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白渡桥的风雨历史

在这里→ 看懂上海 2020-08-26
上海人的记忆中始终保留着这么一座桥———外白渡桥。外白渡桥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的桥梁,也是当今中国唯一留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式桥。




关于桥名“外白渡桥”的来源至今仍存在着许多的争论,现今已知最早是由上海工部局在1873年对原先木桥的称呼。其中最为广泛认可的解释便是:“任何河流的上游称之为里,反而言之河流的下游则为外。”在学者薛理勇的《外滩的历史和建筑》一书中有如下的表述:在一些情况下,汉语的内部和外部,指的是距离某一点的远或近的程度。这种用法至今仍旧可见于上海的一些地方,而外白渡桥即属于此类。因此更靠近上游的便称为里白渡桥,而位于河口的,便自然而然的称作为外白渡桥。




“头摆渡”


说白渡桥还必须要提一提“头摆渡"


在近代以前,苏州河上并没有渡桥,需以摆渡过河,于是河边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渡口。当初苏州河北岸只有“虹口”和“引翔”(引翔港:长阳路双阳路口一带)是最早形成的镇市,所以当时最早的渡口就在苏州河东入黄浦江处——约在今天的乍浦路桥东侧。


1880年,头摆渡原址附近的样貌


后来在头摆渡的两面又出现了第二个摆渡口,位置大约在今江西路、河南路之间的苏州河边,于是这个渡口和周边都被叫做“二摆渡”或“里摆渡”。


但是随着后来桥梁的建成并被广泛使用,渡口和地名“头摆渡”、“二摆渡”就逐渐消失了。


1920年,头摆渡原址附近的样貌


不过直至今天,苏州河北岸的虹口地区仍有一条叫做“头坝路”的小路。“头坝”与“头摆(渡)”谐音,此路就是因原来此地的“头摆渡”(头坝义渡)而得名。该路南首在筑路前,就是渡口的所在地。因为有了渡口之后,便逐渐形成了头坝路的雏形。



现在由于房产开发,头坝路只剩小了短短二三十米的一小段。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和原来的“头摆渡”一样,从上海人的记忆中消失。




三代外白渡桥


现今横跨苏州河的这座外白渡桥,其实已经是第三代了。


第一代

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它是由供职于怡和祥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祥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多为祥行经理或鸦片巨贩)凑资组起的“苏州河桥梁公司”(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桥梁建造为主的公司)投资建造的。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外白渡桥前身 花园桥


造桥纯粹为牟利的威尔斯等人曾声称,上海道台特准许其专利,人行需交“过桥税”,且只向华人收税,外桥车辆及仆役一概免去。继之,上海居民愤起抗争,粤人詹若愚就在今日的山西路口设置义渡,免费接送两岸过路华人,以示不屈。因市民不再付钱,乃称之为“白渡”。


第二代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年建成的公园桥


租界工部局迫于众怒难犯,于1876年在威尔斯桥近侧造了木质浮桥,过桥免费。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定名为“公园桥”。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遂称之为“外白渡桥”。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收购后拆除。这也是第二代桥——“外白渡桥”的由来。


第三代

到了光绪年间,木桥几经补修,以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局决定另建钢桥代替。光绪32年,打下第一根桩,第二年竣工。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筒支铆接钢珩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经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桥。


1906年,建设中的外白渡桥


1907年建成的外白渡桥


钢桥建成之后,经历40多年从未大修。1937年上海沦陷,当时中国人过桥都要毕恭毕敬地向在桥头站岗的日本兵鞠躬,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毒打或罚跪,甚至被狗咬。而在桥的东南面,就是记载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屈辱历史的黄浦公园。


在上海市档案馆里可以找到的有关外白渡桥的照片中,有淞沪抗战期间大量难民从闸北潮水般向南通过外白渡桥的情景,也有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从外白渡桥进城的画面。




百年外白渡


文学影视作品中,外白渡桥总散发着上海独特的文艺情调,成为这座城市的符号与象征。矛盾长篇小说《子夜》的第一个场景便描写了外白渡桥,《半生缘》、《上海伦巴》和《苏州河》里的外白渡桥,浪漫里透着伤感。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影片《太阳帝国》中,二战时外白渡桥上慌忙逃难的人群和从桥上走过的日军部队,仿佛是对真实历史的再现。



电视剧《新上海滩》剧照


人们印象里,外白渡桥只是上海外滩风景区的一部分。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还承担着重要的交通作用。据1987年的交通测试显示,当时每昼夜外白渡桥交通流量就已达到2.7万辆次,可见它是连接中心城区与沪东地区的交通要道。


千吨驳船借涨潮之力将外白渡桥拖回上海船厂大修


历尽沧桑的外白渡桥早已超期服役,2008年3月,已逾“百岁高龄”的外白渡桥正式封闭交通。同年4月,外白渡桥除桥墩以外部分被从原处拆下,并送往上海船厂进行大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大桥受损部件被更换,剥落的油漆被除锈,并涂刷与原本色彩没有偏差的防水油漆。到2009年3月大桥以原貌回到原地,桥的寿命将有望再延长50年以上。



如今,年逾百岁的外白渡桥默默承载着城市的荣辱,其交通功能已退居其次,如今的它乐当观景台,每天让中外游客架起相机,对着彼岸新楼拍照留念。在许多海外游子心中,外白渡桥的身影却已化成一缕抹不去的乡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二维码订阅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还可下载看看新闻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