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新课上线 | 聚焦创业战略抉择,深度洞察科技创新
近年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功能日益突显,科技领域的创新已成为全球战略选择和诸多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成为创业的热门领域。今年5月-6月,来自MIT斯隆管理学院的Erin L. Scott博士,为2021级复旦国际MBA的同学们带来一门全新的MIT课程《创业战略》。
1996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MIT斯隆管理学院联手,开启了复旦国际MBA项目。过去26年间,这两所全球知名的商学院在课程开发、商业实践项目、第二学位、教授互访和校友网络共享等方面,开展了紧密合作。
近年来,复旦管院与MIT斯隆管理学院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升级。2021年,复旦国际MBA项目邀请两位MIT教授,为复旦国际MBA学生亲自讲授两门在斯隆管理学院备受欢迎的数据与创新课程,包括Robert Freund教授开设的《数据分析》和Hui Chen教授开设的《金融创新与分析》。
今年,项目又再次升级,为复旦国际MBA的同学们带来一门全新的MIT课程《创新战略》。在开启这门《创业战略》授课之前,Scott博士强调,这门课程并非要提供一套适合所有初创企业的战略,而是旨在聚焦于初创或扩展业务时,创始团队如何做出关键性的战略选择。
亲临创业者的决策困境
在与同学们交流中,Scott博士希望大家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将科技进行商业化,让一个好点子创造价值,有许多种途径,而不是只有 “唯一正确”的路。她指出,大家在历时四个星期的课程里要学的只是一个结构化的框架——指导创业者进行战略的选择,为他们的想法提供最大的成功机会,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影响力,真正带给这个世界价值。
“创业本质上其实是放弃掉许多很不错的可能方案,并选择最佳方案继续推进,”她说。“即使创业者明知道自己更青睐某一个方向,但如果他能退后一步,清醒地审视所有可行的路径,也许会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更深入的理解。”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们会掌握一系列用于决策的工具,并思考如何才能让这一系列关键性的决策共同作用,相互加强。
课堂上,来自德国的同学Robin Loeschel对这一观点深表认同。他之前任职于德国公司Bosch,本身与创业无关,但是他认为诸如如何决策这样的课题,对于创业以外的其它商业活动也至关重要。
Robin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课程采用的框架——所有内容都来自一本即将出版的教科书。Scott博士与合作者共同撰写案例时,努力捕捉创业过程中关键的决策时刻,让学生们在教室中重新经历案例中企业家面临的困境。
来自加拿大的同学Sherry Wang在目前的实习岗位上有机会观察创业公司的工作,又了解到Scott博士常常在《哈佛商业评论》等管理学的权威媒体上发表有关创业的研究,因此早在开课前就十分期待。Sherry表示,尽管目前没有创业的想法,但长远看来,创业必然是自己可能发展的一个方向。“未来如果真的创业,我一定把这门课传授给我的东西用起来。”她说。
参与到课程中的周雨珩是创业的实践者,因此非常期待系统地学习创业战略,并将其应用于解决自己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Scott博士的课程让她受益匪浅,课程上了不到一半,她已经开始重新审视团队组建的策略,以及目前的营销方向。
陈皞瑜曾在安永担任咨询顾问,想从企业家的角度学习一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这门课程给我们带来了更全面的视野,与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相互呼应,”她说。“单纯一门技术创新,并不足以让企业长期发展。必须结合营销策略、有效的组织结构等,才能找到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式和细分市场。”
商学院:
创新创业的沃土
Scott博士认为,商学院在创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一个富饶的土壤,让大家有更大概率找到与自己有同样疯狂想法的人,对某一客户群体或某种技术具有相同激情的人,来自某一行业背景的人。“这些人可能是你的同学,也有可能是校友,这无疑是寻找联合创始人的极好的途径,”她说。
Scott博士指出,商学院提供了一个各领域人才“如自由电子般”时刻可能相互碰撞的环境,无疑是创新和创业的绝佳环境。对于很多事都必须自己来的创业者来说,商学院尤其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因为MBA教育让大家专注于特定领域、获得深度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保证全面商业知识的涉猎和视野的开拓。
Scott博士进一步介绍了MIT在创业方面为学生提供的支持,包括一系列的创新创业课程和行动学习项目,由马丁信托中心(Martin Trust Center)提供的全方位帮助,而拥有高比例创业人群的学生和校友群体,也为这个生态系统贡献了相当关键的力量。
同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也是MBA学生们创新创业的坚实后盾。复旦MBA项目特设创业方向选修课程、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论坛等,提供大量科创企业参访和海外学习机会,帮助同学们开拓视野,启发创业思维;组建复旦MBA创业社群,加强MBA创投领域同学及校友之间的互动沟通;此外,项目还通过各类渠道平台提供专业导师一对一咨询辅导,并建立项目展示和资本对接,为创业者提供深度帮扶。与此同时,复旦周边的科技创业园区和产业孵化基地,享有诸多国家政策优待,与复旦管院科创教育的学术资源联合构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创业生态圈,为复旦MBA学生创业提供了绝佳的土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首创于2004年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聚劲杯”创业大赛。这是国内商学院最具历史和传承的创业赛事,大赛设有百万奖金池,获奖项目享有天使投资配套机制,以及复旦管院的一系列专属定制化教育培训辅导活动。
于今年年初落幕的2021“聚劲杯”创业大赛吸引了国内150余所高校、近40所海外院校的创业精英,携173个创业项目参赛,获得了投资人及相关机构的广泛关注。
1
2
3
管理赋能科创
“聚劲杯”创业大赛的参赛项目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设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大健康、消费升级、教育培训、创意文化等前瞻性领域,其中科创相关项目占到60%以上,且八支进入决赛的团队均是科创团队。
Scott博士也同样注意到,近年来有许多MBA学生都被科技创新的力量所激励,希望在科创领域发展自己的事业,通过协助科创企业的发展,推动环保,改进医疗体系,让世界变得更有活力、更美好;与此同时,还有许多科技创新领域的创业者正在竭力寻求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急需他们在商业化、市场营销、业务拓展等方面提供帮助。“而商学院,特别是行动学习类课程,恰恰可以对这两类人都大有裨益,协助他们携手实现共同的目标,”Scott博士强调。
复旦管院的“管理赋能科创”的战略,使科创与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双引擎,也与Scott博士的观点不谋而合。正如复旦管理学院陆雄文院长在2021“聚劲杯”创业大赛落下帷幕之际所说:
“今天创业如果没有一点科技含量,很难走得长远。这已经成为复旦管理学院的共识,也是投资领域和整个社会的共识……真正的未来中国的希望,就是把科学技术与管理作为企业发展双引擎,共同创业。”
MIT新课上线 | 打开金融科技黑匣子,助力孕育商业计划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复旦MBA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