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跟党走|这座“争气桥”,争的是使命,是担当!
“长江大桥,她代表了我们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
3月31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党史•跟党走”南京长江大桥精神报告会上,南京桥友会会长、曾经的大桥装吊工75岁的冯永祥感叹,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沟通南北的桥梁,更是一种记忆、一种精神。
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和大桥建设者座谈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颁发“校外德育辅导员”聘书
学党史,不能不学新中国史,而南京长江大桥就是新中国的“青春记忆”。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接待国际友人时曾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有着“争气桥”之称,为几代人投身新中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精神激励。深入挖掘、学习和传承大桥精神,是我们学党史、跟党走的重要方式。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中国人民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南信大研究生《“争气桥”如何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精神的淬炼与传承》课题组通过梳理几十位长江大桥的建设者的访谈,凝练了大桥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核,即: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
敢想敢干、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不怕牺牲、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
“大桥不是谁发明的,是大家一起努力的。”“质量没问题。我们修的桥不会塌的,当时修桥的人都觉得质量是人命关天的。”24岁被分配到大桥指挥部设计组工作的常荣五,是当时最年轻的工程师,如今已是79岁的老人。
“大桥不仅开创了我们桥梁建设的新纪元,更重要她是一种精神财富和精神丰碑,这种力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时任大桥二公司党委书记魏则玉在报告会上这样说。
“当年,国内经济能力不强,苏联撤回了桥梁专家,再加上长江水情复杂等因素使得建桥困难重重。”在冯永祥心中,建桥的往事再怎么说都不觉得多。“当时的工地物资匮乏,光运石子就费好大劲,手全冒出血泡,数九寒天,东北风夹着小雨带雪,手套拔出来戴不上去,冻起来了,在那种环境下,没有人退缩,都是冲锋在前。”
如今,长江大桥建造者多年逾古稀,他们在逐渐老去,甚至许多建造者已然离开了人世。为了对大桥建筑历史的探索和追忆,深入挖掘、记录好这段故事,去年10月,南信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们开始了对“大桥精神”的课题调研。
“从小在课本中就学过长江大桥,能重温大桥建设岁月,既是契机,亦是使命。”马院研究生也是课题的负责人荣沁钦说,团队共7人,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包括当天3位报告人在内,60余个参与大桥建造的管理者、设计师、工程师、基层工人及其子女等的深入接触与交流。“按进度,下半年就可以完成所有人的访谈,希望到时能更加彻底了解大桥的前世今生。”荣沁钦说。
“我觉得同学们抓得非常准,他们对过往进行历史解码,运用现实的视野对大桥精神进行了创新继承和全新建构,这才凝练出了大桥精神及其内涵体系。”课题指导教师、南信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显信表示,新时代大力弘扬“大桥精神”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同学们的调研成果也将在精心打磨后,作为红色文化的力作,献礼建党百年。
“刚刚报告中,听到几年前长江大桥全面检修时发现全桥155万颗铆钉只有6000多颗需要更换,更换率不到千分之四,大桥主体结构仍然坚如磐石,我非常受触动。”数统院研究生徐凡然说,这不仅证实了大桥能经受住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也彰显了大桥建设者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大桥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有形财富与无价的精神宝藏。大桥不仅是一个物理的桥,它更跨越时空,成为情感的联通、文化的传承、精神的纽带,渗透到了亿万中国人的生命中,甚至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集体情感、国家记忆。
作为扎根江北六十年的南信大人
长江大桥也见证了我们的甲子风云
点击下方图片
回顾南信大人与大桥难以割舍的情怀
“争气桥”,争的是使命,是担当
淬炼大桥精神,我们明理、增信
传承大桥精神,我们崇德、力行
这座精神丰碑,激励我们知来路、启新程
世界名校联手双一流高校,助你考研上岸
院士坐镇,IAMES“科学大讲堂”开讲!
这份爱,生生不息!
文字:严常坤
图片:严常坤 丁涵泳 辛宇
编辑:李依娜
责编:张世誉
审核:戴庆龙
点亮“赞”和“在看”,一起传承大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