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我们不愿落下
往期精彩
暑假将至一半原本的假期节奏被疫情打破但在南信大,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因为疫情而停下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下学习生活依然有序训练依旧不停歇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急而且猛,但并没能打乱在校同学们的学习节奏,同时,学校封闭管理,也给了大家一次自我沉淀的契机。
学校也是做好了各项校园服务供给,开放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体育场馆,满足留校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并由专人进行管理,规范落实防疫措施。辅导员老师们每天关注留校学生的健康、学习、生活情况,一切都井然有序。
各类暑期培训集训由线下转为线上,虽然三点一线可能变成了两点一线,但学生依旧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互联网+大赛暑期训练营
“以赛促学”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辟未来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指导教师辅导水平,充分备战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校举办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暑期训练营。今年我校共有9个项目入围省赛决赛,7月7日-8月15日(省赛决赛前项目训练),训练营通过专家讲座、评委问诊、项目辅导、路演点评、自由研讨、互评自评、观看视频等形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校内开展项目集中训练,不断提升参赛项目质量。7月1日-7月31日,教务处(藕舫学院)联合雷丁学院、国际处、国教院等部门全力推进“互联网+”大赛国际参赛项目的动员和报名工作,重点集中打磨3-5个项目,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在集训期间,学校邀请了校内外专家开展了讲座,对同学进行专题辅导,帮助参赛队伍提高项目质量,提升参赛团队水平。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对此次竞赛充满了信心。
疫情发生前,进行线下集训 ▲
疫情期间,线上培训 ▲
数学建模竞赛实验班暑期集训
“建模共进”他们的智慧碰撞出火花
这次集训除了传统的理论知识讲解,还有上机训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争取将集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目前,线下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已经改成线上视频培训,老师通过直播和视频等多种方式对数学建模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目前,数学建模集训改为线上进行
藕舫教育训练营
“师韵传承”共圆学子们的“园丁梦”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为帮助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从教的在校生增进对教师岗位的理解,提升教育理论和能力素养,熟知教师资格证考试要求,拓宽未来的就业渠道与升学空间,学校暑期举办了“南信大2021年藕舫教育训练营”,本次训练营吸引了近400名学生报名参加,7月9日正式开营。教师院组织了精干的教学团队,按学科领域划分,以分众化教学的形式进行授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老师的答疑解惑中,同学们也获益匪浅。此次训练营不仅是一次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更是一次初心的历练之旅。
任团伟
互联网+大赛暑期训练营负责教师
针对学生无法线下进行交流,我们不定期组织线上研讨,布置分工,明确任务,充实项目内容。另一方面,邀请专家线上进行“一对一”指导。
李融
互联网+大赛暑期训练营学员
与疫情突发之前相比,团队现在遇到的困难就是无法去各地的工厂进行实地调研,推广产品,不过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在线上与工厂的负责人进行对接,基本保证每天开线上组会汇总项目情况。
陈正龙
数学建模竞赛实验班学员
参加数学建模培训的这段时间,生活节奏很快,但学到了许多东西,知识面拓宽了许多,个人能力还有团队合作意识也都得到了提高,虽然现在的培训已经改成了线上授课,但是队友们都还在学校,平时还是可以和往常一样,听课,查资料,完成课后老师布置的任务。
庄静悦
藕舫教育训练营学员
参加培训使我渐渐理清了教资考试的思路,体悟出了每道题目考察的意图。教师是一个光荣而责任重大的职业,我们必须沉下心来打牢知识基础,才能更自信地走上职业道路。
骄阳似火,磨不灭心中意志
酷暑难耐,梦想逐渐生根
这个夏天是炎热和疫情的双重考验
有条不紊是他们的态度
他们在这个夏天
不断积累
不断进步
不断成长
文字:李莹 丁涵泳 卞浩瑄
图片:汤芸淇
部分素材来源于教务处(藕舫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编辑:王晨羽
责编:魏子奇
审核:卞浩瑄
点亮“赞”和“在看”,
让我们一起迎接考验,共同成长