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Intro 欢迎您来到美国最前沿、【留美学子】的读者文摘! 谨此为您呈现“纯粹、经典”的世界名家与“过来人”的教育观察与秘籍!感恩与您同行、共勉、祝福! 编者按 本文作者陈屹,1986年留美旅居,其中20年专注中美教育事业,出版了七本畅销书,99年伊始在《北京青年报》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发表【陈屹视线】百万文字,目前主持公众号:【留美学子】 北京到华盛顿,10年追访一挥间 既然做事业,就把它当成攻打一座山头,要么你就冲上去,要么你就战死在山脚下,绝对不要给自己第三种选择。”这是2003年第一次采访林毅夫教授时,他留给我的一句话,也是自己2002年到2004年采访了百余位北大朗润园里的教授和学员后,写下的《因缘际会–超越EMBA》这本书中的开篇首语。 2003年至2012年,从中国到美国,更具体来说,从北大的朗润园到华盛顿的世行总部,自己有幸与林毅夫教授,面对面进行了三次追访。    第一次采访 时间:2003年3月 地点:林毅夫办公室 采访后的当天下午,北大公开宣布 SARS事件   一天前才从纽约飞往北京,转天下午走进林毅夫老师的办公室前,顿然忐忑起来,因为不早不晚,美国的时差向我袭来。强打精神,提出了第一个问题:“短短几年, BIMBA的成功何在?” 林教授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回答着: “1967年6月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发生六日战争前,一位犹太画家正在纽约举行一次非常成功的画展。战争一爆发,这位画家即刻买了飞机票启程返回以色列。行前有位朋友劝他说:‘你是位世界级的大画家,而回到以色列不过是个士兵。再说,战争可能让你丧失生命。’画家回答:‘祖国受难,返国参战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我回去仅仅是一位士兵,但是,这场战争可能就会因为缺少了我这个兵而失败。’自开办以来,BiMBA的每一位老师和工作人员,包括看门的师傅,都把自己当作这个项目不可缺少的一个兵,兢兢业业地奉献着,或许这是BiMBA成功的原因吧。”   “你以为你是谁?”这是我2002年夏天,坐在几位E2000受访者对面时受到的质疑。 “那么你们以为你是谁啊?”我反问。 “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我们班同学最喜欢问对方:你以为你是谁啊?” 确实,走进朗润园之前,每一位学员都认为自己是谁谁谁,然而,走进这个群体里,每个人不知不觉发现:何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比你更努力的、比你更有才华、比你更成功的比比皆是,发现自己能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不仅是幸运,更加是感恩。是集体的齐心协力和兼容,让BiMBA持续前行! 正如林毅夫教授所说:“感谢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了许多机遇。努力工作,无愧这个时代。”如何无愧这个时代?也就衍生出BiMBA人另外一句格言:“反思不止,永不毕业!” 主题为【感恩时代给予我们的这个机遇】,与林毅夫教授对话的内容,记录在《因缘际会-超越EMBA》第262—271页里。 历时两个小时的采访,一晃而过,林毅夫教授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来自感恩,来自一种永不言弃的激情,林毅夫教授也让我感受到一位大师的谦卑与胸怀。 第二次采访 地点:北大朗润园、林毅夫教授办公室 林毅夫教授世行临行前   恰恰也是刚从美国回到中国,然而收到《北京青年周刊》负责人约请,希望我能够在林毅夫教授世行临行前,写一篇采访报告,想到连续数年,每次回国,都会去拜访一下林毅夫教授,所以我随口答应了。但是,我并非知晓,此时校方已经为林毅夫教授挡住所有采访要求,特别在他临行前最最忙碌的最后几天。 当时我跟校方说:“拜托问询一下林毅夫老师,假如不行,我完全理解!”没有想到,30分钟之内,就收到回复,采访已被安排在第二天,我获得了1个半小时的见面时间。 强烈感受到殊荣的同时,自己也顿感无形的压力。当时关于林毅夫教授前往世行的报道,铺天盖地、比比皆是,那么我还能采访什么?还能写什么。尽管紧张情绪席卷而来,但是,当走进朗润园,坐在林毅夫教授面前,按下采访录音机时,正如林毅夫教授飞机上读到我的采访报告后,给我的邮件信里写到:“感谢你的采访,你的文字撞击灵魂!” 采访中,最令我念念不忘、凄然泪下的场景,是林毅夫教授,谈到自己儿女的瞬间。 问:1987年您是美国第一位拿到经济博士学位回国的人,而那时我在美国,正忙着读书、工作,安家立业。所以,夫人和孩子都能跟您一同回来,在当时,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 林毅夫:  因为我们理念的相互认同,他们才能毫无怨言地跟我回来。所以他们很好地融进了这个社会。回来以后,我也很感动,孩子们当时上学是很困难的,冬天早上必须5点钟就起床,然后花20分钟的时间洗脸、刷牙、吃饭,必须在6点钟之前出门,天都还没亮,要先走十分钟的路到地铁站,再搭20多分钟的地铁,下了地铁以后还要走十几分钟,才能到学校。 当时我们有车,我夫人心疼孩子,开始曾经想开车送他们,但是我说不能送,因为你送他们一次以后,你就必须永远送他们。如果你每次都开车送他们了,他们就没办法和其他同学生活在一起,所以最后我们没有送。作为父亲我觉得这非常残忍,但是他们要生活在这个社会,就必须和大家一样。而孩子们从来没有抱怨过,这点我特别感激,他们很欣然地接受了一切现实。 记得女儿小学老师曾经给我们看她的一篇作文,回忆美国临行前的一个插曲。大概的意思是这样写的:我跟布兰黛(她儿时的好朋友)坐在草坪上,女儿说:“暑假过后,我们就再也见不到了。我要跟爸爸妈妈回中国了。”布兰黛看看了我,羡慕地说:“你有一个充满着希望的国家可以回去,我们来自墨西哥,何时我们才能像你们有那么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家可以回去?” 真令我欣慰,女儿幼小的心灵里,早已埋上了希望的种子。 离开朗润园后,自己夜以继日的完成了:《林毅夫:用生命书写传奇》的万字采访报告,发表在2008年5月29日的《北京青年周刊》上。第一次采访林毅夫教授给了我感恩的情怀,而这一次,他给了我前瞻的视野与格局。 第三次采访 时间:2012年5月18日 地点:美国华盛顿世行总部,林毅夫教授办公室 2012年林毅夫教授世行辞行前   如果说第二次的采访是幸运,那么第三次能够采访到林毅夫教授,真可谓奇迹。为何这样说? 也是受《北京青年周刊》之托,从林毅夫教授世行临行前,到华盛顿世行辞行前,两次采访,才是一个圆满的开始与结束的收笔。 我联系到林毅夫教授在世行的联系人,一层一层,最后到林毅夫教授的直接助手,前面大家都在托辞,而这位助手直截了当告诉我:“Justin  (世行同事都是这样称呼林毅夫教授)实在太忙了,他的活动全部排满,真的无法给你挤出采访时间。” “15分钟可以吗?”我已经在犹豫。 “除非你不让他吃午饭!”对方这样说。因为他们知晓我的“背景”,助理悄悄的对我说:“最好你直接问 Justin本人吧!” 遵循“教导”,我在下午5点时分,给林毅夫教授发出请求,因为强烈期盼着回复,当晚始终无法入眠,就在凌晨12点刚刚一过,林毅夫教授的回信抵达到我的邮箱。 “OK, 5月18日,中午12:00-12:15分钟,在我的办公室接受采访。” 那一刻我知晓,这个点正是林毅夫教授的午餐时间,而他平日里,真的没有一分多余的时间属于他自己的。 采访当天,我在凌晨4点钟离开美国东海岸的家,坐上了前往华盛顿的火车…… 尽管距离采访还有8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而我已经处于“状态”中,期待、不安、还有困惑,临近“考场”,我还在揣摩着已经经历两次采访的自己,这一次,如何再记录 -  再挑战 -  再超越的是我自己?还是这个世界? 【第三次采访全文】     《当今天下,舍我其谁!》     ——走进林毅夫世行辞行前的世界   导语 2012年5月16日,世界银行为自己65年来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世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圆满完成任期四年的工作,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先生以及几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经济学家,由衷的表达了他们对林毅夫的钦佩和留恋,他给世行留下的崭新的理念、视角、挑战,以及呈现在世界舞台上的领袖魅力,他对世行的贡献将超越时空,永远记录在世行史册之中。   面对数百位顶级经济学界同仁,林毅夫这样讲述道: 50年代我出生在台湾一个贫寒的家庭,但是,从少儿起,在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帮助和厚爱下,我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努力奋发,怀揣着强烈的梦想。我曾梦想有一天,让自己的家人脱离贫穷,过上富足的生活;后来我的梦想是一个大中国,我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而世行的舞台,让我的梦想成为世界之梦,我要帮助穷人,要播种,要传播希望,要改变世界。 2008年5月笔者在北京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所在地,朗润园的办公室里,与林教授面对面,做了他世行任职前夕的采访。 2012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世界银行所在地,林教授世行办公室里,再次完成了他世行辞行前又一次采访。 世行任职四年来,林教授走访了世界60多个国家,做了数百场演讲、报告、交流,他对世界、对中国的经济走向、昨天的总结、未来的预见,有许多独到之处,大量信息和全文,网络里都有刊载或者转载。所以关于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经济课题,并非是笔者此次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的采访重点,自己竭诚希望拉开林毅夫教授世行背后的大幕,呈现出什么炼就了林教授这样一位令世界经济学界“震撼”的奇人?四年世行任期里,林毅夫给世行带来了什么新的内容与突破? 公众视线之外的林毅夫 北大师生都习惯以“林老师“来称呼林毅夫,而世行的同仁们已经习惯以他的英文名字“Justin”称呼他。去世行之前,他为自己在华盛顿即将需要安置的家,提出过三点要求:“每天上班路途,不得超过15分钟;环境要安静;需要自己能支付得起。” 去世行采访之前,本人向世行办公室索取了林教授的美国住址,希望自己到林教授居住四年的华盛顿之家周围走一走。从地图上看,办公室与他居住地,绝对距离3英里左右,他的住所为两层的townhouse,座落在华盛顿边上的乔治城,这里是美国著名乔治城大学所在地,林教授住所不远的地方有一片丛林,一个闹中取静、鸟语花香、能“闻”到空气的世外桃源。 世行员工正常工作时间为早晨9点到下午6点,而林教授的工作时间,基本在早晨8点到晚上8点区间,即使晚上回到家中,他还要继续完成白天没有完成的工作,或者继续他的研究整理。当时征询采访可否时,傍晚五点时分自己给林教授发出邮件,出乎意料,当晚就收到了林教授的确认回函。 林教授世行工作4年里,大概40% 的时间行走在世界各地。世行成员国一共157个国家,四年里,他走访了60多个国家。一年四季旅行的人都知晓,人到中年后,倒时差变为异常痛苦,难道林教授不倒时差吗?他说:“时差永远都在调整,因为时间永远在变化。” 别人百忙,林教授要千忙,他的工作量绝对超负荷,尽管他展示给世人总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的风貌。正如Ariel Fiszbein, 世行人力发展网络首席经济学家所说:“世行任职四年里,Justin永远在拼命工作着,也是世行里唯一一位没有去休过假的人。然而,每一次与他重逢,他精神抖擞的风貌,总会给人们留下错觉:Justin一定又从哪个海边刚刚度假回来!”当然,林教授有他解除疲劳的秘密,你看,林教授买了两把电动按摩椅:一把放在了世行部门的办公室,供大家享用;另外一把放到了家中的客厅。 提到家?林教授有一位相伴他、无条件理解、默默守候在他身后、为他点亮家里灯光的贤德女人、一位自身就是才华横溢的博士夫人。作为长年奔波在外的丈夫,林教授对妻子总有照顾不周全的地方,但是,只要他在家的日子里,总要为夫人献上自己的一丝温情:每天为夫人端上一杯自己亲手酿制的咖啡。当然,偶尔,也会陪夫人去看电影,这不,刚刚还看了新映电影《Avengers》,同事问他“电影好看吗?”他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好像什么也没有记住,因为自己坐在电影院里睡着了。” 当初,林教授是手提两只行李箱抵达华盛顿的。有趣的是,添置的傢俬里,西方风格的傢俬为中国制造,而一些中国传统的傢俬,却被西方国家制造。许多在美国购置的用品,已经无法一一带回中国了,但是,林教授世行办公室里,堆积如山的数百本书籍,相信他一定打包带回北大。一个不追求物质的人,最大的财富就是他一生积累的学识,而这些著作也可谓世行四年赐予林教授的永恒留念吧。 给世行的换位“新”视角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应该是一位国际经济学界著名学者,为政策制订、决策者提供建树。高级副行长和首席经济学家,主要负责、把握最重要的三个方面:一,有关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二,跟踪分析世界经济变动,提供前景预测;三,收集提供有关发展的数据统计。 林教授所主管的部门里有250 位学者,此部门简称为 DEC,其中80多位高级经济学家。如果把他们研究经历的年限叠加起来,会超过1000年。作为首席经济学家,林教授个人绝对不代表任何一个特定国家的自身利益,他最重要使命,就是和世行经济学家一起站在全球的视角,就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经济问题,进行知识上的交流,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世行欢送会上,世行行长佐利克再一次讲述了当初在世界范围内从众多的候选人中,为何最终选择了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位置,一直由欧美世界轮流掌管,当世界进入新的经济变迁的大时代,佐利克行长认为应该在世行65年的历史里,启用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而这位经济学家一定要在世界经济学界有很高的名望和作为。在众多的候选人里,佐利克对林毅夫的背景独有情衷。一位七十年代在台湾拿了MBA学位,然后来到北京大学获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硕士学位,最后又进入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博士学位。 20世纪下半叶经济学领域的所有重大进展,几乎都与芝加哥学派有关,这里出产了9 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佐利克行长深知,林毅夫的导师、诺贝尔经济获奖者舒尔茨教授,特别注重从真实世界的观察现象当中,去找出它背后道理的经济学家。除了林毅夫自身的独一无二、丰富的个人阅历之外,他早期在芝加哥大学得到的系统训练,至关重要。 同时,林毅夫参与、见证了一个发展中的中国的经济崛起。林毅夫一方面是一位经济学界功底深厚的学者,同时还是一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施者,佐利克行长坚信,林毅夫的到来,一定会给世界银行带来新的思路和挑战。 果不其然,从林教授胜任的第一天开始,他时刻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挑战传统性的思维方式。更让人意料之外,这四年是全世界经济面临最严重危机的时刻。 林毅夫教授给世行带来什么新的突破呢? 首先,他是世行65年历史里,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师。其实这个第一,往往是媒体上报道最多的。而世行同仁们却一再强调,千万不要忽略,作为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领头人,林毅夫在世界舞台上,以领袖的人格魅力,激发、打造了一个集思广益、不断探索的经济学家团队。 因为享有了一个权威性的世界经济舞台,林教授当之无愧的成为把中国成功的故事,系统解密给世界的中国第一人,同时他持之以恒的与发展中国家深入探讨与交流,努力探索着各种可以借鉴、同时又适合他们各自国家,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推动他们各自国家的经济途径。 正如佐利克行长当初所预见的,一位非世行常规背景的人,一定会带来打破常规理念的景象。所以,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年中全球粮食与石油危机发生时,当其他经济学家无不认为危机很快会过去的时候,林教授第一个提出疑问和担忧,提出西方工业国危机将起伏不断,而不会渐渐消失,他提醒大家:这仅仅是开始,经济会恢复得缓慢;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将逐渐增长。当时做出这样预测的时候,雷曼还没有破产,经济学界仅仅看到的是7000亿美元次贷的问题。 上个世纪60 年代,大多数的经济学家认为非洲比亚洲更有希望,因为,非洲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其次他们很多国家原来都是殖民地,等于直接进入了比较先进的体制。但是,四五十年过去了,非洲还是原地踏步,有些地方的产业结构还出现了倒退。世界银行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解决贫困。对林教授来说,非洲是一个最具挑战的地方,所以林教授成为了第一位走访非洲国家最多的世行首席经济学家。 众所周知,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位置,65年来,始终轮流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者所掌控。所以林教授的出现,自然成为了第一位在世行平台上,对以往的经济分析理论提出公开挑战、疑问的首席经济学家。 过去30多年,国际经济学界不时预测中国经济何时崩溃,但中国经济非但没有崩溃,反而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测中国经济崩溃都是著名经济学家,不能说他们不了解经济理论,关键是他们的理论有没有问题?”林教授认为,以往的分析样板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为背景,而建立理论依据的。而这些依据、模式,并不适合对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估与分析。林教授在努力发掘新理论下的新解释、依据以及规律。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得更加紧密、相互牵连,“蝴蝶效应”愈来愈明显,加之信息工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世行任期里,林教授也是一位努力把世行研究信息公开化的倡导者与领导者。 世行任职的四年里,除了繁忙的工作之外,林教授从未停止过研究和思考,上任以来他在国外著名出版社出版了《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解读中国经济》,《本体和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和《新结构经济学:反思发展理论和政策的框架》等4本英文专著。十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这些书写了推荐语。 同时还计划在世行任职结束后于今年9月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繁荣的求索》,年底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Against the Consensus: Reflections on the Great Recession》(中文书名:《从西潮到东风:我在世行四年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思考与建议》)等两本新著,以提升中国学者在国际理论界、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90年代初期,林教授出版了颇有争议的《中国的奇迹》,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没有人再怀疑中国奇迹这件事情。那么,林教授四年留给世界银行新的换位思考和挑战,不是没有争议和质疑的。然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给经济学界同仁,打开了新的窗口。谁能预料林毅夫教授世行任职的2008年5月之后,国际经济进入风云变幻、令人莫测的危机。如果当初世行会有人预料到经济形势会如此严峻,世行还有勇气从一个发展中国家挑选首席经济学家吗? “真理需要时间来证实。”虽然林教授已经卸任,但是,他所带给世行的反思、震撼和蝴蝶效应,将会持续许久、许久。 当然,笔者不得不提到,作为近几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顾问、参与者和见证人,林教授给世行呈现了一个可以借鉴、可以学习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功案例,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对世行来说,与中国的合作是一个最成功的合作案例!”林毅夫说。 守望“高处不胜寒” 众人眼里,林毅夫教授是在荧光灯下、舞台上,风采照人的渡过他每一个时刻。但是笔者情愿以“一位孤独的探索者”来形容让自己相识多年的林教授。 1979年把生命置于身外,他从台湾游到无法预料后果的对岸:中国大陆。这个决定一定是他在无数个漫漫长夜里,独自做出的。 1987年,当他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博士,并在耶鲁大学做完博士后以后,在中国物质不富足、学术环境还不开放的环境下,他义无反顾的回到中国,这个决定,对当时毕业后无不想办法滞留在美国发展的许多留美学子来说,意外的不可思议。 90年代初期,他向世界讲述中国之奇迹时,不要说全世界,就是中国人自己有多少能意识到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将会如此崛起、腾飞。 2008年作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他在世界经济危机刚刚出现苗头,在风雨还未到来的时刻,率先做出与众不同的预测,当时许多经济学界同仁并不认同。 回首林教授的人生,他超前的决策和果断的行动,都是如此英明与智慧,之所以他能具备超越常人的远景视线,笔者以为: 其一:他从来没有局限在自己的立场看周围、看世界。他从台湾遥望大陆,看到大陆同胞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祖国前景和潜力;他置身中国后,以自己在台湾得到的MBA系统训练,突破大陆人的常规思考,审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到了芝加哥大学,又以对台湾、对中国大陆经历的验证,比较中西经济学。正是他勇敢的超越,才换来了超人般的高瞻远瞩之境界。 其二:林教授曾是军人,军人的磨练,让他成为一位坚韧不拔的勇士。志向从青少年形成,为此,他面对无法预料的未知、为此他耐住无法言语的寂寞。无论离开可以让他继续“升迁”的台湾、还是放弃原本可以留在美国享受安逸的生活和研究环境,他所有的付出、所有抉择中,最远离的是对物质生活、个人名利的奢求,最最守护的是对理念和梦想的永不言弃。 其三:十年前第一次拜见林教授时,他对我说:“我是非常幸运的人,我感谢这个时代,正是因为这个波澜起伏的大时代,给了我们许多机会。”我不能完全排除林教授生命中有他的幸运成分,比如那天晚上横渡海峡,如果天气、方向感、或者营地查岗有丝毫闪失,也许他的生命轨迹将被改写。    台大有位校友问他:“假如当初没有到大陆,你现在的情形会如何?”林教授回答:“对没有发生的事情,我不会去假设。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会努力的去工作、去做人。” 其四:林教授对历史的研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极其深刻,加之自身的修养和底蕴,这些都给予了他博大的胸怀。他是一位既了解中国,又了解世界的人;既可以让自己守望寂寞、专心研究,又可以把挑战和激情放飞到世界舞台上的人。   采访之前,朋友们给了我一些采访中可以提问到的有关中国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大问题,大家无不期待着林教授挥手指引、让世界经济摆脱困境。其实走进林教授的世界,不难发现,其实他不是神,走进世行大楼任职的第一天,他把自己比作小学生,完成四年任期时,他告诉我:“自己仿佛刚刚上完了一个大学!”还在继续学习。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在北大朗润园万众楼的学堂上,再次聆听林老师的教诲,内容里一定会多了许多他走了世界、归来之后的新感悟。 那么四年世行经历给了他什么?也许来世行之前,林教授以了解中国经济为主,即使试图了解世界经济,也是从中国视角出发。世行之后的岁月,林教授已经站在世界经济舞台,带着对中国经验的认识和积累,重新了解世界。“帮助国内学者及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国外的经验教训。”这是林教授的心愿。 世行同仁赠语 —“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这些年里,Justin 出色完成了这个历史赋予他的使命,非常幸运与他共事。他不仅是同事,更是一位朋友。”                  Robert B. Zoellick,世行行长 —“我已经退休,但是,能在Justin辞行前,为他说几句话,实在荣幸。这些年,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而且这些宝贵的品质我要传授给自己的家人、儿孙。他让我知晓:为贫穷的国家不遗余力的去做贡献;允许大家意见不同,但是要敢于捍卫自己的理念;牢记比较优势;他给了我了解中国的第一手资料;学习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再忙碌也要有序,把努力与耐力相结合,做好每一件工作。当然,我也不得不提到,跟Justin 去中国访问的时候,无论到哪里,他如同大明星,无论在机场、还是校园,人们争先恐后,激动的跟他握手、致意。”              Shahrokh Fardoust,世行发展研究部运行与战略局前局长   陈屹视线 冥冥之中,人生之旅有他的偶然和必然。 1979年5月林毅夫从台湾游到大陆,  2008年5月林毅夫任职世行首席经济学家,2012年5月林毅夫世行圆满卸任,即将返回北大校园。2012年本身又是属龙的林毅夫教授的本命年。  在我的眼里,林教授有一个完整的人生路线图,他一步一个脚印,开拓着自己的梦想之旅。在此之所以用“完整”来注释,而非完美,因为林毅夫最大的梦想,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台湾与大陆的统一。“谁不想回去看一看自己小时候长大的地方?那是注入血骨的记忆,一生一世!”这是林教授的肺腑之言。 采访之前,我读了许许多多他的文献,我仿佛看到:许多许多年之后,我们的子孙会在历史书籍里读到前辈林毅夫的名字,也许史书里会这样记载着 - 林毅夫,别名林正义,1952年生人,出生在台湾宜兰县,他一生创造了许多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完成了许多常人连做梦都不敢涉及的壮举,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用生命书写传奇的奇人。 也许有一天,林毅夫这个名字不再仅仅是一位人的姓名,而是一组名词,一个经济学界的符号,一个自豪民族的象征,然后成为一组动词,正如林教授在北大100周年校庆时所引用的豪言:“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只要活着,就要赋予生命一个梦想、一种精神、一种使命。 其实作为身居美国的作家,我是幸运的。 2004年北大朗润园万众楼上,林毅夫教授为我的新书《因缘际会》发布会,做了精彩的推荐:“陈屹创作是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后再进入看山是山的境地。”这是当时自己说不明白的心路历程,却让林教授一语道破。 十年间,在林毅夫教授经历的重要人生转机之时,他赐予了我三次采访机会。这次采访之后,我希望与林教授继续保持交流机会,而不需要再采访。然而,有生之年,如果再一次面对面采访林毅夫教授时,希望那一次将是林毅夫作为一位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时刻。 “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这是林毅夫教授生命的格言,更是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行动!我们祝福他,我们期待他! 2012年6月5日完成于美国东海岸 p.s. 2012年华盛顿采访林毅夫教授时,正在美国寄宿高中就读的女儿,协助我拟定采访思路和整理采访资料。而2017年6月的今天,女儿在林毅夫教授完成经济博士学位的学府-芝加哥大学,同时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和数学的两个学士学位。不禁感慨:10年追访一挥间!谨此感恩林毅夫教授的引领和恩典! 【留美学子】的 读者文摘 第 830 期 只精选好文 无广告链接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长按【留美学子】二维码    订阅! Forwarded from Official Account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