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记忆:曾经的南市区

在这里,看懂上海 看懂上海 2020-08-26
前言

南市区曾经是上海市的一个市辖区,范围包括上海老城厢的全部及现在的陆家浜地区、浦东上南地区等,它也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城区。


2000年,上海市政府宣布取消南市区,将原南市区黄浦江西岸地区并入黄浦区,而原南市区黄浦江东岸地区早在浦东新区建区后不久的1993年3月已经并入浦东新区。自此南市区从上海市行政区划中消失。




南市区的由来


上海人都知道,老早底有一个南市区。人们还知道,南市主要在老城厢一带,历史上属于华界,曾经是贫穷落后的“下只角”。至于南市的由来,为什么叫作“南市”?可能大部分人就不甚了然了。


❖ 南市与北市

“南市”之名产生于近代,古代上海是没有这一名称的。顾名思义,“南市”是相对于“北市”而言的,最早“南市”、“北市”指称的是华界和租界的钱庄业。据1858年统计,上海共有钱庄120余家,大致华界、租界各半。在此前后,出现了“南市钱业”和“北市钱业”的俗称,这就是“南市”名称的来源。


南市钱业公所(又名沪南钱业公所,原位于北施家弄,2002年迁至古城公园)和沪北钱业会馆


19世纪中期的太平军东征和小刀会战争,导致江浙难民和上海城厢富户大量涌入租界,形成了“华洋杂处”的格局,租界也因此空前繁荣起来。上海出现了南北颉颃的两个市面,即以十六浦为代表的“南市”和以宝善街(今广东路中段)、福州路为中心的“北市”(又称“北海”)。1879年《申报》载文评论上海商市:


“南市以沙船号家为第一大生意,而花布糖米百货以类从焉;北市以丝茶为大宗,而烟土洋货属焉。”


自此,“南市”和“北市”具有了商市的涵义。


沙船业曾经是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


法租界与华界交界处舟山路(今龙潭路)原是“南市”和“北市”的界线。1861年法租界扩张至小东门外,方浜成为界河,陆家石桥被称为“界桥”,桥南为“南市”,桥北为“北市”。


辛亥革命以前,“南市”的地域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界说。


狭义的南市是指县城外法租界以南至董家渡(后延伸至高昌庙)的狭长沿江地区,是不包括县域的。人们一般称县城为“城里”,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民国初。由于这一狭长地带犹如半岛突兀城外,洋人称之为“南岛”。


而广义上,南市泛指租界以南的整个华界,包括了县城在内。清末有一首市景竹枝词:


“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北方”。


词中称南市“有城”,那自然是包括县城的。辛亥革命后成立的 “南市市政厅”、“南市清洁所”,也是城内外统管的。上海城墙拆除后,城内外已无地理隔碍,广义的“南市”概念日趋深入人心。


清末上海城墙




再见,南市区


“南市”经历了从钱庄业、商市到地域名称的演化过程,但直至抗日战争以前并未成为行政区的名称。


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接收上海县和宝山县属部分市乡,成立17个区,其中沪南区包括原南市地区,还包括了正在开发的新西区,即高昌庙以西至龙华、徐家汇一带。从此南市地区不再归上海县管辖而成为上海市区的一部分。


抗战爆发后,1943年汪伪政府收回租界,上海市区调整为8个区域,第七区定名南市区,从此上海有了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南市区。1945年抗战胜利,翌年,上海市连同旧租界共划分为32个区,南市区改为邑庙区和蓬莱区。


1960年1月13日《解放日报》关于调整市区行政区划的报道,其中蓬莱、邑庙区合并为南市区


至1959年12月,上海调整市区行政区划。蓬莱、邑庙两区合并为南市区,1960年1月1日正式挂牌,历时40年。


2000年,黄浦、南市“撤二建一”,将南市区黄浦江西岸地区并入黄浦区(而原南市区黄浦江东岸地区早在1993年3月,浦东新区建区后不久已并入浦东新区)。自此南市区从上海市行政区划中消失。


1995年南市区行政区划图


虽然“南市”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已经不复存在,但作为地名仍在一些场合使用。在一些老上海心中,对这块土地依旧秉持着原先的称呼与记忆。




文庙十六铺 曾经的南市记忆


从2000年至今,南市区三个字也已消失了好些年头,我们已渐渐淡忘,而原南市区在大上海的历史地位以及她的陈貌旧颜还有多少人去回忆、去记得、去光顾?当我们的眼球被这片土地上如今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吸引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还会去回忆、去记得、去光顾同样曾在这片土地上曾经辉煌过的、现在还存在着的、将来是否还会存在的,灰墙黑瓦板屋,弄深灯暗窗影?



旧上海绸布行业有三大商号: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人称“三大祥”,其中协大祥创始1912年。柴宝怀、丁丕山,当年在小东门外盘下“四大正”洋布店旧址,开出新商号,取名“协大祥”,由孙琢璋任首任经理。



文庙,是许多80后的记忆,小辰光总喜欢三五成群的去文庙兜兜转转淘淘宝。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三十一年(1294),此后几经迁移,至清咸丰五年(1855)重建于今址。民国时期改为上海市民众教育馆。文革时部分建筑被拆除,至80年代文庙成为上海著名的旧书市场的所在地。



据载,地名学上“十六铺”的首现,是在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为防御太平军进攻,当时上海县将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总数为十六。“十六铺”后成为小东门外近沿江地带的习称地名延续至今。



老西门冠生园食品公司民国7年由粤籍商人冼冠生始创于南市九亩地(现大境路处),民国12年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民国20年在老西门开设冠生园第四支店。1986年四支店与中华食品店合并,改名为冠生园南号(复兴东路中华路口)。1988年扩建为老西门冠生园食品公司。马上过年了,不知道现在的人家里还有多少习惯备些冠生园糖果的?



老西门街市,东至曹家街,西到西藏南路,南抵蓬莱路,北达方浜路。随着当年华界与租界、东门至西门电车通车,此处成为邑城与租界之间的陆上交通枢纽,商业渐趋兴旺,一批特色名店如张兴记丝线店、老同盛南货店、大富贵酒楼、永和祥棉布店、老大房茶食店、冠生园食品店、西门子钟表店等开张营业。


解放后,商业网点布局经过不断调整,地处六叉路口的老西门闹市周围,享有盛誉的老字号林立,第八百货商店、乔家栅、冠生园、老同盛南北货总号、全泰服装公司、菊花美发厅、勤凤缝纫用品商店等。



图为1950年湖心亭和九曲桥

豫园的湖心亭至今仍旧是许多老上海戒不掉的习惯,隔三差五要去茶楼孵孵太阳、嘎嘎三湖。湖心亭算得是上海现存最古老的茶楼,位于豫园景区荷花池的中央,两端连着九曲桥。湖心亭是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在凫水亭旧址上重建的,由大布商祝韫辉等人集资建造。直到道光年间,湖心亭还是专供经营青蓝大布的商贾们聚会商议的场所。清咸丰五年(1855)以后,湖心亭开始改为茶楼,取名“也是轩”。清末,“也是轩”由商人刘慎康接盘,改名“宛在轩”。



南市区第六粮店,复兴东路1004号,1954年开办。位于曹家街东,翁家衖斜对面,曾担负周边3000多户居民和3个伙食团的粮食供应任务,月销量近10万公斤,早上6点钟开门,傍晚五点半打烊。现在南市区和粮店都只能是回忆里的事儿了。



上海老饭店,原名荣顺茶馆,清光绪元年(1875)开设在旧校场路,后迁至福佑路,以擅烧本帮菜肴蜚声沪上。因常来就餐的顾客昵称“老饭店”而得名。当家名菜有糟钵头、红烧河鳗、八宝鸭、扣三丝、青鱼秃肺、八宝辣酱、生煸草头、虾子大乌参、炒圈子等等。



还有第五百货、老同盛南北货总号、葛德和陶器商店、南市螺丝商店、王大隆刀剪店、小南门钟楼、红房子妇产科医院、福民街……就不再一一细数了。


以前有人在网上发帖写道:“我出国十年回来,我的家乡南市区怎么没有了”?还有人说:“我的祖辈,我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老南市度过的,现在留下的只是回忆和感叹”……我想,这些感受,与之感同身受的人并不在少数。



部分图片来自黄浦区档案馆



←长按二维码订阅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还可下载看看新闻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