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凡的感动|分组讨论,轮流发言:卢老师的课堂与众不同

2016-04-15 记者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点击上方“学校名称”可以订阅哦

卢愿清老师是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名年轻教师,已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的十佳教师,他上课与众不同,语言幽默气氛轻松,以其独有的讨论式教学获得了许多同学的青睐。“卢老师的课都比较丰满,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也会经常举一些例子,他和学生们很亲近,我们都喜欢上他的课……”这是一位学生对公管院卢愿清老师的评价,从她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她对卢老师的喜爱与认同。


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能够如此受学生的欢迎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一起走近卢愿清老师。

“我的备课有诀窍

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备课自然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备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效果。


谈起自己的备课方式,卢老师可是颇有心得,他向我们介绍了两种他的备课方式。一种是腾出专门的大段时间来系统备课,这主要用于新开设课程,比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或者用于传统开设课程的大修,比如管理心理学。这样的备课方式会耗费卢老师不少时间,所以对于一些他已经开设了有一些年头的课程,卢老师更常用的则是日常资料的随手积累,零敲细打,随时保存的方式。卢老师会将平常生活中看到的与学科相关的知识,随手记录这样才可以知识联系实际,同学们也才能更好的将知识运用与生活之中。

当然,一份备课资料完成后,不可能成为“万灵丹”,一次又一次的使用,这样的课程早晚会被时代淘汰。因此,每年卢老师都会根据最新的知识对课件作出微调,一般是一年一小改,三年左右会有比较大的修订。参考知识点的变化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加入一些有关社会热点的资料。紧扣热点,不断更新,卢愿清始终坚持把较新的知识成果分享给他的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对于课程资料做出与时俱进的修改,尽管工作很繁琐,但卢老师从来不嫌麻烦,从事教学多年来一直如此,也正是这样的认真和细致,才让他的课堂显得更有魅力。
“我的课堂有讨论

有了备课的基础,课堂之上的卢老师才能如鱼得水。卢老师提出:“大学课堂不应该讲求趣味性”,相信你也和我一样对卢老师这个观点大吃一惊,平常上课幽默风趣的卢老师竟然反对大学课堂的趣味化。卢老师认为,用热点的新闻、知识点的笑话、流行的网络语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为了避免过于死板的讲解,但很多知识本身就是枯燥的,对于学生而言应该有自制力去强迫自己认真听讲,而不是靠老师的调动。这样的观点看似有些严苛,但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卢老师对于知识的尊重。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卢老师也是有自己的“杀手锏”——讨论式教学。与案例法、讲授法的授课方式相比,讨论法对于个体的激励作用是最大的,这是心理学上已有的结论。卢愿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联系自己的专业知识逐步打造了这样一个授课模式。他让全班同学三至四个人组成一组,对于某个开放式问题进行讨论,他对讨论的具体过程不加干涉,最后由各小组选出一个人来发言,将他们的观点汇总在PPT上。卢老师表示,他主张自圆其说,看中彼此切磋交流的过程,鼓励同学们仔细思考别人的观点并彼此点评。他最后的点评一般不直接针对知识点本身,而是着重梳理学生思考的基本逻辑,解析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卢老师看来,具体的知识点并不重要,思维的逻辑性才是重中之重。

为了防止有些同学出工不出力,卢愿清也是设置了一套措施。他30分的平时分主要由讨论构成,每次讨论过后都会对各个小组进行现场打分。此外,卢老师在每次的期末考试中都会出一题20多分的大题,而这道大题就与讨论过的题目具有较大联系。正是这样的讨论式教学,让卢老师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且有效。
“我的课余有乐趣

在课堂上,卢老师时而严肃时而风趣,而下了课堂,卢老师的课余生活也十分丰富。他爱好广泛,从唱歌这类的文娱活动到各种体育活动,卢老师都乐于参与。在众多活动中,卢老师对于唱歌尤为感兴趣,不同于年轻人们只喜欢唱一些流行歌曲,卢老师除了唱一些通俗歌曲外,还对带有浓厚家乡味道的豫剧情有独钟。在平常没有工作时,唱歌,唱戏成了老师最有意思的消遣,在南京生活久了,像豫剧这样的家乡的声音对于老师来说更显的弥足珍贵。除了这些文化生活,卢老师也热衷于打羽毛球,还经常在院里面的台球室打上几杆球。卢老师说:“平时办公室坐的多,体育可不能少了。”

现在,卢老师的家里多了一个小宝宝,他工作之外的时间更多的都用来陪伴孩子。有时候和家里的小家伙在一起,甚至比上课还要疲劳,但卢老师却乐在其中,他十分珍惜伴随孩子成长的光阴,能够见证孩子的一步步成长也是他现在最大的乐趣。


卢愿清老师用他独有的讨论式教学,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轮流发言。他让自己的课堂与众不同,也让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思维武器。他时而幽默,时而严谨,多样的教学方式也让他的课堂变得更加与众不同。从卢老师的一言一行中,我们看到的是他对教学工作的认真态度,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同学们的负责。在平常生活中,他也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但只要一走上讲台,他就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要担负的责任,他丝毫不敢马虎,多年以来一直如是。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让知识的种子在每个同学心中落地生根。
往期精彩

校园万象|Nuisters友谊的小船是怎样说翻就翻的?

特别策划|南信大的后裔:不负祖国不负卿

特别关注|不容错过!“南信大版”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公开征集意见(第二辑)

文字:颜 澜 王梓宁 图片:李华杨编辑:方蒙蒙审稿:张锦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