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关注|全程护航!珠峰登顶成功背后的南信大人故事!

微信大助理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8-20
来自专辑
甲子歌


5月27日11时整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

全部成功登顶珠峰!

他们在峰顶竖立觇标,安装GNSS天线

开展各项峰顶测量工作



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第一次在珠峰峰顶留下足迹

4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至珠峰峰顶

今天,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成功登顶

“气象保障是冲顶最后阶段的最重要保障”

这其中,我们看到了南信大人的身影!

今天,在登顶成功之后

他们在珠峰大本营向母校60岁生日

发来了祝福!


:我校2000级校友代华光

:我校1999级校友罗布坚参

右:我校2010级校友索朗旺堆


左:我校2012级校友格桑次旺

右:我校2012级校友平措次旺


工作强度高、压力大,但“很荣幸”

应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要求,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抽调气象探测保障服务队自5月7日进驻定日县气象局。我校2000级校友、前方预报服务保障团队成员、自治区气象局首席预报专家代华光介绍,预报服务团队每天10时、18时向测量登山队和国测一大队发布珠峰高程测量天气专报,主要内容包括珠峰海拔6000米至9000米5天趋势预报、逐3小时风向、风速、气温、天空状况等精细化预报及相关防范建议等,为测量登山队判断冲顶天气窗口、科学制定登顶计划提供支持。



代华光介绍,这次预报服务对预报精细程度要求特别高,特别是在专项保障预报中,需要根据登山队的进程做出精确预报,“比如登山队预计明晨某个时间抵达某个海拔高度,预报组需要针对指定的海拔、地点、时段作出预报。


我校1999级校友、前方预报服务保障团队成员、自治区气象局首席预报专家罗布坚参说,风和雪是影响登山的主要气象影响因素,其中风比雪对冲顶的影响更大,风会导致登山队员行进困难,进而影响攀登进程。同时,二者也是这次的预报难点所在。“风力什么时候减弱,降雪量级如何把握,都是预报的关键。按照27日预报,冲顶时段风力较弱是登山队的关键气象参考因素。


罗布坚参(右)在珠峰大本营工作中


“预报工作强度比较大,前方和后方都很辛苦,特别是今天早上,从昨晚开始通宵,到今晚都还没有休息。”高海拔地区的恶劣条件,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代华光失眠了几天。


在珠峰大本营进行雨量标校(左:格桑次旺  右:平措次旺)


这一次的气象保障工作中,不乏年轻校友的身影。我校2010级大气物理专业校友、西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索朗旺堆,2012级大气科学专业校友、定日县气象局的格桑次旺和平措次旺等被推荐参与珠峰登顶测量的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毕业仅仅4年的格桑次旺和平措次旺,参与了此次高空气象探测组的工作。5月7日,他们开始测试仪器,5月10日抵达珠峰大本营,开展设备维护和高空探测保障服务演练。格桑次旺介绍,由于气象条件的敏感,探测组首先需要提出航空空域申请,获批后才能施放气球,继而再把完整的数据发送给预报人员。


在珠峰大本营安装调试气象应急车


格桑次旺和平措次旺所在的定日县气象站是距离珠峰最近的气象站,在定日县获取的探空数据资料对珠峰区域高空气象数据服务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气象保障服务队在每天上午7:15、晚上19:15各进行一次高空探测。冲顶当天,为了提供更精细化的高空气象数据服务,高空探测的频率提高到每两小时一次,采集距地9000米以内各高度层气象要素,待数据处理完成后第一时间发送到珠峰大本营进行气象预报,为登山队判断冲顶天气窗口期、科学制定登顶计划提供支持。


施放高空探测气球


施放探空气球时,需要架设高空探测设备,调试好仪器,一个人在电脑端操作,两个人在跑道上合作施放气球采集高空数据。平措次旺坦言:“平常业务工作中,如果因仪器造成的地面数据短暂缺测,可以补调上传,但这一次的要求是从施放的瞬间开始数据就必须准确无误,压力很大。”


平措次旺在调试设备


格桑次旺在维护设备


上午11点登顶成功的消息传来后,他们仍继续多次施放高空探测气球,所测得的高空气象要素数据将用于最终的高程测量结果修正,保障后续工作的开展。今天早上7点到晚上19点,共进行7次高空探测。


维护设在珠峰大本营的无人自动气象站,确保检测数据精准无误也是气象保障组的重要任务。珠峰大本营气候环境恶劣,对气象仪器设备的可靠性、精准度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由于每个季度都要爬山到珠峰大本营维修检查设备,格桑次旺与平措次旺已经克服缺氧晕车等问题,习惯了在5200米的高海拔地区观测和维护。格桑次旺说:“很荣幸参与这次珠峰测量工作,成为一名气象保障队员,同时身为一名气象工作者,为测量登山提供装备保障也是我的责任。”


格桑次旺在施放探空气球


珠峰大本营自动气象站

气象保障,为登顶珠峰全程护航

“气象保障是冲顶最后阶段的最重要保障。”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总指挥、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峰说,在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预报服务团队强有力支持下,登山队不仅准确选定了27日的冲顶窗口期,并且根据天气预报精准确定27日凌晨2时10分攻顶,整个登顶过程中每3小时的精准气象预报为登顶成功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4月30日珠峰高程测量启动后,气象服务一路随行。


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气象部门第一时间主动对接了解服务需求。


5月7日,西藏自治区气象局2020珠峰高程测量气象探测保障服务队抵达定日县,并前往珠峰大本营,开展气象探测保障。


5月12日,由于攀登路线积雪过深,高空风力过大,第一次登顶计划未成功。


5月16日,高程测量登山队第二次向珠峰顶峰发起冲击。5月21日,受印度洋气旋风暴“安攀”外围云系影响,珠峰海拔7797米以上区域持续强降雪,且路线上积雪过深,第二次登顶计划搁置。


5月21日,气象工作组前往珠峰大本营。5月23日,气象预报服务团队正式进驻珠峰大本营,开展现场气象监测预报服务保障;中央气象台每日发布珠峰区域集合预报指导产品。首期《2020珠峰高程测量天气专报》发布。


5月24日,高程测量登山队部分人员从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出发,第三次向顶峰发起突击。


5月27日2时10分许,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向顶峰挺进。27日11时整,成功登顶。



重要时刻,气象人“后浪”有担当!


攀登珠峰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气象人的成长,亦如此。

罗布坚参曾在2008年参与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的气象保障工作,那一年,他作为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选派的唯一一名预报员,也是气象保障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坚持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连续作战,以坚强的意志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坚持了下来。2012年,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将便携设备与自动站数据进行对比


这一次罗布坚参和代华光成为了预报保障工作的中坚力量,更多的“后浪”成为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代华光说,在这次任务中充分感受到年轻气象人的担当和作为,“有时候凌晨三四点打电话联系他们,需要提供气象资料,他们都全力以赴、毫无怨言。”


参与过多次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的罗布坚参说,加强学习最重要,“要在一次次的气象保障工作中学习、锻炼、成长,不断提升业务技能。”


格桑次旺和平措次旺在珠峰大本营自动气象站维护设备


罗布坚参(左)在工作中


登顶“世界之巅”,南信大人一直都在!

1975年春天,中国科学院派出珠穆朗玛峰登山科学考察队,与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配合,进行大气科学、地质学和高山生理学的综合科学考察,并测绘珠穆朗玛峰的精确高程。我校1972级学生张江援、李玉柱、冯雪华参加了1975年这次登山和气象科考工作。珠峰北坡天气变幻无常,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气象科考任务。


我校三位学生在珠穆朗玛峰采集样品


在1975年的登山科考工作中,我校三位学生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冯雪华吃苦耐劳、勇敢担当,她主动向学校和中国气象局请缨,坚决要求登珠峰,上山观测进行气象科考,冒寒风、爬雪山,每天深夜在海拔5千多米的不同地点对比观测,山谷中不时还有狼的嚎叫声。


研究分析大气本地污染,在珠峰采集样品


李玉柱、张江援挑着数十斤重的气象仪器,攀雪坡、钻雪洞,冒着刺骨的狂风,准确地观测到大风资料,为研究珠峰北坡冰川风的成因提供了珍贵的气象科学资料。李玉柱同学在登山过程中为观测工作顺利开展,工作之余还看书查资料,由于高山反应强烈,他几次出现身体不适甚至昏迷,但转危为安后仍一丝不苟地进行观测,其他队员都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张江援同学身材高大、体魄健壮,高山适应性好,他三上珠峰北坳,在海拔7007米处顺利观测,圆满地完成了考察任务。


张江援三次登上海拔7007米的北坳进行科考


1975年9月《气象》杂志封面报道我校学生在珠峰进行气象科考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奥运圣火在珠穆拉玛峰之巅成功传递。当时,我校校友张江援担任圣火传递活动副总指挥,负责珠峰大本营的气象预报和后勤保障工作。我校1981级天气动力学专业校友、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何立富担任中央气象台珠峰气象保障队副队长兼预报组组长。


校友何立富


校友张江援捐赠给母校的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纪念牌


回想起过程,充满艰辛。“除去高原反应、心理压力外,由于观测资料缺乏,预报难度相当大。如果由于预报失误,没有选对登顶时机,而给登顶人员造成困难,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何立富说。


2008年4月底,当预报组终于捕捉到5月2日至5日有难得的小风天气过程,登山总指挥部倾向于选取这个时间段登顶。何立富以其特有的冷静和缜密的思维,果断提出由于低涡系统停留时间较长,5月3日降雪量级将达到大雪,不利于冲顶。5月3日至4日,降雪过程如“约”结束,何立富在和团队人员分析后认为,5日至7日会连刮3天大风,峰顶风力将超过20米每秒,但5月8日的风速会小于19米每秒,建议将登顶时机推迟到5月8日。最终探测实况结果显示,当时峰顶最大风力是18.1米每秒,与预报吻合!


奥运圣火登顶珠峰


在万众瞩目下,火炬成功传递,被称为北京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为此,何立富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北京奥组委颁发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特别荣誉奖”。


在这样一个春夏之际

我们无比渴望看到这样一次胜利

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

他们经历风雪,百折不挠

而在一次次成功登顶珠峰的背后

我们看到了气象人的坚韧

看到了艰苦朴素、自强不息的南信大人的代表

点赞,为所有的勇士们!


往期精彩

  青年说|国赛颁奖台上,他说:“我们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招生季|@高考小伙伴,南信大最全(含全国)招生咨询信息请火速收藏!
  招生季|许你个诗意的南信大


文字:刘倩倩 方向

部分内容综合天际新闻网、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编辑:王星彭

责编:梁瑞娜

审核:方向


为南信大人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