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高考作文” | 从创业明星项目到“庞氏骗局”,中间可能只隔着一个“汽车梦”

2017-06-07 孙明展 孙明展-真理财

本来今天想谈谈高考和教育,一刷朋友圈,全是高考的新闻了。以我的文笔,估计是很难“脱颖而出”了(偷笑),干脆还是谈回我的老本行——财经和理财吧。


据说,今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是:


“车有各种类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


说起车,我想的是却是“贾跃亭造车”。


乐视这一两年一直站在风口浪尖上。很多人都把乐视目前的困境归疚于贾跃亭的“汽车梦”。


我家用的也是乐视电视,昨天在电视上找电影时又看到了其“超级会员”的招募。我冷不丁地说了一句:现在谁还敢续会员费呢?


看看这两个月的乐视新闻——


5月22日,乐视网宣布,贾跃亭辞去乐视网总经理职务,专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一职由梁军担任;原乐视非上市业务财务总监张巍接替杨丽杰任乐视网CFO;融创派驻融创中国风险管控中心高级总经理刘淑青任乐视网非独立董事。


这些职务变化被解读为融创掌门人孙宏斌接管乐视,贾跃亭离场


5月底,乐视北美宣布裁员325人,外媒称乐视不到一年就在美国溃败,早有迹象。


6月6日,A股上市公司明家联合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金源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及控股孙公司北京金源互动广告有限公司,近日因广告合同纠纷起诉乐视网及多家乐视系公司合计拖欠广告款超6000万元。


6月7日,深交所官网信息显示,乐视网发行的20亿元“小公募”公司债已“终止发行”。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从乐视内部独家获悉,贾跃亭已出售了美国电动汽车公司Lucid Motors的股份,他所持的商业地产项目“世茂工三”也在寻找买家之中。同时,贾跃亭将在近期担任乐视全球汽车生态的董事长,也可能补缺美国超级豪华车公司Faraday Future(下称“FF”)的董事长一职。


贾跃亭孤注一掷“造车”,看来是一条不归路了。


贾跃亭打造的“乐视生态模式”(如下图),一直被人诟病看不懂。去年下半年爆出乐视资金链危机后,乐视模式开始频繁被人质疑是庞氏骗局。其中包括了美国的高官。



这让我这个创业者特别有感触,所以我今天想把自己的思考结果,也算是创业者的体验,以及一些经济学常识,与大家分享一下。



1


被看好≠有价值


就拿最近成为“风口上的猪”的共享单车项目来说吧。(又是“车”,呵呵)


共享单车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势头,成为风口上的爆点,让我羡慕不已。虽然最近,有新闻爆出共享单车一天能亏掉上千万,但对于拥有如此大用户量的项目,很多人认为盈利目标很快就能实现。


到底共享单车能不能赚钱?


我个人认为,共享单车实现盈利,绝对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尽管大家都在力捧这种商业模式,但看一下街上的坏车比例,就知道共享单车的维护成本得有多高。如果亏一辆车要花两百天才能赚回来,那么要实现盈利肯定还为时尚早。


但必须承认,共享单车这种模式是一个有价值的模式,至少它解决了普通人的刚需。


至于如何实现盈利,最终的途径可能是我们这些圈外人想不到的。比如说,最近监管部门出手了,要管制共享单车滚存的押金。想想看,几千万用户,每人交几百块的押金,这本身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资金沉淀啊。这个资金量进入市场,仅仅最保守的理财收益都是一笔巨大的收益。


刨去这个,当海量用户的使用习惯形成,相应的广告收入、植入收入也是有盈利空间的。


所以最近马云爸爸和小马Pony相继出手,共享单车开始纷纷站队,大有要重现当年快的与滴滴撕逼大战的势头。


说明这个行业还是被看好的。


不过在互联网业内,是不是被看好,并不能真正证明项目的价值。


比如市值曾经上千亿的乐视,现在就出现了危机,窟窿大到甩不掉;再比如,在美国硅谷,由美女创始人伊丽莎白.霍姆斯创办的Theranos,拥有声称利用基因技术可以通过一滴血检测疾病的核心技术,这只曾经的独角兽成了硅谷资本与谎言泡沫的范本。



这种例子真的不少。



2


只会说故事≈骗子设局


怎么去判断一个创业项目的生命力?我想至少应该从三个维度去考虑。



第一,是否有价值,能否解决问题,能否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我想这是一切的前提条件,所有成功的公司估计都能满足这个条件。


第二,这个项目是不是一个生意,即使不放大规模,也能实现盈利。


第三,有没有故事,能不能讲出一个很大的故事。




这三点的先后次序至关重要,价值→盈利模式→故事,一旦打乱就会出问题。


我们来看看这三个维度的不同排列组合:


能够解决刚需,也能讲出故事,却始终不是一个生意,这样的项目有没有呢?看起来还是有的,就是我非常尊敬的可汗学院。可汗就不把它当作生意做,但它也能做大。我认为这应该属于公益项目,是值得尊重的社会企业。


如果仅仅是一个生意,并没有解决刚需、对社会没有价值,显然是与民争利。等于是在零和博弈中盘剥社会价值的,利用社会垄断资源赚到钱的,这种模式并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


解决了刚需,但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商业模式,像共享单车,谁也不清楚它的商业模式在哪里。所以目前可能未必是个生意。


如果是能够解决刚需,也能有盈利能力,但讲不出故事的,这可能是现在创业的常态。大多数的创业公司都在这种情况下慢慢生长,慢慢找故事。


最怕的是什么?是很能讲故事却赚不到钱。由于赚不到钱,最后发现这个社会不会因为这个故事而改变多少,这种模式很有可能被人质疑是“庞氏骗局”。


反过头来想想,现在乐视之所以深陷危机,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呢?



3


吹泡泡→泡泡会破


乐视提出的生态链,这个故事很好听,但没搞懂。


乐视的产品,我使用过乐视手机,与国产手机都有差距,更别提苹果手机了;乐视的视频还是很不错的,依赖于视频的乐视网和乐视超级电视到现在还是一个很不错的生意;可乐视汽车这个纯靠PPT吹出来的项目,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模样。


这样的公司很容易被人怀疑,它有故事却生意不好,面世之后也没有对社会有什么改变。


乐视是不是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对庞氏骗局有一个了解。


Q

庞氏骗局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A

√ 拆东墙补西墙

√ 一直不停融资

√ 新债偿还旧债

√ 不进行实际投资


通俗说:只进行消耗和维持性活动,不进行生产性活动。因而崩盘是必然,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这么看来,乐视还不一样,它有实际业务,比如视频、乐视体育、手机、电视等等,看得见摸得着,而且规模快速扩张。最有争议的是乐视造车计划,也是进行了实打实的投资的。所以,至少乐视不是一个从开始设计模式就带着主观敛财目的的庞氏骗局。


事实上很多被视为庞氏骗局的项目都不是一开始有意而为之的,譬如说中国某些曾经热热闹闹的团购网站的商业模式。


这些团购网肯定不是一开始就想做庞氏骗局,而是基于一个新型的商业运作:


1

用便宜的价格吸引用户,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就可以A轮融资

2

用融来的资金继续补贴价格扩大用户量,虽然业绩是亏损的,但是投资者看到用户数,觉得商业模式好,继续融资BCD轮

3

二级市场上市,IPO的对象极大可能就是当初那些用户,股票上市后因为没有业绩支撑,股价狂泻



——这不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逻辑吗?


乐视被美国内华达州的财政部长质疑为“庞氏骗局”,其实是很可以理解的。他认为,乐视不断利用完全不同的新项目进行融资,来补救旧项目的资金缺口。如果最终所有项目失败了,这种融资模式不也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吗?!


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乐视不会成功呢?对,我们不知道。正是因为不知道乐视的商业模式出路在哪里,所以才会有本文的讨论。我们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种模式已经将乐视逼到了危险的边缘。


当然,对于乐视的贾跃亭、汉能的李河君这样的企业家,我是充满敬佩的。


我深深地了解创业这个过程中,他们要承受的心里压力和付出的努力,是常人不可企及的。如果没有梦想,没有对事业的野心追求,绝对不足以支撑他们坚持下来。


有人戏称贾跃亭靠着一个个PPT,就搞到大笔投资,还维持了这么久泡沫都没被刺破,而且忽悠了那么多人跟他上了他的贼船,这能力不是一般强啊。


问题在于,贾跃亭成在忽悠败也在忽悠。有人把贾跃亭和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相比,说他们的商业模式非常相似。可能贾跃亭自己内心的OS都是,我就是中国埃隆·马斯克。可是我说啊,只是形似而已。埃隆·马斯克能做出特斯拉,贾跃亭连手机都做不好,仅仅是一个“故事大王”。


这在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们现在商业环境有多浮躁,就因为故事足够动听,就加入吹泡泡的行列。如果贾跃亭失败,最终就是败在了投资人盲目的追投捧杀下。


若是一个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要遵循价值→盈利模式→故事这个商业逻辑,出现顺序调转或者侧重点不同的情况,就很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


一旦社会对你的预期发生了改变,即便你不是有意造庞氏骗局,舆论给你打上的标签还是庞氏骗局。


从投资者的角度,更应该从这个逻辑去判断一个项目的前景,毕竟咱们跟钱没仇。


至于吃瓜群众,别以为看热闹没你什么事。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密集的国家,就算1%的吃瓜群众关注了一个项目,那也是1000多万的用户基数,往往催动了估值上涨过程。当这个项目翻着滚儿地到了二级市场,当接盘侠的最后都是吃瓜群众。



本文编辑:小猪


本公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融产品广告

◀︎特此声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