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志|19岁理工男的诗词情怀:诗人,是一种思维方式

2017-05-26 明德格物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想做李白,不需要重来~


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


——《死亡诗社》


他今年大一,就读于我校大气科学专业,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理工男。他也是一位资深的古诗词爱好者,熟记近百位名家全集,作诗填词是他的日常。


他喜欢历史文学,热衷于透过历史窥探古诗文的奥秘。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南京高校诗词大会上,他在“五分钟作诗”环节惊艳全场,令南师大教授赞口不绝。


从四年前开始学习诗词直到今天,这个19岁的男生用灵感与诗意证明了理工科与诗词也能勾勒出和谐的景致严谨与浪漫也能碰撞出曼妙的火花


他就是周林甫,

一位心中有着诗情画意的理工男。


shi



另辟蹊径的理工男

凿破千寻万丈深,野塘移得水仙身。

不知何处城中水,能豢沧溟自在鳞。

——周林甫《城中湖》

凭借这首《城中湖》,周林甫在南京高校诗词大会“五分钟作诗”环节一举夺魁,惊艳四座。


“凿了很广很深的土地开了一个人工湖,从野外的塘子移来了水仙种植在这里。但是不知道哪座城里的水,才能够豢养大海里自由自在的鱼呢?”,周林甫解释说。


他谈到了作诗的思路:“当时拿到的题目是命题古诗《湖》,看到这个题,很多人会想到写玄武湖、西湖,这样的思路没有新意,我想起了以前去过的一个人工湖。科普文上说,鱼儿能长多大要看环境,人工湖毕竟没有沧溟来的气魄,这也算是这个题目的应有之义了。”

这首《城中湖》一经问世,就以独特的立意和视角收获了如潮好评,大会评委钟振振教授对这首诗赞赏有加。


他说:“诗歌的灵魂是气质和精神。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写了《城中湖》,这个湖不会很大,也不会很深,这样鱼儿在湖里面长不大也得不到锻炼。真正的鱼在海里乘风破浪,这是一个比喻,喻意是同学将来到大风大浪中拼搏,立意非常好,非常进取。“


在这次比赛中,周林甫和他的团队获得了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但他仍然对自己的表现有所不满,“5分钟的时间非常紧张,现在想来这首《城中湖》仍然有许多不足,比如前两句过于平实,二三句又有重复的字。而且其他的诸如飞花令的比赛环节也表现很一般,还是诗词储备太少,古文背的也不够多“。


ren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诗词对于周林甫,可以说是    

源于心,动于情,行于坚守。

“高中时喜欢一个女生,有一次看到她在看秦观的书,才知道她喜欢古诗词,于是我就自己找书去学。从最初的格律、押韵开始,到了高二才逐渐能写一些近体,后来又抄了一些名家全集,比如曹操、王昌龄、杜牧,这才有底气跟人家讨论。”虽然最终还是跟心动女生分道扬镳,但周林甫对诗词的热爱却只增不减。


周林甫说:“诗词都讲究情怀,那是与生活最贴近、最本质的东西,我把情怀理解为一种坚守。


尽管高中时课业繁重,尽管大学选择了毫不相关的理工科专业,但是在每一个氤氲着雾气的初冬的早晨,在每一个炎炎夏日燥热的午后,周林甫总会抽出一些时间来背古诗词、学习章法和模拟写作。



“早上起来默背两首诗,中午看二十分钟书再午睡,晚上时间相对多一些,会抄诗和看书。从高中到现在都养成习惯了,时间就是这样,积少成多嘛。”


在他人看来,自学一门不相干的课程无异于作茧自缚,但是对于周林甫来说,诗词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早上起来背一首短诗提提神,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也会默背诗和经文”。


周林甫坦言,学习诗词的道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他经常会怀疑自己的才力,水平提升缓慢时也会迁怒于自己。“提升水平就得多读多看多交流了,或者干脆别去想诗词,丢一段时间再捡起来,不过无论如何,我是一直死皮赖脸的搭在诗词这条船上啦。”


除了自学诗词,周林甫还加入了乾社(2017年2月成立的全国性青年诗词社团),在那里他拥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切磋诗艺,传承经典。


眼下,周林甫已经计划好了自己的暑期生活。“报名参加了中山大学暑期研究生诗词学校,虽然只招收少量的本科生,但还是想争取一下。那里讲课的都是很有名的教授和诗词家,教的东西也比较深,比如创作和吟唱。到时候很多诗友也会参加,和他们一起学习会很愉快。”


或许是对曾经那份青涩感情的坚守,亦或是对“误打误撞”走进他生命的诗词难以割舍,总之,对于今天的周林甫来说,诗词已经化为一种信念,融入周林甫的灵魂和脉搏。


yun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从初识到坚守,

从效仿到思考。

如今谈到诗词,周林甫的视角已经不再囿于单纯的中国古典诗词,而是触及到更远的宗教、历史与外国文学,“它们是我创作的源泉”,周林甫说。


“我喜欢研读蒙古史,因为自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西征,东西方才真正连接在了一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蒙古史才是世界史的发端。”


为了更好的学习蒙古史,两个月前周林甫开始自学波斯语。“蒙古史最重要的三部史料瓦萨甫书、拉施特书和志费尼书都是波斯文,目前它们还没有完整的译本,而且其中的部分译本是从英文转译过来的,而英译本本身就已经被改造过了。”


波斯语部分字母


成吉思汗家庭谱系略图


外文诗歌也是周林甫涉猎的一个重要内容。


“波斯诗人鲁米,哈菲兹和莪默的诗我以后肯定会翻译,还有像英语诗人叶芝、艾略特,德国诗人保罗策兰、特拉克尔等等。”他认为研习外文诗歌可以感悟到新的意向组合方法和技巧,这种用外文诗歌启发中国诗词的创作是诗词发展的必然趋势。

周林甫还谈到了日本文学。“我对日本的汉诗研究的更多一些,尤其是江户时期的,像赖山阳的诗集,自己标点过。另外,我也比较喜欢日本文学,比如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等人。”


眼下,周林甫正在准备一场由他主讲的公开课,周林甫将在一个800余人的大群里讲解日本汉诗的前世今生。


除了历史文学,音乐同样是周林甫写诗的源端,但他列出的歌单却与他平时的诗词风格大相径庭,少了些风花雪月,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比如他提到的佐田雅志、lube乐队。“现代人写的诗不管是新诗旧诗其实都是现代诗,现代意识非常重要,所以我很少听古风,还是现代音乐多一些。”


就这样,从初识到坚守,从效仿到思考。一路上,周林甫以诗词为切入点,博览历史、文学、语言、音乐,最后又整合回归到诗词创作,这样一种理念恰好与苏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不谋而合。


rong



文理兼修又何尝不可

像诗人一样思考,

像学者一样实践。

理工科出生的周林甫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研读诗词和历史,不少人质疑他越俎代庖,但周林甫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诗人从来就不是个职业,那更像是种思维方式,是观察事物的独特方式和视角,是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学业和爱好,周林甫有自己的看法,他认可的是像诗人一样思考,像学者一样实践。


“诗性头脑和科学头脑并不矛盾,诗性也不一定要从浪漫出发。生活、学业和理工科严谨的作风同样是诗歌创作的不竭动力。就像气象这门学科,在古代,很多时候天象都是诗人们起兴的东西。风雪雨露在诗词里反复出现,尤其是雨,更是古往今来诗人们的宠儿。我写雨也挺多的。”周林甫说。


另一方面,周林甫也觉得,独特的诗歌视角能带来无限的创意和乐趣,“北大有个学化学的董士达,他写过一首《咏氢键》;空军大校魏新河,他的飞行诗词也特别棒。我想以后我也会写跟气象有关的吧”周林甫笑着说。


总之,文理兼修是周林甫不懈努力的目标。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古诗词,诗意的栖居于热闹的俗世。



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过惨绝人寰的战争,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绝望,没有经历过能够书写和纪念的痛苦。我们正在经历的,是消费时代玲琅满目的商品和信息时代穿梭在PM2.5中的人潮。


此时,安静的坐下来读一篇诗歌都已然成了奢求,更何况抄写或思考一篇呢?现如今,除了那些口口相传的名句,有形的诗歌几乎已经逐渐式微。


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这个时代的诗歌就像“身体被掏空”的我们所需要的氧气,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电影《死亡诗社》中,年轻的基廷老师对他的学生说:“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须条件。但是诗歌、美丽、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又像周林甫说的,中国诗词传承了这么多年,感情一直都在的,无论学什么、做什么,只要感情丰富的人总能在诗词中找到共鸣。


最后的最后,各位小伙伴来和小龙一起来欣赏周林甫部分诗词作品吧~

归后心情浑似醉,夜沉如睡。

月光空落水晶瓶,可怜青。

一年别恨此初成,孤梦断长厅。

问甚物堪凝睐,只星星。

——《恋情深》


列曜又光明,曾见生生我。

也见伊人过往时,花露殷殷可。

何处草初萌,欲结相思果。

死后犹堪腐化萤,去作天星火。

——《卜算子》


一角低藏忆旧容,当时风味略相同。

座间无数人同面,君在绚光红紫中。

——《二十日晚即事(一)》


此中绝忆熠千灯,深锁心王舍卫城。

犹是人丛听光雨,已成袖手祝长生。

——《二十日晚即事(二)》




昨日开始的粉丝节活动大家看了吗?

小龙会每天都提醒你一遍喔~

真是太想给你送上小礼品啦~

猛戳链接☞粉丝节|亲爱的小龙粉,你在哪里呀?




往期精彩

校园秀|“活力一夏”,快来体育文化节寻找你的身影~

粉丝节|亲爱的小龙粉,你在哪里呀?

人物志|拥有30万粉丝的气象网红,是如何炼成的?


文字|马 慧

编辑|齐雅静

责编|陆舒婷

审核|张锦文   杨   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