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支教路|爱是奔赴,是坦诚,是相见

微信大助理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8-21
来自专辑
青年说


今天是第34个国际志愿者日,也是我校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6名成员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的第132天。扎根距离南信大1400公里外的“石山王国”支教的这四个多月,他们做了些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感悟?


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全体成员在都安高中


一张张小纸条,是爱的表达


研究生支教团在都安高中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负责高一年级27个班两千多名学生《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通用技术是一门内容广泛的技术性课程,需要老师掌握较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我希望能让学生们尽可能理解技术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仇昊利用自己在大学本科时所学的专业知识,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使用工具箱,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笔筒、相框、小板凳、木刀等作品的设计制作。“课上使用的工具看似简单,但要灵活使用却有难度,很多学生把握不好,实际使用中也可能出现误操作,所以在课堂上我一直高度关注每一个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次次站上三尺讲台,从紧张变得从容,研支团的六名成员很快就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顺利完成每一堂课,并自此爱上了课堂。他们很爱和孩子们一起上课:“每节课,总能与这群可爱的学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遇见他们,并成为他们的‘一年之师、终身之友’是何其幸哉!” 亦师亦友的情谊成为了他们最珍贵的回忆
孙成(左)、仇昊(右)给学生们上课


“刚来都安时,我有着大学生的青涩木讷,而学生们也有着一丝无措。”支教团团长谢程坤如是说,“但是后来我们逐渐丢下包袱,学生们开始给我塞一张张的小纸条。‘老师,你发际线好高’、‘老师,你是日语专业的吗?我好想听你唱日文歌!’、‘老师,我好喜欢你上课!’这样的日子对我而言是快乐的,这是一种快乐,没有拥有过就体会不到。”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其他几位老师身上,大家都收到了来自学生们的小纸条,有些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有些则满是对老师们的好奇,有些是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也有些是课余的谈心……

 


当支教团成员,被叫做“妈妈”……


怀揣着“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与“衷于奉献,玉汝于成”的理想,研支团成员们在都安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志愿活动,挥洒着青春的汗水。


谢程坤担任都安高中团委副书记,负责辅导广播站和校科创部。她带领研支团帮助开展了2019高一年级朗诵比赛、高二年级演讲比赛、都安高中第三十一届运动会等各项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们兴趣爱好的种子渐渐破土,也让小小少年的精神世界日益充实。


空闲时,大家会分组去往各个服务点开展志愿活动,每一个成员都在发挥自己的特长,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孩子。他们希望能够自始至终地坚持这样的“心灵工程”,传递生命中的美好与纯真。一次志愿活动结束后,支教团成员徐瀚文对其他几位成员说:“每个老师都和我讲过属于他们的一份感动,我也一直在想,一年的时间,我们能给这里带来什么改变,能够带给他们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年,他们会改变我们很多。


支教团在建桥小学


在少先队日那天,成员们和当地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一起来到八仙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演出。每到周五的下午,大家都会相约去往建桥小学,或是捐赠南信大各个党支部支援的书籍,或是带着孩子们做游戏、打球、读书……工作了一周再奔波十公里山路,成员们难免感到疲惫,但是每每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他们都会发自内心的觉得,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谢程坤、毕明明带领建桥小学孩子做游戏


毕明明在八仙建桥小学


此外,在大部分的周六周日,大家会来到都安民族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志愿活动。特教学校是针对聋哑儿童、智力障碍等特殊儿童开设的学校,这里的孩子们读书有困难,甚至存在交流障碍。他们不爱开口,更习惯通过肢体动作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了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志愿者们需要用心的去接近每一个人,寻找最合适的方式去和不同的孩子交流。经常带着都安高中学生去开展团日活动的谢程坤最受这里的孩子欢迎,每次她一走进学校的大门就会立刻被孩子们包围簇拥,因此她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谢妈妈”。


“谢妈妈”被孩子们簇拥着


如果说阳光给大地带去了温暖,那么支教团给服务地带去的,就是活力和热情。随着活动的蓬勃开展,每个孩子都能认识更大的世界,收获全新的自己。

 

扶贫先扶智,他们用爱点亮微光


“扶贫”先“扶智”,研支团成员作为一线教师,同时也作为全国西部计划志愿者,是这句话真实作用的见证者,也是扶智过程中义不容辞的践行者。


家访工作一直是沟通家校的重要渠道,而在留守儿童较多的都安,“不让一个贫困生掉队”,让大山深处也看得见曙光,是研支团成员最郑重的承诺。今年八月跟着都安高中老师进行2022届贫困学生家访,让大家印象最为深刻。虽然通过媒体已经了解到了贫困户的生活,但是只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家庭才能体会到那种艰辛。然而,哪怕在最艰苦的环境中,这里的孩子们依然不忘学习。


九福村驻村点掠影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研支团成员抓住机会深入山村,接触那些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并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帮扶。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关头,下乡驻村、助力扶贫更是成为了大家生活的常态。自11月开始,研支团成员两人一组,轮换前往重山之中的九渡乡九福村驻村扶贫。山路十八弯,崎岖不平,从学校到村委会,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颠簸是常态。路旁的红水河水流湍急,从贵州倾泻而来,在山谷中骤然折向深山,滋养着这一方水土。


沿着山路进村,有一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恍如来到桃花源的错觉。而实际上,为了赚钱养家,农村里的青壮年很少,大多是留守的孩童和老人。在跟随村干部走访贫困户时,交通的不便、资源的匮乏所带来的影响都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是国家级特困县最深处的样子,也是这里的人通过一代代努力所要战胜的。为了脱贫,大家种甘蔗、种桉树、种一切这些贫瘠的土地所能生长的东西。而作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他们也是助力脱贫攻坚的一员。“我们希望尽可能提供一些帮助,帮这个小村子走出贫困。”这是研支团成员最朴素而有力量的话语。


仇昊、孙成在九福村旱藕粉生产基地


此时在都安各处奔走的六名支教团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期望孩子们有更好的未来,期望能把这份爱传递下去,期望支教队伍能够更加坚实有力,哪怕孩子们可能会不记得有这样一群老师,哪怕老师留在小纸条上的寄语会逐渐模糊……


徐瀚文教孩子打球


李琳芸、谢程坤给学生上体育课


我们一直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希望。它明亮、热烈而美好。于是我们不断前行,不断制造新的感动。




往期精彩

校园秀|来,和小龙一起,做校园环境的守护者!

最关注|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在新华日报《思想周刊》发表署名文章:扛牢主题教育“第一责任”

甲子歌|和我在南信大走一走,感受“最”美的你

大事记|十一月新鲜事

图文提供:南信大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

整理撰稿:仇昊

编辑:盖雯

责编:王丽斐

审核:方向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