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长征 | 重走长征路: 腊子口哈达铺,雄关漫道英魂永铸

2016-10-26 微信大助理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西风烈,霜晨月。草毯泥毡千锤百炼,只要精神不倒,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

沿着赤道绕地球一圈为8万里路程,那么两万五千里长征意味着绕着地球将近走了三分之一。坐飞机坐高铁,也许只是我们睡一觉的恍惚时间;八十年前,这段路,红军战士是用他们的双脚、他们的生命,一步步走完。整整两年,爬过18座高耸艰险的山脉,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他们用信念成就了伟大奇迹,为我们留下永远的精神丰碑。
重走长征路,一路向西,我们来到甘肃陇南,跟随小鸣同学的镜头,一起看看红军战士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追寻那一段峥嵘岁月的红色记忆。
腊子口位于迭部县东北部,是四川通往甘肃境内的重要隘口。"腊子"为藏语,意为高山谷口。这里平均海拔近3000米。“走过腊子口,如过老虎口”,隘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故称"天险"。1935年6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智斗勇,“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红军采用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抄的战术,拿下了腊子口,打开了通往甘东北的唯一通道。


当时在腊子口前的草地上,未爆炸的手榴弹和弹柄铺了厚厚的一层,可见当时战斗激烈的程度。这场胜利,是由牺牲了仍站着开枪的不死军魂赢来的,是由折断了八根手指还坚持攀爬崖壁的真正勇士夺来的。“红九团的旗帜还在,红九团就还有足够的种子。只要给红九团一块地,一洼水,这些种子立即就会发芽开花结果,10天半月又会长成一个巨人。”红军的浴血奋战,使得腊子口战役也成为了长征途中出奇制胜,以弱胜强的战例。


  1935年9月18日,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越岷山,过施窝、大草滩,于20日到达宕昌哈达铺。


位于陇南市宕昌县西北部、岷山脚下的哈达铺,是一个融合着藏族和汉族文化的镇子,也是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在红军长征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此驻扎时,毛泽东和张闻天就住在由陕西商人经营的“义和昌”药铺里。就是在这里,毛泽东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进行了著名的"哈达铺整编",也是在这里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史诗《七律·长征》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曙光在前,胜利在望,每一个红军战士的笑颜与心潮澎湃都来之不易。
军民一家亲,红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乡亲们纷纷送上物资粮食支援红军。当时,红军部队来到镇上,当地的父老乡亲们热情地端上凉粉给红军吃,新中国成立后镇上的凉粉就改名为“红军凉粉”,为的就是让后代记住那段艰苦的岁月和患难与共的军民鱼水情。红军开拔,妇女同志们都连日赶工,亲手制作了千层底布鞋“红军鞋”,送给红军继续踏上征途。


白雪冷寂的高山,万物凋敝的荒野,九死一生之后,如此家常更加弥足珍贵,蒸一笼馒头,唠一唠家常,可爱的小战士在亲切和善的百姓家里感受到了其乐融融的温暖气氛。


时间仿佛定格在泥墙上,八十年前的一幅幅毛笔字标语仍然清晰可见——“红军是工人的军队!”“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当年毛泽东在哈达铺的住地已辟为纪念馆,周恩来住所及红军司令部城门——桥南侧的"同善社",现为文物的陈列保存之地。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斯人已逝,但这些老物件仍然散发着柔和的光芒,默默述说着那段历史。


哈达铺是红军北上的里程碑,万里长征即将胜利完成的转折点,它将以特殊的地位彪炳中国革命的史册。


红军也是血肉之躯的普通人,他们也会有害怕恐惧,有失败绝望,有孤独冷寂,但更有的是热血与勇气,坚定与乐观,信仰与光荣呢!长征精神,是由万里之行磨砺而成的,是由无数无名烈士的鲜血凝铸而成的。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一步又一步,每个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往期精彩
我和母校|以爱为名:收集六年时光流沙,细看点滴全都是你
校园万象 | 六月印象:已为5000名南信大学生拍摄证件照,只为记录最美的你
青春絮语|这是我外公——一位普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故事。你愿意来听吗?
文字:郑灵燕图片:闫鸣编辑:王子倩、华心蕊审核:张锦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