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龙说|博士们的“博疫”战:收获的不止是体重

记者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8-21
来自专辑
青年说


“这个假期除了只升不降的体重你还收获了什么?”


规律作息、生活要有仪式感、和老师交流更频繁、更能沉下心来做科研……我校博士生们的回答丰富多彩。今天,就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博疫”战。


(采访对象:大气物理学院博士三年级,罗仕;自动化学院博士二年级,鲁浩达;大气科学学院博士二年级、新加坡籍留学生,郑钦贤;海洋科学学院博士二年级,余洋;数学与统计学院博士二年级,闫林;管理工程学院博士一年级,赵烜;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一年级,周天祺)


宅家宅校慎独自控,

“想念一起冲到食堂抢饭的日子”

“疫情期间在家,体重的飞升是我们都逃不过的命数。”博士们不约而同发出了感慨,“在家特别能感受到体重的不友好,正逐渐攀登人生巅峰。”


“刚开始放假,心情还是很轻松的。但是随着假期的延长,也挺心慌的。”周天祺说,自己“强制”启动了规律作息,早上8点起床洗漱,晚上11点休息,一天至少保证八小时的学习时间。“学校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便捷渠道,文献的查阅和下载丝毫没有因为疫情的原因受到影响。”因此,在家的效率也并不比学校差。


此次疫情期间,是很多同学自上大学后在家呆的最长的时间。为了抵抗“懒癌”,博士们想出了不少招数。有闹铃每隔一小时响一次的,有把自己关在书房的,还有直播学习相互提醒的。“我觉得仪式感特别重要。建议大家在家也不要穿睡衣,穿的美美的就不容易自我懈怠啦。”目前正在美国交流的余洋说出了自己的小秘诀,“我疲倦了就练练书法,既静心又放松,总之不要躺床上就对了。


余洋闲暇时练习书法


余洋在国外的书桌,忙碌而井井有条


疫情期间待在家里的闫林除了每天固定时间看论文学习之外,偶尔会锻炼锻炼,也会帮父母做些家务,甚至进厨房小露几手,通过整个假期的锻炼和打磨,“厨艺增进了不少呢!”


闫林的厨艺


虽然大多数同学都在家丈量脚步,但仍有几位博士“宅校”学习,罗仕就是其中一员。疫情爆发后,为了安全,学校在新教师公寓为留校学生提供集中住宿,每人都有一个单人间,并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送餐服务。学校全封闭管理后,留校学生纷纷响应“少出门、少串门、不聚集”的号召,自觉宅在各自宿舍中。“校园超市各种货品供应很齐全”,罗仕在校园超市买了一个饭盒,每天前往食堂带餐回宿舍食用。“想念下课和大家一起冲到食堂抢饭的日子,想念学校周围的小吃,想念可爱的同学和老师们。”


宅校期间,罗仕也身体力行,作为班长的他主动找到辅导员老师,疫情期间帮助老师同学做了不少工作。例如,不少同学在学校电脑里存有重要资料,由于快递延迟、停运,担心会因此耽误科研进度和毕业。罗仕便将拷贝后的硬盘通过邮政寄送,让同学们在家里也能顺利科研。他还帮助同学登记信息、查阅资料等,“这都是我力所能及的一些事”,罗仕说。



随时随地call导师,

“现在联系最频繁的可能就是导师了”

博士还在上课的不多,博一的赵烜目前有两门课程正在通过网上教学进行,没有受到疫情的干扰。她认为,线上和线下教学形式上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上网课对同学们的自律性要求更高了,“如果能够充分应用网上的优质资源,其实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学习。”


大多数博士要面对的是疫情期间科研的挑战,家里电脑性能不够是一大难题。身在新加坡的留学生郑钦贤更加感受到学校网络资源的便捷性,“家里查文献比较慢,查中国网站的信息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郑钦贤正在对自己原有的错误数据进行再次分析,数据下载对他工作产生了一定限制。还有一些工科类的博士,实验也受到一定影响,“我们尽量通过互联网在家进行一部分工作。”自动化学院的鲁浩达说,最近自己的导师申请去实验室把电脑打开,同门在家远程操控电脑进行工作,“大家状态都非常好”。

  

博士和导师在线交流


博士们大都与导师约定了时间,每周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一对一交流,并通过组会进行PPT展示、汇报科研进度、讨论科研和文章撰写过程中的问题。身为实验室的大师兄,鲁浩达照例组织每周实验室的两次组会,一次论文讨论,一次工作汇报,疫情期间每天上报一下小组成员情况,“在学校时导师也常和我们在线进行开会和交流,所以疫情期间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和工科研究需要做实验不同,应用数学方向的闫林表示,数学研究不需要仰仗太多的仪器设备,更多依靠大脑的思维。因此她的学习不仅没有受到疫情的太大影响,反倒因为不方便出门,更能沉下心来推导公式。每周五她都会和导师通过腾讯会议报告一周的工作、请教并讨论问题,一次讨论都在2到3小时。


疫情期间,许多博士表示“现在联系最频繁的可能就是导师了”。为了不影响学习和科研,大家任何时候有问题都会随时联系导师,导师甚至能做到秒回。“通过线上交流,有些平时当面不好意思问的问题也能够说出口了。”罗仕笑着说。


博士们与导师的线上视频会议


虽然全球都受到疫情影响,正在美国交流的余洋节奏依然如常,“受疫情影响,我热爱的摄影、潜水和一些其他户外活动都没法进行,反而更专注于科研,在研究方面投入的时间更多。”由于和国内有时差,余洋和导师交流的时间往往是不固定的,“基本上一两天就会有一次沟通” 。



疫情触动思考,

“我们要让自己的科研工作更有意义”

疫情当前,给作为“科研储备军”的博士生们带来不小的触动,对专业学习、人生规划的认识都有了新的高度。


“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科学研究太重要了,我之前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次疫情,更不能主观臆断,需要在精确的数据保证下才能进行科学推断,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郑钦贤说。


郑钦贤的研究


而鲁浩达的研究和疫情更加直接相关。他的科研重点在医学图像,希望用计算机方法去定量的描述医学图像,辅助医生做诊断。“中国的病例数量较多,放射科和病理科医生人数也远远不足。计算机如果能做出定量的诊断,它是可重复的,而且它不会疲劳。”疫情期间,人工智能可以大大减轻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同时能够更精确地诊断病理,帮助更多的病人。“经过此次疫情,我对自己所从事的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更有信心了,不仅因为有前景,更因为有意义。”鲁浩达说。


2019年鲁浩达参加第六届医学图像计算青年研讨会


此次疫情也让罗仕对未来有了新的认识。“有的一线医护人员很年轻就走了,实在令人心痛。他们是值得敬佩、值得学习的英雄。”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外出,罗仕有了完整的时间回顾自己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完善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明天就是我生命的终点,我又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贡献?”罗仕说。



往期精彩:小龙说|云端人事服务不打烊,“我们的南信大最有爱”
最关注|我校喜获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云”学习|NUISTers网课笔记大赏,宝藏笔记原来是这样的……

文字:刘衍辰 安澳华 翟晚婷 庄宁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编辑:盖雯责编:杨昊审核:林雯 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