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白百何出轨了,却让我想起了中国房价的死结和宿命!

2017-04-17 全景财经

一眼知财经

全景财经

点上方关注

来源: 米宅米宅 作者:  so121

已获原作者授权转载




白百合出轨了,表弟想买房了!


表弟准备在今年8月生日那天和相恋三年的女朋友领证结婚,姑娘很漂亮,工作也不错,但是表弟刚工作不久,经济并不富裕,自己的积蓄只有大概15万元,现在在郑州买新房,首付确实有点吃力。


对于居住问题,两个年轻人考虑可以婚后住到父母提供的金水区的老房子里面,婚后两个人奋斗几年,等积蓄再多一些,去郑东新区直接买个学区小三房一次到位。


去年年底,我们单位团购东区的一个小户型尾盘,我曾经问他要不要,表弟和女朋友商量过后,决定不要了,集中精力攒钱买郑东新区的房子。然而,昨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了表弟的一个电话。

“表哥,那个小户型卖完没有?”

“早卖完了,咋突然想买了?”

“也没啥,原来不想买,是想生活轻松点,但是白百何出轨了,她可是我最喜欢的爱豆,她都能出轨,我想婚姻还是留点后手好,不管咋说,现在买房,现在至少是婚前财产。


哎,因为一个娱乐新闻而买房,为自己爱豆出轨而买房,这是我今年见过的最奇葩的买房理由,然而内心深处,有多少人不是为“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买?


买买买,房子是用来防婚变的!


郑姐是身边的一位朋友,从前年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买房的脚步,除了原来持有的郑州几套房产,至今又入手了6套房产。一次,我和她聊起买房的动机和原因时,郑姐的回复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郑姐,你家房子也不缺,住着大house,已经有好几套房产了,这两年怎么又开始不停的买买买的投资?但是为了投资,一般多用贷款,但是我看你买房时候怎么多用全款?”

她沉默了,目光暗淡下来,兴奋的神情变成了暗淡,好一会儿,低低的声音说:“我家还是有点钱的,我买房实际上也没想什么增值保值,三年前我老公出轨了,但是儿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我们商量在儿子18岁之前不谈离婚的事情,但是以后呢,谁能保证以后呢?现在我多买点房,不管离婚与否,也不管房子是租是卖,至少保证我和孩子以后衣食无忧。另外一个方面,家里的闲钱少了,也省的他在外边沾花惹草。另外,不瞒你们说,用全款也防着我老公在孩子18岁之前转移财产。”

“我是一个家庭妇女,已经10年不出去工作了,家里出这种事情,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我曾经咨询过律师,如果现在不离婚,最有利于我的投资实际上就是买房,这年头,也是只有房子和父母才不会背叛你。”

……

听着郑姐的诉说,我竟无言以对。


房子是用来住的,但是有时候,也是用来防止“婚变的”,郑姐的例子比较极端,但是我们经常在后台接受咨询,咨询关于房产和婚姻的关系,比如“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是我老公婚前买的,但是现在是我们共同供月供,那么我们如果离婚了,还算是我老公的婚前财产吗,我能有份吗?”


这种问题很多,有时候情况很复杂,但是统统有个特点,就是对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没有安全感,一个方面现在的婚变离婚很多,网上隔三差五就会报道一个名人或离婚或出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于普通人房子占资产太大,是自己的半辈子的财富积累,一旦因为婚变而遭受损失,这个损失可能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都承受不起。


信任财,超过信任人;信任房子,超过信任爱人,对于郑姐,房子就是婚姻的最后一重保证和离婚后最重要的生活来源,多买房无非是增加她对于婚姻的安全感,她对家庭的安全感而已。


买买买,房子是用来分摊风险的!


我有个同学李东原来是做饭店的,他下海比较早,生意做得很顺,也很大,从业十年,在全国市已经开了8个分店,一年的销售额他谦虚的估计大概有2500万,一年挣个500万绝对有把握,在我看来已经属于郑州市的“财务自由人士”。


然而李东,从2014年开始,停止了自己生意的扩展,开始转让饭店,不是因为没生意,也不是因为利润差,而是把饭店卖卖,弄点钱。开始买房,卖一个小型店,买两套到三套,卖一个大店,买三套到四套。


当然,他买房子,还是比较聪明的,第一房子都挂到乡下的至己亲戚名下,第二买的也不是一个城市,从北京到广州买的全国都是,现在陆陆续续已经卖了4个分店了,买了十来套房子了,我很奇怪,放着好好地生意为什么不做了,要做包租公,要知道他才30出头,能干的时候还长着呢?


然而一次对话,道出了原因。


“饭店这行,受外界因素影响太大,生意不稳定,比如本届政府刚上来那段时间,高端餐饮的生意就非常差。所以餐饮可能今年好,明年差,后年谁也说不准,生意收缩一些,鸡蛋不放到一个篮子里;而且现在人工涨的厉害,一个熟练大厨,比我那个上郑大的弟弟毕业挣得还多,不过反过来想想,也正常,他们在郑州也得买房扎根,也得接来老婆孩子和父母。另外,营改增以后,税额看着是降低了,但是合理避税是越来越难了。”

“虽然房租现在比着房价不算高,但是房子增值快呀,2016年一套房子一年挣得钱比一个饭店还要强,房价我看是不会跌,中央都说了,房价要保持稳定,啥叫稳定说白了,国家托着底呢,银行托着底。”

“就算跌了,大不了我不卖了,光租,我算过我这些房子的房租,一个月也得5万到7万了,自己的房子,收租金怎么弄也不会失业,等到我老了,物价涨得再多,房租也会跟着涨,光算房租,也能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原来,李东的房子,不但是用来住的,还是用来租的,用来防止自己生意,分担风险的。深究其内心,这个成功的财务自由人士,对自己的生意的前景还是没有安全感。


生意好了一切好。但是生意不好怎么办,人工工资太高怎么办,没有客户怎么办,竞争太激烈怎么办,没有办法,只能买房避险,买房投资,用投资固定资产的方法降低整个生意资产的风险。


这也许就是2016年,我身边那么多的中产朋友,为什么有房子居住,还义无反顾的冲入抢房队伍中的最大理由,因为他们是——刚需投资者,因为他们需要分摊自身的资产和生意的风险。


买买买,房子是用来养老的


王婆婆是我的邻居,有一个姑娘已经出嫁有自己孩子了,王婆婆自己和老伴有公房住,而且是一楼,在手里有差不多一百万资金,一直是买的银行理财产品,这样理财主要是使用方便,特别是应付突发疾病。因此我从没想过70出头的她也会去买房。


然而终于在去年,从不问房子问题的王婆婆也开始四处找房了,但是她不能贷款,所以100万买房也不容易,终于在去年的9月,王婆婆成功以70万一次性买了一套中原区的二手房。房子是那种传统的老破小,但是位置好,两个地铁交叉口,好租。


过年的时候,我去她家拜年,她问我这个房子保值潜力怎么样,我说还可以。

我反问她,她为什么不持有现金,对于她这个年龄,随时可能需要花钱住院,到那时是需要大量现金的。


“100万,要说是不少了,但是现在物价涨的太厉害,一瓶普通的治高血压的药,去年还是60元100片,今年就18元60片,放到银行那点利息,咋也撵不上物价,也不能老指望孩子,孩子的负担也重。现在买个房子,只要好租,房租能跟着物价涨,房价能跟着物价涨,哪怕我死那天,一袋子馍馍涨到100元,我心也安一些。”

“现在一套租,一套住,需要住院了,卖一套,再加上国家医疗保险,也差不多。孩子愿意给钱治病,我收着,不卖房,百年之后房子给他们。孩子没钱给我,我卖房治病,他们也不能有意见。


房子是用来住的,而对于王婆婆,房子也是用来养老的。让她老人家最没安全感的就是,人还在,钱没了。房子对于现在我们普通人能够接触到的投资品来说,应该是长期持有收益率较高的,是不是最高的,我不敢说,但“最高之一”应该是的。


古人说,养儿防老,但是在普遍老龄化的今天,在儿女有时只能一年见一次的都市,也许“养房防老”可能是最现实最令人放心的选择。


谁偷走了我们的安全感?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人类的五层需求理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对于中国,特别是主要城镇的居民已经不用过多的考虑生理需求受到威胁,因为吃饱穿暖对于我们这个长达30年快速发展的国家已经不成问题。


第二层次是安全方面的需求,这是多方面的,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赡养保障,合理资源占有保障。


除了表弟,郑姐、李东、王婆婆,我在文中提到的几个人物,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是刚需(表弟算是半个刚需),他们这两年置业买的房子都不是用来住的或者说是自住。虽然他们买房的理由千差万别,然而有一样是相同的,他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各种各样的安全感。弥补安全感的不足,房子成了刚需,买房成为了治疗这种安全感缺乏的方法。


然而,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安全感,是白百何一样的出轨明星,是不忠于妻子的丈夫,是激烈的商业战争,还是日益的通胀?我不知道,也说不清楚。


然而我所知道的就是,在这个竞争加剧的时代,在这个剧烈变革的国家,因为这种安全感缺乏而买房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只有房子,只有伴随房子永远上涨的房价,似乎才能让人有晚上踏实安睡的理由,才能有寻找快乐资本。


没有了房子,似乎就会失去了一切,男人有了房子才能与爱的人在一起,女人只有在婚前房本填上自己的名字才能安心,父母为了使孩子今后不至于压力过大,而选择在孩子只有几岁的时候就买房,并把房本写成孩子的名字。


房价越涨,安全感越差,安全感越差,越去买房,弥补安全感不足,缓解自己的忧虑。


结果呢?

越涨越买,越买越涨,形成死结。


这是一个心理的死结,一个房价的死结,一个经济的死结,也许这就是中国的死结和宿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