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气象日|解读冬季阴雨连绵,捕捉太阳的“小情绪”,今天我们聊聊“太阳、地球和天气”

党委宣传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8-21


3月20日上午,我校一年一度的世界气象日新闻发布会如期召开,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出席发布会。我校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罗京佳教授,空间天气研究所吕建永教授团队成员李婧媛博士应邀出席发布会。两位专家结合气象日主题解读热点气象话题,通过融媒体渠道传播气象知识。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段时间火爆的电影《流浪地球》中地球之所以踏上“流浪之旅”,就是因为太阳由主序星向红巨星的转变,可以说太阳的一举一动都与地球密切相关。


而春节期间南京的连续阴雨天气也让不少人直呼“流浪太阳”,期盼太阳早日回归。连续阴雨的成因是什么?地球会不会真有可能“流浪”?罗京佳教授和李婧媛博士从厄尔尼诺现象与空间天气的研究两个方面详细解答公众关心的话题。



“冬季多雨现象的出现,与厄尔尼诺脱不开干系。根据气候监测显示,自2018年9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形成厄尔尼诺事件。这是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在菲律宾附近形成一个顺时针方向(即反气旋)的大气环流异常,其西部的南风异常持续向我国东南地区输送暖湿气流,有利于前冬江苏地区的连绵阴雨天气的维持。”罗京佳教授表示。


罗京佳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罗京佳教授解释,厄尔尼诺现象其实大家已经不陌生了,简单来说,就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现象,也就是大海“发烧”了,海温异常会改变大气对流,并通过大气桥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天气和气候。最明显的变化是,全球气温比正常年份明显增高。


据介绍,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ICAR) 气候预测系统1.0版已成功在我校超算机上建立并稳定运行,这个预测系统的一个亮点优势就是对厄尔尼诺的有技巧预测从2-3个季度延伸到24个月左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较于连续阴雨带给人们的直观感受,空间天气或许离普通人的生活较远。不过,实际上空间天气的变化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据李婧媛博士介绍,空间天气的变化源头就是太阳活动,空间天气与我们日常所说的天气有很大的不同,它主要发生在距地30km以上。“空间天气”一词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是指瞬间或短时间内发生在太阳表面、行星际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大气中,可以影响气象卫星和地面探测雷达等正常运行,危及人类活动、健康和生命的天气条件或状态。


李婧媛博士接受媒体采访


空间天气如同天气一样也有好坏之分。当空间天气变化十分剧烈时,会对人类技术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这种空间天气被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太阳并不是一直温和的,我们所熟知的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都是由太阳的‘小情绪’引起,比如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我们一般称之为CME)等。”李婧媛博士介绍。


由于媒体的广泛报道,磁暴现象已经为不少人熟知。“大家或许知道磁暴会影响人们的手机通讯,其实不被大众所知的是,磁暴也会对高层大气的温度与风场产生影响。”李婧媛博士表示。她所在的团队目前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地磁暴期间导致中间层-低热层温度及风场变化的物理机制。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环流的变化才是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结果开启了中间层低热层对磁暴响应的物理机制的新思路。该研究成果在多个国际会议上引起了关注。



举行世界气象日新闻发布会是我校坚持多年的传统,这一活动已经成为我校宣传气象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3·23世界气象日来临前夕,多家媒体从“厄尔尼诺现象解读”“空间天气科普”“气候预测有助防灾减灾”等方面报道了我校世界气象日新闻发布会的情况。



往期精彩

小龙说|你的幸福有几分?

微关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公告

青年说|直博清华!被称为高数传奇的“月神”,其实是个小女生



文字:于杰

图片:杨硕 于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董乐

责编:梁瑞娜

审核:方向


和小龙一起点亮星标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