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看场电影都要买票,更何况是要给你家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2017-03-29 中国法律文书网


一、你家孩子想有个美好的未来,凭什么不交“买路钱”?


最近一个房地产的“变种”问题刷屏朋友圈“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值钱?”


这个问题确实不是经济学所能回答。


天价学区房有几个特征,也就是概括的“老,破,小”:老城区核心位置,对口好学校;房龄老旧,基本在20年以上;户型面积小,居住不舒适。


但恰恰是因为“小”,有总价优势,单价才炒得高。买家卖家心知肚明,这个房子不是用来住的,是用来落户就学的。——所以,本质上这不是在“买房”。而是一笔昂贵的择校费!


择校费由来已久,90年代就有富裕的家庭不惜十万二十万的出资择校,让孩子进一个重点学校。只是在择校费明令禁止的背景下,家长们不得不“曲线救国”——落户一套“老破小”,读一所对口学校。


要知道90年代的10万,很多大城市也是可以买房的。按照M2的增长,到现在也是100多万了。


这个“天价学区房”真是个房地产问题吗?这是个户籍问题。


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资源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户籍流动的竞争。大家都想占据最佳资源:大城市,经济好,地段佳、配套全、学校优。于是,高考与买房成为了“占据最优资源”的发展路径:


第一步:通过高考,从乡镇农村跻身北上广深。


第二步:通过买房,扎根定居,从“新北京人”成为“北京人”。


第三步:通过换房,传递资源,从城市远郊迁移至市区教育、配套更优的地方,让孩子接受更好教育。


每一步,都是一场巨大焦虑;每一步,都有一些人放弃或另做选择。但这幕“三部曲”俨然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中产的标准宿命。


当然,高考与买房只是路径之一。也有退学、创业等“另辟蹊径”之人。但与“蹊径”相比,这条“大路”最直接,实现概率也最大。


中国的房地产,确实是“用来住的”——背负着沉重的户籍,与对应的不均衡城市资源。像蜗牛的壳一样,是我们天然的枷锁。


二、你以为选择学区房花的是钱?错!


你花钱买的,根本就不是学区房,甚者不是房;而是一张船票,一张通行证,一张斗地主中的癞子牌。


西方经济学所奉行的租售比、房价收入比等指标在中国楼市面前解释不通。面对中国楼市,全都失灵,自己啪啪打脸。


最近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陶冬指出,“日本1990年房地产的顶峰期,日本所有房子的价值相当于日本GDP的200%,200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顶峰期,全美国的房子价值相当于当年美国GDP的170%,


中国已经干到GDP的250%,这个是在现代资本主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数字。”所以,别用日本和美国那一套来安慰自己,糊弄自己。


三、拼死累活的挣钱图个啥?绝对不是为了吃穿,为的就是有一种优先权(你也可以理解为特权)。


从乡村小城一路奋斗到北上广深,清华北大毕业后买不起房,开始怀疑人生。但高学历和高价房并不存在对应的逻辑:学历是一项“文化投资”;房价是一个资产的价格,这不是“文化投资”所直接带来的。这项“文化投资”与房子并不相关,而是一些隐性价值:为了获取好的教师资源、好的同学资源,“近朱者赤”受到好的教育。就像你穷,你在大排档门口排号;富人在五星级酒店,享受至尊服务;这就是通过价差,提升资源获得的门槛。俗话说,挣钱就是为了花。


表面买的是房子,本质买的是“资源”和“关系“,通过购买房子,来获取名校资格,名师资源,进入“名校朋友圈”。让孩子在名师指导、良好关系中成长,也为未来打造长远的“人脉关系”。


不仅学区房,千万豪宅也是如此。有个著名的成语叫“千金买邻”:南北朝有个叫吕僧珍的人,他世代居住在广陵地区。为人正直,有胆有识,远近闻名。因为吕僧珍的品德高尚,人们都愿意和他接近和交谈。有一个人特地在他家隔壁买了一套房屋。有人问:“你买这房子花了多少钱?”“一千一百两”。“怎么这么贵?”那人笑着说:“一百两是用来买房屋的,那一千两是用来买邻居的。”


所以说“关系投资”,自古有之。普通住宅讲地段,顶级豪宅讲圈子,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在富豪眼里,每一个邻居都是人脉。


这种“关系资本主义”是有合理性的:“可以成为累积资金的有效动员手段、交易成本低、效率非常高,但同时也是完全没有公信力、透明度,更不要说公平竞争了。” ——杜维明《儒家与自由主义》


这也很好解释了当年所向披靡的温州炒房团:他们以村为单位,各个沾亲带故,甚至集资设立基金交由“意见领袖”,以楼栋进行团购,横扫全国楼市。


所以在为学区房焦虑的时候,我们要想清楚的是,到底投资的是学习还是人脉?投资学习,就未必要买学区房,儒家也说了,教育的根本在于“家风与家学”,家风不正,自己不学习,孩子读名校就能学习好?投资人脉,小学的人脉就这么有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