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也谈程序员跳楼 | 可怕的是把自己的生命开除了,剩下破碎家庭怎么办?

2017-12-20 掏了心窝子的 孙明展

图片授权自123rf图片库

现实永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加残酷。

12月10日上午,一位程序员从中兴通讯的大楼顶上一跃而下,留下四位老人和一对年幼的儿女,结束了42岁的生命。

朋友圈很快被一篇《男人四十 人生半局》的网文刷屏,虽然没有明说,但这篇文章明灯般的指向都是在教某些行业的中产男人如何度过中年危机,隐含的意味就是中兴程序员是因中年危机而死。

以往我们谈论中年危机,无非感概的是发展的瓶颈、中产身份的维系,最不济也就是卖楼还债,但这一跳,让人直面血淋淋的人生,中年危机的绝境到底是怎样的走投无路?


1

恐惧的是个人价值被时代大潮湮灭


我们这批完全靠自我奋斗、没有抄任何捷径,到今天终于有了小小成就的所谓城市新中产,神经极其脆弱,碰到一点风吹草动就容易感时伤怀顾影自怜。

中兴程序员这一跳,激起了新中产们心理最深的恐惧——谁也没有想到,一个绝对高薪的中年男人,面对中年危机最终选择了自杀——原来中年危机也是一种能致死的绝症

从宏观上来讲,我们这一代人的机遇比我们的父辈要好太多太多。

我们经历了无数的行业兴起,从之前的通信,到现在的互联网,再到未来的人工智能等等。每一个行业的兴起带动的一个阶层财富的迅速积累效应,远超我们的父辈财富积累的速度。

很可能我们这代人一年挣的钱,是父辈一辈子都难以达到的天文数字。

可是为什么我们好像没听说过父辈们谈论中年危机?

难道在他们那个“僵化”、“保守”的年代,就没有中年危机吗?

我想到的一种解释是——

在过去那个年代,自打一个人进入社会开始就已经处于危机中,因为一个人整个人生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都是一成不变的,僵化本身就是一种危机,所以无所谓到底是中年危机还是老年危机,对个人的伤害在于,个人对自我价值无意识或认知不足,却避免了大起大落的人生起伏中产生的巨大心理落差冲击。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一个行业的兴衰周期,是以十年为单位计数的,任何一个人的财富和经验的积累,都很有可能因一个行业整体的衰败,短时间内灰飞烟灭。这种价值的湮灭才是中年危机最令人恐惧的本质。

所以,学会控制恐惧,不要让恐惧吞噬你的意志,这是生存最重要的能力。

用大家听得懂的话说:心理健康是长寿的最基本条件。

要心理健康,就得学会给自己做心理建设,认清时代摆正心态:

让我们心旌神摇的个人价值的变现,正是时代变化带来的机遇,而机遇本身就伴随着一定的淘汰概率,比如行业的兴衰就是一种社会进化过程。

你不能既享受着开放经济带来的物质享受,又期待僵化年代一成不变带来的现世安稳,这个客观现实必须认识清楚。

首先明了最坏的结局,才能做最好的决策。

  

2

生命消逝才是最大悲哀


这件事情刷屏后,有一个全职的朋友开玩笑地对丈夫说:失业破产都没关系,千万别跳楼。

这位朋友的家庭状况和我们一样,也和这位程序员一样,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2岁。

不过我不太确定,程序员之死是因为中年危机。

根据现在仅有的寥寥数句背景介绍,企业应该是按照年期进行了补偿,同时也以一定的价格进行了股权回购。这两笔补偿如果按照身故程序员在中兴担任研发负责人6年这个级别来算,金额应该是百万级别的。

把这个单一事件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中年危机阶段遭遇行业发展下行周期,我觉得推断过程过于武断粗暴,这里面应该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内情。

以我这段时间学习心理学知识的一点粗浅心得,自杀,除了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之外,往往是一时冲动的结果,而这种一时冲动,是一些深层的惯性思维瞬间爆发出来的一种应激反应。既然我们无法获知具体内情,就不要去评判是非。

其实,这个事件里最让我唏嘘的是那位未亡人。

跳楼的程序员一了百了走了,留下的4位老人2个孩子全都丢给了妻子。老人养老孩子成长,这些重担从两个人分担,一下子变成了一个人独力承担,这种陡然而至的压力,不知道她如何挺过去,更不要说她全职了很长时间,又处于一个竞争力大幅打折的年龄阶段,重新进入职场,难度真的很大。

让我震惊的是,很多女性朋友对这个新闻的评价居然是在质疑程序员的妻子,为什么看着先生如此辛苦,却还要在家当全职主妇不去重拾职业,不为丈夫分担一些重担。。。。。甚至那篇爆款文中也提到千万别让老婆赋闲在家的建议。

我有点好奇,为什么连女性,都要否定全职主妇的个人价值呢?

什么叫赋闲在家?很多人想象全职主妇的一天就是喝茶逛街血拼做个美甲美容,但以我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案例,大多数中产家庭的全职主妇,其实是养育孩子的主力军。

客观上,养育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

随着中国养育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综合考虑投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全职主妇退守家庭,丈夫在外打拼,这种家庭结构是无可厚非的。

只要做好家庭发展规划,这种结构其实是一种稳定结构,绝对能持续提供更大的幸福感。

认为妻子全职成了丈夫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一部分,对妻子未免太不公平。

但是我也同意,如果可以,尽量夫妻双方都不要全职,毕竟家庭的小环境相对独立,很容易对外界环境产生断裂感。


3

做一个规划人生的执行者


这个事件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看似孤立的一个人,背后其实牵扯到许多人的命运,尤其是他最亲的人,整个家庭的命运都被改变。

虽然教中产家庭如何在起伏的历史大潮中武装自己,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但这一次,我有一种巨大的冲动,就是再快一点,再做多一点,让更多的家庭早日接受“家庭理财规划”这个概念。

如果说心理建设是战略级别的准备,人生规划就是战术级别的准备。做一个规划人生的执行者,是减少人生动荡的明智对策。  

我是坚定的人生规划执行者。

在职场上,我出来创业之前,年收入也不过30万元左右,离职时因为是自己辞职,所以也没有拿到多少补偿金,更别说什么股权回购了。

后来我成了一个创业者,人生的风险呈数倍增长。

我所从事的行业应该属于传统行业,理财规划从有银行开始,就已经存在,到现在有几百年历史了。就算在这种传统行业里,我都能真切感受到被时代大潮裹挟着前进的身不由己。

但在今年冬天最猛烈的寒潮里,打开我的一个一个理财账户,看着从五六年前创业伊始就着手进行的家庭财务规划,不由得感到一股贯通全身的暖意。

我已经多次晒过我的理财账户了,再晒一次也无妨(偷笑)。


这种温暖不仅在于那点钱带来的满足感,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支撑:

往前看,我用了几年时间,在不影响现有生活品质的前提下,事业发展还算如预期,个人价值实现还算如人意;

往后看,就算行业发展进入衰退期,我也有一个坚实的底子,不会满盘皆输,甚至能保证我整个家庭过得不会比现在的生活水平差。

我认为这是我最骄傲的成就,比创业成功还提振精神。


4

中产家庭,马上开始理财规划吧~


对于中产家庭,要把家庭前景规划当成家庭建设的核心事业来抓,因为家庭发展规划是比个人规划更复杂的一个系统工程,对需要的储备时间和投入的财务力量要求更高。

具体我也给几个建议:

首先,开始去思考吧。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了解行业周期与能力损耗的规律。要不断学习,这种学习不一定是为了重新入场搏杀,而是为了在心理上获得动力。

其次,开始理财吧。直到现在还有部分我的老朋友会说,五年前我们开始的理财账户,到现在为什么收益只有10个点上下?并不是很高;甚至扣除了人民币升这波升值,才有几个点。

其实你回头看看,几年前开始的决策和积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胜通胀的虽不优美,但是保持着微笑上扬的一条曲线。这种曲线,是任何所谓的高收益不能带给我们的。


我已经多次撰文写过,全职太太更应该承担起理财规划的责任。丈夫在外打拼,事业又处于上升期,是很难有精力去想理财规划的事情的;恰恰是相对有忧患意识的女性应该为家庭承担起这个责任。


第三,开始去重新评估自己的资产吧。


你的房产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它的所谓账面价值的提升,到底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多少影响?在我们真正面临中年危机的时候,它是我们的压力,让我们抬不起头,还是真的能够帮我们度过难关?


当做完一切之后开始去投资吧,如果我们所有的人生目标解决了,可以适当拿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钱,去参与投资一些未来有前景的行业。


第四,开始去寻找新的方向吧。


当理财规划安然向前推进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容的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以我的经验,创业这几年,就是以一个季度为周期不停进行知识迭代的过程,这种迭代本身让我更具有安全感,而这种迭代的基础,恰恰是我的一个一个理财账户的稳步成长。

当然,我还要呼吁企业,要给员工进行相应的理财教育,而不仅仅是关注员工的专业技能成长。要知道,专业技能和行业周期的相关性,使得所有技能在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一点也不保值,说不定崩溃的速度比房地产还快。


企业裁员,只要按法律给足赔偿,无可厚非;但是,只知道榨取员工价值,而不去教会员工应对变局的能力,不给予相应的理财教育,那就罪莫大焉。其实,大企业里员工培训门类多如牛毛,却鲜见真正的理财规划培训。


以上,都是我对已人到中年的中产家庭,发自肺腑的一些建议。


本文编辑:小猪


本公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融产品广告

◀︎特此声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