介于原法租界和老南市之间的,便是五角场这类“模糊地带”。


五角场的显眼,缘于八九十年前的“遗产”。当年为与西南方的租界别苗头,为大上海另造一中心,中国选定了东南角,并设计出“五角场”,即由五条马路形成放射状广场,其中三条分接杨浦、虹口和闸北,另两条通向市区。昔日的宏大构想已烟消云散,为承载这宏大构想而摆出的姿势却至今留存,使后来者无论新填入什么都有“不匹配”之嫌。这种尴尬的象征就是江湾体育场。论资历它完胜上海体育场、虹口足球场,知晓度则远不如,特别是申花队搬离江湾训练基地后。


流水不腐的市井

但五角场及其附近居民并没觉得尴尬,甚至还挺惬意。江湾体育场的确看似不够辉煌,可它变身为可自由穿越的体育休闲公园后,难道不比顶着“远东第一体育场”名头时离普通市民近得多?


五角场的交通虽至今难以理顺,下沉式广场的指路牌也仍然有些绕,但至少四通八达,不是吗?生活就是如此,花花草草总能找到好地方生长。这亦是五角场的好处,它具备了其他CBD所缺乏的贴近性。


下沉式广场


比起高楼太多、历史太浅的陆家嘴,无论怎么改造,五角场总能唤起上海人的某些“集体记忆”。它又是市井而随性的,不像梅恒泰那般西装革履得不自在。尤其是离开主干道,拐入国济路、政通路等小道,烧烤、火锅、川菜、面食、料理等摊位和店铺沿街而立,每逢傍晚便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你大可穿得松松垮垮一路吃去,待满头大汗再躲入商厦“蹭空调”。


想安静也行。沿淞沪路到创智天地,连排的现代化建筑隔离了近处的喧嚣,逢年过节,中央广场上也会有演出。不妨继续走,绕过许久未完工的工地,到对过的大学路逛逛。两年前这里还冷冷清清,如今已遍布着雕刻时光、猫空、灿烂千阳等文艺小店。大学路走到头,就是车水马龙的政民路和政云路,三者的交汇恰好给五角场增添了一个诠释。


大学路




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看看新闻APP,进入“看懂上海频道”查阅看懂上海往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