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兜马路活动第三期 老克勒带你情迷复兴西路

看懂上海 2021-04-19

就在要下雨不下雨的纠结中,看看新闻旗下“看懂上海”微信平台联合湖南街道推出的“老克勒带你逛马路”系列活动第三期来了!11月20日一早小伙伴们一行就从复兴西路淮海中路口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网友聚精会神听陶云飞老师的讲述


优秀历史建筑人文学习团队负责人陶云飞、陈理兆、陈伟敏三位老师,陪同着十几位通过网上报名后选出的网友来到第一处建筑——复兴西路24号麦琪公寓。说来也巧,断断续续落了好几天的雨也停了。



大家站定在麦琪公寓街对面,这倒反而更能看清建筑外貌。麦琪公寓竣工于1936年,楼高10层,为近代塔式高层公寓。陶云飞老师介绍说,因基地在道路转角处,面积又较小,建筑师“因地制宜”地设计成点状,这样既可获得较多的建筑面积,又可点缀城市街景。在近80年的风雨中,公寓大楼保养得很好,被人们称为“上海滩四大老公寓”之一。


陶老还说到,建筑外形处处显精致,细细看,外墙贴的都是马赛克瓷砖。果不其然,听完了老法师的讲解,网友都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横拍竖拍。


一些网友还特地跑去公寓马路斜对角

这样能拍出更完整的麦琪公寓正面


麦琪公寓往前走百来步,一行人跟着三位老法师弯进34弄,踩着地面微湿的落叶,透过绿荫便是同为“上海滩四大老公寓”的卫乐公寓。



建于1934的卫乐公寓是较高级的近代点状塔式高层花园公寓,大多户型均有两居室共设的凹阳台,底层两户,均有斜侧凸窗日光浴室。整个建筑立面构图,突出中轴线,两边对称、虚实结合,给人以简洁、端庄的效果。


里弄很浅 几乎没有足够的距离拍到公寓全景


当陶云飞老师为大家细细介绍时,小编看到公寓外有晾晒的衣物,便好奇问身边的陈伟敏老师如今公寓里的住户都有哪些,是工薪阶层、还是中老年人,或者是街道里弄的干部?陈老摇摇头笑说“哪能啊?么点身份地位啊住伐进个的额,覅看看是老房子,住了该额才是处级干部、文人作家之类的”。


之后,步入复兴西路44弄时,陶云飞老师就边走边介绍说“个条弄堂里七幢别墅非常有特色,通通风格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结构不一样”。



这里就是孙中山长子孙科的二夫人蓝妮亲自督建的“玫瑰别墅”,也是她与孙科先生曾经的爱巢。蓝妮在兴建玫瑰别墅时适逢在八年抗战中,当时上海前法租界尚未卷入战火,而又正值全球“Art Deco”风格方兴未艾,玫瑰别墅灵活运用了多款Art Deco结构与线条,让这七座别墅成为一时经典。


蓝妮晚年居住的44弄2号


小编问陶老,那么当初蓝妮晚年回到上海定居住的是哪幢?陶老指着回答:“便是这幢2号了,这幢别墅共三层,蓝妮当年住一层,还有两层租借出去了,据说90年代时这里的租金就高达3万/月。”


说完了玫瑰别墅大家跟着陈伟敏老师来到62号湖南街道办事处,上世纪30年代这里曾经是“旧修道院公寓”。



陈老细细介绍道:事实上这幢典型的西班牙建筑和教会并没什么关系,南北各由一幢二层和一幢三层的建筑组成,二幢建筑之间以连廊连接。这种连廊就是风格的体现,因为西班牙面对地中海,受季风影响多雨,且夏日炎热。每幢每层均由两个居住单元组成,有三室、四室、五室等多种户型。


陈伟敏老师在修道院公寓前为网友做讲解


要说此行略有可惜的便是原计划中的147号柯灵旧居如今正在整修,建筑外侧的脚手架多多少少还是遮挡到些建筑外观。


柯灵旧居建于1933年,缓坡屋面,出檐很小,外墙米黄色拉毛砂浆,有螺旋柱、半圆券门窗等。该幢建筑外观看似独立的花园住宅,但内部具有明显的公寓建筑特征。


整修前的柯灵旧居现门面被脚手架遮挡


该住宅曾为陈伯藩所有,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敌、伪财产”被政府没收。先有上海女实业家董竹君入住,后有著名作家柯灵和夫人陈国容入住。


继续往前行至复兴西路武康路口,陈理兆老师带大家拐进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大门,庭院里的草坪上伫立的这幢典型英国式花园别墅就是威尔金逊住宅,阴天的蒙蒙雾气里看上去反而更显英国乡村别墅的气息,和雨后湿润的草坪相得益彰。



威尔金逊住宅建于1930年,大大的双坡屋顶,红砖砌筑烟囱,北立面有红色半露木构架,南立面浅黄色拉毛墙面。威尔金逊是个英籍会计师,1914年自伦敦来沪,创办了汤笙洋行,又兴建了这座宅院。早在晚清时期,就有不少英美人士在沪设立西方会计师事务所,其服务对象包括洋行、江海关、盐务、铁路、邮政及私营工商业。


草坪前陈理兆老师为网友讲述眼前别墅的历史


直至陈理兆老师讲解完,好几位网友还意犹未尽,其中一位80后网友表示,他对老上海的路啊建筑啊特别感兴趣,今天这一路走访听得很是过瘾。


是啊,在如今日新月异的上海,能够放慢快节奏的生活,来走访走访这些历史建筑、听听老上海历史文化的青年朋友或许并不是大多数,正因如此,看懂上海联合湖南街道举办兜马路系列线下活动,也是为了解与学习上海的历史文脉与城市精神提供平台,希望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得以延续。



因为名额有限,未能参加到此次活动的网友请继续关注“看懂上海”微信订阅号,兜马路系列活动还将继续,我们下次见。


本次活动由看看新闻与湖南街道联合推出,欢迎关注公众号“慢品上海湖南社区”,了解更多湖南街道历史人文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