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世界每天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必须做好应变准备 | 教育迷思1(旧文重发)

2017-11-30 孙明展 孙明展

写在前面:


最近,一位二胎妈妈和我焦虑地讨论她家两个小孩的教育问题。


因为觉得教育制度变化太快,她和老公之前并没有想好让老大上什么学校,而老二又是意外诞生,虽然花费高了些,但全家很幸福,生活也尚可。


然而今年老大幼升小,因为没有学位房,夫妻二人只好咬牙送老大去了心仪的某私立学校,家里财务资源顿时紧张起来。


听闻这学校过去三年学费涨了40%,想起老二后年也要上小学,这位妈妈十分后悔地说自己和老公昏了头,生二胎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教育成本涨得如此厉害,如今老大上了私立小学,花费不菲,但如果让老二上普通学校,又觉得对不起孩子,左右为难,好像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我曾经在过往的理财教育生涯中,遇到许多和这位妈妈相同的境况的客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认为教育这件事变化太快,根本没法提前规划,于是也就真的没规划,最后被现实打得措手不及。


教育规划这个长热话题真心复杂,一言难尽,于是我将我对教育的思考写的《教育迷思》系列文章发给了她,也和大家重新分享一次,希望对大家再有裨益。




1


今天,是全世界最大的考试日——高考第一天。


对于参加高考的十七八岁的孩子来说,除了恐惧、忐忑,还有激动、期待,这是一场到目前为止他们有限的人生经验里,可能最重要的战斗。


不过对于我们这些老司机来说,我们已经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场考试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看看最近那个“著名”人大毕业生,参加高考时也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但谁能想到,名校毕业19年后,变成了一个深山里的赤贫农妇。


所以,真正决定命运的,不是高考,而是阴差阳错。


当然这只是个段子。


20年前,对高考很重视,但是也没有重视到全世界都要为高考噤声、让路的地步,就像如果我们20年前毕业,绝对不会想到现在的大学生会有毕业等于失业的困境。


不管变好还是变坏,世界一直在变。


2


前两天参加了一次二宝家庭聚会,闲谈之间,大家再度聚焦教育问题。


我说了一下对孩子教育的准备,包括如何给孩子存教育金,没想到这件事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而且以反对的声音为主,很多人认为我们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不现实的。


一个家长说,原来只有大宝的时候,就想着准备送他出国留学,当时觉得还不算太遥不可及。有了二宝之后,现在几乎将所有的教育资源都投注在当下,就这样还感觉来不及。现在他家大宝已经小学三年级,光学而思这些辅导班的投入已经非常大了。二宝也准备接触更加多的早教,根本没有余力投入未来的储备。


另一个妈妈补充道,生了二宝才发现,和五六年前生大宝时相比,现在的教育环境变化太大了,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了。原来,把孩子送进一家好的外资早教中心,觉得已经很厉害了,现在把孩子当散财童子的机构越来越多,出现了越来越多以前都没听说过的课程项目,比如编程课、戏剧课、综合素质课等,而且似乎真的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一位睿智的爸爸接过话头,提出自己的观点:

过去给孩子准备高等教育准备金,是大家的共识。可是现在看起来,未来的变化非常非常大。与其为未来的一个不确定的教育目标做准备,还不如将钱花在现在培养孩子的综 49 32497 49 16172 0 0 4666 0 0:00:06 0:00:03 0:00:03 4672能力上。综合能力培养出来了,应该就具备应对未来一切变化的能力了。 

至于是否需要存一笔钱供将来孩子上大学?其实这种通过固定储蓄准备教育金的计划,对于我们这种两个孩子的家庭,是无法应付日益变化的世界,尤其是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的。


是不是听起来很有道理?


3


我想起前段时间一则刷屏的新闻,讲的是一位北京博物馆讲解员说的一个自己遇到的真实故事。


说他曾经遇到过两个学校来参观,一个是北京最优秀的私立小学,另一个是附近的农村小学。农村小学过来参观的时候,因为路途遥远迟到了,而且为了赶回去吃政府补贴的营养午餐,学校只给了20分钟时间参观。而精英的私立小学过来的时候,所有同学都表现出废寝忘食的热情,根本不想吃饭。


期间,一个老师提问:北宋之后是哪个朝代?其中一个孩子回答是伪楚。我们通常从学校历史书上学到的是北宋之后是南宋,这个伪楚,是一个普通历史书上都没有提过的知识点,仅仅存在了1个月零几天(1127年3月7日至4月10日)。老师原本预设的答案是南宋,即可顺理成章地引出岳飞这个人物的讲解,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个小朋友竟然回答了一个令专业历史人员都咂舌的答案。


结论就是,越是精英的孩子,教育出来的综合素质就越高。感觉这些孩子现在已经因为社会分层的不同,接受了不同量级的教育,未来会因为教育的不同,将这种分层更加固化。


为什么说现在教育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所有的中产都意识到未来社会的分层跨度将越来越大,跨越社会分层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4


其实针对教育本质的问题,这些中产爸爸妈妈们的思考确实已经很深入了。譬如说认识到现在的教育资源更丰富,选择更多,但面对的未来变化更大,所以唯一不变的只有是让孩子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至于以后上不上大学或许并不重要,等等。


这些观点都非常正确,但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就放弃对未来做规划,在我看来,这是将两个本不应该对立的事情——变化和规划——对立起来了。


难道变化的反义词是规划吗?!不,变化的反义词应该是一成不变。相反,变化的关联概念反倒是规划。


未来是存在很多变数,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孩子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绝对的真理。可是如果为了让孩子保持所谓终身学习的能力,家长们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今天让孩子报一个学某思去提高应试能力,明天报一对一,后天发现孩子在学校课业跟不上要去补补课;看见别人在学什么,立马送孩子去跟风学。这种耗费大量资源的无规划学习,效果一定很差。


这些无规划的学习,除了其中混杂了大量非学习能力培养的课程,比如说现在的奥赛班、应试辅导课程,还有对孩子能力认识不清晰造成的无效学习。


对未来社会分层起极大影响作用的,譬如基本人文素质的建构,未来趋势的基本素质培养(譬如人工智能),往往在正常情况下,反而会被这些家长忽略。


所以,没有经过规划盲目的教育资源的投入,恰恰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样只会越来越偏离目标。


5


面对未来,谁也不能确定在孩子长大以后,哪个行业还有生命力。正如我一再推崇的《未来简史》说的,现在的很多行业在未来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在这个大前提下,面对未来的变数,我们可能没有办法计划好要让孩子学什么专业,但是这不代表不需要对孩子的未来做规划。


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很睿智的爸爸说的,现在压力大,未来变数大,既然力所不逮而且不知是否有用,所以没必要去准备未来的教育金,还不如现在孩子遇到什么就学什么。我是完全不赞成这个观点的。


我认为,正因为现在有两个孩子,资源紧张,社会分层又成为我们的心头大事,要求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就更应该提前规划好所有资源的分配。


要知道,目前还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投入已经如此之高昂,而未来孩子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如果要选择一个人工智能替代性很低的专业,例如考古学家这个行业,可能投入的资源需要更多。如果你现在在前期素质教育中让孩子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却因为未来没有储备,让孩子在高等教育中失去继续选择的机会,岂非更加遗憾?


面对未来的变化,最好的方法是根据现在的情况进行动态规划,不仅进行财务规划,也要进行孩子的潜力规划。随着规划的运转,不断的观察孩子的特长,不要因缺乏规划而像无头苍蝇般,将资源投入到无用之地,而是结合孩子的特长和现在的趋势,好钢使在刀刃上。


在现状与未来之间维持动态平衡,也保持作为家长的敏感,根据孩子实际感受和未来的变化,随时调整,这才是面对变化最好的办法。


所以,首当其冲的是要将我们的财物和资源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分配,或许这才是一切的开始。


本文编辑:小猪

(本文首发于2017.6.7)


本公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融产品广告

◀︎特此声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